热门帖子

2011年6月14日星期二

独立新闻在线:语言与平等——平反林连玉为了谁


原文刊登于《独立新闻在线》: 语言与平等——平反林连玉为了谁

Jun 10, 2011 01:58:10 pm
今年适逢林连玉被褫夺公民权50周年,林连玉基金藉此联系了13个华团,共同发起了平反林连玉运动。平反林连玉运动工委会也很明确的提出两大目标:(一)恢复林连玉先生的公民权;(二)制定教育平等法,公平对待母语教育。但许多人常把平反林连玉简化为恢复林连玉的公民权,真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事实上,林连玉之所以会被褫夺公民权,是因林连玉反对政府的单元化教育政策,而因言获罪。如果只是恢复其公民权,无视于其遭厄之由,教育不平等仍继续存在,“恢复”有何意义可言。因此,我们绝对不能把平反林连玉简化为只是恢复林连玉的公民权。

诚如杜乾煥所言:“平反林连玉运动不独为林连玉先生个人之事,它的另一层意义是为母语教育寻找制度化的解决方案,废除长久以来的歧视。 ”因此,恢复林连玉的公民权只能视为是平反林连玉的起点,教育平等法才是运动的终点。

关于林连玉冤案,论者甚多,这里就不提了。本文所要探讨的是工委会的第二个目标。而华教所争的教育平等,实际上是教学媒介语的问题,因此,重点放在语言与平等这两个关鍵词上。

歧视某种语言即否定人人平等
先论平等。1776年7月4日,美国《独立宣言》公诸于世,其前言曰:“我们认为下述之真理不證自明: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

这一段里,有三个重点:一、人人生而平等;二、三个基本人权:生命权、自由权及追求幸福的权利;三、政府是经人民的同意而产生。在这三个重点里,最关鍵的是人人平等。因为上述的第二个及第三个重点都是由人人平等延伸出来的,也就是说没有人人平等的话,就没有人权这回事,也没有政府的产生是要要得到人民的同意。因此,人人平等是民主政治的最基本的原则。

由人人平等,我们可以宣称民族平等。因为,民族是由人组成的,但不可能所有人都属于同一民族,因此如果承认人人平等,那就必须接受民族平等;反之,如果宣称有某民族有优先地位,那就等于否定了人人平等的原则。

由民族平等,我们可以宣称语言平等。因为,每一民族都有自已的语言,如果承认民族平等,自然就必须接受语言平等;反之,歧视某种语言,或者赋予某种语言特殊地位,那就等于否定了民族平等,进而也否定了人人平等的原则。

因此,美国建国时,开国元勳约翰亚当斯(John Adams)提议设立国家语言学术机构,以便确定英语的官方法定地位,进而规范英语的用法。此议一出,经辩论后,遭到否决,理由是美国不单由说英语的人组成,如果把英语定为官方法定语文,就漠视了其他语言和文化背景的族群,这就是违背了美国立国的精神。所以,美国是没有官方语文,英语只是政府和主流社会的交际用语。

我跟很多人谈起这件事,他们都很惊讶,因为我们的教育系统告诉我们,每个国家都有国语,以致形成根深蒂固的观念,认为国家应该要有国语。不但如此,马来社会还认为应该只有一种语言的存在,并立法强制执行。这种思维明显是受到欧洲民族国家观念的影响,这可以参看庄华兴的文章《语言、国家、情感联系——华人与马来语的关系》

多民族国度的共同语
那没有官方语文是否就不需要共同语呢?显然不是。特別在多民族的国度里,肯定要有一个共同语来做为彼此的交际用语。那么,如果不用立法的手段,这个共同语要如何决定呢?基本上是两种方式:一,使用者的多寡;二,使用者的社会地位。以下各別举例说明。

使用者的多寡。我们把讨论的范围缩小至华社,以区域上的通行语为准。像吉隆坡,通行广东话,甚至连一些马来人也会讲广东话。北马通行福建话,连在地的一些马来人也会讲福建话。为什么?因为使用者众,其他少数方言群及外来者不得不跟。

使用者的社会地位。在我国,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英语。英语不是我国任何一主要族群的母语,且从战前到战后,使用者也不多,但它却能成为各族沟通主要用语。为什么?因为使用者都是各族的精英,是上层社会的通用语,谁要往上爬,就得学。

林连玉的历史遗产
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看林连玉对这两个关鍵观念的看法。第一个要引用的当然是林连玉在1956年,为《马来前鋒报》开斋节特刊而作的《心理的建设》(右下图)一文。这篇文章的重要性似乎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其实这是林连玉留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历史资产,不应轻忽。其重要性有几点:一,反映了林连玉的建国理念;二,反映了当时马来知识份子对林连玉的尊重;三,反映了当时马来知识份子接受林连玉的看法;四,反映了《马来前鋒报》曾是一份有良知的大报。因此,这是一篇非常重要的历史文献。

这篇文章有两个重点:一是共存共荣;二是以马来亚为第一家乡。后者其实是对马来社会的表态,核心思想当以共存共荣为是。以下特摘录这一段:

“我们知道马来亚是民族复杂的地区,每个民族对这一地区的开发,都有他们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必须把所有的民族,当作一家人看待,权利与义务一律平等,使大家都相信有福可以同享,然后,可以希望他们有难同当,把国家建设得完整而稳固。”这一整段可以概括为四个字:民族平等,再缩一缩,两个字:平等。这就是林连玉的核心思想,不管是在建国上,还是在教育上。

在1959年,教育部长佐哈里找林连玉私下会谈,林连玉进一步阐述他的想法:“马来亚从殖民主义手中获得独立,是华、巫、印三大民族共同建国。谁也不是被征服民族,其地位应该平等,没有主奴的分別。......我们尽了完全的义务,自然也要享受完整的权利。”

1961年,林连玉被褫夺公民权后,接到无数慰问信,林先生乃作《答各方慰问函》,通过报章答谢各方之关怀,这是林连玉少数几篇用文言文书写的文章,文章虽短,但对平等二字是一再的致意,其文曰:“......窃意在多元民族国家中,互相尊重,实行平等,确为长治久安之鉄则。......玉之责任己尽,是非自有公论,功罪交由历史批评。梁任公云:‘十年以后当思我’,行不见利林连玉者,终须成为林连玉之信徒,以平等对待各民族也。”

同年,林连玉在教总常年代表大会上最后一次致词,更清楚表达他的看法:“在多元民族的国家中,协和、友爱、和平、合作诚是重要的原则,但一切的一切必须建筑在平等的基础上,平等的权利,重于生命,不平等母宁死。”

综合上述的言论,林连玉虽是因反对1961年教育法令而遭厄,但他的核心思想不是一个教育上的问题,而是一个建国理念的问題,即民族平等。

林连玉对语言的看法
下来再看看林连玉对语言的看法。

首先是官方语文。官方语文的课题可追溯至1952年林连玉谒见副欽差大臣的一段对话。当时,林连玉问:华文有没有资格教育马来亚的国民?副欽差大臣回曰:没有资格,因华文不是官方语文。这就是独立初期,华教人士争取华文为官方语文的缘由。

1955年,林连玉在教总理事会致词时,再一次清楚表示他对官方语文的看法:“......教总所以提出列华文为官方语文的主张,其动机完全是由于文化上的自卫,......”

1958年,全马华文教育大会在怡保举行,会众强烈表态,要求华文列为官方语文。为了不使马华公会及政府陷于十分为难的地步,林连玉提出折衷方案:“如政府坚持以官方语文为考试媒介,则吾人应立刻要求列华文为官方语文。”

之前曾有人撰文说林连玉生平最大目标是争取华文列为官方语文云云,实是理解錯误,也已为文(《董总应临崖勒马》)驳之,但这里还是要再把缘由说清楚。

其次,共同通用语文的问题。林连玉在1955年作的《为马六甲会与联盟会谈书面谈话》中指出:“假如:马来亚要有一种共通的语文,那是以应用的人口多寡为标准,......但也不能以共通语文的缘故,而妨碍母语母文的存在与发展。”从字里行间,林连玉是把共通语文和官方语文混为一谈。其实也不奇怪,因为我们很难想像一个没有官方语文的国家是什么样的国家,所以前面才特举美国为例。我个人的看法是应把共通语文和官方语文明确分开,即官方语文是具有法定地位的语文,而共通语文是从通行的程度来定义。

再则是国语问题。华教人士是把国语和官方语文区分开来,因为国语只能有一个,而官方语文可以多个,这显然也是受民族国家观念的影响。在这里,新加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新加坡的国语是马来文,华语、淡米尔语和英语共同列为官方语文,但实际的共通语文是英语。通过新加坡这个例子,我们就可以把国语、官方语文及共通语文区分的很清楚。

而林连玉对国语的看法,在1960年的《我为什么失望》一文中提道:“说到提倡国语,我们基上要认识,国语是国內民族间的通情达意的桥梁,决不是缚绑別人的绳子。提倡国语只能应用积极鼓励的方法,从来未见有采取消极行动的。......而这检讨教育报告书的建议(引者注:这里指达立报告书),要以国语为招牌排挤民族的语文于弃置的地位,所以我们不仅表示遗憾而已。坦白的说,我们一定要坚决的反对。”

从林连玉上述各种对语言的看法,其实严格来说并没有一个很清楚及完整的论述,但他中心思想是很清楚,那就是官方语文已成为消灭华文的工具。

争取平等才是主战场
综合林连玉对平等与语言的言论,很清楚地看出,平等是林连玉的核心思想,对语言的看法是在华文受到不平等的对待下的防卫性反应。假设华文如林连玉所愿,受到平等对待,那所谓的官方语文、共通语,甚至教学媒介语,要如何定位,其实林连玉是没有清楚地说明其立场,換句话说,这里面是有很大的弹性空间。

我们的责任是先清楚地梳理林连玉的想法,不足之处,我们应当再加以强化。本文只能做到前者,后者尚须同道共同努力。

最后,回到文章的副题:“平反林连玉为了谁”。我个人的看法,平反林连玉不止是为了林连玉,更是为了各民族在这个国度里,都能得到平等的对待。如果我们只在“恢复”林连玉的公民权下功夫,不在“平等”上下功夫,甚至连“平反”二字都不敢提,那这个运动本身就没有太大的意义。所以,工委会提出:“制定教育平等法,公平对待母语教育”,才是这个运动的主战场。

2011年6月8日星期三

独立新闻在线:从“马天英史料展”看大马族群关系的转变


原文刊登于《独立新闻在线》: 从“马天英史料展”看大马族群关系的转变

May 12, 2011 12:50:52 pm
华研为了配合成立26周年会庆,特于4月29日起至5月21日举办“马天英史料展”。马天英是何许人也?他原是中国的回教徒,全名为哈芝依布拉欣马天英。他曾于中华民国外交部任事,战后任驻怡保领事馆领事。1949年后,隨著英人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他也御下官职,入籍马来亚,致力于宣教工作。
“马天英史料展”的展出內容分两部份:一、1939年至1940年带领中国回教南洋访问团走访东西马的资料;二、1948年至1950年出任中华民国怡保领事舘领事的档案资料。从时间来看,前者是日据前的资料,后者则是在战后。从前后资料的对比中,可以看出华巫关系有鉅大的转变。
南洋访问团促进华巫亲善
先论中国回教南洋访问团(1939-1940)的背景。自1937年中国全面抗战后,当时的国民政府除了在军事上与日本全面对抗外,也希望在国际上孤立日本,因此就组织了中国回教访问团,向回教世界展开国民外交工作。其目的是要将日本人在中国的暴行曝光,藉此获得回教徒国家同情中国,进而影响其国民要求其政府与日本断交,还有不买不卖日本货,及救济中国难民。
国民政府前后一共组织了两个团:一、近东访问团,访问印度、埃及、土耳其、伊拉克等国;二、南洋访问团。而南洋访问团是由马天英任团长,吴建勋及马达五阿訇任副团长,整个团就是这三个人,但其成就不可小觑。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们巡行了东西马全境各地举行演讲,一面宣传抗日,一面宣传回教教义。
他们演讲的集会上,华巫共聚一处。演讲完毕,除了华侨纷纷解囊捐助外,很多马来人也共襄盛举。当时的捐款是交给两个单位:一、南洋筹赈会;二、中国回教救国协会。据中国回教救国协会的统计,该会共收到98万余款。所以,他们这个团虽仅三人,但却促进了当时华巫之间的亲善。另一方面,他们宣扬抵制日货的呼吁,也使得日本商人受到相当大的打击。
这次史料展中,南洋访问团的部份是以照片为主,精选约200张,分成四大塊:一、晋见皇室;二、各校参观与交流;三、各地演讲;四、民情及民生百态。这些照片颇有可观之处,比如其中有一张是和青年时期的国父东姑阿都拉曼的合照;还有一张是诗巫光华学校的校名,其珍贵之处是其校名是出自孙中山的手笔,题于民国九年,即1920年。这所学校现在还在,是一间华小,但就不知道这个匾额是否还在。
鼓励华侨申请公民权
史料展的另一主题是:中华民国驻怡保领事馆档案(1948-1950)。马天英出任驻怡保领事馆领事之前,是驻开罗公使馆二等秘书,转任领事其实是降级。他之所以愿意降级就任,是因他的任命是应各州马来王室及华侨的一致联名力邀。王室及华侨之所以会如此力邀,是因他之前在马访问时,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印象所致,这也是马天英终身引以为荣之事。
当时,全马一共有四个领事馆,即吉隆坡、槟榔屿、马六甲及怡保。而怡保领事馆的辖区是涵蓋了吡叻、吉兰丹及丁加奴(现为登嘉楼),受吉隆坡总领事馆的指挥及监督,但如要和英方交涉重大事件,则须交由新加坡总领事馆处理。
此次史料展约展出其中的30份原件,虽然如此,其內容已很丰富了。不少內容是涉及中华民国领事馆在战后与英殖民政府交涉处理华侨居留马来亚的政治身份与冲突事件,包括多宗英军粗暴对待甚至残害本地华侨的事件。此外,其中一份密件还显示在1948年时,国民政府已指示马天英鼓历本地华侨申请公民权。
从这些资料中,可以发觉当时与领事馆接洽的华团,几乎都是各州属的中华总商会。这与现今的商会只处理经济事务的印象,完全是两回事,似乎当时华社的领导机构是商会。
先进人士鼓励华巫交流
细读这些资料,我们会发现当时与现今的种族关系,似乎大同小异。举例而言,有一封由甘马挽公立华侨学校董事长致给马天英的函件,很能显示当时的种族关系,特此摘录如下,以饗读者:
“……本坡……既有不幸事件发生,同人等乃急谋补救方法,立即与当地政警首长接洽善后办法,发给銀米及咸魚与……巫人。近日后乘巫人修理回教堂之时机,吾侨亦有捐助巨款,……以现在情形观之,紧张空气似已和和缓矣。惟最可顾虑而觉危险者,乃播音台巫语报告及报端所载,常有巫人若干人被杀,而称为被华人所杀,如此含糊,甚易引起巫人錯觉,而对于吾侨发生恶感。”
从此段文字中,当时的媒体与现今《马来西亚前鋒报》的所作所为,何其相似,简直是一脉相承。另一方面,从此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地方上的华巫有识之士是致力于谋求族群之间的和谐,且非常有成效。同函另一段文字显示,这种努力还走向建制化:
“……最近本坡华巫领袖拟筹备组织华巫联合机关,遇事藉以调解纠纷,而增进两民族间之亲善和谐相处也。”
今天,我们对华团的刻板印象是只局限于华社內部的事务,所以大力地鼓吹华社要展开跨族群活动。可是,从这份函件显示,当时华团也不是只局限于华社內部事务,己有跨族群活动,其至还进一步建制化。何以今天的华团会演变成视跨群活动为一种禁忌,实在是须要加以深思及反省。
独立后只是換了主子
还有一份资料也很重要,那就是写于1948年1月19日的《马来西亚局势报告》,里面有提到何以华侨会对英人有所不满的原因,这里我只提其中的一点。
在当时,申请矿场是欧人优先,反而华人要处处受到局限,以致于华人要向欧人租赁,才能有矿场开采。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华人因租金过高而虧本,欧人在转手间却坐享厚利。
从这一敘述,我们从独立前看到独立后,这种经济关系似乎没有什么大改变,只是換了一个主子而已,华人仍是处于不平等的地位。
这批档案还有一个很重要价值,那就是展示了国民党的观点。现今大批有关当时历史的书籍,几乎都是左派的观点。可是,国民党在当时,对本土是甚具影响力,怎么会缺乏有关国民党观点的史料呢。这也是我常向那些研究本土历史友人询问的一个问题。这批档案正好补充了这一段的空白。
真正受过历史研究训練的人,不会因为某一观点的书籍多,就会加以采信,反而是要收集到多种不同观点的史料后,才会进一步加以比较,而做出自已的判断。只有单方的观点,不管量多还是人多,都不会做出任何结论的。只是有些人好像不明白这点。
重视本土历史经验
总之,从“马天英史料展”中,可以看出从战前到战后,马来西亚种族关系是有极大的转变,这种转变的过程和原因,马天英留下大量的记录及其看法,因此马天英所留下的资料是很值得我们加以研究及从中总结经验。
最后,在此呼吁社会大众,应把握良机来参观这批珍贵的史料,也希望各地华团组织能与华研接洽,看是否能在当地加以展出,让各地有兴趣者有此机缘,一睹为快。在今天本土的历史受到扭曲和遮掩之时,我们华社是应该要有所作为。

2011年6月2日星期四

独立新闻在线:《独立》当自强


原文刊登于《独立新闻在线》: 《独立》当自强

作者/黄集初 May 26, 2011 01:17:18 pm
自《独立新闻在线》和《当今大马》中文版创办后,就舍去平面媒体,直接上网看新闻,常年累月,已是生活习惯之一部份。突然看到《独立新闻在线》的标题:“即日起停刊倒数11天,请读者解囊抢救《独立》”,心中一阵茫然,有点失神落魄。继而回神一想,平时评论文章写了不少,当《独立》有难,却不能划谋献策,尽点勉力,实有愧于心。沉思数日,拟定几点意见,特陈述如下,以就教各方贤能之士。
一、《独立》读者群之定性。凡遭困时,返本溯源,以求定见,是有其必要。翻看过去《独立》创刊及周年社论,其创办之缘由有提到:“有感于中文读者对多元新闻讯息的需索,一群事业有成的草根的商家,本着取之社会、用之社会的精神,集资支持一群年轻的媒体工作者开发原生中文新闻网站,终于催生了《独立新闻在线》。”
从此段文字及《独立》多年实际的运作,《独立》的根基是在“中文”读者群。这与《当今大马》是最大的不同点,《当今》是立足于“英文”读者群,再向其他语种发展。而“中文”读者群与“英文”读者群对“使用者付费”的接受程度,是大相径庭。
印象中,《独立》曾尝试推行付费制,但却无疾而终。后想依赖广告收入来永续经营,但从公开的收支表来看,似乎难于登天。近来,推出自愿付费计划,只能算是无可奈何中的办法。本质而言,自愿付费就是捐献,不能算是付费制。
二、财源当以捐献为主。正如上述所提,付费是不可行,广告收入则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当此危急之时,《独立》唯有诉之于众,请求捐献解困。从这几天捐献者的反应来看,向社会大众劝捐是可行之法。因此,建议《独立》干脆直接走社会支持的路线,把自身定位为非营利的社会公器,立足于华社,沟通于他族,所需的经费就向社会大众募捐。如此一来,也可徹底摆脫任何政商利益的纠葛,名副其实地独立自主。
事实上,从公开的收支表来看,《独立》一路来就是靠“捐献”,只不过这些“捐献”是来自“一群事业有成的草根商家”。这些草根商家即然是本着取之社会、用之社会的精神,非为营利,其注资当视为捐献。今天,当他们不愿再捐资时,我们只是想方设法把草根的“商家”转化为草根的“大众”,一样也是伸手求人,如此而已。
三、不要低估自身的身价。不管怎样,《独立》己走了六年,不是外界一无所知的新手。多年的积累,《独立》的理念、使命、绩效及公信力,是有口皆碑。更重要的是,很多读者是跟着《独立》一起成长,这种情感是难以估量,可是却是实实在在地存在,不可低估。如何加以善用,却是费思量。
更重要的是,今天《独立》面临的困境只是金主不再注资而己,整个编采团队仍然存在,虽然很要命,但比起意见不合、人事纠纷之类的问题而言,容易解决得多。人的问题始终是比錢的问题更令人烦,有时简直是不可解,这是切身之言。
展示长期经营决心
基于以上三点的分析,以下有几点建议:
一、要展示长期经营的决心。最好的典范是安华,不管他面临任何常人无法像想的打击,从不言败,所以才能凝聚支持者而不散,奋战不已。自古成大事立大业者皆如是。《独立》既自许为媒体建立新典范,更当如此。从人情上来说,每个人都希望他支持的是成功者,而不是失败者。
因此,为了展示长期营的决心,我认为《独立》筹款目标应以一年的运营及发展经费为准。据收支表来估算,大约是80万(我加算了花红进去)。取个整数,就定为100万好了。100万看起来好大,但古人有云:取法乎上,得乎其中,100万的一半都有50万,怎样都比30万多。
何况,从多年实务经验来看(在独中任职,等款是日常功课),筹款是要一鼓作气,数目多少无所谓,最忌短期內一筹再筹。因此,假设半年后,财源问题仍然不能解决的话,是否还要再筹一次?不是不行,可是气已衰了,就事倍功半。如此折腾一两次,就是准备关门大吉了。
所谓万事起头难,只要第一次能筹到一年所需的经费,下来每年筹一次就不难。乘此人气最旺、士气最高之时,就要做最难的事,千万不要把最难的事放到后面来做,那会越做越没气。
二、维持编务的风格与水准。当此人心浮动时,编务难免受影响,下笔撰文,不免有所忌讳。但《独立》的身价就在独立二字,不应人穷志短,影响编务的风格与水准。应一如继往,原则不变,思维依旧批判,笔鋒依旧尖銳,让支持者感到《独立》依旧,精神不死。
如此一来,对內可保持士气,对外可凝聚人气。现在,人心士气对《独立》的生死存亡是极具关鍵。因此,为了让编采团队保持銳气地专心致意于编务,筹款的工作就要另外征集志愿者来处理。
设立《独立》后援会
三、设立《独立》后援会。本是设想成立筹款委员会,但骤然间要找外人来承担此重任,不是易事,所以就设想先把外人转化为“內人”,这是《独立》后援会构思的由来。名称是暂时的设定,或许可以考虑用“独立基金会”这一字眼。总之,要向社会大众筹大錢,一定要组织化。
基于此设想,《独立》后援会成立的最主要目的就是要凝聚支持者,把他们组织起来,进而负起筹款之责。而成为会员的基本条件,建议是一年赞助1000元以上。对于经济能力不强但有心者,也可以月捐的形式来成为会员。只要找到1000个会员,就有100万了。因此,后援会的第一个工作目标就是现有约600人的捐献者。如其中有300人愿成为会员,就有30万了。如每一会员再找多一个会员,就有60万了。因此,100万虽大,但如能把支持者动员起来,发挥出组织的力量,是不难筹到的。
为了能筹到更大笔錢,还可考虑会员分级。一般华团做法是分常年会员和永久会员,也有的是分个人会员和团体会员,也可两者兼施。会员分不同的级別,其捐献款额就可不同,经济能力更强者,就可捐资更多。
成立后援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确保资助者的中立性,避免有明显政党背景者成为捐献的主流,以维持独立自主的形象,防止流言蜚语。
如后援会的设想是可行,那开始的第一步,当然是如何组织起来。通常的做法是设立一个筹备委员会,再由这个筹委会去推动组织的工作,这当然包括规章的设立在內。但个中的细节,可以再进一步商谈,最重要的是,这个《独立》后援会的设想是否可行。
《独立新闻在线》是一个让有理想的年轻媒体人实践其夢想的平台,满足中文读者多元资讯之需索,反映公民社会之各类要求,更为弱势群体发出不平之鸣。所谓物以类聚,《独立》也应当能呼喚各方志同道合之士,共襄盛举。
以上数点浅见,仅供《独立》团队参考,尚请各方有识之士,不吝指教。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