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帖子

2016年10月26日星期三

香港教育考察记 8

第五天行程(30/09/2016)

早上

1.李荣安教授。

內容要点如下:
  • 香港一直没有正规的德育与公民教育,而香港的德育又常与国民教育联在一起;
  • 政治的改变常会导致教育的改变,德育与公民教育便是最好的例子;
  • “公民教育”是西方用语,东亚各国的学者在面对西方学者的询问时,就以“道德教育”来对应“公民教育”。
  • 为了因应97的到来,在1995年成立了“公民教育检讨委员会”;
    • 与此同时,为了因应97之前的移民潮,香港政府也逐高大学入学率(4%-->11%-->18%),以留住人才;
  • 1996年,公布了“學校公民教育指引”,这等于一个政府为另一个政府做准备,是世界首见的案例;(通常如此高度政治化的文件,应该是97政权转移后,才由新届政府来制定。)
  • 对于香港公民教育中,“中国视为第三者”的观点,中央政府是不满意!
  • 2001年的教改建议,把“公民教育”改名为“德育与公民教育”,这等于把“公民教育”变成“道德教育”,即避谈“政治性”课题。
  • 香港在“德育与公民教育”的教学法是采用“价值澄清法”,好处是没有政治取态(表态),即政治中立。
    • 香港政府觉得比较可行;
    • 师生不必表态,也感到放心;
  • 东方社会常强调“尊重”,西方社会反而强调“容忍”;
  • 香港的5种关鍵价值里,不谈“权利”(只有责任)。
    • 5种关鍵价值:
      • 坚毅;
      • 尊重他人;
      • 责任感;
      • 国民身份认同;
      • 承担精神;
    • Commitment(承担)是一个很具有东方色彩的字眼;
  • 在全球化、移民潮的冲击下,“国民”身份越来越模糊;
    • “国民”只能有一个身份是一个假设,这源自“民族国家”的概念(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 世界上大部份政府都不会放弃“民族国家”的概念;
  • 香港教改有两个影子:
    • 中国的影子;
    • 国际的影子;
    • 写给中国看的就大鸣大放,写给香港人看就另一套;
    • “文件”也有不一致之处,表面是“中国化”,內部细节却是“国际化”;
  • 对于香港人,本土化更亲近全球化,国家化反而疏远了本土化(第三方);
  • 结论:
    • 国家化不等于本土化,反而是去本土化;
    • 全球化不等于去本土化,反而是促进本土化。
  • Q&A:
    • 香港的价值就是全球化;
      • 中国所有的改变都是“政府行为”,对不是“政府行为”都感到不舒服;所以,一直要把香港“国家化”;
    • 道德与公民教育之间存有內部张力:好人 VS 好公民;
      • 有调查显示,西方学生可以,区分两者的不同;但香港、北京、新加坡、台湾学生就分不清;
      • 东方社会是认为要成为“好公民”,首先必须是“好人”;
      • 西方社会却把这两者分开,可以有不道德的好公民;
    • “公民教育”独立成科好,还是跨学科好?
      • 全世界各国调查的结果是一半一半;
      • 独立成科的问题是师生都痛苦。
----------------------------------------------------------------------------------

2.谢鍚金教授。

內容要点如下:
  • 旧中文课程的特征:
    • 考试导向;
    • 侧重阅读;
    • 范文主导;
    • 鉅细无遗;
    • 重內容;
  • 修订中文课程的待征:
    • 重视学习过程-->引入校本评核;
    • 从读写到综合-->重视阅读,也重视其他语文的能力及综合能力;
    • 不设指定范文-->校本教材,多阅读;
    • 目标明确有层次-->有的(能力)放矢,重点施教;
    • 重思考而不止于背诵-->能力为主,重视思考;
  • 阅读是一个关鍵,阅读方法更是重点;
    • 教方法,也要用方法;
    • 学习有context(情境),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 传统由字到句,由句到章,其实是很低效的方法;
    • 不用教完,其他可以自己看;
  • 阅读能力架构:PILRS Vs 香港教育局
    • PILRS架构:
      • 寻找文章表层“明显”的资料和讯息;
      • 简单的直接“推论”;
      • 根据己有知识,“综合”文章各部份內容,以解释文章文意;
      • “评价”文章內容、语言形式等文章要素;
    • 香港教育局:
      • 认读文字;
      • 理解;
      • 分析和综合;
      • 评价;
      • 欣赏;
      • 探究和创新;(PILRS没有这对应项;)
      • 掌握视觉资讯;(PILRS 没有这对应项;)
    • 评估不止只是单纯评分,还要解释为何是这个分数。
  • 另一个课题:文体分类研究;
    • 文体分类没有一致的标准;
    • 文体分类不稳定,对学生的学习有不良的影响;
    • 文体分类法:
      • 表达手法(如记敘文、说明文、议论文);
      • 內容(如《傅雷家书》列入“亲情书信”);
      • 功能(如《傅雷家书》列入“应用”类);
      • 创作形式(如古体诗、乐府诗、小说、散文);
    • 第一及第四类的分类法较普遍;
    • 建议:
      • 新的语文课程应考虑文体分类的问题;
      • 教育界应重新修订文体理论;
      • 教师亦可利用能力分类法,依据文章的功能而分,用写作能力作为文章分类;
Q&A:

  • 有没有范文呢?
    • “范文都是老人家选出来欣赏用的”;
    • 2017年开始,高中会有12篇范文,是指定考试范围,占6分。这是一种妥协。(教改之前,是指定考26篇范文:13篇古文+13篇现代文;)
    • 但就算有范文,还是有老师教不好;
  • 校本课程的三大条件:
    • 师资培训;
    • 课程领导;
    • 好的教师;


补充资料:


下午

参访翁佑中学。这也是考察行程的最后一站。

学校简介:是一所位于新界天水围的中文中学,于2001年创校,为顺德联谊总会于香港所创立的第六所中学。与相邻的顺德联谊总会伍冕端小学为一条龙学校。第一任校为蔡泽群(2001-2014),现任校长为纪思辉博士(2014-)。2015-2016年,学校编制32班,人数997人,教职员92人。

之所以参访这所学校,不是因为这是一所成绩优秀的中学,而是因这是一所学生成绩中等,但却办得很有特色的学校。

该校的特色是在科技创新及立体动画方面下大功夫,学校的学生(从中一至中六)也在这两方面屡获大奖,包括国际奖项。我们到该校的参访重点之一就是观看他们学生这方面的成果。

有关的新闻报导:



翁佑中学能有这方面成就,除了校长及师生的努力外,校董的支持,特別是翁氏家族的大力捐助也是重要的因素。在参观立体动画实验室时,无意间发现在实验室后面有一间冷气房,里面竟然是一大台的超级电脑。我询问下,要价一千万港币,全由副校监翁国基一人捐献。

立体动画实验室

超级电脑(GalacticGT-5000)
翻阅特刊资料,翁国基除了大力支持立体电脑动画的发展,也经常资助同学到海外比赛,让同学有机会开拓视里野,增强自信。(截至2016年2月底,共捐献了HK$ 17,692,067.03)

另一方面,翁佑中学也是首间开设初中日文必修课程的津贴中学。他们的动机就是要找一个大家都是同时站在起跑点的科目,让学生在公平竞争的情况,增强自信。(在香港,大概没有家长会在孩子小时候就拼命补习日文。)

在交流过程中,有两点值得提:

  1. 廖万里副校长讲了一段话,很有意思:“如果没有终点线,什么时候起跑都不是大问题;但如果有终点线,什么时候起跑就是一个大问题”。这句话倒是点出教改的一个关鍵问题;
  2. 全程参访中,对方没有一个校董出现。

2016年10月24日星期一

香港教育考察记 7

第四天行程(29/09/2016)

早上

在港大,首先是程介明教授替我们为几天的行程做个小结(前三天的行程,程教授全程跟隨我们)。过后,听取罗陆慧英教授的报告,陆教授是资讯科技教育的专家。

1.程介明教授的谈话摘要:
  • 香港的民间活力强,有各式各样的教育团体,协助推动教育改革;(我们来来去去就只想到董教总)
  • 香港也有Home Schooling
    • (香港是有入学令,如果父母不依令让孩子入学,可被判监三个月,不过有充份理由则可免除。在家自学的孩子也可挂藉在学校,而校方也会提供弹性选择的方案。这是因为少子化后,学校收生不易,而采取一种双赢方案!)
    • 三地:香港翻成“在家上课”,大陆翻成“在家上学”,台湾翻成“在家自学”。)
  • 企业、机构、外来团体等为何积极介入教育呢?
    • 本身就是教育机构;
    • NGO;
    • 企业基于社会责任而设立基金;
    • 也有学校主动出击,向外寻找资源;
    • 对于这些外界的资源,也不能来者不拒,因为每个团体都有他们的要求及期望,必须要有所取舍。所以,如何评鉴外来团体就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了;
  • 教改是基于两个变化,一是社会变化,二是学习的变化;(整个行程中,程教授一直强调要把”学习“这个概念弄通弄透,而我们还是没有弄通弄透!)
    • (上网查了下资料,所谓学习的变化应是指: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按自己的节奏学习,并即得到回馈。)
    • 在上述情况下,如何衡量Learning Outcome就成为一个关鍵的问题;
    • 在这方面,大陆高考的改革值得去看,但能不能减少考试压力是另一回事;
  • 教育的悲剧就是“找不到自己”;(学生找不到自己,教师又找到自己吗?)
  • 美国的錯误:捉教师,即与学生成绩挂勾;(我们好像也有美国的影子)
  • 改革方向:
    • 为了更好,尽管目标、方向还是模糊;
    • 为了补不足;
    • (独中教改是那个方向呢?好像两者都有!)
  • 最后,程教授认为我们应该要设立一个“研究中心”,教改需要有一个“大脑”。(这是一个不錯的建议,但想深一层,就知道不容易,两个问题:一是资金;二是管理。)


2.罗陆慧英教授谈话摘要:
  • 个人简介: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教授、香港大學教育應用資訊科技發展研究中心[CITE]創辦總監、香港學習科學戰略研究主題聯席召集人,有关资料请按此处

  • 讲题:“学习科学、电子学习、学校资讯化的发展方向”;
  • 重点是在电子学习,而不是在电子教学;
    • “当有了兴趣,教育就自然产生”;
  • 为什么要用电脑学习呢?
    • 最主要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即赋权于学生。(学生学习是目的,电脑是手段)
    • 学生的学习是指自主学习,包含了两大部份:自主+协作;
    • 在这方面,陆教授有推行一个计划:电子学习支援科学科自主学习
      • 理念:以达至照顾学生个別差异及升中适应。
      • 平台:电子学习平台
  • 学生的学习是指自主学习,包含了两大部份:自主+协作。所以,评估也分成两个部份:自评+他评。
    • 评估的作用:透过评估(自评+他评),把“标准”內化到学生的身上;
  • 教师培训:
    • 要培训老师有自己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 要学生协作学习,就要教师先协作学习;
    • 方法:
      • 共同备课;
      • 相互观课;
      • 校际借鉴:共同备课+相互观课;
    • 最重要的是教学方法,而不是电子工具;
  • 自主学习的要点:提出疑问。
这里附上一篇网上资料:学习科学与教育变革


下午

到香港考试及评核局,简称考评局,由梁玉婵总监及其同僚接待。

在交流期间,大部份都是技术性的问题,而考试局同事也拿了很多资料回来。

这里只提个人的心得。
  • 校本评估如何保证公平?
    • (原来香港人也关心这个问题。本来校本评估应该建立在对学校专业的信任基础上,不过,在东方社会似乎都免不了这个“公平”的问题。)
    • 考评局同僚简介了两种方法:
      • Statistical Moderation;
      • Expect Judgment Moderation;
    • (两种方法都很专门,细节也没谈,看来是我们当成考试专家了!)
  • 考评局是什么样的机构?
    • 于1977年成立的财政独立的法定机构,意思是考评局与教育局是平等的,教育局管不到考评局;
    • (事后,有隨团的校长问考试局是否也能学考评局那样成为独立的机构,听了只能笑笑!)
  • 全港性评估系统(Territory-wide System Assessment,TSA)。

2016年10月21日星期五

香港教育考察记 6

第三天的行程(28/09/2016)

早上

早上参访教育局课程发展处,由副秘书长陈嘉琪博士及其同僚接待我们。陈嘉琪博士,人称她为K K(嘉琪),主管的单位为“课程及素质保证科”。

见面时,在门口迎接并交換名片。交流会开始时,开场白几句就直接进入正题,没有废话,没有官样仪式。

在去之前,他们有询问我们要看什么,好让他们有所准备,所以,我们就准备及传了参访的主题:

1.了解香港的课程改革理念
2.校本课程的支援服务
3.了解德育和公民教育的实施状况(四项关鍵项目之一);
4.了解专题研习(四项关鍵项目之一);
5.种籽计划
6.学与教范畴:表现指标

他们就針对我们的要求,一一做介绍。基本上,主要容內都在《學會學習--課程發展路向》咨询文件內。(上面都附上教育局相关网页的资讯,按入就行了)

以下,提下个人的感想及心得。

  • 1.教改理念。

“课程发展由学生的学习经历出发(起点),而不是从大学之要求倒推回来”,“以人为本:按照学生每个阶段发展的特性”。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在小学及初中还能做到,但到了高中应该不容易处理,毕竟还是面对升大学的问题,即公共考试所带来的压力及约束。

对于考试的压力,有两种思路,一是减少考试;二是改变考试的方式。香港基本上是以第一种做法为主,第二种做法为辅。所以,配合学制的改变(从英制的3223改为美制的334),只剩下高中升大学的公共考试。

所以,下一阶段的教改就是要針对升大学的考试做出改革(因为不可能废掉),不过,这不是容易的工作,因为大专有自已的自主权,不见得要配合教育局的政策。

  • 2.校本支援服务。

简单讲就是教育局提供资源协助学校进行校本课程的改革,而学校要針对发展需要提出申请个別的支援项目(某一科目、课程领导、学习社群、非华语学生等),重点工作是协助教师的专业成长。

马来西亚教育部的《教育蓝图》也有类似的建议(SISC+及SIPartners+)。不过,具体情况就不得而知。反而看了香港考育局的资料后,就清楚是什么概念了。

  • 3.德育和公民教育。

德育和公民教育包含了国民教育的元素,培养学生的国民身份认同。德育和公民教育不独立成科,而是渗透到其他科目、学校活动等各方面,例如早会、周会、升旗礼、班主任课、专题研习、参观、义工等等。其中一个特別的活动是內地交流计划,希望每一位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最少一次到內地交流(这个根本就是政治考量)。

在学校发展德育校本课程时,大部份都以“学生支援”作为重点。“学生支援”是針对有特殊教育需要(残障、视障、听障,也扩展包含所有个別差异在內)的学生提供支援的措施。

香港是推行“融合教育”政策,除了重度残疾的学生会进入特殊教育学校,一般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会入读普通学校,让这些学生与普通儿童相处。一个目的是让这些特殊需要的孩子能早点融入普通社会中,另一个目的也是让普通的孩子、教师、家长认识、接受及尊重个別差异。

教育是来自生活,德育更应来自生活。

  • 4.专题研习。

专题研习就是我们这里的作业报告,不是什么新概念。就是因为不是什么新概念,教师学生都已熟悉了,在这个基础上加以深化改革,成功的机率就高,这是为什么教育局列入教改的四项关鍵项目之一。

我们搞教改总是觉得要有新意,就想着如何标新立异,或者推倒动一切,重新来过;或者旧酒装新瓶,再加上一个难以理解的新名词。最后的结果,就是让教师疲以奔命,无所适从。

  • 5.种籽计划。

全名为协作研究及发展(种籽)计划,是为配合课程改革,改善及提升学校的学与教。基本概念就是培侨小学的“研究课”(听吴校长说,教育局就是借鉴她们的经验发展出来的计划)。

这个计划中一个重要部份是借调教师,提供前线经验,协助发展创新的学与教策略。在借调期间,教育局会为学校提供代课教师。

此外,计划目的之一是让前线教师、课程发展者及其他教育专家可以交流砌蹉,建立起一个能不断优化课程发展的专业社群。

  • 6.表现指标。

这个与我们当初想的有点不一样,原本想了解学生的能力指标之类的。不过,对方提供的是学校表现指标。翻查了香港教育局网页上的资料,香港教改并没有在“学生能力指标”这个议题下什么功夫(有提出学生应具备什么能力,但没有指标化),反而是在学校表现指标上下很大的功夫。

前面提到的KK,她主管的单位叫“课程及素质保证科”,其中的“素质保证”就是要保证学校有素质。

原始概念是来自教统会的《第七号报告书》中的第二章:教育目标及素质指标。教育局就此发展出一套“学校发展与问责架构”,而学校表现指标就是配合这个架构而发展出来的一套工具。

“学校发展与问责架构”由于以校本管理为精神,所以,以自评为主,外评为辅。目的是要学校持续发展及改善,体现问责精神(这个部份是最有争议性,因为和奖励挂勾了)。

自评有一重要的部份是持分者(Stakeholder)问卷,持分者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等。在外评时,视察者是要看这些持分者问卷的数据。

外评的主要工作是核实学校的自评,简单讲就是看学校是否诚实面对自己的问题。教育局会在12星期前通知有关的学校,6星期前正式发函。外评队伍在驻校3至5天,全面视察学校,也会和校董、家长、中层管理人员、教师及学生会谈。学生会隨机挑选,校方协助通知学生及其家长。

外评报告初稿写好后,会交给校方,校方要針对报告写一份书面回应,然后教育局就会把这份书面回应附在报告后,然后就定稿。校方需向各持分者发布外评结果,教育局是鼓励学校放上网,以体现问责精神。但工作还没完成,下来是針对报告的建议,跟进改善。教育局也会提供这方面的支援。

总体来讲,其做法是体现了“持续发展”的精神,而不是一个终结性的评估就了事。

我们询问评估是否会造成学校的极大压力及紧张关系。他们的回答是会经常和校长及行政人员打好关系。

这里附上一篇批判的文章:《学校发展计划的解读》,从另一面向来看学校的评估。


下午

参访中文大学教育学院政策研究所。

交流主题有二:1.了解优质学校改进计划(QSIP);2.家庭/社区参学校的实践与推广。

1.汤才伟博士为我们主讲:《中大QSIP支援学校的经验》。
  • QSIP简介:

这个计划是由中大香港教育研究所开展,是一项“整合”、“互动”、“有机”的全面学校改进计划。

在这个计划之前,中大香港教育研究所就有一系列的全面学校改进计划,最早一个是1998-2001年之间的“香港躍進學校計劃”(ASQE),获得“优质教育基金”超过6千万港币的拨款支持,开本地大学与学校夥伴协作的先河。主要成果是参考外国经验,并加以本土化,确立了核心价值及工作模式,为下来的系列计划奠下基础。

这里附上一篇文章,当时计划的协调主任赵志成所写的:《夢那不可能的夢:香港躍進學校計劃》。

此外,还有一个“学校起动计划”(Project WeCan),对像是学校里的弱势学生。这个计划不一样的地方是与商业机构合作,由九龙仓集团拨捐将近2亿港币支持这项长达6年的学校改进支援计划,参与的学校是13所欠缺资源,但进取及具有发展潜能的学校。(之前的计划是大学、政府机构及学校的三方合作)

还有一个计划是“优质学校在香港”(QSHK),是四方协作的模式,包括了大学、学校、、慈善基金会,及NGO,而政府则资助学生的活动。
  • 汤博士强调学校改进(大齒轮)与教师专业发展(小齒轮)是息息相关,是一种互应、互补的关系,所以教师专业发展应是“学校改进中的教师发展”。

QSIP的理念与信念:
i.   专业自主;
ii.  学校为本:每所学校都是个案,要量身订制具体的改进策略及方案;
iii. 三信(信任、信心、信念)及平等。

  • 【席上有人询问,有没有什么药方可以拿来分享,或者为马来西亚学校做个诊断云云。】

汤博士解说:
过去的观念是一种机械观,认为所有问题都可以通过科学方法(探索因子法),把问题拆解开来,找到关鍵因素,然后就可以通用到一切类似的问题上。

可是现在的观念却是采取生态观,个別因素的个別作用的总和,不等于所有的因素放在一起的总体作用。

所以,必须針对每个学校量身订制(又强调一次)。

針对马来西亚的部份,汤博士表示他们只能协助培训本土的专业支援人才,学校支援还是要当地的专业人员来处理,只有当地人才能深切了解当地学校的特殊性。(如果当地没有这一方面的人材及准备,那就不必浪费时间和金錢)。
  • 学校支援工作,要从学校最好的教师开始,建立起信心,建立起品牌。汤博士强调千万不要倒过来做。
汤博士再次强调“要迁就学校的【准备度】”,所谓的“大扣大鸣、小扣小鸣、不扣不鸣”。

  • 教育局的学挍支援工作,是取法于他们的计划。不过,官员有其局限性:1.自由度不足;2.形象问题。

整个计划成败衡量标准,是放在“学生的表现”上,不是考试成绩,而是“自我效能感”(注)。

(注:计划的信念:“我们相信学校改进是持读而且挑战性的,需要一群同行共進的教育有心人共同努力,不放弃任何一位学生,并燃点学生的心火与学习动机,让他们学得有效、发挥所长,满怀自信地踏上人生路”。)

  • 我有询问实际的工作是如何进行,以及成本是多少。

一位学校发展主任(School Development Officer,SDO)(注)访校次平均是30次/年,高者有60-80次/年,一位SDO只能看3所学校。

成本主要是人力成本,请一位SDO大约年薪要1百万港币(参照一位资优教师的年薪)。

(注:整个计划是有一团队,分两大群体,一是研究人员,二是学校发展主任。学校发展主任都是前线教育工作者,包括前校长、学校中层行政人员、各科资优教师等等,他们各有专长,到校进行支援工作。如某一SDO专长中文教学,那他就到校提升学校中文科的学与教。如果学校有很多问题想要解决,就要有很多SDO到校支援。总之,没有一脚踢这回事。)

此外,中大也有提供董事培训课程,汤博士也印了一份《校董手冊》给每一位与会者。

最后,在提供的资料中,有一份是COTAP的报告书。上网寻找有关资料,果然有可观之处。

原来是COPTAP是“教师及校长专业发展委员会”的英文缩写,有兴趣者请按入此鏈接

---------------------------------
2.何瑞珠教授为我们主讲:《从香港教育改革及国际视域看家校合作的成就与挑战》。

(注:何教授是PISA香港中心总监,所以,讲解中大量引用PISA 的研究成果。)

  • 简单回顾:
1982年:国际顾问团报告书:“甚少机会给家长参与”;
1990年:第四号报告书:“强调家庭和学校联系,协助解决青少年问题”;
1991年:学校管理新措施:“建议成立家长教师会,让家长在学校管理有更大的权力”;
                --许多学校就开始成立家长教师会;
1992年:第五号报告书:“成立委员会去研究如何发动和统筹家庭和学校合作”;
1994年:成立家庭与学校合作委员会;(1994年提呈研究报告);
1999年:校本管理改革:要求家长积极参与校政;
2005年:推动学校的校董会改组为法团校董会,要有家长校董。
  • 香港教育政策中家长的角色:
a.服务对象;
b.评估者;
c.决策者;
d.家庭教师;
e.教育夥伴;
f.消费者;

反思:家长那些角色最能帮助个別或整体学生?
  • 成才的关鍵能力:
OECD的意见:
a. 掌握基础能力;
b. 自主自律自信;
c. 与人沟通合作;
  • PISA的重心:学生在真实环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出题的思维是考学生懂不懂,而不是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 与本港学生表现有关的因素
a. 阅读投入感;(讲题的重点之一)
b. 家长因素;(讲题的重点之一)
c. 学习策略;
d. 课堂观感;
  • 家校合作怎样培养孩子的基础能力、自主自律自信及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
主要有 3点:
a. 阅读习惯;
b. 家庭资源;
c. 家长参与;
  • 阅读习惯:(PISA研究的成果)
a. 每日阅读时间与成绩:成绩最理想的组別是每天阅读30分鈡至2小时的组別;
b. 学生的阅读兴趣愈高,成绩愈好;
c. 阅读小说、非小说和报纸的学生成绩明显高;反之,阅读杂志和漫画的学生比无阅读者低;
  • 家长参与
a. 家长积极参与子女在家里的学习(如:与子女谈论时事、电影、电视节目、书刊或学校生活等),子女的阅读能力越强;
b. 常与子女一起吃晚餐,成绩最好(机制及原因不明);
  • 家庭资源的影响
a.除了物质资源外,教育资源(安静学习地方、书桌等)、文化财产(文学、艺术品等)及阅读资源(属于子女的书刊等)与子女阅读能力有正相关的关系;

  • 总结:给孩子成长的空间
a. 还给孩子自主学习的空间;
b. 给老师“备好每一课、教好每一节”的空间;
c. 为家长创造参与的空间;
d. 教育孩子就是陪着孩子以他/她的步伐成长吧!

最后,何教授推荐大家可以上网阅览《教育学报》,有很多文章可供参考。

Q&A
  • 何教授:“马来西亚多元种族的脉络下,更应注重学生在不同社群中与人沟通合作的素养”。
  • 針对马来西亚培养高思维能力的做法:何认为在考题上下功夫是走捷径,应在学与教上下功夫,更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这才是正途。
  • 何曾代表PISA到马来西亚教育部培训PISA 的专才,我询问多少人?30人;种族比例?只有1至2位华人。(看来干脆直接请何教授来替我们华小校长及教师上课好了!不过,要听得懂广东话,不然就要用英语了。^^")

2016年10月17日星期一

香港教育考察记 5

第二天的行程(27/09/2016)

早上

早上分两组人,A组和B组;A组去香港教育大学,和教育政策与领学系交流。

B组去圣保罗男女中学,和香港校长中心的理事交流。

------------------------------------------------------------------------------
先述A 组。(我不在这一组,只是根据PPT的资料来点评)

手上一共有4个PPT,即

1.郑燕祥,《香港教改反思:16年成效》;

2.吴迅荣,《学校领导:新手校长、校长与董事、中层领导培训课程》;

3.邓怡勋,《教师持续专业发展:香港的经验》;

4.庄耀洸律师,《通识与公民教育:教师对人权法治概念的觉识》

教大参访的重点是郑燕祥教授及系主任吴迅荣教授。前者主要是想听一听他对香港教改的批判意见(在场的同道反映,果然火力全开);后者主要是想听一听香港学校的董教关系。以下就著重这两位的介绍。


1.郑燕祥:(重点摘要)

“教改的动机是善良有诚意,但大跃进式的推行下,结果与教改原意背道而驰,带来沉重的后果:香港教师队伍的身心及工作状况态,全面陷入危机。危机的主因是没有为教师拆墙松绑,教师的工作有加无减。”

“任何的改革,都需要额外的成本。谁来支付这个成本?”

“师生的时间及能力都有限,不顾成本的结果,就是让师生付出沉重的代价。”

“资源有限,要有优先顺序。”

补充网上资料:
a. 教師標準工時初步意見書
b. 正視教師自殺事件減輕教師工作壓力新聞稿

2.吴迅荣:

其实,我们感兴趣的部份是董事培训。香港的董事培训是香港教育局委托各大专院校开办。不过,PPT的资料太少了。

补充网上资料:
香港中大学--校董培训课程

---------------------------------------------------------
在这里,要补充介绍下香港的学校类型:(2015年的统计数据)

a.官立学校:由教育局开办及管理的学校,教职员是公务员。官立小学有34所,官立中学有31所。

b.资助学校:又名津贴学校,由非营利办学团体接受政府津贴提供免费教育,编制內的教师薪资由政府支付,但学校的日常运作及教师的聘任升迁归校董会及校方管理。资助小学有 420所,资助中学有 360所。

c.直资学校:与资助学校类似,不同点:办学团体按“学生数目”接受政府补助,且可收学费,自主性强,可自订课程及收生办法。直资小学有 21所,直资中学有 61所。(这类学校的补助额通常比资助学校少,但可收学费,这点比资助学校好。所以,只有名校才会申请成为直资学校)。

d.私立学校:由办学团体自资经营,没有政府的补助。私立小学有 53所,私立中学有 22所。

e.国际学校:拥有相当比例的外国学生,课程与学制都与香港不同的学校。国际小学有 44所,国际中学有 30所。

从上述资料可知,香港绝大部份学校都有校董会,这也是香港教育局重视校董培训的原因。
---------------------------------------------------------------------------------

B组:圣保罗男女中学及香港校长中心。

香港校长中心的召集人是圣保罗男女中学的校长陈黄丽娟博士(陈是她先生的姓),所以,与香港校长中心理事代表交流的地点就放在圣保罗男女中学。

1.学校简介:
圣保罗男女中学是香港的传统名校之一,属直资学校,有附属小学(一条龙,即附属小学的毕业生自动升上中学部),也是114所英中之一(以英语授课非中国文化相关科目)。

这所中学中一收生名额大约230名,附属小学毕业生约为140名,扣除之后,有90个名额是开放给全港的小六毕业生申请。据黄校长的解说,每年大约有3仟人来申请,全部都要面试筛选(香港教育局规定不得笔试)。

高中部(中四~中六),施行双轨制,一为本地课程班,一为IB课程班。这里双轨制与我们的概念有点不同,学生只能二选一。有独中校长很有兴趣,一直询问如何实行,不过,时间有限,所知不多。

交流过程中,我们是三语(广东话、“普通话”、英语)并用。因为,她们最熟悉的语言是广东话和英语,“普通话”听得懂,但有的不会讲。我们这边有的人不会听广东话,有的英语不流利,所以,用华语多(香港的三语两文,三语如上述,两文是指中文和英文)。

2.香港校长中心

当时,由10现任及卸任校长于2012年11月创办。创办的动机是有鉴于教改的推动,校长的职务日渐繁重,加上升任校长要经过一连串课程的培训及认证,所以,当不少校长逐渐退休后,许多副校长不愿升任校长。此外,新任校长就算上过大学提供的校长专业课程,但要领导好一所学校,新任校长也仍要从工作中学习。

校长中心就是針对这两种情况而成立,除了为校长提供培训课程外,也推行导师计划,即由资深的校长来当导师,帮助新任校长尽快进入状况、熟悉职务。

愿景:“校长中心是一个由校长运作、为校长服务、属于校长的专业团体。以教育的核心价值及优良的实践经验作为依归,使校长的专业领导工作臻于卓越,为优质的学校教育作出贡献”。

使命:“校长中心致力提升现职及拟任校长的专业水平、领导能力及管理效能,从而提高教育素质,以裨益香港教育,贡献社会大众”。

会员:中学、小学、特殊学校及幼稚园现职的校长及副校长,以及曾任职或已退休的校长。

在交流会过后,有关理事提供了两份资料:

a.《校长能力架构》,有视频(广东话版)

b.《Blue Water:学校领袖专业学习指引--校长自我评估计划》;

《Blue Water》有一核心概念值得拿来与各位分享。

冊子里提出三个基本问题:

i.  我的能力是什么?
ii. 我需具备什么能力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
iii.上述两个问题之间是否存有差距?

从上述3个基本问题中,反映了一个核心概念:“校长是否具备某个特定学校所需要的能力”。

因此,一个众人眼中能力很强的校长,或者参加了不少专业培训的校长,对某个学校来讲,可能还不是一个适任的校长;反之亦然。

所以,做校长的不能只是想我有什么能力,也要想学校需要校长有什么能力。

如果一个校长缺乏学校所需的能力,这个能力就是该位校长的专业学习目标。这就是《Blue Water》的要点。

中午

中午,两组人会合,与梁錦松、程介明、戴希立三人共进午餐,地点:苏浙泸同乡会餐馆。

2000年香港推动教改时,由时为财政司司长梁錦松挂帅,担任立法局教统会的主席,程介明及戴希立为辅,时人称之为“三头马车”。2016年7月4日,三人重出江湖,召集了14位来自大专、中小学及研究机构的代表,召开记者会,宣布成立“教育2.1”,并介绍他们的教育愿景

基本上,这次的餐会是建立联系。他们现在最重要的工作是游说明年的特首候选人采纳他们的意见,列入竞选政纲中。

(这次的餐会完全是由程介明教授促成的,否则,不可能与这样重量级的人物共用午餐)。

下午

下午,我们到可誉中小学,参访香港中学校长会主席李雪英校长,及其理事代表。

1. 学校简介:
可誉中学暨可誉小学是所谓的一条龙学校(中小学在同一校园內),办学团体为香港著名庙宇“黄大仙祠”的管理机构--啬色园。这所学校是啬色园创办的第5所学校,位于大屿山东涌新市鎮。中学校长和小学校长都是同一人,即李雪英校长。

一般所谓的“一条龙”学校,是指小学毕业生可以直接进入同一办学机构的中学。不过,可誉中小学则进一步推行“一条龙学制”,将中小学各级课程揉合、重新整理。教师也不分属中学部、小学部,以跨年级“专科专教”为原则。

该校最大特色是发展生物科技教育。他们与香港生物教育资源中心合作,耗资愈百万元,创立具有大学实验室水平的生物科技教研室,并于2004年启用。为了进一步加强推广生物科技教育,与香港生物教育资源中心再度合作,将一部12米长的旅遊巴士改裝成亞洲首部生物科技流动实验,并于2009年4月24日正式启用,深入香港各区为中小学生提供生物科技教育服务。这个流动实验室的运作费大概一年2百万。

生物科技教育是从小四开始到中学部,小学生就入手学会了培养微生物的技巧、学会DNA的双螺旋结构、从大肠桿菌细胞內抽取DNA等等,一直到高中部的DNA重组技术等等。

另一特色是推动“自主学习”。从中一开始,然后上下延伸(中二、小六、小五)。(这也是香港中学校长会的计划)

2.香港中学校长会

当年是由一群想提升香港中学教育素质的校长于1964年创立。会员都是校长,来自不同类型的学校,目前有4百多位会员,约占全港中学校长人数的80%。

李校长一直强调香港中学校长会是一个校长专业自主团体,团体自身有做研究(问卷调查),收集数据来支撐团体的主张与意见。

校长会极度关注教改,经常与教育局会面商讨,反映会员的意见,也经常对各界公开表达校长会的立场与主张。如:

a.維持教學語言微調真的是「專業決定」嗎?(2015年7月7日)

b.誰來擔起教改的歷史責任? (2015年5月6日)

c.香港教育還有明天?- 回應 2015 年施政報告(2015年1月21日)

等等。

此外,对于影响到学校的重大社会事件,校长会也会做出专业的表态及回应,如:

占中事件。

d.香港中學校長會主席李雪英:難道有人製造原子彈,就要抽走化學一科?(2014年11月8日)

旺角暴动。

e.香港可以如何走下去?(2016年3月2日)

(以上都是网上资料,出发考察前做的功课)。


在交流时,我就提出一个问题:“由于主席时常发表批评有关当局的言论,是否会受到来自校董会的压力”?

李校长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只是提到她的发言都是经过內部讨论的结果,代表校长会的共识。他们理事们都会有固定的早餐会,讨论各种相关事件。她一直强调他们的发言是秉持“专业自主”的原则。而且为了保持自主性,他们的经费都是靠会费(每人每年3百元)。

----------------------------------------------------------
校长会还有一个重要的活动,也值得介绍:自主学习(Self-Regulated Learning, SRL)。

在2011年,几位校长启动了“自主学习”的探索,参考了美国、中国的资料(中国:以不自主的方式来培养“自主学习”),2012年起就推动“自主学习”,进而发展出“自主学习节”。所谓的“自主学习节”是一个跨校交流的活动,一些学校的部份教师开放某一节课,让教育同道彼此观摩不同模式的“自主学习”课堂,及互相分享教学范式转移过程中所遇见的挑战。

最后,补上一个资料:馬來西亞教育考察團報告,看看人家眼中的独中及数理英化政策,很有意思。



2016年10月11日星期二

香港教育考察记 4

培侨的一天(下)

连文尝校长讲座:《建构学习型组织的学校文化:从理念到实践》。

开场白:学习社群是包含学生、教师、家长等社群在內。(过去,我们都忽略了家长参与的重要性!)

学校的建设关鍵是建设学校文化,学校文化分三个层面:价值、制度、器物。最重要的核心就是价值,其次是制度。(我们对外考察时,多是在制度上下功夫,很少深入了解人家的价值观。)

校长是领导学校文化责无旁贷的灵魂人物。

以下是培侨小学的经验。

----------------------------------------
1.学习由招聘开始。
招聘新教师时,除了填写一般资料外,还要填写一份“价值清单”,里面会有一些价值判断的问题,填写者只须勾选同意或不同意。

例:奖励与惩罚一样有害,都会使学生变得被动。同意吗?

过后,应征者几人一组,大家相互发表看法。答案不重要,而是观察在讨论过程中,应征者所呈现出来的人格特质。(能重新学习的素质。)

2.教师专业发展:谁发展谁。(在整个讲座中,连校长很强调“谁”。)

连校长的答案:由教师发展教师。(在之前与吴校长交流时,我们就问有没有请教育专家来培训教师,吴校长就说:“我们也是专家”。这句话不是说没有请专家学者来,而是最后落实的方案,还是由校內老师探索出来的。很有自信的学校!)

所以,非常重视教师的阅读,特別是暑期阅读及过后的分享。以教师的专业发展来推动学校的课程发展及学校的发展。

3.会议。

大小会议都是展示学习的舞台,以及互相学习的平台。重视沟通,议程中事务性的少,多在分享教学经验。(我们的会议好像事务性特多,场面话一堆,讲很多,双向沟通少。)

4.考绩标准。

关鍵是建立通透的共同价值,然后再以共同的“准则”互相期望来塑造学校的文化。

5.学习型组织的基础:团队协作,助人成功。(研究课就是一个好例子)

(以上两条讲起来简单,但还是与校长的人格特质及领导风格息息相关,人有其德,方有其行。)

6.仪式:感谢与欣赏。[真情表白,互相欣赏]

这个仪式体现了培侨“互相关怀”的精神,特有意思。做法如下:
 1.学年结束前,全体教师齐聚会议室,每人以不记名的方式,分別写出欣赏和感谢3位同事。格式如下:
  “回顾这一年,我很欣赏(谁),因为他/她成功地(完成某事)”;
  “回顾这一年,我很感谢(谁),因为他/她的帮忙使我成功地(完成某事)”。
 校长也要写哦!

 2.然后,全部投入一个箱子里。
 3.依据座位的先后次序,轮流走向讲台,隨意抽出一份,以不徐不疾的语速,郑重的唸出来。
 4.精采的是:唸了,听了,就算了。谁最被欣赏,谁最多感谢,大家心里都有一个排行榜。

7.如何指责。

连校长举一个例子,有一次在冰箱里发现了一个发霉的橙。要如何处理呢?连校长想了很久,就写了一篇文章,题为:“冰箱內,一个孤伶伶的橙”,然后通过电邮发给每个教师。过后,该位教师自动向校长道歉。

连校长展示这篇文章给我们看(抱歉没有拍下来),写得真好,以拟人化文学方法去描写这一孤伶伶的橙,幽默风趣,文笔不输任何一篇范文。这篇文章展示了连校长的气量及厚道,也表现了他的文学功底。(给我就写不出来。)

8.观课文化。

原则:保护(教师)自信,保障(教师)成功。

方式:
 1.共同备课、研究课:团队支援 -- 个人突破 -- 整体提升。
 2.(教师)自选观课;
 3.家长观课(先个別,后全体。)
 4.有把握后,再挑战公开课、公开赛。

逐步建立起观课文化,而其中共同备课及研究课是基础。

9.生活与教育。

连校长强调生活是教育的泉源,关怀与学习是息息相关的。(整个香港教改都很强调从情境中学习。)

教师的身心健康对教学也有重大的影响,所以,允许教师可相约友伴自选合适时间,通知校方,校方就把该段时间定为他们的“共同运动堂”(空堂),让教师在上课期间做运动,也允许相关教师在当天集体运动时,穿运动服上班,希望能提升教师快乐情绪,感染其他人。

10.如何庆祝。

思考:庆典是谁的舞台?在典礼程序中,谁要讲话、谁不讲、怎样讲?

连校长就提到有一次毕业典礼活动,学生(小六生自己搞毕业典礼)忘了安排“校长报告”,所以,就没有“校长报告”。不过,连校长说:“学生的表现就是校长最好的报告”。

十周年庆祝典礼上,在晚会结束后,不是马上散会,而是一个公开现场发言时段,舞台上、舞台下,教师、学生、家长、来宾等都可自由发言。当晚,整个发言历时43分鈡,大家都很感动,简直就是情感大熔炉。(原来精采是在结束后。)

11.成功父母学堂。
除了家长义工外,学校还设有“成功父母学堂”。学堂的设立是贯彻培侨小学“人人学习”的理念,而且父母学习的态度也深深地影响孩子的学习态度,所以设立学堂邀请父母与学校一起学习。此外,也通过学堂,建立起家长联络网,促进家长间的学习。

为了鼓功家长的积极性,每年会为“成功父母学堂”举行毕业典礼。修满150分或以上的学员均可毕业,累积200分或以上者可获颁荣誉证书。

此外,家长如有特长,也邀请他们担任“学堂”的导师,如急救、普通话、美容、发型设计、理财等。总之,“学堂”是培侨小学落实学习社群理念的重要措施。


12.雁行原理。

雁行原理是我们都耳熟能详的故事。可是连校长却提出一个很深刻的问题:为何每一只雁都能带领?(在一个讲究层级管理的学校里,真的要落实每一只雁都能带领,除了能力问题外,领导人心态才是根本的问题。)

13.心窗。
心窗就是周记,但培侨的做法有所不同,学生可选择交给任何一位老师或同学,甚至家庭成员作回应。主要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感受到以文字与人沟通的乐趣,只要学生感到有此需要,自然会认真写。

年尾会结集成书:《心窗文摘》

这也是连校长强调的生活是教育泉源的一种体现。

14.总结。

连校长:“我相信教育要有情有梦”。

情归何处?情归基层民众。(培侨本是左派色彩浓厚的学校,这句话很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味道。)

梦作何想?对现存的、习惯的,要敢于质疑、勇于创造、由己入手。(从上述的种种措施,连校长确实做到敢于质疑、勇于创造。)

此外,建立开明与信任的学校文化;允许失败,让教师勇于尝试;减少层级控制,推动跨组协作;避免出现“少数人成功,整体失落”的局面。

感想:要建立起一个学习型团队,不是方法的问题,而是素养的问题。人有其德,方有其行。而且,还有一个重要的关鍵就是校董会。校董会如何找到一个好校长,然后又放手让他去做,这一直是我们好奇的地方。不过,就是没有机会问到这个问题。(我们这么一大团人,一整天在校,一个校董都没有见到。如果是我们这边,一定至少会找几个董事来陪同。)

香港教育考察记 3

培侨的一天(上)。

1.家长义工。
到培侨时,时间还早,就四处走走看看。校舍是L字形,在底层转角处是一个阅览空间,有许多小朋友早来在那边阅读,也有几位大人在那边读故事书给低年级的小朋友听。问问下,才知那几位大人是家长义工,称为“故事爸妈”。早会里也有家长义工协助维持秩序,及一起做健康操。显然,对这个学校而言,家长是资源,而不是问题。

在香港教改里,全方位学习是把家长包含在內。家长乐于学习有助于孩子的学习,所谓言教不如身教。(事后了解,这些家长义工都要申请,而且还要接受培训后,才能执行任务!)

2.校长简介学校。
校长果然讲得精采,不过,很多资料在该校网页上可以找到,就不详述。最重要的是办学理念:“人人学习,互相关怀”!在下来的观察及分享中,可以发现这个办学理念是如何贯彻到底,不是一句空话。

我们特关心教师工作量,校长的回答:一个教师要上25节,包含备课在內。一星期带一个课外活动(一节 = 2小时)。07:50上班,04:00pm下班(一般5:00pm左右。不过,到其他学校参访时,他们的说法是很多教师是要7、8点才能把工作做完下班,培侨反而是特例。)

学生是08:15到校,08:30上课,15:45下课。过后到17:00是课后活动。

3.蔡曼妆主任:“如何推行生活情意教育”

所谓的“生活情意教育”是分“生活”及“情意”两大部份。“生活”是培养学生4个好习惯:整洁、尽责、自律、尊重;“情意”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包括4个方面:
  1. 懂得珍惜、关怀別人;
  2. 愿意为实现理想而付出努力;
  3. 加強对母校的归属感,以身为“培侨人”而自豪;
  4. 以身为中国人而骄傲;(培侨在政治立场是归类为“爱国学校”。) 
蔡主任从知、情、意、行四方面来介绍具体的措施,许多细节可参阅学校网页之“三年计划”,就不详述了。

蔡主任讲了一句话,让我留下深刻印象,那就是:“老师最重要的角色是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一般我们都说教书育人,但这句点出不止是育人而已,老师还要思考培育“怎样”的人。

此外,在“情”方面,除了让学生有亲身体验,也强调透过歌曲声入心通。原来这个学校非常重视音乐科,并透过校本歌集:《心曲》,来传达德育及公民教育的讯息,大有周公制礼作乐之遗风。

询问下,才知《心曲》出自吴佳筠校长之手。原来,吴校长是音乐科教师,曾任总课程主任(相当于我们这里的教务主任)、副校长,最后升为校长。(在马来西亚,音乐科......咦,我们小学有音乐课吗?)

4.观课。
听了两堂课。一堂英文课,一堂普教中。(所谓“普教中”是指用普通话来教中文科。一般上,在小学所有的科目,除了英文科外,都是用广东话教学,即“母语”教学。)在英文课时,除了我们观课外,也有其他教师观课,还有“教学助理”在旁录影。心里有些疑惑,要到下个环节:“课程领导”,才明白其奧妙。

在中文科时,发现教师有引导学生使用心智图来理解文章及做读书笔记。(隔两日,到中大与何瑞珠教授交流时,才发现到香港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是在老师的教及学生的学上下功夫,反观马来西亚,却是在考题上下功夫。)

5.何美莹老师:“课程领导”
“课程领导”包括教师培训。其中重点是“教师专业学习社群”的建立。

何老师把教师的角色分成三层:追夢者、学习者、实干者。特值得起有两点:研究课及家长观课日。这里解说下“研究课”。

上节提到英文课时,有其他教师进来观课,其实就是“研究课”的一环。原来,除了共同备课外,同级同科的教师还要轮流试教,每次试教,同科同级的教师就会进来观课,然后检讨改进。如此类推,大约4次试教后,就把较为完善的教案,做为教学成果归档,让下一学年的老师参考。

在高阶思维培养上,在“常识科”里,有系统地教学生13种思考方法(心智图)。然后,其他科就在教学里尽可能拿来应用,也就是说所有教师都要懂这13种思考方法。

双班主任制的目的是减轻教师的工作量,針对以下4种情况:
 1.行政主任;
 2.课室难管;
 3.新手教师;
 4.怀孕教师。

家课有总量限制,这是透过学生问卷来掌握现况。

最后,如何保证成功做到:信任、赋权、关怀。

我想到是的校长是怎样的一个人,学校才能做到“信任、赋权、关怀”?(所以,最后压轴的是创校校长连文尝讲座)

6.与学生交流。(两组家长、两组学生。)
由于大部份人都跑去和家长交流,所以,我就走去和学生交流。学生有两位,都是5年级。闲聊当中,掌握了一些讯息。

手机:可以申请带来学校,在校关机,放在书包里。

选班长:举手盲投,每学期选一次。(举手盲投是指举手时,眼睛要闭上,所以,不知道其他人谁投谁。)

书包:不重。(我们的观察也确实不重。)

升中:想上Band 1的中学,而培侨中学是Band 2 的头。(香港的中学原分5个Band,现改为3个Band。原本要废掉,但社会阻力大。显然,有些东西还是根深蒂固,不容易改变啊!)

课外活动:可以不参加,自由选择。

最后,连文尝校长讲座就留到下一篇吧!(写得好累。= =)



2016年10月9日星期日

香港教育考察记 2

第一天的行程是参访培侨小学,而且一整天都在培侨小学。

或问为什么参访小学,且要花整天的时间?

起始是因程介明教授的大力推荐,而我的想法是香港教改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逐年推进,到今年(2016年)第一批教改下的大学生毕业了。所以,到小学看看,会更清楚明白香港教改理念及实践的过程。

另一个想法是我在大量翻阅香港教改资料时,发现大马的教改似乎是跟在香港的后头(后来,拜访一些教育专家时,才了解大马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寻求咨询时,教科文组织常指派香港的教育专家代表联合国到大马做调查及给出建议)。所以,让独中的校长了解香港小学的现状,将有助于独中校长到华小招生的工作。(大马教育部官员讲不清楚的地方,而独中校长却能为华小校长及老师解惑,当然大大有助于提升独中的专业形象!)

香港教改推动时,其中一个重大措施就是废除小六升中公共考试,当时,社会、学校、家长的反应就是没有考试,教师要怎样教书;没有考试,学生要怎样读书。(是不是很熟眼熟耳呢!)。但当时教育局不理这些杂音,强势推行,走到今天,小学的教育生态全然改观。

培侨小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成为典范。培侨小学是政府津贴的全日制小学(与我们国民型学校类似),创办于2009年9月(香港是9月入学)。学校有30班,每年级5班,近900人。每天有“班主任课”,部份班级实施“双班主任制”(参访重点之一)。

培侨小学被教育局评为“学习型组织文化已成”(参访重点中之重点)的学校,也是目前香港在“行政长官优越教学奖”(最高教学荣誉)上获奖最多的学校。

当天行程安排如下:

0800 到学校;
0815 观看升旗礼、跳健康操及早会;
0830 来宾享用早餐;
0900 吴佳筠校长简介学校;
0920 蔡曼妆主任分享:如何推行生活情意教育;
1000 由学生普通话大使带领参观校园;(两个同学带领一个来宾。为什么是两个同学呢?因为一个老手,一个新手,老手带新手。)
1025 观课:英文课(2C班);
1100 观课:中文课(3B班);
1145 与老师分组座谈,了解学校不同范畴工作:

  • 家长及学生支持;
  • 中英文课程;
  • 课程领导;(我在这一组)
1225 午餐;
1330 与家长及学生分组交谈,了解校园生活;(两组家长,两组学生,我在学生组,因为大部份都去了家长组,学生好可怜!)
1430 创校校长连文尝讲座:《建构学习型组织的学校文化:从理念到实践》。
1700 结束。

下一篇会各別重点介绍其精采之处!敬请期待!^^

2016年10月1日星期六

香港教育考察记 1

这次为了撰写《独中教育蓝图》,一行18人特地到香港考察他们教改的机制与成果。

这其中要感谢程介明教授的大力协助、居中安排,让这次行程能与教改的关鍵单位及个人有密切的接触,深层了解香港教改的內在思路及运作的机制。

这里稍为介绍下程介明教授,让大家能更清楚了解他的作用与份量。

程教授是前港大副校长、港大教育学院前首席教授,是香港教育界执牛耳者。

香港为了推动教改,于1997年委任前财政司长梁錦松为教育统筹委员会主席,而程教授是其中一位委员,与梁錦松、戴希立等三人被港媒号称“三头马车”。

教统会是立法局底下的咨询单位,负责按照香港的需要向香港政府以报告书的形式提供改革建议。而推动现在香港教改的为《第七号报告书--优质学校改育》。

由于程教授的地位与份量,我们得以拜访了圣保罗男女中学(香港传统名校)、与梁錦松、戴希立共进午餐等。

感想:相比于同期的台湾教改以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李远哲领头,香港的教改就显得务实、贴地及尊重专业。而且,这次的拜访令我们发觉香港的教育生态,比台湾更接近我们华校的处境,更值得我们借鉴及参考。

(香港的问题是语言的使用不是英语就是广东话,所以,我们之间的沟通常常是三语两文,有点像Empat Seka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