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帖子

2017年6月26日星期一

当今大马:张健来捐款

 发表于 2017年5月26日 中午11点36分     更新于 2017年5月31日 中午11点55分

刊登于:https://www.malaysiakini.com/columns/383556

【天下未集】
前一阵子,柔州八独中接受“张健珠宝慈善基金”的捐款。消息在报章上公开后,惹来社会舆论物议,支持者有之,反对者也不少。
综观所有的看法,几乎都是择单一的标准来论证该收与否。不过,这样的思维方式,过于简化,难以全面厘清此次争议的本质。
因此,本文分別以三个角度来综合考量此次的争议:背景、动机、影响。
(一)捐款者的背景
独中向来标榜是民族教育事业,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包括了五湖四海在内,因此,甚少过问捐款者的背景。许多支持者也以此为依据,频频质问反对者,为什么“阿窿”、舞女、“大佬”等可以收,就是张健的錢不能收云云。
但学校毕竟是教育机构,不可能不考虑捐款者的背景。因此,很多时候独中接收捐款时,不问捐款者的背景的“不问”其实是“不想知道”,也包含了“知道,却装作不知道”。而当我们“不知道”一个人是好是坏时,我们的基本态度当然是预设这个人是好人,那好人的捐款当然是可以收。
所以,“不问”有时就是“不知道”,以避开道德上的争议,所谓“不知者无罪”,而不是真的“不问”。
有一些捐款者的背景处于灰色地带,如“卖酒的”、“做赌的”等,但却是合法的机构。对于这种情况,独中的做法是从寛考量,只要不会引起社会大众太大的议论就行了。
但张健来捐款,却很考验我们的道德底线。其行事作风唯恐天下不知外,还匪夷所思,不可能“不问”;其所作所为不止道德上有争议,在法律上也有争议。面对如此高度争议性的捐款者,我们豈能“不问背景”呢?
(二)捐款者的动机
不少反对者是从动机的角度来考量是否接收捐款。通常,捐款者的动机可分成三类:行善、求名及求利。当捐款者的动机纯粹是行善,或是为了积阴德,就算其人背景复杂,通常争议性不大。因为,这种捐款者一般都是低调行事,不会张扬,让人难做。
捐款数目太大,引人注目,通常会用无名氏(或“福明仕”等谐音),也有的会用其父母的名字,这一方面避免争议,另一方面也彰显了“孝”的价值观。
至于求名,虽然动机不纯,但捐款者既然是想求个好名声,发财立品,就算是背景复杂,也会知道分寸在那里,不会引起太大的争议,以免反效果。比较麻烦的是求利,所谓“出小利,釣大利”。
这种人往往都会在计算回报有多大,或者想做学校的董事长,或者承接学校的工程,或者成为华社领袖,或者其他难以言之的“好处”。张健珠宝的捐款是属于那种情况呢?应该没有人会相信张健的捐款是为了行善,或民族大义吧!
(三)接受捐款的影响
这也是反对者的主要理由之一,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而事实上,这确实会对学生价值观的有很大的影响。举例而言,曾有一所独中,捐款者是当地的“阿隆”,而且还是名留大楼那一种捐款,结果,导致学生觉得“阿窿”也是好人来的,将来长大也要做“阿隆”云云。
那所独中的老师和我提起这件事时,还请教我要如何纠正学生的价值观,我只能苦笑。
之前,柔州八独中接受捐款的理由是“不问背景”;之后,在舆论的热烈争论下,现在的理由则改为“为了学生”。所以,现在有些独中就此理由而接受张健的捐款。
老实说,这句“为了学生”是有点语焉不详,推敲其用意,可能是指提供学生更好的学习环境等之类的硬体建设。可是,教育不止是硬体建设,学生到学校受教育,主要是学习三样东西:知识、能力及价值观,其中价值观和硬体建设的关系不大,反而是和大人们的言行举止息息相关。
古人有云:言教不如身教,相信对中华文化有点接触都应该知道吧!
学校信誉或被利用
此外,还有更深一层的考量,即如果接受捐款后,学校的信誉被利用来影响其他人,学校是否有责任呢?
照道理来说,独中是受到社会大众的支持而生存下来,因而独中自然要负起对社会的责任。当然,是否如此,可待有更深入的讨论。只是,过去我们几乎不会面临这种伦理问题,但现在张健来捐款,我们就不得不去思考这一伦理问题。
总之,过去数十年,独中的发展几乎是体现在硬体建设和人数增长上,导致许多董事的观念中,所谓“办好学校”就是建楼等这些可量化的目标,结果就忽略了不可量化的教育目标,如价值观等。
今天,张健来捐款,我们应该好好掌握这一契机重新反思何谓教育,何谓独中教育,及何谓“办好学校”。
黄集初毕业于台大历史系,曾服务于独中17年,后取得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及博士。

当今大马:教改的核心:人人学习

发表于 2017年3月21日 上午11点27分     更新于 2017年3月21日 中午12点10分

刊登于:https://www.malaysiakini.com/columns/376463


【天下未集】
常言“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问题是如果授人以漁却无魚,怎么办?
这就是教育为什么要改革,因为世界变得高度的不确定。这意味着我们不能仅靠过去的经验,来指导我们的孩子去面对他们的未来。因此,我们必须放下过去的刻板印象,回过头来重新思考什么是教育。
回归人的发展理念
现有的正规学校制度不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其思想根源可追溯到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最早的正规学校是建立于18世纪初的普魯士。隨着欧洲的扩张,才普及到全世界。
清朝末年废科举,取而代之就是西方的学校制度。马来西亚的第一所新式学校是在1904年于槟城创办。所以,算起来最多也不过三百年左右的历史。
之前的教育理念是培养一个完整的人,即通才,不论中西都一样;而这种正规学校所培养的人才是偏向专才,以符合工业社会的需求。但现在世界变得高度不确定,知识的折旧率越来越高,只要外部环境一变,过去所学的知识隨时作废。
面临这种挑战,教育就要回归传统的理念,即人的全面发展。那什么是人的全面发展呢?在未来的教育需求下,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什么呢?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一分报告书,题为《学习:內在的财富》(Learning:The Treasure Within),又称《德洛尔报告》(Delor Report),其要点如下。
1. 其核心思想就是终身教育与终生学习,因为在面临不确定的未来,21世纪的教育应该重新定义为超越课堂、超越学校的持续学习过程。
2. 在这个核心思想上,就提出了未来公民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即学习的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为人。
自《德洛尔报告》公布后,世界各国深受影响,纷纷提出自身的教改建议书。马来西亚教育部也不例外,也提出了《2001-2010年教育蓝图》(第一分教育蓝图)。
全面发展核心素养
在各国教改文献中,有一个关鍵字眼是需要深入理解,那就是素养(Competence),有的国家/地区翻译成“能力”。如2005年的经合组织(OECD)发布的《素养的界定与遴选》( 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Competencies: Theoretical and Conceptual Foundations,简称: DeSeCo),及欧盟发布的《核心素养: 欧洲参考框架》(Key Competences:A European Reference Framework)。相类似的字眼为21世纪的技能(21st century skills),其中以美国为代表。
这个字眼包含了三个要素:知识、能力、态度与价值观。在现有的正规学校里,往往强调的是知识的传授,而新时代对人的要求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不能只有知识,而没有能力,以致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人不只是劳动力,也是活生生的人,因此,态度与价值观也要涵盖进来。我们就以文化相近的中港台做为参考,看看他们认为在新时代的挑战下,全面发展的人应具有什么样的素养。
香港在2000年的课程改革中,就提出学生要有知识、共通能力、价值观和态度,其中共通能力列出了九种之多,见下表:
协作能力
运算能力
运用资讯科技能力
沟通能力
研习技能解决问题能力
创造力
批判性思考力自我管理能力
2014年,台湾的十二年国教改革中,提出了培养学生应具有的九大核心素养,见下表:
2016年9月,中国大陆公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其要点如下表:
成人须要重新学习
世界各国及地区对教育素养的提法虽然不太一样,但总体而言,就是告诉我们教育不只是知识而已;核心思想有的提全面发展的人,有的提终身学习者,其实这两个概念是紧扣在一起,即人要全面发展就要终身学习,也就是说12年的基础教育并不能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只是为学生培养起全面发展所需要的独立学习能力。人的全面发展是一辈子的事,至死方休,这是学习为人(Learning to be)的真谛。
这表示我们过去所接受的学校教育经验,不论是对课程、教学及学习的概念,已经远远不能呼应上述的要求。如要把上述未来公民应具备的素养落实到教育实践中,显然,现有的教育模式是无法应付,必须做出大幅度的改变,这幅度之大可称之为“典范转移”。这意味着我们必须放下过去的经验,重新学习。
我们现有的正规学校教育体系最大的问题就是培养了一堆不爱学习的大人(应试文化必然的结果),然后,现在要这群不爱学习的大人重新学习,显然不是易事。可是,教改要成功就要人人学习,而且要从大人(校长、教师、董事、家长等)开始做起。一则做为榜样,二则自身也能与时俱进,三则为持续推动学校教育变革带来动力。
万里之行,始于足下。教育改革说难不难,说易也不易,就看大家是否愿意踏出学习的第一步,然后持之以恒。

黄集初毕业于台大历史系,曾服务于独中17年,后取得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及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