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帖子

2010年1月21日星期四

龙舟惨剧:人命关天

某位好友在他的“非思不可”上,提出一个命题:“ 如果掉进海里的不是优秀生,报章会怎么写呢?”

我写道:“人命有分优秀生不优秀生?”


他:“为何报章要特别强调这些学生是优秀生呢?”

我:“这是报章应该自我检讨的地方。”

他:“我看了很不爽。”

我:“ 以前,你是优秀生吗?^^" ”

他:“ 现在, 我的儿子不是.”

路人甲:“英年早逝, 天妒英才....是respect死者,是安慰生者....难道要写成罪有应得,早死早好....不给人丢臭鸡蛋才怪... 如果掉进海里的不是优秀生? 那就写他很孝顺, 很懂事, 很帮朋友, 很得师长欢心....”

我:“ 人命就是人命,不管他优秀不优秀,孝顺不孝顺,懂不懂事。喪子之痛,人情所难忍者,当然是好话说尽,但也不要离谱。我们最大的毛病是喜欢贴标纤,喜欢煽情,而不是单纯的就事论事。”

路人乙:“在我认为,优秀不优秀那是一回事也不是用考试成绩就可以衡量的,最重要的是他们都参与课外活动已经远胜于一些只会读死书的所谓成绩优良生了,所以这些学生都是优秀中的优秀生。。给他们最高的敬意!”

话语到此结束。可是心中总有些迷惑,好像有些东西啃在喉咙,不呑不快。后来,到网上看一看星洲日报的相关报导,消化下有事情的来龙去脉。

有一篇报导就提到4个遇难的学生是品学兼优,看到标题就心里怪怪,怎么只提4个,另一个学生呢?难道不是品学兼优?再细读內文,原是一个学记的报导,而这4位遇难者是她的好友。

另一篇报导的标题就下的很中肯:亲友眼中的好孩子、好老师。

报导都还好,可是心中总有点怪怪,后来才明白问题出在那里。在当今大马的报导里,有一家属要求教育部检讨现有的课外活动制度,她一个理由是:“由于课外活动占学生成绩的一定比分,导致一些优秀生不惜参加具一定风险的龙舟活动,以争取可观的分数。她认为,政府应检讨此课外活动制度。”

她的逻辑是什么?因为优秀生参加高风险的活动,以致出人命了,所以要检讨。这就是问题所在。

出了这么大件事,有人死了,本来就应该检讨。为什么非要加上“优秀”两字,才有检讨的必要呢?

基本逻辑应认是:因为有人死,就应检讨。现在变成,因为有人死,且死的是优秀人才,所以应该要要检讨。推广而言,就好像拘留所死了那么多人,只因是嫌疑犯,大家就不会在意,因不是“优秀人才”嘛。如果死了一个大学生,就好像中国的孙志刚事件,那才会变成值得检讨的大事。

在这样的潜观念下,人命的价值自然而然是有等级的。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