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帖子

2013年7月30日星期二

当今大马:平等的全民教育


平等的全民教育

原文刊登于《当今大马》:https://www.malaysiakini.com/columns/236571

2013年7月24日 上午11点26分


【时政】有言不信
自教育部于2012年9月11日公布了《2013-2025教育大蓝图》(以下简称《大蓝图》)初步报告,隆雪华堂、林连玉基金与华社研究中心就召开一次內部的交流会,会上议决成立专案小组,針对《大蓝图》进行分析及提出反建议。

交流会上,众人认为应该从教育的大方向,以全民的观点来探讨《大蓝图》,否则无法取得其他族群开明人士认同我们的要求。而专案小组就依此精神,经过研议后,决定以教育专业的模式来撰写分析报告,初步构思是分成8个章节:1.检讨现在教育状况;2.教育理念与目标;3.教育行政;4.课程与教学;5.师资;6.考试评量;7.学前教育;8.技职教育等,下来就按照章节的要求找专人协助撰稿。后来,因为一些技术问题,就取消了学前教育这一章。

随后该报告以《改革国民教育——2013—2025年教育大蓝图(初版)的评析与建议》为名付梓出版,报告是集合众人之力而成,而各章节协助撰稿者则如下表:
章节题目撰写者
1第一部分对《教育大蓝图》教育表现与问题的评估黄集初、江伟俊

第二部分国民教育的革新方案
2   一国家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需要改变詹缘端
3   二教育行政与管理黄集初、江伟俊
4   三教师专业黄祯玉
5   四课程设置与教学陈逸飞、姚丽芳、
李彦亭、江伟俊
6   五考试与评量杨泉、郭荣錦
7   六技职教育张运华、江伟俊


重新解读整体教育状况

本分析报告的初稿在去年尾已完成,拖到今年7月才正式推介,主要是花了不少时间在统稿和翻译。由于限于经费,只翻译成英文版,马来文版只好从缺。

NONE在推介礼后,各报章都作了一些报导,但大都着眼于一些与热门议题相关的章节,而不能全面彰显本分析报告的重点及特色,故在此为文加以补充。

1.这是一份独立的“小蓝图”。本分析报告不是简单地对《大蓝图》的建议提出意见及反建议,而是充份利用《大蓝图》里的数据及图表对我国的整体教育状况重新解读,并探讨问题的根源。

在我国,所有的教育数据和报告都是受到《官方机密法令》的管制,包括联合国的报告和各大学的研究报告。所以,要对我国的教育课题有更入的分析及研究不是易事,而这本《大蓝图》就提供了相当多的宝贵数据和资料。

因此,我们就依据这些数据与资料,对我国的教育状况进行独立的分析,这就是本分析报告的第一部分:“对《教育大蓝图》教育表现与问题的评估”。而本专案小组也在这一紮实的基础上,发现《大蓝图》本身存有太多的严重缺失,其所提的革新措施也避重就轻,没有正视我国教育的病根。因此,如果針对《大蓝图》的各项建议及转型计划提出建言,就显得格格不入。

于是,本专案小组最后决定,依据我们的分析及理念,对我国教育有系统地提出整体的看法和建议,并付梓成书,供政府、朝野各政党及关心国民教育素质的各界人士参考。

教育平等重视多元差异


2.核心理念。教育部《大蓝图》的核心理念始终离不开“国民团结”,始终把教育当成国家达成其目标的工具,由此形成教育政策上的单元主义和精英主义。

NONE这次《大蓝图》虽比过往更强调教育素质和教育平等,但核心思想始终不变的情况下,就只是沦为《大蓝图》的装饰而已。下来纵使教育部会做任何修正,其核心理念仍将是一样,因为这是国阵政府一路来的思维。

本分析报告则以教育平等为核心理念,而教育平等是建立在民权的基础上,特別是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中的两项原则:(1)人人生而平等;(2)人人具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教育平等注重的是让每一个人都有发挥其天赋及特质的机会,因此,主张教育平等也意味着尊重与接受多元与差异,由此而主张在教育政策上要多元开放、重视及发展母语教育,进而引申多语是国家的资产,而不是问题。

在教师专业上,我们依据教育平等的理念,提出要全盘检讨师范教育,提升教师对多元文化的认识,让教师在思想上和心态上接纳这是一个多元族群的社会,尊重各族群的文化差异,进而能够針对不同族群及文化背景的学生因材施教。

在课程设置上,我们也重点探讨了课程设置上的不平等的问题,这包括了母语及双语政策教育的平等问题、课程资源分配的平等问题、教学媒介语的平等问题、课程相关性的平等问题等。只是教育部一路来都不愿正视这方面的问题,所以,对我国多元族群对教育的不同需求是视而不见,进而自然也不愿意承认母语教育的重要性。

检视教育行政权力结构

3.教育行政。过去所有針对政府教育大蓝图的反建议,多是著眼于教育理念、目标、课程及师资等方面,很少从教育行政的角度提出任何建言。本分析报告最大的特点就是在这一方面提出我们的看法及建议。

我们认为我国整体的教育素质落后国际水平3年以上,是因为我国的教育是高度的政治化,而其根本原因是权力结构过于中央集权,导致长官的政治意志常常凌驾于专业守则上,英化数理政策就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虽然在《大蓝图》里有提出权力下放至州、县教育局的转型计划,但仍是在中央集权制下的权力下放,因此,还是免除不了中央集权的弊病。

此外,我国教育也缺乏独立的督导、监察与申诉的机制。事实上,这些机制对教育质量的控制及提升是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可是在《大蓝图》里,对教育督导稍有讨论,也不列为优先处理的事项,而监察与申诉的机制则只字未提。

另外,在《大蓝图》里是完全没有讨论官员的多元性的问题,只有一段是讨论教师的多元性。事实上,我国的教育部官僚体系的族群构成是高度单元,这往往造成对不同源流教育的不了解及不敏感,其至漠视,导致在讯息传递与师资培训层面造成重重的阻碍。

針对上述的弊病,我们就提出了四大建议:1.落实地方分权制;2.增进官员的多元性;3.提升联邦督学团(JNJK)为独立机构;4.成立教育监督委员会(Education Ombudsman)。

此外,我们也讨论过是否把考试局(LP)提升为独立机构,以加强其专业自主性。后来,又考虑到如此一来可能会造成课程标准与考试标准完全脫节,不能协调,会让教师无所适从。所以,就只在第五章:“考试与评量”中,提出要强化考试局的专业自主性。

总之,我们认为如果不能在权力结构上有实质的变更,所有的教育改革建议都只能在支节上修修补补,而难有根本性的改进。可是,综观各媒体的报导,有些只是略为提及地方分权,有些则是完全忽略。只好在这里多加解说,以彰显其重要性。

不平等的层次讨论华教

4.华教议题。做为华团成立的专案小组,当然不能避免华教的议题。在向16联办华团汇报时,就有人提问专案小组是否忽略了华教议题,其实这是一个误会。
chinese school inconvenience 190104 school children事实上,在第一次交流会时,大家就有一个共识,那就是要以全民的观点及立场来回应《大蓝图》。所以,专案小组就秉持这一个观点及立场去撰写本分析报告。于是,华教议題就是在这样的框架下分散到各个章节去,并没有独立成章。

华教当前最重要的两个议题是:华小国文课时及中学预备班,我们是放在第四章:“课程设置与教学”之“课程设置上的不平等问题”里讨论。
此外,我们也独立一小节专门讨论中学预备班的议题。所以,不是没有讨论华教议题,而是把华教议题放在一个更大的框架里讨论,把华教议题提升为教育不平等的课题。

而且,本分析报告也不是要取代其他民间组织的报告,比如教总关于《大蓝图》对华小的冲击及影响的分析报告,就做得很札实,我们不可能在这一方面做得比教总更好,所以,要更深入地了解有关华小国文课时问题,我们反而应该参考教总有关方面的分析报告。

应关注教育私营化议题

5.不足之处。不论形式上或內容上,本分析报告自然有诸多不足之处。在形式上,本分析报告成于众人之手,在行文用字上,自然有很多不一致之处,虽然,有经过统稿,但也是勉强加以修饰。这也造成翻译者的不少困忧及工作量。

在內容上,除了前述的学前教育被割舍外,初步构思时,曾考虑增设多一章讨论教育私营化的课题,不过,限于人力及时间,就只好放弃。事实上,这两个课题是非常重要,但我们却了解不多。比如,以学前教育来说,我们有教总处理华小,董总处理独中,国民型中学发展理事会处理国民型中学,就算国民中学的华文班也有人关注,可是学前教育这一大塊,实在看不出华社之中,有那一单位有持续及系统性的给予关注。

而教育私营化方面,除了私立学院外,私立中小学越来越多。自从国际学校可以一百巴仙是本地的学生后,国际学校其实就是另一种形式的私立学校。其中差別是私立学校的课程与考试受《1996年教育法令》的管制,而国际学校不受管制,如此而已。所以,国际学校也越来越多。

从国家教育的高度来看,这反映了什么问题?对华教而言,又会带来什么影响及冲击?这些其实都值得我们去探讨。

还有一个不足之处,就是我们没有提出路线图、明确的教育规划。不过,问题是我们不是政府,资源有限,能力有限,权力更是没有。所以,也只好从缺,以待更有领导地位的机构来处理。

不论如何,纵使有种种不足之处,本专案小组也算是完成了阶段性的工作。不过,我们还是期待这一本分析报告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希望下来会有更多的后续行动,在本分析报告的基础上,深入且全面地探讨我国教育问题的方方面面,进而形成共识,产生具体的方案,推动实质的教育改革,以提升国民教育的素质和水平。

2013年7月16日星期二

新闻评述:董總:國英文科增授課時間建議‧匯報會沒達共識



http://news.sinchew.com.my/node/311162?tid=1


董總:國英文科增授課時間建議‧匯報會沒達共識



评述:


董总这篇文告没有把事情的原委讲清楚:


1.教育部已在2011年在小一推行新的“小学课程标准”(KSSR);


2.2014年,新课程标准就要落实至小学第二阶段,即小四至小六;


3.在数理英化措施下, 小学第二阶段有120分鈡是用来教导英文数学及科学;


4.在新课程标准下,这多出来的120分鈡,即4节课要如何安排?这就是问题的关鍵。

5.教育部建议3节加到国文,1节加到英文,即国文由180分鈡增加至270分鈡,英文则由120分鈡增加至150分鈡;


6.教总的反建议是1节加到国文,3节加到英文,即国文由180分鈡增加至210分鈡,英文则由120分鈡增加至210分鈡;


7.董总的建议是国文1分鈡都不增加,那多出来的120分鈡要如何安排呢?在这一点上,董总没有任何具体可行的反建议。


8.更重要的的是,下星期一,7月22日,是教育部召开的圆桌会议,就要对这个课时做最后的定案。


9.所以,教总召开汇报会是希望得到各华团的支持,加强谈判的筹码;


10.汇报会上没有马上达成共识是因董总坚持自己的看法,其看法就是文告的看法,即国文课1分鈡都不能增加,換言之,董总不但反对教育部的方案,也不支持教总的方案;


11.总之,7月22日的圆桌会议,只有2个方案,一是教育部的方案,一是教总的方案。董总没出席,所以不可能会考虑董总的方案


12.董总现在能做的是在7月28日反对《教育大蓝图》时,教育部会接受董总的方案,即国文课1分鈡都不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