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帖子

2018年8月26日星期日

当今大马:从三语文告到统考承认--语言政策的视角(下)

发表于   |  更新于 


【天下未集】
延续上篇
上篇提到三语文告和统考承认在本质上是语言地位的问题,那么要如何处理这个语言地位的问题呢?
在这里,我引用博纳德·斯坡斯基对语言政策的定义作为分析的框架,即语言政策有三个组成部分:语言信仰(意识形态)、语言管理及语言实践。
表2:博纳德·斯坡斯基的语言政策分析框架
类別释义
1语言信仰语言政策制定者对语言本身和语言使用认为“应该”是怎样的信念。
2语言管理
一般人认知中的语言政策(狭义)。
即语言政策制定者采取各种具体措施(包括立法),来对语言的使用进行干预、规划或管理,以改变或影响一般民众的语言实践。
3语言实践民众在日常生活里实际的语言行为。
以上述的分析框架来检视,就会发现华社和马来国族主义者在语言信仰是很不一致的。华社的语言信仰大概可分成三类,一是诸语平等;二是华文是世界伟大语言之一,三是实用主义,即以语言的经济价值来选择语言。
三类看法中,实用主义是华社的主流看法。就算在华教界,实用主义也是占了很大的比重,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双轨制(统考和政考并行)。而马来国族主义者则是从政治的角度,即马来文的语言地位和国民团结来看待语言的选择与使用。
挑战国语的地位
从实用主义或诸语平等的立场来看,在官方场合使用中文没有什么问题;从华文是世界伟大语言立场来看,更是觉得理所当然。但从马来国族主义的立场来看,这就是大问题。
马来国族主义者会怀疑中文是不是想成为官方语文,进而挑战国语的地位,这种华文地位的提升是他们无法接受及容忍的。
要知道,马来国族主义者的语言信仰本是要学印尼那样,独尊马来文。只是英语太强势了,虽在70年代至90年代间受到压制,到最终还是挟着全球化的势头回归,迫使他们不得不由独尊马来文走向巫英双语并重(这等于从《拉萨报告书》退回《巴恩报告书》)。
马来语的象征地位及其文化价值虽受到政府极力的维护,但其实用性却有被英语取而代之的趋向,其语文功能也进一步萎缩。原本想雄心㪍㪍地把马来文发展成知识语文,现在只好乖乖把知识语文的功能让给英文,退回来维持团结语文的功能及地位。
这种被迫让步的语言信仰就具体反映在《教育蓝图》的语言政策中,请见下表。
表3:《2013-2025年教育大蓝图》的语言政策一览表
语种语言功能语言地位教育目标
1马来文国民团结第一语言90%考获SPM优等
2英文国际沟通第二语言70%考获SPM优等
3其他因应全球化的需求附外语言30%考获CEFR中B级水平*
*欧洲共同语言参考标准(The 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 for Languages,简称CEFR),一共六个级別(A1、A2、B1、B2、C1、C2)。
2+1的双语政策
在上表中,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是指语言地位,跟一般教学理论里的“第一语言”教学法和“第二语言”教学法里的意思不一样。
教学理论里是以学习的顺序来指称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即一个人第一个学的语言就称之为第一语言(通常是自身族群的语言),接下来学的其他语言,不管一种还是好几种,一概通称为第二语言。
在国家语言政策里,华文是列入其他项内,而且不是第三语言,是附外语言(Additional Language),语言地位很低。在国家体制里,第二语言一定只能是英语,不能用来指称华文,更绝对不能用来指称马来文。
所以,在《教育蓝图》就出现这么一段很彆扭的词句:“到国民型学校执教的国语教师,将会針对马来语非其母语的学生的情况,加以培训。例如采取英语为第二语言、或英语为外语的教学技巧”。
站在教学理论的立场,直接了当的写法是:“到国民型学校执教的国语教师,将会針对马来语非其母语的学生的情况,培训他们以马来文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法(Teaching of Malay as a Second Language)”。但这样的写法,站在国家语言政策的立场,是绝对政治不正确的。
顺便一提,同样的一句话里,教育部的立场其实是有某些重大的转变,那就是总算承认马来文不是每一个学生的母语。以前,教育部官员是绝不接受这种观点,而坚持“马来文是每一个马来西亚人的母语”。
总括一句,现在的国家语言政策就是2+1的双语政策,即巫英双语并重,再鼓励学多一个附加语言。
不可漠视马来国族主义者
我们对国家语言政策有准确的理解后,再看回三语文告的风波,就可以明了关鍵在那里。在这场风波里,马来国族主义者争的不是能不能用华文,而是华文的语言地位怎么可以和马来文一样,使用官方信头的信箋。
就是这么一小点,触动了他们已经够敏感的神经线。而财政部长的脸书专页上纯用中文文告回应马来国族主义者的质疑,更是彻底地踩在他们的神经线上,怒火就这样一发不可收拾。
在这里没法评论民主行动党的做法对不对,因为不清楚民主行动党的语言政策,以及背后的政治谋略。如果,民主行动党的语言政策就是要挑战马来文的语言地位,那他们的做法是无可厚非;反之,如果纯粹只是想讨好华裔选民,那他们的做法当然是大有商榷的余地。不过,本文的重点不在这里,重点是这把火烧到统考这边来。
选前,有些华教朋友对统考承认很乐观,因为不管希盟还是国阵,都准备承认统考,只是条件有差而己。选后更是乐观的不得了,还想加码,连公务员资格也一并谈!这把怒火烧下来,大家头脑才清醒点,原来统考议题在马来国族主义者眼中,是触动“国本”,甚至是动搖“国本”的课题。本来就不是那么容易过的课题,现在加上三语文告的怒火,那更是难上加难了。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盲点,那就是很多华教工作者认为华教的所有问题都是“万恶”的巫统造成的,只要罪𣁽禍首倒台,一切问题都没问题了。结果,眼前的事实却告诉我们不是如此,不是说巫统不是问题,但全归咎于巫统肯定是一种误判。
事实上,只要回想2009年数理英化政策废除的情况,就可知道在马来国族主义者的强力反弹下,巫统也只能屈服。如再追溯回1946年巫统成立的背景,我们就会清楚认识到是马来国族主义催生了巫统,而不是倒过来,巫统催生了马来国族主义。所以,就算巫统倒台,马来国族主义者的力量始终还在,不可漠视。
不管怎样,局面已是如此,要如何处理?眼前唯一能做的就是降温。所谓的“半年内解决”就算了,不要再提,这种说法只是火上加油吧了!
华教的立场是什么?
那接下来要做什么呢?黄进发与诸多评论者提倡要着力于民间的跨族群交流,以化解马来社会的焦虑。这样建议是一个很好建议,但在落实这个建议前,有一件更重要事情我们应该优先处理,那就是回过头来问,华教立场是什么?
在战略层面,如果我们不能厘清楚我们要的是什么,那么在战术层面我们是无法做出有效的策略选择,最后是徒劳无功。简单讲,我们是要求华文在这个国家要有更高的语言地位,还是只为经济能力不太好的统考生争取多一条升学管道,还是两者之间的某一点。
再讲得直白点,1948年国体已定,60年下来,整个政治结构已经长得非实厚实,再考虑未来人口结构的趋势,这个政治结构只会更厚实。那我们是要选择改变这样的结构,还是选择让这个结构稍为松动点,让华教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前者是理想主义,后者是现实主义,我们倾向哪一个立场?
不然,我们以现实主义的立场和人家谈判,回来却给理想主义者批评,甚至扣上“叛徒”、“走狗”、“卖华”的帽子。结果,统考还没被承认,我们内部就乱成一团。而且这个问题不全然是理念分歧的冲突,也会进一步牵涉到内部权力的分配及组织的能力建设,所以,也是现实利益的冲突。
综合上述各方面的考量下,包括对外与朝野各政党及马来团体沟通,对内与不同意见的华教同道协调,还有组织的改造与能力建设。来来回回,两年内能解决已是很乐观的评估,如能在本届政府任期内解决,也算是功德圆满。而且,还要确保接下来不会再发生类似三语文告的事件,否则,日程表又要再往后延了。

当今大马:从三语文告到统考承认:语言政策的视角(上)

发表于   |  更新于 


【天下未集】
统考承认的课题表面上看是教育问题,但本质上和三语文告一样,都是语言政策的问题,而语言政策的背后其实是反映了民族国家的政治理念,那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语言”。
在民族国家这个政治理念兴起之前,多语并存根本不是什么政治认同的问题。直到法国大革命,法国成为第一个民族国家后,语言认同和政治认同就二合为一,语言就成为团结的工具。于是,语言统一化运动就成为民族国家的政治建构中一项非重要的手段,造成语言政策是高度政治性的课题。
语言教育政策争议
国家的语言政策主要是处理两个问题,一是语言地位,二是语言规范。前者指的是在公共领域里语言选择的问题,即一般所谓的官方语文问题;后者则是所谓语言标准的问题,如发音、字体、文法等。
马来西亚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语言政策书面报告书,而是隐藏在教育政策中有关语言教育的部分,尤其是教学媒介语。这一部份我们通称为语言教育政策,是语言政策在教育领域的运用,所以,还是从属于语言政策的范畴內。
从《巴恩报告书》、《拉萨报告书》到《达立报告书》,华社和有关当局的争执焦点就是在公立教育体系中,华文是否能成为教学媒介语。由此观之,大多数华教课题其实不是教育政策的问题,而是语言政策的问题。
在华教抗争史上,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运动,那就是教总争取华文为官方语文运动。其缘起是在《巴恩报告书》公布后,其排除华文教育的立场引起华社激烈反对,而有关当局所给的理由之一就是华文不是官方语文。
这个运动一直到1967年3月《国语法令》通过,以及1969年“五一三”事件以后,“全国行动理事会”修改《煽动法令》,接着修改宪法,不得公开讨论国语地位等敏感课题,才宣告结束。
建国的差异平等问题
正如前面所讲,语言政策的背后是反映民族国家的政治理念,在马来西亚就是马来国族主义。很多人都知道马来亚联邦是1957年8月31日独立,但肯定很少人知道马来亚联邦是在1948年1月31日成立的。
可能有人问,这有什么重要呢?这就要回溯黄进发(1)一再重复提醒的一件事,那就是1946年的论争,即“如果少数/后来族群拒绝被同化,他们有没有权利要求与多数/先来族群平起平坐?”。
论争的结果就反映在1946年“马来亚合邦”(Malayan Union)的夭折,及1948年的“马来亚联邦”(Federation of Malaya)的成立;前者为“马来亚人的民族国家”,后者为“马来人的民族国家”。简言之,在1948年马来亚联邦成立时,国体已定了。
那马华公会在1946年到1948年之间做了什么事呢?什么事也没做,因为马华公会是在1949年2月27日才成立。教总则是在《巴恩报告书》公布后的1951年12月25日成立。董总更迟,是在1954年8月22日成立。总的来说,在1946年至1948年之间,国体待定之时,没有任何组织可以代表华人在谈判桌上发声。
据陈绿漪(2)的说法,马华公会之所以成立也不是应华社的要求,而是因为在马共的对抗下,英殖民政府发觉不可能把华人完全排除在建国之外,所以,在英殖民政府的政治需求下,马华公会才成立。《芬吴报告书》也是在相同的背景下而出炉,否则,英殖民政府不会弄出这样的报告书来砸自己的脚。
“最终目标”问题
一路来,华教组织在讨论战后的华教课题时,都是从1951年的《巴恩报告书》开始谈起。但如果要彻底弄清楚整个脉络,我们还是要以1946年的《祁士门教育建议书》为研究的起点。
所以,我们如果从1946年看下来,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巴恩报告书》名义上是研究马来人的教育,结果出来却是整个国家的教育政策。因为,马来亚联邦成立时,国体已定,即这是马来人的民族国家,马来人的问题就是国家的问题。
《巴恩报告书》认为对所有视马来亚为永久家乡及效忠对象的人群,小学教育必须完全成为打造共同马来亚国族的工具。其建议的语言教育政策就是取消各族群的方言学校,代之一种不分族群的单一学校,这种学校称之为“国民学校”。
直到今天,这个“国民学校”的概念与意涵始终不变。《芬吴报告书》在建立一个马来亚国族的最终目的上,和《巴恩报告书》是一样的,只是在策略上和方法上,有所不同。后者是把华校排除,而前者则是把华校纳入教育体制內。
今天马来西亚国家教育制度的基本篮图是由《拉萨报告书》确立的,基本上是承续《巴恩报告书》而做一些修正,最大的更动就是把《巴恩报告书》单一学校的建议改为“最终目标”,其次是把《巴恩报告书》英文第一、马来文第二的双语政策,改为马来语为主要教学媒介语的政策,然后再接纳《芬吴报告书》一些对华校友善的建议。
《达立报告书》则是这个基本蓝图进一步的具体化,加速“最终目标”的实现,即就是小学阶段允许华文成为教学媒介语,中学以上就不行。
到了1967年,联盟政府修定了《国语法令》,巩固了马来文的地位,确保了马来文从小学到大专均成为学校的主要教学媒介语,也废除了英文为官方语文的地位,确立了马来文是国家唯一的官方语文。自此马来西亚进入独尊马来文的时期,其中最重要的结果就是英校被废除。一直到1990年代,才有所转变。
马来国族主义者的焦虑
依据陈耀泉(3)的看法,马来西亚的语言教育政策的演变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马来文作为主要教学媒介语”,从1957年起至1990年代;第二阶段为“英语作为教学媒介语”,从1990年代至2009年;第三阶段则为“巩固国文,强化英文”。
第一阶段的动力是来自內在的需求,即马来国族主义;第二阶段的动力是来自外在的需求,即全球化的挑战,以及前一阶段语言教育政策所带来的问题,即年青一代的英文水平不足;而第三阶段的动力又是来自马来国族主义,具体表现在《2013-2025年教育蓝图》(以下简称《教育蓝图》)中的语言政策。
综观马来西亚语言教育政策的演变,马来文最主要的竞争对手就是英文。1990年代,在全球化的挑战下,马来国族主义也不得不做出让步,让英文回归。到了2003年的数理英化政策更是彻底打跨马来文的独尊地位,纵使2009年数理英化政策被取消,马来文独尊的地位已经一去不复返。
这种转变,对马来国族主义者是一大打击,这使得马来国族主义者的心态从过去的雄心勃勃转为斤斤计较,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马来文版圣经里上帝称谓的争议(阿拉禁令)。
有了上述的历史脉络及语言政策演变的了解,看回三语文告和统考承认的课题,显然我们是不够敏感,漠视了马来国族主义者的焦虑,以致过于乐观和冒进。这主要是因为我们没有捉到问题的关鍵,即在马来西亚这个国度里,华文是处于什么样的语言地位。简单讲,这是一个会触动到“国本”的问题。
表1:马来西亚语言教育政策演进大事记
年份政策与法令要点备注
1946《祁士门教育建议书》小学:四语平等,英文列为必修科;
中学:英语
巫统成立
1948《荷格报告书》单元学校体系取代多元学校体系;
共同语:英语;
家长要求,可学习华语和淡米尔语
马来亚联邦成立
1949  马华公会成立。
1951《巴恩报告书》以“国民学校”取代各方言学校;
小学:巫英并行;
中学及以上:英语
教总成立
《芬吴报告书》
(只針对华校)
全体人民:双语制(马来语及英语);
大多数华人:三语制(华巫英);
华校课程及考试:本土化
1954  董总成立
1956《拉萨报告书》小学:四大源流(华巫英淡);
中学:共同课程和考试,可采用一种以上的语文作为教学媒介语;
马来文和英文为必修科。
 
1961《达立报告书》小学:四大源流;
全津中学:官方语文(马来文和英文)之一为主要教学媒介语;
独立中学:可采用任何媒介语。
 
1967《国语法令》马来文为唯一的国语及官方语文进入独尊马来文的阶段
1990  面临全球化的挑战

注释:
1. 黄进发,<公民可以差异而平等吗?——马来西亚的六十九年纠结>,收录于《共业:我们能否摆脱被巫统统治的宿命》,吉隆坡:大将,2018年。
2. Tan Liok Ee, The Politics Of Chinese Education in Malaya 1945-1961,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3. Tan Yao Sua, Education Language Polic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ducation in Malaysia,收录于2014年第二届马来西亚华人研究国际双年会会议手冊。吉隆坡:华社研究中心,2014年,页13-29。

当代评论:釐清「以學生為中心」之誤解

刊出日期:2018-3-10
刊登于:《当代评论》
所謂「以學生為中心」,就是站在學生的立場,來思考整個教育制度要如何改變,才能幫助學生有更好的學習歷程。這種思考、這種改變當然是由大人們來完成,不可能交由學生處理。當然,要實踐「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必多講,統一課程、統一考試、統一進度就是三大關。若真的要落實,課程要有彈性,評量要多元化,而在教學上,要賦予教師更大的自主權。這三項都是大工程,彼此之間又是牽一發而動全身,極為不易。無論如何,把關鍵的觀念徹底弄清楚,絕對是教改成功的第一步,否則南轅北轍,終究徒勞無功。

【文/黃集初】
「以學生為中心」是教改中非常重要的教育理念,只是在實踐過程中,常常不得其正解,淪為一句口號。其後,又盛行「學生為主體」的說法,但仍然面對同樣問題。
一般上,我們對「以學生為中心」有兩大誤解,一是所謂的「教師為中心」,二是誤解「學生為中心」就是讓學生為所欲為。以下詳論之。
首先將先討論「教師為中心」的說法。過往推動教改時,常把「學生為中心」和「教師為中心」對立並舉,把過去的教學法概稱為「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法云云。這樣的提法會讓一些教師產生情緒上的反應,認為他們過去的努力及犧牲被否定,也讓社會大眾對教師產生不良看法,其實不是很妥當。
事實上,「教師為中心」這種說法是否成立呢?如果,只著眼於師生之間的關係,特別是課堂內,或許有些道理。但放到整個教育的現實中,顯然大有問題。
很簡單,只要考慮兩個基本問題,一、教師可以自己決定課程綱要嗎?二、教師可以自己決定考試綱要嗎?很顯然,別說是教師,連校長也無法決定。再進一步地問,教師可以自己決定教學進度嗎?比如說某班的學生跟不上而放慢進度?好像也不行,否則校內大考一來,進度沒趕不上,肯定會受責難。
從這些基本問題當中,我們可以清楚看到,從國家到學校,教師其實是相當弱勢,就算在學生面前也還不見得強勢,「教師為中心」的說法是高估了教師的實際處境。真的要概括過往的教育理念,或許用「大人為中心」這樣的說法會比較恰當。
其次,「學生為中心」是否等同讓學生為所欲為呢?這種誤解是源於過去教改的推動者,往往把「學生為中心」和「教師為中心」對立起來,結果,導致出現否定教師在課堂教學上所扮演之角色的聯想,進而延伸出所謂「以學生為中心」就是讓學生為所欲為的情緒性論調。
那要如何正確理解「以學生為中心」呢?一般上,「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多以杜威(John Dewey)的教育哲學為本。依據杜威的觀點,「以學生為中心」是要強調教育不能脫離學生的生活經驗,否則無法發揮其功能及價值。因為,教育是持續不斷的歷程,學生會遭遇各種問題,也藉由個人直接或他人間接的經驗來解決問題。在這過程中,經驗也不斷累積,與此同時,既有的舊經驗也不斷受到修正。最後,在經驗不斷累積、重組與改造的過程中,學生擴充了知識與技能,增強了適應環境的能力,進而促進個人的整體成長。簡言之,學習是透過經驗,經驗則來自於生活。
杜威的觀點在教育實踐上有兩大啟示:一是鼓勵學生主動探索與發現、二是因材施教。前者是基於學生的學習是透過經驗,是一種對學生原有經驗不斷重組與改造的動態歷程,這種歷程只能靠學生自己完成,教師不可能越俎代庖。後者則因每個人不同的生活經驗,造成人人的學習歷程都不相同,所以,也不可能強求一致,必須因材施教。
因此,所謂「以學生為中心」,簡單講就是站在學生的立場,來思考整個教育制度要如何改變,才能幫助學生有更好的學習歷程。這種思考、這種改變當然是由大人們來完成,不可能交由學生處理。
當然,要實踐「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必多講,統一課程、統一考試、統一進度就是三大關。若真的要落實,課程要有彈性,評量要多元化,而在教學上,要賦予教師更大的自主權。
何以要賦予教師更大的自主權?其實道理很簡單,在學校教育系統中,誰最了解學生?當然是教師,不可能是校長,更不可能是教育部的大人們。但在我們的教育行政體系中,教師往往最沒有話語權。更糟糕的是,不賦權予教師也就算了,反而引進績效管理,以強化對教師的管理。這種行政導向的管理方式,結果造成教師應付上頭多過面向學生,這種教改措施根本是背道而馳。
當然,真的要做到課程有彈性、評量多元化及教師賦權,每一項都是大工程,彼此之間又是牽一發而動全身,極為不易。不過,不管怎樣,把關鍵的觀念徹底弄清楚,絕對是教改成功的第一步,否則南轅北轍,終究徒勞無功。

2018年7月31日星期二

FB:張輝誠--對獨中教育改革的建議

張輝誠
明天要為馬來西亞六十所獨中的董事聯合總會演講,分享全世界最新的教學改革浪潮。剛剛做好ppt。
董總是獨中的領頭羊,他們主控獨中的教材以及統一考試,能夠影響他們,馬來西亞的獨中教育就有機會完成由下而上的改革,然後再由上而下一起呼應與結合。
建議如下:
第一大部分
翻轉教室已經是全世界的新浪潮
董總是要視而不見?還是要有所行動?
如何行動?
(一)瞭解、研究、搜尋
(二)先利用已經有的成果
(三)要不要自己開始錄影片、架網站?(要做到甚麼程度?有沒有效益?)
有沒有能力、經費和人力
有沒有願景?
第二大部分
董總要部要當翻轉教學的領頭者,還是視而不見
如果要:
(一)課本編寫改革:要註解到、提供完整資料到學生可以完全自學
(二)先幫老師設計好一些問答題(讓老師容易進入翻轉教學,以後可自行修改)
(三)提供給老師所有教學電子檔(不讓個別老師重複浪費時間)
(四)課本走向主題、融入實務運用、從低認知目標走向高階認知目標
(五)課本的改革會鼓舞教學現場的改革,也會帶動另一波教學教場的改革
(六)建立跨校網路分享平台,分享講義
(七)公布統考考卷電子檔與詳解,以及考試重點與比率,以及閱卷、給分方式
(八)公布統考優良作文卷、問答卷
(九)運用統考內容與重點的轉變來完成現場教學的改革(從記憶、理解,走向高階的應用、分析、評鑑和創造,強調閱讀的重要,從短篇閱讀走向長篇閱讀測驗)

2018年6月8日星期五

转贴:透視芬蘭教育

透視芬蘭教育
13-11-2009
報導:劉林李
因材施教屢創佳績
-----------------------
十多年前,因為諾基亞(Nokia)奇蹟,全球開始注意到芬蘭這個北歐小國。
后來大家發現芬蘭不管競爭力、廉潔度、環保、人權等都遙遙領先全球,讓人刮目相看。
這以后,大家又發現,芬蘭的教育制度是全球第一的,
這個國家樣樣行的秘密,會不會在于教育制度?
來,讓我們赴芬蘭一趟,向這個教育制度敢稱全球第一的國家取經去。
大家都說芬蘭教育的成功,在于不比名次,不把孩子丟進競技場里掙扎。
說來諷刺,這個標榜教育不是競賽的國家,偏偏在國際教育評比中,拿了最多全球第一。
已經不知連續多少次了,世界經濟論壇把芬蘭高等教育評為全球最佳。
國際經濟合作發展組織(The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簡稱 OECD)把芬蘭中學生評價為整體表現全球第一。
芬蘭教育也是全球最均衡,學生成績落差最小的教育制度。
把國民教育打造成品牌
-----------------------------
當芬蘭教育第一次登上全球第一寶座時,很多芬蘭人都大吃一驚,“我們不是為了拿第一才辦教育”的抗議聲竟然此起彼落,是故意讓那些搶A爭名次的名校難堪,還是要挑戰全球的教育制度?
怎么說都好,竟然能夠把國民教育打造成品牌,芬蘭人到底是怎么辦教育的?
芬蘭教育從1970年實施改革,經歷好幾個階段的改變,才有今天的成就。
為了不以成績評定孩子的能力,該國從1985年開始,取消分班制,以及用同一標準衡量學生,並採取小班制教學。
學校不再根據學生的會考成績編排班級,而是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彈性分組,以便老師可以因材施教。
沒有督學監督老師怎么教?
----------------------------------
芬蘭從1985年開始,取消分班制,不再根據學生的成績編排班級。
學生可能在一個學期里,因為學習情況的改變,可以從一個組換到另一個組,不同的組別有時也會合在一起上課。
學期末時,老師會根據學生參與的組別為他們進行評估,因為無法用統一標準來評估所有的學生,所以評估表上不會出現排名。
芬蘭國家教委會也提供學校更多教學資源如教材輔助品,同時給學校更多自主,讓校方和老師根據學生的能力和情況決定教學內容。
教改之前,芬蘭老師怎么教、怎么做,教多少都得聽教委會的。但現在早就沒有督學監督老師怎么教,也沒有厚重的手冊規定老師該怎么做。
芬蘭不管郊區任何一所微型學校,還是城市學校,一律免學費、
提供免費午餐,以及安排特殊輔導老師,輔導有需要的學生。
彈性教學減輕壓力
-----------------------
說來要叫我們的孩子眼紅極了,芬蘭是全球上課時間最少、課后復習時間最短,以及假期最多的國家。
芬蘭中小學的授課時數,規定為每周最少30個小時,最多不能超過35個小時。
夏天對冰冷的北歐國家來說,是最珍貴的季節,因此芬蘭中小學生的暑假長達兩個月半,大學生的暑假更是長達三到四個月。
不管是暑假還是平時,芬蘭學校都不會給孩子太多功課,因為他們認為孩子如果放學后還要做一堆功課,那就沒有時間休息和玩樂了。
芬蘭學生沒有固定的上下課時間,有時早上8點就有課,有時則要到9點或10點才有課。
芬蘭中學生,更是連固定上課的教室都沒有,而是採取科目制,根據不同科目的上課時間,前往不同的教室學習。
在這樣的學習體制下,學生從小就被訓練得能夠安排自己的上課時間,所以孩子從小學開始已經格外獨立。
芬蘭學校完全不安排課外補習,當地也沒有補習的風氣。
我國很多補習班,會給學生“預習”學校課程,這種做法在芬蘭老師看來是“偷吃步”。上學的目的是學習,不是複習補習班所學的。
若是亞洲家長去到當地,不自覺的重演“預習”戲碼,可能會被當地老師責問沒教到為何先學?
強調興趣寓教于樂
-----------------------
為了避免低年紀的孩子,放學后必須獨自留在家里,芬蘭有一套“課前和課后活動法規”,保障孩子在課前和課后的安全。
這項法規規定學校和附近的機構,每天上午7點到下午5點,課前和課后的時間里,必須設計一些活動,讓孩子在安全的環境中休息、玩樂,或參與有益身心的課外活動。
這些活動一般由政府和私人機構開辦,所謂有益身心的課外話動,就是畫畫、音樂、球類運動,舞蹈等之類的活動。
用我們這里的說法,就是才藝班了,但那邊的家長和孩子都不把這些活動當成“才藝”,反而認為是“興趣”。
因為在芬蘭,沒有人會把課外活動視為替自己履歷表加分的工具,孩子都是自由選擇自己喜愛的活動,所以能夠盡情玩賞享樂。
芬蘭孩子的“興趣”很廣泛,能文也能武,隨便一個孩子,都能玩上一兩種樂器。除了比較普遍的鋼琴和小提琴,許多孩子還玩小號喇叭、電子吉他等。
這些玩著音樂,看來很有氣質的孩子,轉個身可能就變成滑雪高手、冰上曲棍球選手。
芬蘭人喜愛冰上運動,當地很多小孩三、四歲就已經穿著溜冰鞋,打起曲棍球來。
●芬蘭教育從1970年實施改革,逐步採取人性化、因材施教的教育方針,才有今天全球稱霸的成果。
●芬蘭重視基礎教育,與其不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不如讓孩子先練好步伐才穩健開跑。
選科目以興趣為主
------------------------
芬蘭教育家認為,孩子10歲以前的基礎教育非常重要,如果孩子沒有準備好,情願讓他們留級。
芬蘭學生在完成9年基礎教育,也就是初中畢業后,一般會升上高中或直接進入職業學校就讀。
高中和職業學校是根據學生的志向和興趣,還有初中時在校的成績表現錄取學生。
學生不管選擇職業學校還是高中,將來一樣可以升學高等學府。
芬蘭從高中就開始採用學分制,而不再用年級制。高中每周平均上課時數38小時,學生可以在2到4年里修完75個學分,學生一般會用3年時間修完。
高中畢業后,學生跟我國學生一樣,必須參加高中政府會考,但會考的目的卻天淵之別,芬蘭並不是以高中會考成績,作為學生進入大學的重要入場券。
芬蘭高中會考的目的,主要是測驗學生在校究竟學了多少,以及對不同學科的了解程度。
考試科目也只要求學生至少考4科,至于要不要考超過4科,完全任憑學生依自己的能力和興趣決定。
芬蘭各高等學府錄取學生的條件不一,高中會考成績通常只是申請入學的參考依照之一。學校一般還會看學生在校的成績、志向,人格特質等,然后對學生進行各種面試,以決定是否錄取。
非常重視基礎教育
-----------------------
芬蘭非常重視基礎教育,認為地基如果打不好,不妨慢慢地打,不要急著把房子蓋起來。
芬蘭的孩子7歲進小學,該國教育研究單位認為,7歲的孩子心智和情緒發展已經到了一個適合進入小學的階段。
但是如果孩子還沒有準備好,幼兒園的老師可能會鼓勵父母讓孩子留在幼兒園,用多一年的時間預備。
也有一些小學會花三年時間,教導學生一年級和二年級兩年的課業。
芬蘭教育家認為,孩子10歲以前,是學習態度和閱讀習慣形成的重要階段。
所以學校情願多花一兩年時間,確保及時察覺孩子特別需要關注的地方,為他們設計合適的課程,避免他們上了高年級才面對學習困難。

教學強調活學活用
-----------------------
亞洲大部分國家的學校,只怕教課時間短、假期多和功課給得少會影響孩子的學習。
芬蘭學校上課時間之短、功課之少,假期之多,對我們來說實在是不可思議。
芬蘭學校都教些什麼,教學素質為何可以這么高?
芬蘭學校除了學術科目,也非常注重孩子的生活技能。
芬蘭學校基本跟全球各國學校一樣,不外上語文、數學、生物、地理、歷史、健康教育、物理與化學等科目,不過教學概念,尤其是對學生學習進度的要求,卻跟我國的教育制度大大不同。
不懂語文,還談什么生物、數學、歷史?語言是學習和自我表達的基礎,因此芬蘭教育非常重視語文。
芬蘭教育理念強調“跨學科”學習,整合各科有關聯科目,比如把地理、歷史、數學、環境及日常生活等知識學問交錯貫穿,讓學習變得生動有趣。
各個科目融會貫通
-----------------------
這么一來歷史就不再只是一堆年份、數字,也不再只是數字遊戲。除了可以讓教學更靈活有吸引力,也有助學生把一個科目,和各個科目融會貫通。
此外,芬蘭學校的課程,還包括家庭經濟、工藝課、生活教育、教育與職業輔導課,除了學術教育,也不忽略孩子的生活技能。
生活教育課一般是培養孩子動手照料自己的生活,包括烤面包、縫紉、打毛線、做木工等,不管男女,大家一起動手體驗處理家事。
家庭經濟又是另一門教孩子“當家理財”的實用課程。
課程從食物的營養價值、如何分配財務、有計划購買物品,到怎么整理房間、垃圾分類等這類看似瑣碎,但卻深深影響一個家庭運轉的細節下手。
教育綱要實用實際
-----------------------
芬蘭教科書著重本地化之余,也注重國際元素,更是強調對文化、生態等多元性的尊重。
這點從該國的地理、歷史、生物等教科書,不只教導本土內容,也包含世界各地地緣環境,以及生物界的豐富多元內容就可看出來。
芬蘭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希望學生可以把課堂所學的,應用在生活、工作、居家環境和社會上,因此教育綱要都以實用和實際為出發點。
語文選修具伸縮性
-----------------------
芬蘭人有93%以芬蘭語為母語,因為以前曾經被瑞典統治過六百多年,所以還有約6%國民以瑞典語為母語。
一直到今天,該國仍列瑞典語和芬蘭語同為官方語言。這兩種語文都是芬蘭學校的必修課。
芬蘭教育視母語為學習的根本和基礎,所以特別著重小學一年級和二年級學生的母語課(本文的母語是指芬蘭當地原有族裔的母語)。
學生是根據自己的出生背景,自由選擇芬蘭語、瑞典語、原住民的薩米語等為母語。
選擇芬蘭語為母語的學生,瑞典語就會自動成為第二官方語文,反之以瑞典語為母語的學生,第二官方語文就是芬蘭語。
小學一年級和二年級平均每周上七節母語課,隨著年紀升高,選修其它語文,母語上課節數才逐漸減少。
芬蘭學校三年級才教授外語,英語目前是大多數學校的首選,此外,還可以根據地方政府和學校的政策,增加另一種外語作為選修課。
一直到初中七(相等我國的預備班)才開始學第二官方語文,初中八又可以再選擇另一種外語。
一般的芬蘭學生,必修語言是官方語言,加上自己的母語和選修的外語,至少會三到四種語言。
不管是母語還是外語,語文課在芬蘭的教育課程中,佔了相當大的比重。
在芬蘭大城小鎮,不管男女老少,幾乎都能流利操幾種語言。
芬蘭的孩子跟家人和朋友之間溝通,一般是使用當地官方語言或母語,外語則是工作及跟世界接軌的一種工具。
●芬蘭教育注重“跨學科”學習,整合各種科目與生活上的關聯,讓學生就算不強記和硬背,也能有效率地學習。
●芬蘭政府不遺余力打造閱讀環境,芬蘭舉國上下男女老少都愛閱讀。
數學科目生動有趣
-----------------------
不管是城市還是鄉鎮的芬蘭男女老少,都能操好幾種語言。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The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簡稱OECD)2007年公佈的“國際學生教育評估”,芬蘭的數理成績排行全球第二,僅落后排行全球第一的台灣一分。
芬蘭的數學神童怎樣來的?
亞洲學生的數理成績,長久以來傲視全球,但是如果就學習數學的時間和金錢成本來看,芬蘭學生學數學可說是“本小利大”。
算算我們的孩子一天花多少時間重複做練習題,只是花在數學課的補習時間和金錢就多少了?
美國有14%學生每周下課后平均花4個小時以上時間練習數學,芬蘭只有2%學生會這么做。
就以小學六年級來說,一個星期也不過上4節數學課,每節45分鐘。
芬蘭非常反對反覆練習數學題,認為影響孩子學習數學的興致,孩子的數學學得快還是慢,倒是其次,一旦破壞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致,就無可挽回了。
芬蘭的數學課,絕不是只重視數目計算的“純數學”,反而巧妙整合地理、旅遊,生活常識等,以故事帶出,引導學生思考數學和生活的關聯。
比如數學習題附上北歐地圖,要學生計算北歐五國人口、芬蘭各城市的距離,或者以故事介紹全球的高樓,要學生計算這些高樓的高度、建造的年份等。
出題的方式可能是這樣的:台北的101大樓每一層樓高五公尺,請問台北101有多高?艾菲爾鐵塔比馬來西亞吉隆坡的雙塔樓矮152公尺,請問雙塔樓到底有多高?
沒錯,說的正是我國雙塔樓,這道習題就出現在該國小學五年級的數學教科書里。
閱讀內容取決興趣
-----------------------
芬蘭孩子牙牙學語時就以書本為玩具,長大后也自然愛閱讀。
芬蘭孩子最重要的家庭作業,是“至少閱讀半小時”。所謂的閱讀,當然不是讀教科書,而是讓孩子自由選擇喜歡的課外讀物。
雖說這是“家庭作業”,但是卻不需要寫讀書報告或白紙黑字證實讀了什么書。
學校要孩子閱讀的目的,是以孩子是否樂在其中為宗旨,如果要寫閱讀報告,又要記錄讀過什么書,閱讀可能就變成一種公式化的作業了。
那么該如何確保孩子真的有閱讀?就要靠家長鼓勵及父母以身作則了。
芬蘭舉國上下男女老少都愛閱讀,孩子還在肚里,父母就念書給他們聽,孩子出世以后牙牙學語時,便開始以書為玩具。
根據國際經濟合作發展組織過去的研究報告顯示,芬蘭學生不但是全球學生里閱讀能力最強,也非常樂在閱讀中。
致力打造閱讀環境
-----------------------
我國雙塔樓出現在芬蘭小學五年級的教科書里。
到過芬蘭圖書館的人,就明白這個國家如何用心打造國民閱讀環境。
芬蘭全國各地,只是鎮里的公立圖書館就有近千座,這還未包括大專院校、研究機構,公司和學校等的圖書館。
當地圖書館,不管是建築格局、為殘疾人士而設的無障礙空間,還是閱讀環境都設計周到。里頭的藏書、雜誌,兒童讀物,影音光碟等資源更是應有盡有,對愛閱讀的人來說簡直就是天堂。
圖書館的書本或影音光碟一次可借40冊,每次借閱期限一個月,還可以要求續借。
就算全國各地已經有這么多圖書館了,全國各鄉鎮仍然配有將近200座的流動圖書館。
這種以大型巴士為載體的流動圖書館,主要穿梭于比較偏遠的社區和學校,服務的對象通常是學生、普通民眾和不便出門的銀髮族。
重師資鼓勵發揮所長
--------------------------
過去,芬蘭只讓碩士生擔任中小學教師,以對教師學歷要求之高聞名世界。
儘管如此,他們竟然認為這種制度不夠好,採用了新的教師招考制度,
以培養更適合當老師的人才。
在芬蘭,要當一位老師,到底需要符合什麼資格?
要馬兒跑得快,當然就要給馬兒吃好草,
芬蘭除了提供教師最好的發揮舞台,也給教師優厚的福利,說來羡煞很多國家的教師。
在視教育為國家寶貴資源的芬蘭,教師是一種神聖的職業。
芬蘭教師待遇高、假期多,社會地位和影響力比律師和醫生還高,該國發行量最高的報章《赫爾辛基報》曾經針對全國中學生做過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教師是中學生心目中最受歡迎的職業。
芬蘭從1980年代開始,要求中小學教師必須有碩士學位,所以歷來想進入大學教育系的學生,都是最優秀的應屆高中畢業生。
甄考制度不完善
-------------------
可是每一年申請進入大學教育系而又符合資格的學生,還是多如過江之鯽,照理說,要從中挑出好老師應該不難。
但是芬蘭人還是覺得一直以來的審核制度不夠完善。
芬蘭教育系過去是根據高中畢業會考的成績招生,服過兵役、有工作經驗的考生會加分。
所以那些直接考入教育系的高中應屆考生,通常都是高中會考成績最優秀的學生。但這種專為優秀生而設的甄考制度,打從開始就把許多成績不怎么樣的,可是有潛質當老師的考生刷下來。
是的,這可不符合芬蘭一再強調的“不以成績取人”的教育宗旨。
進入教育系的第二關卡是面試,雖然可以測試考生的臨場應變及表達能力,但也是一種應用技巧就可以通過的甄選制度。
推行新培育計劃
---------------------
經過多年的觀察和研究,該國教育家發現,很多會考試、懂得面試技巧的學生,不見得就會成為一位好老師。
要成為一位好老師,獨立思考、能夠與他人互動及有包容力等人格特質,其實更為重要。
芬蘭教育家認為,老師是否能以孩子為中心,比擁有高學歷還重要。
此外,他們也觀察到,這些靠高中優異成績考進教育系的老師,因為一直以來都是優秀生,所以多半不能理解學習能力較差學生的處境,對于成績落后的學生,比較難以產生同理心以及有耐性循循善誘。
從2007年開始,芬蘭推行新的教師招考和培育計劃,一改以往只錄取優等生的政策,而開放機會給更多成績中等的學生選修教育系。
當教師須測試心理
芬蘭新的教育系招考制度,不再看未來老師高中會考的成績,改成以聯合會考招生。
這項聯合會考歡迎所有學生參與,包括成績中等的學生,考試的目的是為了了解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思想觀念。
考試內容都是由心理和性向學家精心設計,以便測出考生的常識、了解他們的長處以及表達能力,避免招收一堆只會念書的書呆子。
一些大學教育系,還會要求考生通過心理測試,證實他們的心理素質,可以勝任將來的教學需求,以及處理學生群體的人際衝突學習問題。
校園暴力在芬蘭是非常罕見的,2007年11月初,這個全球教育制度最完善的國家,卻發生有史以來首宗校園槍擊事件,不只震驚舉國上下,也讓全球人類跌破眼鏡。
芬蘭南部圖蘇拉鎮一所學校里,一位18歲的高中男生突然在課堂上掏出手槍,向班上其他同學開槍,殺死5位男生、2位女生及該校校長。
去年9月下旬,又有一位22歲的烹飪職訓班的學生,在校園里用槍射殺10位學生,槍聲震碎了這個聖誕老人故鄉子民的心。
經歷這兩起叫人遺憾的校園槍擊事件后,芬蘭教育體系更加強調,教師必須有處理危機的能力,同時以孩子為中心及擁有同理心。
賦自主權靈活教學
-----------------------
芬蘭社會尊敬教職人員,當地教師的社會地位和影響力比醫生和律師高。
只要教學內容符合國家核心課程綱要的基本規範,芬蘭教師有很大的自主權,靈活應用教具和課本,自行決定怎么教學生,包括全權主導教學進度。
芬蘭學校鼓勵學生分組學習,學生通過討論、找資料、實踐的方式等學習,甚少反覆做作業練習,就算數學習題,也是讓學生在課堂上自行核對答案及做訂正。
老師不需要批改一大堆作業,因而有更多時間可以準備教材和策劃教學內容。
從芬蘭招考教師的要求看來,就知道該國老師都是過關斬將才進入教育系,素質無需置疑。
最重要的是,教育機構對教師都充滿信心,教師從來不需要接受督察,學校也不會給教師寫評鑑報告。
因為他們認為評比會造成教師之間的惡性競爭,違反鼓勵教師自我充實和進修的原則。
再說,每個班級、每個孩子都不一樣,為何要根據教學成果來評估一位教師的能力?
那芬蘭教師是不是完全不用交待自己的教學進度?當然不是,學校要求教師制定全年的教學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同時總結和檢討自己去年的教學方法。
所以嚴格來說,它把評估工作交回校長和教師的手中,讓他們以各別的條件和情況,評估教學績效。
這種做法可以讓教師對自己訂立的教學目標負責任,找到自我成長的動力。
●芬蘭新的教師招考制度,不看老師的會考成績,反而重視未來老師是否能夠獨立思考、有同理心及危機處理能力等。
●芬蘭新的教師招考制度,不看老師的會考成績,反而重視未來老師是否能夠獨立思考、有同理心及危機處理能力等。
假多薪優鼓勵進修
-----------------------
芬蘭老師長假最普遍的活動就是旅遊,可能是在國內走走,也可能背起背包出國遊玩。
芬蘭大學和高等院校的老師每年有4個月暑假;中、小學的教師每年享有兩個半月的暑假和一個月的寒假;幼兒園教師則每年有一至一個半月的假期。
這么多的假期,該如何打發時間?這點政府其實已為他們想過了。所以,休假期間除了工資照發,政府還會根據個別教師的教學年資,給予休假補助金。
提供休假補助金的用意,是為了讓教師可以參與和教學有關的假期進修班、學術交流活動等,自我提升同時提高教學水準。
芬蘭教師假期時參與的進修或度假活動大致如下:
1)觀光旅遊
芬蘭人都愛旅遊,國家大力鼓勵人民出國看世界,而且並不是口頭說說而已,都是以實際行動,比如金錢補助青年學生出國遊學。
芬蘭老師假期最普遍的計劃就是旅遊,精心策劃一趟國內或國外旅遊,不僅消除教書的疲勞,最重要是增長見識和充電。
2)進修
芬蘭許多大學,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開設暑假大學課程,鼓勵想要進修的老師繼續深造。
這種暑假大學課程的費用非常便宜,進修的老師通過考試后,可以取得與大學課程相等資格的文憑。
許多教書多年的老師,為了自我提升,很多都會選修這類暑假課程。
3)參加職業培訓
國家和地方教育部門,會在假期舉辦各種課程,探討如何解決教學問題。
教師可以自由選擇參加,費用自理或由學校或教育部負擔。
4)參加學術交流活動
該國每年都會舉辦國外學術交流團,派教師到國外訪問和觀摩,與他國老師交流教學心得。
5)從事公益活動
夏天對一年里多數時間都活在冰天雪地的芬蘭人來說,是從寒冬解放的季節,所有的活動文化、音樂、歌劇、舞蹈或體育比賽等,都趕著在這個季節里舉辦。
教師都忙于參加業余舞台劇演出、當體育賽事義工,或幫農藝活動干活去。
教材生動與時並進
-----------------------
芬蘭教科書內容豐富生動,並且配有彩色插圖,印刷講究精美。
一個國家教育制度的成功,制度、設備、師資和教科書內容等,都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有好的老師,沒有好的教材,老師也難以大展拳腳。芬蘭的學校和老師,可以自由選擇各個出版社的教科書和教材。
芬蘭的教科書,都是交由民間出版社,根據國家頒布的課程標準,由見識廣博、經驗豐富的作者編寫。
基于相信校方和老師選擇教科書的眼光,政府甚至不審察或監督出版社如何編寫內容。
當地出版一套教科書,就需要附上十多樣周邊輔助品,如使用手冊、輔助教案和教具等,同時也必須為學習緩慢及特殊孩童設計另一套適用的教科書。
編寫或改版一套教科書之前,編寫作者、老師、教育人士起碼會坐下來開10次以上的討論會議,研討方向和內容大綱。
一套教科學從籌備、構想、編寫到印刷,起碼需要兩年時間,有者甚至花5年才編寫出一本教科書。
學校選用一套教科書后,會用上3年到5年,之后就會改版或換教科書。
每當有一套新的教科書推出市場,大型出版商都會在各城市舉行座談會和研討會,向校方和老師講解新書的內容,商討如何實際應用。
芬蘭的教科書,內容生動豐富不說,不管是封面還是內頁,都精美無比,書里配上彩色插圖,非常容易吸引孩子的目光。
對許多芬蘭孩子來說,哪怕是數學、歷史這類科目,讀教科書都像看故事書一樣有趣。
平等教育打造未來
-----------------------
目前擁有五百多萬人口的芬蘭,從1990年代開始,因為經濟好轉,需要更多人力資源,大批接受難民及移民。
芬蘭政府深信,移民孩子是該國未來推動全球化和多元化的動力,因此,對移民子女的教育一視同仁,並且確保他們保有自己的文化根源、語言和原來的宗教信仰。
對于特殊孩子以及無法靜待在課堂的學生,該國也提供了量身訂做和人性化的教育。
芬蘭的官方語言和教學語言是芬蘭語和瑞典語,但是也重視各族母語的學習。
芬蘭教育的核心價值是平等。
平等提供城市和鄉區學校教育資源。
平等對待每個學習進度不一的孩子。
平等對待專長興趣不一的孩子。
平等對待身心需求不一的孩子。
當然,也平等對待每一種族裔及所有移民子女。
針對外來移民和移民第二代的教育,芬蘭政府有一套開放和完整的規劃。
平等對待移民子女
----------------------
不管是跨國婚姻生育的下一代、以難民身分來到芬蘭,或因工作、經商、學業、研究等因素在芬蘭定居家庭的孩子,都會受到平等對待。
移民子女不管有沒有芬蘭國籍都能免費上學,政府還會額外撥預算,讓他們學習母語,及協助他們融入該國教育課程。
年幼的移民孩童,可以直接進入芬蘭語的幼兒園,園方會另外安排芬蘭語老師,輔助這些不懂芬蘭語的移民孩童。
進入小學之前,園方會根據孩子的背景和生活適應情況,為他們規劃未來的學校,適應能力不好的孩子,可以在幼兒園多待一年。
安排各種輔導課程
-----------------------
過了入學年齡才移民到芬蘭的孩童,政府會為他們安排一項預備輔導課程,一般為期一年,讓孩子有更多時間適應和融入全新的芬蘭語言教育。
預備課程主要是加強芬蘭語的學習,同時會教導所有基礎教育科目,隨著學生能夠掌握芬蘭語后,芬蘭語課的節數會逐步遞減。
等到孩子有能力參與當地孩子一起學習時,就可以選擇回到普通班級學習,至于芬蘭語程度跟不上的學生,校方會繼續
為他們安排芬蘭語老師協助輔導。
開明對待母語教育
-----------------------
芬蘭每一種族裔和移民子女,都能夠接受平等的教育。
芬蘭的官方語言和教學語言,是芬蘭語和瑞典語,但是也非常重視各族母語的學習,提供各族免費和平等學習母語的機會。
各族裔的學童可以依據出身背景,自由選修自己的母語、芬蘭語、瑞典語、吉普賽語、原住民的薩米語等。
至于新移民的子女,政府鼓勵他們學習芬蘭語融入芬蘭社會之余,也全力支持他們保存母語。
只要有三個說同一語種的學生,學校就可以申請開辦每週兩堂的母語課。以首都赫爾辛基(Helsinki)為例,就提供四十多種不同族裔的母語班。
曾經有一位住在赫爾辛基近郊的台灣母親,學校原本聘請中國老師教她的兩個女兒華文。
但中國老師教的是簡體字,她堅持讓孩子學習繁體字,結果地方政府為她找來台灣老師,聘請老師的費用和交通費,都是由地方政府支付。
雙語學校值得推崇
-----------------------
芬蘭教育家認為,資質好的學生有自我提升的能力,但學得慢的孩子需要我們等他。
不想進入芬蘭語學校的外來移民,可以選擇雙語合併教學的學校。
芬蘭許多城市,都設有由政府全數負擔的芬蘭語和外語合併教學的雙語學校。
芬蘭人認為,要一個長期在其它語言環境中的孩子,移居到芬蘭后,馬上就投入一個純芬蘭語的環境學習,是不符合教育宗旨和人性的。
雙語學校可以幫助移民孩子,在壓力比較小的情況下,更快融入芬蘭的教學環境,而不是在一個陌生的純芬蘭語環境深受煎熬,阻礙他們的學習熱誠。
隨著越來越多華裔移民的加入,赫爾辛基去年設立了一所中文和芬蘭文的雙語學校,在芬蘭東部俄羅斯邊界,俄羅斯移民多的城市,也設芬蘭語和俄語合併學習的雙語學校。
芬蘭政府視這類學校為投資而不是負擔,這些移民子女日后長大成才,就是芬蘭在國際舞台的中堅人才了。
值得一提的是,這類學校並非只招收移民孩子,任何有興趣的孩子都可以報讀。
特殊教育走入生活
------------------------
芬蘭鄉鎮因為人口稀少及分佈廣闊,為了讓孩子安全上下學,政府甚至付錢安排德士接送孩童上下學。
芬蘭許多學校都設有無障礙空間,讓殘疾孩子可以跟一般孩子在同一環境中學習。
為了方便這些孩子學習,校方會配發一台手提電腦,有需要的學生,還可以申請個人專屬助教,或要求個別課程。
《芬蘭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的作者陳之華,有次走進芬蘭東部拉彭塔市一所中學,發現雖然是上課時間,但寬廣的教室卻空無一人。
教師的黑板上寫著比薩店、快餐店、餐廳、洗衣店,原來班上的同學都到這些商店“實習”去了。
這個班級的孩子比較“特別”,他們很難只是坐著學習,學習進度和其他同學不一樣。
為了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校方根據他們的興趣,特別設計一些可以從實踐中學習的課程,希望可以誘發他們的學習意願。
這種課程當然也需要城里的商店同意和配合,當地的商城也都樂意提供一個“學習場所”給學生。
混齡教學非常普遍
------------------------
混齡教學教課方式彈性強,不同年齡的孩童可以在學習過程中互相扶持。
芬蘭只有530萬人口,只比新加坡人口多二三十萬人,國土面積超過33萬平方公里,跟馬來西亞不相上下。
鄉鎮因為人口稀少及分佈廣闊,許多學校各年紀的學生可能只有不到10位,所以只好混合在同一個班上,由一個老師來教。
混齡教學不管是教學方式、如何兼顧各個年紀學生的需求,時間的編排等,對老師來說都是極大的挑戰。
但是從另一方面看來,這種教學方法的彈性強、孩童可以學習跟不同年齡的人相處,在學習的過程中互相扶持。
在芬蘭,就算一間只有百多位學生的微型學校,設備也跟城市的其它學校一樣,教室、室內體育館、廚房,教學工具等樣樣不缺。
為了讓那些住在交通不便的郊區的孩童,可以安全上下學,政府甚至付錢安排德士接送孩童上下學。
強調全方位成長
--------------------
芬蘭教育提倡“不讓一個孩子落后”,那跑得快的孩子怎么辦?
有人說芬蘭教育唯一的缺點,是太重視弱勢族群,無法提供優秀生量身訂做的教育。
針對這點,芬蘭教育專家自有他們的一套,他們認為資質好的學生有自動學習、自我提升的能力,但學得慢的孩子需要我們等他。
比起栽培精英,他們更重視能夠融入社會,與大家相處的人才,所以他們更強調孩子的全方位成長。
智商好的孩子的確可以學得更快,但這不意味著他們的情緒管理就夠成熟,或已經準備好融入社會。
芬蘭人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一個孩子,不管是性格還是能力,必有可取之處。教育的目的,就是幫助每個孩子找到自己的位置,而不是把他們丟進競技場里惡鬥。
●芬蘭教育平等對待每一族裔和移民的孩子,同時額外撥出預算讓他們學習母語,傳承本身的文化。
●為了實踐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的目標,芬蘭不管對移民子女、特殊孩童、城市、鄉區的孩子都一樣重視。


2018年5月2日星期三

当今大马:马哈迪有可能再度独裁吗?

发表于   |  更新于 

https://www.malaysiakini.com/columns/421698

【大选评论】
马哈迪成为希盟的盟主,且列为胜选后的首相唯一人选,引起不少的争议。这些争议或多或少都影响了前民联三党支持者投票的意愿及流向。
撇开理念上的争议不论,在现实层面上,马哈迪的加盟确实增加了变天的机率,但也冒着重回一人独裁的风险。
政治是要理性计算,这种风险决不能以各种美化手段来排除,必须很务实地去探讨有无制衡之道。本人觉得重回过去一人独裁的风险的不是没有,但如能确实做到下列4点,可以大大地降低一人独裁的风险。
希盟和国阵的差别
一、政党间的制衡。马哈迪能成为政治上的强人,如果没有强而有力的政党作为平台,就算个人多么地克里斯玛(charisma),也是没法成事,巫统就是马哈迪成为强人的平台。
在国阵的权力结构里,巫统是绝对的一党独大。国阵在近三届所得国席里,巫统就占了55%以上。马华公会在最强盛时(2004年),也只是占了15.66%,而上一届则跌至5.26%;而且马华还有一个致命伤,不少当选的席位是在马来人为主的选区,要仰巫统的鼻息。下来还一点本钱和巫统谈条件就是土保党(PBB),近两届所得国席占了国阵国席约10%左右。
反观,在野联盟三大党的席位分布呈三角不等式(任两边加起来就一定大过第三边)。这次希盟结盟时,很多人质疑马哈迪,马哈迪作为非常务实的政治人物,不逞口舌之能,很干脆地直接谈判西马的国席竞选分配,以化解众人的质疑。
因此,从希盟的国席分配来看,如果胜选变天,应该会呈现三强一弱的局面,联盟里没有一个政党可以一党独大,弱者也有扮演关鍵少数的机会。
其实,国阵和希盟还有一个很大的差別,这里附带提一下,即国阵里不存在另一个可以代表马来人的政党,除了巫统外;反之,可以代表华人的则有好几个。希盟就完全倒过来。这就是为什么首相纳吉会攻击希盟是由行动党主导的依据。
限制首相的权力
二、首相不兼部长。希盟已宣布胜选后的首相将由马哈迪担任,这也是引起众人担心独裁者再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如何限制首相的权力就是一个重要的议题,可是反而没有成为新闻的焦点。
在《希望宣言》里,如何限制首相权力的各种承诺占了不少篇幅,如能确实做到,到时不管由谁来做首相,都可以防止独裁者的再现。其中,首相不兼任其他部长是很重要的一个承诺。
《希望宣言》里还特別强调财政部长不能兼任,这明显是針对首相纳吉兼任财政部长的而来。当然,财政部长是非常重要的职位,但还有一个关鍵职位,那就是内政部长。内政部长管警察部门,警察部门有捉人的权力。此外,底下的情冶单位,讲句不好听的话,就是捉人痛脚的单位,这些在政治斗争上是非常好用的工具。
所以,马哈迪从1986年起至准备退位前夕的1999年,都一直兼任内政部长,直到真的要放手给伯拉接任首相时,才交给伯拉兼任。在这段期间,发生了巫统党争、司法危机、茅草行动、限制皇权、金融危机等等,马哈迪都能一关接一关地渡过,这与内政部长手上的警察权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内政部长才是最关鍵的职位。
这些重要职位的部长,由谁来担任当然是一个关鍵问题。在马来西亚的政治现实下,行动党不可能,而土团党不适合,人选就只能从是公正党和诚信党的当中挑选。或许要求希盟公布影子内阁的名单是不太实际,但最好在投票前,能尽早宣布谁是这些重要职位部长的可能人选,好让大家放心投票。
三、缩编首相署。首相署的设立是马哈迪任内的事情。1982年开始设立时,只有一个正部长,到马哈迪下台前则有四个正部长,这正好与马哈迪的权力逐步扩大相呼应。
凡在任何组织担任过领导职务的,都很清楚一件事,不管名义上有多大的权力,如果身边无人过用,无钱可用,那是成不了任何事的。而今天最大的问题就是首相署过于庞大,使得首相的实质权力过于集中。
針对首相署过度集权的问题,在《希望宣言》里就承诺了三点:(1)把现有首相署的10名正部长的名额减至3人;(2)首相署的拨款从现在的170亿令减至80亿令吉;(3)把底下功能重叠的机构转移至相关的部门,尽可能的减少隶属于首相署底下的机构。
其中,第三点也是非重要的步骤。如果,首相署底下设立与其他部门功能重叠的机构,或者干脆兼并应该由其他部门管的机构,这绝对会削弱及架空有关部长的权力。如果类似的机构设立的够多,把所有部长的权力一一架空,首相的权力就会大到无人可以制衡。所以,从人员编制和拨款着手缩编首相署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限权手段。
制衡首相的任命权
四、制衡首相的任命权。首相除了部长的任命权外,还有对一些重要的国家机构任命权。这也是首相之所以能一人独裁的关鍵。
在《希望宣言》就明确提到国家重要机关的任命,诸如人权委员会、选举委员会、反贪污委员会和司法委任委员会等,必须由国会级別的委员会核准,以避免首相一人完全掌控这些重要职位的任命权。这是用国会来制衡首相的任命权。
至于首相的任期限制,如果只限制任期,不限制权力,那最后也是无法限制任期,所以,最重要的是权力的限制。而以上所论的四点中,最重要的还是第一点,即政党间的制衡。
政党连横发挥制衡
马来西亚的政治风气是很强调党纪,朝野皆如此,不用期待可透过党内民主的方式来发挥制衡作用。反而政党间的连横合纵才能发挥制衡的作用。
有了政党间的制衡,才能保证落实限制首相权力的措施,进而才有可能提升国会的地位与权力,及恢复司法机构的独立与威信。
自阿都拉萨成立国阵以来,在先天的结构上,就是一党独大,无法改变,直至瓦解为止。反观在野联盟,从替阵、民联到现在的希盟,在先天的结构上,就是诸党并立。这是两者最大的不同点,这才是大局。

当今大马:评析希盟的教育承诺

发表于   |  更新于 

刊登于:https://www.malaysiakini.com/columns/416655


3月8日,希盟公布了第14届大选竞选宣言:《希望宣言》,分成5个篇章:舒缓民困、民主革新、全民共享、平等自主及兼容并蓄,共60项承诺。
本文只评析教育领域的相关议题,而《希望宣言》在教育上的承诺是落在第五章:兼容并蓄中的承诺(49)、承诺(50)及承诺(51)中,其涉及的范畴及议题整理成表1。
表1
上述的议题又可概括成三个主题:教育公平、教育素质,及语言政策,请见表2。
表2:

以下按照三大主题来评析希盟的教育承诺。
一、教育公平
希盟在教育公平上,主要着眼点是在教育经费,依次为资助中下阶层的学生(M40及B40),免费公立高等教育,及特殊教育拨款。而公开课程系统着眼的是教育机会的扩大。
其中,争议性大的是免费公立高等教育。一般上,赞成者的观点是基于社会阶级的流动性,避免中下层的子女因为经济因素而丧失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反之,反对者的观点则基于高等教育不是义务教育,且高等教育的个人收益率大于社会收益率(白话来说,就是高等教育对个人的好处多过对社会的好处),所以,不应该由政府来承担全部的费用。
表面上看起来是两极对立,但其实是一个“度”的问题。比如说当政府承担了99%的费用时,差不多可以说是免费教育了。所以,很多国家都是在这个“度”上下功夫。
这里面的限制因素主要看政府是否有足够的教育经费,而教育经费是否足够,还要参考另一个数据:公立高等教育的注冊人数。
依据《2015-2025马来西亚教育蓝图(高等教育)》(以下简称《高等教育蓝图》),而目前为止,政府是负担了公立高等学府开銷的90%,在2014年,负担经费总数是151亿令吉(每位公立大学生负担的学费是2000令吉)。根据RM151亿这个数据来推算,政府如果提供免费高等教育,要额外增加大约16亿8000万令吉(5-1、5-2、5-5)。
此外,2012年公立大学的注冊人数是54万5000人,而《高等教育蓝图》规划到了2025年时,注冊人数预计增至76万4000人(c-7)。以人头来计,目前政府平均承担每人的教育成本是2万700令吉(5-3),这意味着如增至76万4000人(假设物价不变及教职员没有调薪),政府要补贴公立大学总数大约是158亿,如果提供免费公立高等教育,则需要再增加大约17亿5000万令吉。
经过上述番的计算,政府提供免费的公立高等教育是可行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政府本来就负担了90%的开銷,再加一把劲就行了。因此,教育经费不是免费公立高等教育的争议点,而是在高等教育不是义务教育的情况下,政府是否应该承担全部的费用。
二、教育素质
这里面最大的议题是大学的自主权,其他基本上是技术上的改进(也就是说不管谁执政,都应该会去做的事情)。事实上,在《高等教育蓝图》里,就提出要赋予大学更大的自主权,特別是大学董事会的决策权。
所以,这个部分真正的亮点是废除各种限制高等学府自主权的法令,特別是《1971年大专法令》,而且明确提出要让学生会更大的自主权,这是《高等教育蓝图》里完全没提到的要点。
要知道,全世界的大学生在政治变革及社会运动中,都是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马来西亚也不例外。在1967年至1975年之间,马来西亚的学生运动是一股可观的社会动员力量。
这股力量由于威胁到国阵政权,所以,就制定了《1971年大专法令》来管制。其后,又因无法有效的全面压制学生运动,当时的教育部长马哈廸修改了《1971年大专法令》,加入更多更严苛的条文。自此,马来西亚学生运动就销声匿迹。
因此,希盟承诺要废除《1971年大专法令》虽然有点反讽,不过,却是令人期待。
三、语言政策
不论是多源流学校,抑或统考承认的议题,其本质上就是国家语言政策的问题,凡是语言政策问题必然是高度政治化的议题。因为,语言政策的背后其实就是“民族政策”。所以,希盟在这处理这两个议题上必然是小心翼翼,尤其是承认统考。下面重点讨论统考议题。
基本上,《希望宣言》的写法是一段一个要点,而关于承认统考的部分却写了两大段。前段是统考的简介,后段才是希盟的承诺。前段不写其实也不影响后段的承诺,所以,前段不是写给华社看的。
此外,还有一个重点,承认统考是在承诺(50):“恢复公立大学和高等教育的权威”下,这其实限制了承认统考的适用范围,即只承诺公立大专学府承认统考,不考虑公务员是否接受统考为申请资格之一。
所以,希盟所谓的承认独中统考文凭,其实是让独中生可以统考成绩申请进入公立大学,而且还有附带条件,即申请者需在大马教育文凭(SPM)的考试中,获得国文单科优等(kepujian)或以上的成绩。
这其实是回到2013年4月1日,第十三届全国大选前夕(4月3日),时为董总主席叶新田的董总代表团与首相纳吉会谈有关承认统考时,首相纳吉所提出的条件,完全一模一样。只是当时的董总代表不接受,反而要求全面承认统考,进而提出统考国文科认证问题。最后,当然是没有结果。
由此可知,不管国阵还是希盟,或者说,不管換不換政府,这已是底线了。要跨越这个底线,将会面临马来社会的反弹及选票的流失,风险极高。所以,华社的选择是什么?坚持全面承认,风险就是一拍两散,根本不用承认,而且随着华裔人口比例的下降,连有条件承认的可能性也会逐步减少。务实地接受,好像又不甘心。
有人说其实不必在意这个议题,不承认也没差。其实,这种是脱离独中实务的想法。现实中,当然是有差,否则,那来这么多的独中走双轨制呢。还有一些家长之所以不选择独中,其中一个考量是经济因素,而经济因素中,除了独中的学杂费外,更重要的其实是大学的学杂费。
所以,统考文凭如受到承认,一方面可以解决双轨制以及其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会让更多家长选择独中,这对小型独中的生存与发展是一大助力。
我们再从另一个面向来考虑问题,独中生到以英语为主的国家升学时,统考文凭的英文科有受到承认吗?基本上没有,都要求附上托福或雅思等语文鉴定之类的证书。这个时候,我们有要求这些国家的大学一定要全面承认统考文凭吗?没有,甚至一些独中还要求统考英文科最好能和雅思之类的机构挂勾,不用让学生考两次云云。所以,为什么我们面对英文时,就显得很宽容呢?
在综合考量下,希盟的承诺虽不理想,但是可以接受。唯一的问题,是否可以单考大马教育文凭(SPM)的国文科,这是希盟承诺中没有讲清楚的地方(同样的,当初首相纳吉也没有讲清楚)。但这是绝对应该争取的地方,否则,承认统考的实际意义就不大了(这其实是很技术性的问题,不难解决)。
总体来说,希盟教育承诺的亮点不多,很多是技术性的问题,方向性的问题很少,就算是承认统考的议题也变成是技术性问题。基本上,技术性的问题往往比的是治理能力。
唯一能和国阵做出明显市场区別的方向性问题,就是废除各种限制高等学府自主权的法令。所以,由此观之,《希望宣言》可以比拟为改良版的《国阵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