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天下未集

教育部终于2012年9月11日公布了《教育大蓝图》初步报告,提出了教育体系的五大愿景,十一项教育转型计划,誓言要培育出具有六大特征的新生代。

浏览了这份《大蓝图》,我把它概括为三个要点:单元思维、管理主义、精英导向。

本文在这里只评议单元思维,其余两点再另文详述之。

华教对语言政策有异议

从1956年的《拉萨报告书》之最终目标起,接下来的几份教育报告书,乃至本世纪迄今的三份《教育大蓝图》,单元思维是贯彻始终。单元思维的本质就是同化,不过,我们的政府是美其名为“国民团结”。

NONE其实,在战后至独立前这一段时期,有关“国民团结”的争议已经开始了,当时用的字眼是“教育本土化”。战后,英国还想继续统治新马,所以全面推行英化教育,但隨著马来民族主义开始兴起,英国人只好改弦易辙,提倡教育本土化。

另一方面,一些华教人士看到战后局面的转变,也很早就思考“本土化”的课题。这些华教人士认为,如果要在这块土地生存,必须果敢的断绝政治上认同中国,落叶生根,为下一代展开新的心理建设。

何谓教育本土化?就是要培养认同及效忠马来亚的公民。方法有两点:一、采用适应马来亚的实际环境,并发扬全民性立国精神的课纲和课本;二、只采用统一的官方语文,即英文及马来文。

当时的华教人士是同意前者,但不接受后者。易言之,华教运动的根本问题就是对国家的语言政策有不同的看法。

语言统一就团结?

因此,从联盟到国阵政府,始终把“国民团结”的问题归因为语言的问题,认为只要语言统一了,国民就团结了。《1961年教育法令》的中学改制,就是一个改变教学媒介语的问题。

接下来制定《1967国语法令》时,华社发动争取华文为官方语文运动,也是希望让改制中学能以华文为教学媒介语,最后,沈慕羽以马青团长的身份被开除党藉,运动以失败告终,而且修改煽动法令,以致官方语文的问题从此以后不能再提了。

而且在那个时候,英文也视为是影响国民团结的因素,所以,英校也逐步被关闭。一直到马哈廸在2003年推动英化数理政策后,英语才不被视为是影响国民团结的因素。

数理英化同化华小

华小数十年来面临的种种问题,本质上就是国阵政府始终认为华语是问题,因此不断尝试削弱华语的传授,最理想的情况就是予以关闭,一了百了。就算一时之间不能关闭,也要想方设法地削弱华小的华文水平及校园的中华文化氛围。

1987年,教育部大量派遣不具华文资格的教师出任华小行政高职,引发了华社大规模的抗议行动,甚至罷课三天。最后,当时首相马哈廸动用內安法令,逮捕106人,吊銷三家报章的执照,是为茅草行动。

2003年的数理英化政策,本质上就是以英文来“同化”华小。因为,基本上华小在小六检定考试(UPSR)只是考五科而已,即三科语文,再加上数学和科学,所以如果数理全面英化,则除了多了一科华文外,华小和国小是没有太大的差別。加上教育部也可不受限于华文资格,名正言顺地派遣大量不具华文资格的老师教数学和科学,这将对华小校园里的中华文化色彩带来极大的冲击。

2009年数理英化政策被废除,代之以“巩固国语加强英语”(MBMMBI)的政策。结果,原本因为数理英化政策而被削减的三节华文课没有恢复,而国文反而多增一节。2012年5月29日,教总发表文告,对华小第二阶段(四至六年级)国文节数由六节悄悄增至九节表达不满。

以国语优等衡量团结

从上述的背景下,再看回现在这本《教育大蓝图》,是否正如首相纳吉所谓的“不是同化,而是融合”呢?

虽然《教育大蓝图》有阐明将维持多源流的国民型学校,并鼓励所有的学生学习包括华语在內的第三语言,但这些只是漂亮的门面话。因为,《教育大蓝图》还是很强调国语在“国民团结”上的重要性,而且与过去相比,是有过之而不及。

NONE正如前述,国阵政府一路来都认为国民团结的主要障碍是语言问题,一直以国语做为国民是否团结的衡量指标。现在更进一步,是以国语是否优等来衡量国民是否团结。

在报告里就强调,84%的土著在大马教育文凭考试(SPM)考获国文科优等,华裔和印裔则各別只有63%和57%,而报告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国民型学校比较少用国语的缘故,所以要在小学四年级强化国文,采用与国小同等程度的国文课程纲要,进而在2017年废除预备班。这就是荒谬的地方。

首先,语言程度可以大分为两大层次:一是交际层次,二是学术层次。讲得简单点就是口语和书面语之分。基本上,与人沟通只要语言程度到达交际层次就差不多够用了,至少在日常用语中。就算和人吵架,也不太需要到达学术层次。

所以就算语言是国民团结重要因素,对大多数人而言,其国语的语言程度只要到达交际层次就行了。可是,报告里却是以优等做为衡量的标准,換言之,就算你能以一口顺利的国语与马来同胞沟通,不论在工作上,抑或在生活上,甚至谈情说爱,可是你的国文在教育文凭考试没有考到优等,你还是不够“国民团结”。是不是很荒谬。

少用国语归因太草率

其次,报告的论证也是很粗糙。众所周知,华小一直面临师资不足,拨款更不用讲,淡小也好不到那里去。所以,国小和华小及淡小不是在平等的办学水平上。在这种情况下,根本就不具备做比较的基础。

如果大家都在平等的办学水平上,搞不好华小出身的华裔生表现会更突出。可是报告里完全没考虑这个因素,就简单地归因为“比较少用国语”。

NONE再进一步说,从其报告里所呈现的数据来分析,归因于“比较少用国语”根本就有问题。从报告书里,我们知道华裔就读华小的比例在2000年为92%,到2011年为96%;而印裔在2000年就读淡小的比例为47%,就读国小的比例为49%,到了2011年,分別为56%和38%。

也就是说,印裔与华裔相比,是有非常高的比例就读国小,那么印裔在国小应该是“常用国语”,因此,印裔考获教育文凭考试的国文优等的比例应该高过华裔才对。可是根据报告书,我们看到的是华裔考获教育文凭考试国文优等的比例为63%,高于印裔的57%。

其实,真正比较严谨的论证应该是比较各別在淡小就读和在国小就读的印裔生,看看这两类的印裔生在教育文凭考试国文程度上,是否有显著的差別。如果没有显著的差別,或者是淡小出身的印裔生表现更好,那“比较少用国语”的原因根本就不成立。

如是国小出身的印裔生表现得显著地好,也要进一步求证是否是因办学水平不一致所造成。事实上,一个真正学术意义上的实证研究,还有很多因素要考虑进来,包括学生的社经地位等。这里就不详述了,总之,虽然《教育大蓝图》请了许多国內外的专家学者来助阵,但报告书里的这个论证在学术上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废预备班紧缩母语发展

下来,我们看看另一个很重要的措施,那就是2017年废除预备班。这里不从实际的成效去讨论,而是从政策面去看这个问题。首先,我们思考下为什么会有预备班的出现。

这是因为我们的国民型学校,即华小和淡小,是母语教育,以华语和淡米尔语为教学媒介语,因此,到了中学阶段,要进入以国语为教学媒介语的国民中学,就需要有语言的转換。这就是预备班存在的意义。

今天,废除预备班的基础是建立在“巩固国文、强化英文”的政策上,所以,废除预备班是建立在国民团结的单元思维下。其意义是什么呢?那就是原本我们有六年不受干扰的时间,好好地发展孩子的母语,变成只有三年不受干扰的时间发展孩子的母语。下来的四年级至六年级是强化国文,但不保证维持及发展母语。请问这个问题严重不严重?

如果,我们不在乎孩子母语的水平,那坚持母语教育有何意义?今天,报告书是阐明维持多源流国民型学校,但没有保证维持及发展母语的水平,所以,在不消灭国民型学校的情况,有关当局还是可以把国民型学校“国民团结”化。

语文教师应具双语资格

我们看回年头关于华小的国文科及英文科教师资格的争议,董总的立场是都要具备华文资格,而教总的立场是一至三年级要有华文资格,四至六年级不需要,而內阁会议则以教总的立场为准作出决议。

我们综观现在的《教育大蓝图》,始终还是有浓厚的单元思维,只是包装的更好,沾上一点多元文化的气息,即所谓的第三语言。因此,回过头再看回当时语文科教师资格的争议,董总的立场才是对华小最有保障。

就算教总认为高年段的学生用单语教学会更有实效,也应该坚持语文科教师具备双语资格。因为,双语教师在教学上可以用双语,也可以用单语。由于教总只是基于教学实效的考量而让了一步,《教育大蓝图》就进一大步,直接废除预备班。

总括一句,《教育大蓝图》始终还是用单元思维来思考国民团结的问题,而且,还更进一步侵蚀华小的语文环境,绝对不是一些评论者认为报告书写得很合情合理,只是执行的问题而已。如果大家都有这样的看法,那我只能说这份《教育大蓝图》的确包装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