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集初/董總內爭何以難解?——從人治到法治的過渡

導致董總內爭的根本原因,是許多人仍停留在人治思維裡。比如說「讓葉做到2017才下臺」,這種個人面子大過組織發展的說法也能成為理由,不啻為人治思維的最佳證明。這場內爭之所以難解,因為這是一個組織從人治走向法治的過渡階段中,出現人治與法治相爭的僵局。不過,只要過得了這一關,董總從此以後就不會再出現強人領導,徹底走向民主型的集體領導。這也是董總內爭帶給全體華社最大的正面啟示。

【文/黃集初】
8月23日特別會員代表大會總算成功召開,但董總內爭始終難了。任何社團組織總免不了出現紛爭,問題是有無解決紛爭的最終機制。一般上,不論紛爭有多嚴重,最後必然以會員大會為最終仲裁機構,因為會員大會是任何社團的最高權力機構、唯一的權力中心。今天的董總內爭卻不然,出現了兩個權力中心,一是會員大會,二是董總主席葉新田。
從主觀意圖來說,這是因為葉氏始終無法在組織內取得多數支持,想方設法阻止會員大會召開,而自成一個權力中心。從客觀條件來說,他自身所有能成為權力中心,也是由下列因素促成。茲分述如下。
一、民主觀念不清。任何組織內的紛爭,如果無法妥協達成共識,最後解決方案必然是多數決。葉派卻高舉「多數人不一定是對」的旗幟,加上張守江律師(下圖站立者)的背書,亂舉華教課題為例,竟然也獲得許多人認同,真是不可思議。究其原由,根本就是把權利(right)與權力(power)混為一談。一般人就算了,張某身為律師且又是政治工作者,竟連基本的政治學ABC也搞不清,實在匪夷所思。
001(照片來源/赤道論壇
所謂權力問題,是指決定權力歸屬的問題。過去君權時代,權力是君主的,由血緣決定一切;現在是民主時代,權力來自全體,選誰來當主席的權力,當然由有關社團的會員來決定,這必然是多數決。主席及中委也不過是代理人而已,不可能說代理人的權力不得被會員大會收回。
所謂權利問題,即一般所說的人權問題,都是涉及個人及少數社群的權利,當然不適用多數決。在現代民主憲政體制下,為保障個人與少數社群的權利,必然是用司法程序來解決。華教問題攸關少數社群的教育權利,當然不適用多數決;但誰應該成為主席,則是權力問題,當然是多數決。尊重少數的原則,只是在保障少數人的權利,而不是維護少數人的權力,更不能防礙多數人的權利。
二、組織章程的缺陷。如果第一場特大成功召開,董總內爭早已平息,可是卻給葉新田硬生生地擋了下來,無論如何都不願召開。一般上,團體章程都會針對萬一主席不召開特大的情況下,要如何召開特大的程序作出規定,但董總章程卻未有如此明確的條文。於是,變成兩種觀點的爭論,一是從嚴觀點:規定允許做,才可以做;二是從寬觀點:沒規定不可以做,就代表可以做。結果演變成法律戰,曠日費時,現在更鬧上社團註冊官,面臨凍結的危機。
目前董總的這種情況,就好比國會必須要由首相來召開,首相不同意就無法召開。如果這個邏輯成立,那國會名義上雖然是最高權力機構,實質卻是受制於首相,若要以不信任動議逼首相下臺,根本就不可行。葉新田至今堅持只有主席才能召開特大,這就是麻煩的地方。當然,董總章程還有其他缺陷,要如何修改,宜另文詳述之。
三、董總的金漆招牌。葉新田能有這麽大的能量,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頂著「董總主席」的光環,再加上「三個博士」頭銜加持,對一般中下階層的草根,確實有巨大的號召力。惟董總的金漆招牌是自獨中復興運動以來,不斷努力奮鬥的結果。但在過程中,不斷地渲染華教的悲情,改制的挫敗,及獨中的優越性,以動員群眾來維護和發展獨中。這種做法固然奠定了董總的金字招牌,也有其合理之處,但其弊卻是在不經意中流露對國中敵視與歧視,以及由此而來的仇恨之心。
當某些進步的華教人士提倡國民型中學是華教可團結的盟友,而非獨中的敵人時,被譏之為漢奸;鼓吹關中可視為獨立中學者,辱之為走狗;呼籲華教應走出悲情者,噓之為賣華。這些不理性的反應,可稱之為「過度宣傳的反噬」。也讓葉新田有機可乘,借用董總招牌及過時的仇恨式華教論述來煽動草根情緒,以保衛個人權位。
005(照片來源/東方日報/談談新聞
四、狂熱的葉氏支持者。這次董總內爭最令社會大眾側目的,就是這些狂熱的葉氏支持者,對葉新田絕對忠誠到底,可算是葉新田的「衝鋒隊」。他們言辭貧乏,開口閉口只會罵「漢奸、走狗、賣華」,行為極端粗暴,卻以正義為名。他們的偏執邏輯,不外乎這四部曲——我沒有錯;如果有錯,一定是你的錯;若你不認錯,那就是大錯特錯;若錯得無可推諉,就跟你裝死,再轉移焦點。人數雖少,卻戰鬥力十足,令人頭痛。最登峰造極之作,就是暴力干擾823特大進行。如果沒有這些死忠者,葉新田就不足以論道。
五、華基政黨以董總為戰場。馬華公會與行動黨是死對頭,民政黨和馬華公會雖是同在國陣,卻常互扯後腿。當葉新田宣稱有政黨介入內爭,言外之意就是指馬華公會,其他兩個政黨自然就成為葉新田的天然盟友。行動黨雖未以黨的名義支持葉新田,但實際上支持葉新田者有不少行動黨員,也有議員級人馬助陣。民政黨表面雖號稱中立,以調解人的形象介入董總內爭,明眼人都看出是在暗助葉。不過,最笨的是非人聯黨莫屬,其他三黨都借董總內爭暗中過招,特別是馬華公會,避之唯恐不及(這是聰明之舉,讓行動黨捕風捉影,炮火亂射),人聯黨竟公開以黨的名義去支持葉新田,赤祼祼地介入董總內爭,完全違背了華教人士歷來來「超越政黨,不超越政治」的共識。更妙的是,劉利民本身就是人聯黨黨員,給人感覺就是把黨內派系鬥爭,扯到董總內爭來,亂上加亂。
由於行動黨,或者說行動黨的個別人士大力支持葉新田,導致該黨忠心支持者與網絡兵團全力挺葉,造成網上超過80%都是挺葉言論,傅派在網絡戰可以說是完敗。但這些鐵粉和紅豆兵團根本不了解華教,搞不清楚誰是誰,只要是反對葉新田的,一概盲目炮轟(這就是馬華公會置身事外的原因,行動黨鐵粉誤傷無辜,華教人士是會記在心裡的),比如在網上霸凌左派大佬陳凱希,糾眾杯葛其公司產品。對華教的傷害,一點也不亞於種族極端份子的破壞。雖說是「個別人士」行為,但行動黨中央是否有默許呢?如此失控的局面,該黨是否有道義上的責任,應該好好深思。
六、野心家博亂上臺。這些野心家不是葉新田死忠支持者,而是因利益支持葉新田,故以低風險的「偽中立者」姿態上場。一場鬥爭,必然有支持者、反對者及中立者。偽中立者最大的作用,就是改變輿論的方向。不管支持、反對,還是中立,他們通常在鬥爭前期都不表態。等適當時機,才以「中立者」、「調解者」的面具,高舉以和為貴的大旗,站出來引導風向。何時才是適當時機?就是所挺的一方勢弱時。道理非常簡單,勢強時,當然是一鼓作氣,擊垮對手,哪裡會多此一舉,談什麼以和為貴。如今,葉派勢弱,挺葉的偽中立者自然一一跳出來救援,至少把局面扳回平手。總之,勢弱者,必然以拖待變;勢強者,必然速戰速決。
那真正的中立者呢?這畢竟是一場內戰,自己人打自己人,當然是速戰速決,拖越久,華教根基及元氣就越傷。支持823特大者,可能是傅派,也可能是中立者。但反對或視823特大為無物者,必然是挺葉派。這些野心家的最大利益不是葉上傅下,而是兩派都下,這樣子就會空出很多位子供排排坐。想一想,一個連董總中委都不是的獨中董事長,一下子就成為董總主席,多麽誘惑人啊!這些野心家除非獲安排位子,否則豈會希望董總內爭趕快結束。難道各位沒有發現某些獨中董事長動作頻頻,一下子成立什麽協調小組,一下子又說要成立什麽獨中接管統考工委會。看了眼花繚亂,不知所云。其實很簡單,他們就是要告訴大家:「令伯沒有位子坐,沒有成為大英雄,西北不爽」。
007(照片來源/辣手網
七、幕後黑手的謀略。823特大召開後,許多人覺得董總內爭告一段落了,其實危機尚未解除!對巫統來講,最佳的策略就是玩殘董總,或讓董總徹底俯首稱臣,加上野心家及狂熱挺葉者攪局,華團及獨中根本不可能團結一致向有關當局施壓,既然不用背負惡名,不趁此時動手待何時!
由此觀察葉新田求助廖仲萊、寫信要求首相納吉介入等舉動,就不難理解了。葉新田到底想要什麽?顯然是要當董總主席,而且絕對不會只做到2017年就下臺了事,肯定是要做到死為止。惟今之勢,全馬十州董聯會已反,其他三州也不穩,就算讓葉拖到2017年,也是非下臺不可。若還想做到底,就是效法馬哈迪,讓董總註冊吊銷,重新註冊「新董總」,接管董總資產,讓各州的所謂「愛華護教」組織代替各州董聯會加入「新董總」。從此,千秋萬載,一統華教,永為主席。這裡面的關鍵一步是接管董總的資產,得靠法官和社團註冊官。因此,先求助於廖仲萊,後到首相署請願,根本就是輸誠示忠!葉新田也不怕失去支持者,因為對那些死忠者而言,他們的邏輯就是「只要葉公做主席,華教就不會滅;因為葉公是立場堅定、絕不妥協的華教之神」。
再看巫統,他們的最佳謀略就是讓葉派、傅派雙方低聲下氣求情,到時,再看誰的頭磕得夠低,再來決定要吊銷董總的執照,讓葉新田注冊「新董總」,抑或讓傅派全勝。如此樂事,又自己送上門,此時不為待何時?葉新田這一方大概也看透巫統的心思,才會有輸誠示忠之舉。實情是否如此,9月6日即可分曉,到時希望我的推測是錯的。
以上因素皆導致董總內爭出現兩個權力中心,其更根本原因是許多人仍停留在人治思維裡。比如說「讓葉做到2017才下臺」,這種個人面子大過組織發展的說法也能成為理由,不啻為人治思維的最佳證明。所以,董總內爭才會出現人治的權力中心——董總主席葉新田與另一個法治的權力中心(會員大會),兩者相爭,組織內沒有一個最高權力中心可作出最終決定,紛爭持續不斷,越演越烈,終致不可收拾。
董總內爭之所以難解,因為這是一個組織從人治走向法治的過渡階段中,出現人治與法治相爭的僵局。不過,只要過得了這一關,董總從此以後就不會再出現強人領導,徹底走向民主型的集體領導。這也是董總內爭帶給全體華社最大的正面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