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帖子

2011年12月30日星期五

独立新闻在线:从双语教育看英化数理

原文刊登于《独立新闻在线》:

 从双语教育看英化数理
Dec 12, 2011 07:21:36 pm


最近,纷扰多年的数理英化政策,又因教育部一日三变的“软著陆”方案,而成为舆论界热议的课题。各种观点都有人提出,但真正从教育专业观点来深入讨论的,却为之不多,所以在此特从教育的观点来厘清数理英化的本质。
数理英化从本质来看,其实是教学媒介语的问题,所以重点是在英化,不在数理。因此,从教育学观点来说,这是属于双语教育的范畴。对于双语教育,一般人不是很了解,特先加以介绍。
所谓的双语教育是指教育过程中,全部或部分采用第二语言或外语来教授非语文科,如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其核心概念是透过使用有关的第二语言在吸收知识的过程中,掌握该语言,特別是在听与说的能力上。
双语教育可以分成两大类:一是添加性双语教育;二是缩减性双语教育。前者采用第二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不是准备替代学生的第一语言,而是培养学生掌握两门语言;后者则是准备替代学生的第一语言。

一个囯家里面是可能同时存在这两大类的双语教育,比如美国,其对少数民族实施的双语教育就是缩减性双语教育,其任务是过渡和同化,帮助少数民族尽快融入美国的主流语言、主流文化和主流社会。另一方面,美国则对那些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公民实施添加性双语教育,掌握多一种在世界上通行的大语种,以增进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如西班牙语、法语、汉语等。
教与学都有严格要求
双语教育要有效实行是有严格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是师资。首先有关的教师对有关的语言必须具有充分的水平,这是必要的条件。前首相马哈廸的数理英化政策会失败的最大原因,就是完全无视师资问题。其次为了有效的教学,有关教师最好也懂得学生的母语,至少在口语上。因此,双语教育通常在文化语言背景相同的学生群体中进行。
如果,同一班的学生来自不同文化语言背景的各族群,那双语教育的效果就会受影响。比如一班里三大民族都有,当学生用英语学数学时,有点不明白,教师要用谁的母语来解释?又有多少教师能同时掌握三大民族的母语?
在学生方面,也有要求。其中最重要的是学生必须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强烈的学习意愿。最近的一些言论,提出要尊重家长的选择权。但双语教育要成功,反而是学生的选择权要受到尊重。要知道,不是每个学生都有语言天赋,及生活在有利于有关语言学习的社区。因此,当学生会面临困难时,就要允许他选择用母语学习有关的非语文科。不过,要做到尊重学生的意愿,在西方国家不是难事,但在我国就是难。
在教学上,要特別注意,这不是语文课,而是非语文课,因此,对语言是否标准不必刻意追求,重点是鼓励学生尽可能使用有关的语言来沟通。
以上的条件都不具备,那就只好乖乖回到由语文科来学习有关的语文。这对谁都公平。
不可明说的目的
此外,要加以说明的是双语教育是属于语言教育的一环,而语言教育所涉及的並非只是单纯的语言技能问题,实际上,是与国家的民族、文化和语言政策有关。因此,不同的目的,就会有不同的双语教育的模式,不能混为一谈。
双语教育的目的可分成可以明说的和不可明说的。可以明说的如:一、为了把少数民族吸收进主流社会,充分参与主流社会的各领域活动;二、为了能够同外部世界交往;三、为了帮助新移民适应当地的环境;四、为了保持民族和宗教的特点;五、为了调停各族群的纷争和冲突;六、为了加强了解其他语言与文化;七、为了展示两种语言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等等。
不可明说的如:一、扩大殖民者语言的使用范围,使殖民主义在殖民地得以存在和延续;二、为了强化社会上层的语言以保持其社会地位等。
英化数理的问题之所以会如此反复,就是因为其目的一直说不清楚。通常这种情况,往往是因为其背后有不可明说的目的。这些不可明说的目的,其实是一种平等与不平等的竞争。
理论上,每一种语言是平等的,理念上,每一种语言应是平等,但实际上,语言是不平等。语言之所以会有不平等的现象出现,是因除了人造语言外,如世界语,任何一种语言一定是某一族群的母语。当某族群的母语成为各族群的通行语时,该族群自然占尽优势。因为,他们不用学习其他族群的语言,就可亨有优越的社经地位及机会,而其他族群却必须学多一种语言,而且还要精通,才能有相应的社经地位。因此,我们不能只在理论上讨论英化数理的利弊,更应在具体的情境中探讨英化数理的得失。
掌握英语是往上爬升的条件
当今,英语是全球最通行的语言,这是不可讳言的事实,也没有评论者去挑战这一点。但更重要的是我国曾是英殖民地,英语自然也是上层社会的通行语。因此,掌握英语不止是与外部世界沟通会的鈅匙,也是在国內往上爬升及掌握资源的必备条件。这是一般评论者少有提及的事实。
从上述的各种教育目的来观察“家长教育行动组织”所提的各种理由,包括英语是他们孩子的第一语言的论点,其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呢?只是要加强孩子与外部世界沟通的能力,抑或隐含著强化社会上层的语言以保持其社会地位呢?
考虑到这些不可明说的目的,我们就不能只是著眼于所谓国际竞争力的问题,还要涵蓋我国的国情以及公平平等的原则。因此,综合这些因素的考量,英化数理在公共教育系统里显然是不适合实行的。
关键是国家语言政策
不过,今天问题会变得如此复杂,主要是因上述种种的问题,应在制订有关政策前得到充分的讨论,以及为执行做好一切准备工作,但却没有如此处理,反而强制且仓促地执行。执行了六年,引起民间的激烈反弹,又忽然大逆转,以致这段过渡期要如何处理,就形成一个大问题。所以,教育部最后的软著陆方案大概是没有办法中办法。
到今天如此的局面,我们再去争论数理英化的利弊得失,实在是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正如前述,数理英化的本质其实是国家语言政策的问题,我们应该回到问题的根本去讨论。
如果国家语言政策是建立在不平等,又不切实际的基础上,那国家的语言政策就会一直搖摆不定,由此制订出来的任何教育政策,必然反反覆覆,最后,受害的又是我们的孩子。只有在平等,又符合实际的基础上制订的语言政策,才能可长可久。
12月18日是华教节,林连玉基金举办华教节公祭和林连玉精神奖颁奖典礼等系列活动,并推出华教节特辑系列文章。

独立新闻在线:鈡灵模式与英化数理

原文刊登于《独立新闻在线》:

 鈡灵模式与英化数理
Nov 28, 2011 11:56:15 am


最近,因为教育部的“软著陆”方案,而使得英化数理再次成为舆论界热议的课题,有的坚持母语教学的观点,有的主张用英语来教数理,有的则为双语教学,甚至更有复办英校之议。而在华教界里,始终有一个坎,以致在处理这个议题时,地雷处处,那就是当年的鈡灵改制。
一路来,在华教史的论述里,鈡灵之所以会被英殖民官员选择为改制的首要目标,是因为鈡灵的“崇英路线”。林连玉在评论汪永年时,就提到:“……恰好殖民地政府要利用鈡灵中学那种名为华校实为英校的幌子,来破坏华文教育,汪永年就乘机与殖民地官僚勾结,不惜把华文教育出卖了。”
担忧改制扩大消灭华校
基于林连玉对鈡灵中学的“名为华校实为英校”的评价,使得往后凡是主张用英语为其他非语言科的教学媒介语,都会被视为是对华教发展不利之举,甚至引起轩然大波。其中最有名的案例,当为1995年深斋数理英化的论争。
林连玉的看法严格来说,是不够周延,以致不能清楚解释当时为何会选择陈充恩为第一届教总主席,因为陈充恩是鈡灵模式的主要制订者,可是教总的成立却是为了反对意图消滅母语教育的《巴恩报告书》。因此,在这一点上,就成为一些论者为汪永年辩护的依据。
比如陈子鹦就有这样的辩词:“为何汪永年同样效法陈充恩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方針,只是接受津贴就被指为出卖华文教育,而陈充恩却是华校的典范,是教育家?”
鈡灵老校友陈闻察的看法就比较客观周延:“……这其中一环便是鈡灵中学的现行学制,坦白地说已极为英校化,与英殖地政权官僚所设计出来……的方案极为相似,若接受改制,……比较容易突破华社的心防,并以此为例,逐渐地向其他华校扩大,最后,……彻底地消灭华文学校。”所谓相似之意,可以理解为看像英校,仍是华校。
鈡灵模式是精英教育
从上述的各种观点中,其根本问题是在于对鈡灵模式没有具体的理解,以致众说纷纭,不能定论。以下是参考各种文献,其中主要是陈闻察的《高瞻远瞩的双语教育及其效应》(收于《槟城鈡灵中学校史论集》中),整理出鈡灵模式具体措施一览表:
项目
具体措施
师资
校长须兼通英文;
英文教师要有九号文凭;(以当时而言,属于高要求)
华文老师:才华横溢,学识渊博;
学生
入学试:英文必考,不理想者,录取后要另外补课;
升留级:华文不及格者、过半科目不及格者,都要留级;
课程安排
初中注重华文;
高中注重英文;
考试
华文高中会考必考;
剑桥文凭考试,成绩优良者才得以参加;
学制
1939以后,为三三制;
1948以后,高中改为二年半制;
语言的使用
行政用语:华文;
教学用语:英文教材,也可用华语教授;
校园活动与文化、《学报》出版:华文;
有了这张表,我们很多问题就可以看得很清楚。
一、精英教育:鈡灵模式对学生是高要求,不是来者就收,英语要有一定的基础,但华文也要行。严格来说,这就是一种精英教育的模式,精英教育的重要特征就是对学生择优录取。到今天,鈡灵国民型中学是属于所谓的‘控制学校’(Control School),意即学校对学生有选择权,所以,仍是精英教育的模式。精英教育另一特征是对师资也是高要求,鈡灵模式也的确是如此要求,这也是鈡灵模式能有效实行的前提,但这一点却常为人所忽略。
二、华文地位高于英语:首先是华文不及格就要留级,英语就没有相应的要求;其次是语言的使用上,在整个校园里,华语还是主要沟通语,再则,就是公共考试的安排,华文会考必考,剑桥考试择优而考。在公共考试这一点上,其实是和现行许多实行双轨制的独中是相似的情况,甚至有些独中比当年的鈡灵中学还要走得更远。
三、三三学制:鈡灵中学基本上仍是三三学制,后来在战后改为二年半,是要牽就英殖民官员一月份开学的要求,又要满足一些学生出国的需求。这种二年半完成三年课程的做法,对优秀的学生,当然问题不大。今天,一些著名独中也有采取类似的课程安排。当然,这种做法是不可能普及的。
四、课程安排:这是很重要的一点,要多加解释。首先,鈡灵模式不是一成不变,是有一演变的过程,详情可参阅《槟城鈡灵中学校史论集》。这里要强调的一点是课程安排的调整。据陈闻察的敘述,陈充恩在1936年8月20日召开一次教导会议,议决:“……明年高中课程除理化外,其余悉采剑桥制,并经决议,将初中三史地改用中文本,中学算术一律采用混合编制。”
这是一次重大的调整,陈闻察认为这次调整:“把鈡灵中学完全朝向英文化或英校化发展的歧途拉转回来,找回自己的本位,即作为一间华文中学,一间华校的本位。”他评述:“让学生提高英文水平或有能力参加剑桥考试是一回事,将鈡灵中学从一间华校完全英文化或英校化是另一回事。”
于是,初中原本是注重英文,改为注重华文,特別是史地科,对学生的思想是影响深远。因此,这样的调整是著眼于在初中阶段优先提升学生自身的文化底蕴,维持自身的文化特征。在紮好根基后,到了高中时才来全力强化对英语的掌握。
双语教育理念
我们如果从教育学观点来看鈡灵模式,就会比较能把握其实质是什么。鈡灵模式也好,还是现今英化数理,从教育学观点来说,都是属于双语教育的范畴。
双语教育可以分成两大类:一是添加性双语教育;二是缩减性双语教育。前者采用第二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不是准备替代学生的第一语言,而是培养学生掌握两门语言;后者则是准备替代学生的第一语言。前者可以加拿大的沉浸式双语教育为代表,后者可以美国淹没式双语教育为代表。
那鈡灵模式是属于那一种双语教育?如果从上表中的具体措施来看,当然是属于添加性双语教育,而且从过往以来鈡灵校友的表现来看,也的确展现出同时掌握双语的能力,并没有因为学了英语而忘了华语。
那英殖民官员推行“改制”的意图又是什么呢?当然是缩减性双语教育,只是在做法上比较怀柔,看起来好像是添加性双语教育,但最终目标还是要过渡到以一种殖民者的语言来代替学生的母语。因此,“改制”的最关鍵的一步就是强行把殖民者的语言作为学校的教学媒介语,至于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华文教学,那只是一种减少阻力的过渡性手段而已。只是后来因马来民族主义的高胀,而打乱了英人的盘算。
据此,我们可以推论陈充恩是绝不会让鈡灵中学在当时英殖民官员的条件下改制。胡万铎最近一篇专栏《陈充恩死的谜团》引述程道中的看法:陈充恩是因拒与英殖民政权合作,而被人利用马共来个借刀杀人之计,以致死于非命。这也证明了陈充恩是不会接受改制,所以,借陈充恩来为汪永年辩护之言论,可以休矣。类似的言论一方面是过于抬举汪永年,一方面也是对教总第一届主席陈充恩不敬。
至于林连玉的评言,我们应该是其是,非其非,对汪永年接受英人的津贴让鈡灵改制的评价应是定论,对鈡灵中学“名为华校实为英校”的断言当然是不正确。
初中和高中应分开讨论
此外,关于陈闻察“相似”的看法也是有其道理的。的确,双语教育虽然分成添加性和缩减性两大类,但对于不熟悉者而言,两者不太容易区分。我虽在教育界服务了17年,但也是因为最近要因应有关课题的讨论,才对双语教育下了一番功夫。有了基本的认识后,回过头观察有关课题,才有一个较清晰的看法。总而言之,鈡灵模式不能简单描述成崇英路线,较正确的说法应是中英并重的双语教育。
由于鈡灵中学的确是培养出不少中英俱佳的人才,因此,鈡灵模式是否可以成为范例,普遍地推广到所有学校呢?正如前述,鈡灵模式本身是建立在精英教育的基础上,对于有教无类的全民教育是否可行,不论是全面或是部份,还是须要做进一步的探讨,这里就不敢妄加论断。
不过,我们还是可以从鈡灵模式中得到一些启示。从陈充恩对鈡灵模式的课程安排之最后重大调整来看,初中既然改为注重华文,那华小理所当然应采母语教学,这是无庸置疑。到了中学是否采用英语来教学非语言科,也不能泛泛之谈,应该分成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来讨论,才可能有具体可行的结论。
像现在很多有关英化数理的言论,不分中小学,全都混为一谈,只是让纠结越来越难解。当然,如果考虑到我国特有的“行政偏差”,那问题更是难上加难,这只有上升到政治层面,才有根本的解决之道。不过,这就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內了。

参考文献:
  1. 陈荣照编,《槟城鈡灵中学校史论集》,鈡灵(新)校友会。
  2. 黎整理,《华文中学改制专辑》,教总。
  3. 陈子鹦,硕士论文:《马来西亚华文中学改制》,(台)暨大东南亚研究所。
  4. 郑良树,《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教总。
黄集初毕业于台大历史系,取得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硕士,曾服务于独中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