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帖子

2011年12月30日星期五

独立新闻在线:鈡灵模式与英化数理

原文刊登于《独立新闻在线》:

 鈡灵模式与英化数理
Nov 28, 2011 11:56:15 am


最近,因为教育部的“软著陆”方案,而使得英化数理再次成为舆论界热议的课题,有的坚持母语教学的观点,有的主张用英语来教数理,有的则为双语教学,甚至更有复办英校之议。而在华教界里,始终有一个坎,以致在处理这个议题时,地雷处处,那就是当年的鈡灵改制。
一路来,在华教史的论述里,鈡灵之所以会被英殖民官员选择为改制的首要目标,是因为鈡灵的“崇英路线”。林连玉在评论汪永年时,就提到:“……恰好殖民地政府要利用鈡灵中学那种名为华校实为英校的幌子,来破坏华文教育,汪永年就乘机与殖民地官僚勾结,不惜把华文教育出卖了。”
担忧改制扩大消灭华校
基于林连玉对鈡灵中学的“名为华校实为英校”的评价,使得往后凡是主张用英语为其他非语言科的教学媒介语,都会被视为是对华教发展不利之举,甚至引起轩然大波。其中最有名的案例,当为1995年深斋数理英化的论争。
林连玉的看法严格来说,是不够周延,以致不能清楚解释当时为何会选择陈充恩为第一届教总主席,因为陈充恩是鈡灵模式的主要制订者,可是教总的成立却是为了反对意图消滅母语教育的《巴恩报告书》。因此,在这一点上,就成为一些论者为汪永年辩护的依据。
比如陈子鹦就有这样的辩词:“为何汪永年同样效法陈充恩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方針,只是接受津贴就被指为出卖华文教育,而陈充恩却是华校的典范,是教育家?”
鈡灵老校友陈闻察的看法就比较客观周延:“……这其中一环便是鈡灵中学的现行学制,坦白地说已极为英校化,与英殖地政权官僚所设计出来……的方案极为相似,若接受改制,……比较容易突破华社的心防,并以此为例,逐渐地向其他华校扩大,最后,……彻底地消灭华文学校。”所谓相似之意,可以理解为看像英校,仍是华校。
鈡灵模式是精英教育
从上述的各种观点中,其根本问题是在于对鈡灵模式没有具体的理解,以致众说纷纭,不能定论。以下是参考各种文献,其中主要是陈闻察的《高瞻远瞩的双语教育及其效应》(收于《槟城鈡灵中学校史论集》中),整理出鈡灵模式具体措施一览表:
项目
具体措施
师资
校长须兼通英文;
英文教师要有九号文凭;(以当时而言,属于高要求)
华文老师:才华横溢,学识渊博;
学生
入学试:英文必考,不理想者,录取后要另外补课;
升留级:华文不及格者、过半科目不及格者,都要留级;
课程安排
初中注重华文;
高中注重英文;
考试
华文高中会考必考;
剑桥文凭考试,成绩优良者才得以参加;
学制
1939以后,为三三制;
1948以后,高中改为二年半制;
语言的使用
行政用语:华文;
教学用语:英文教材,也可用华语教授;
校园活动与文化、《学报》出版:华文;
有了这张表,我们很多问题就可以看得很清楚。
一、精英教育:鈡灵模式对学生是高要求,不是来者就收,英语要有一定的基础,但华文也要行。严格来说,这就是一种精英教育的模式,精英教育的重要特征就是对学生择优录取。到今天,鈡灵国民型中学是属于所谓的‘控制学校’(Control School),意即学校对学生有选择权,所以,仍是精英教育的模式。精英教育另一特征是对师资也是高要求,鈡灵模式也的确是如此要求,这也是鈡灵模式能有效实行的前提,但这一点却常为人所忽略。
二、华文地位高于英语:首先是华文不及格就要留级,英语就没有相应的要求;其次是语言的使用上,在整个校园里,华语还是主要沟通语,再则,就是公共考试的安排,华文会考必考,剑桥考试择优而考。在公共考试这一点上,其实是和现行许多实行双轨制的独中是相似的情况,甚至有些独中比当年的鈡灵中学还要走得更远。
三、三三学制:鈡灵中学基本上仍是三三学制,后来在战后改为二年半,是要牽就英殖民官员一月份开学的要求,又要满足一些学生出国的需求。这种二年半完成三年课程的做法,对优秀的学生,当然问题不大。今天,一些著名独中也有采取类似的课程安排。当然,这种做法是不可能普及的。
四、课程安排:这是很重要的一点,要多加解释。首先,鈡灵模式不是一成不变,是有一演变的过程,详情可参阅《槟城鈡灵中学校史论集》。这里要强调的一点是课程安排的调整。据陈闻察的敘述,陈充恩在1936年8月20日召开一次教导会议,议决:“……明年高中课程除理化外,其余悉采剑桥制,并经决议,将初中三史地改用中文本,中学算术一律采用混合编制。”
这是一次重大的调整,陈闻察认为这次调整:“把鈡灵中学完全朝向英文化或英校化发展的歧途拉转回来,找回自己的本位,即作为一间华文中学,一间华校的本位。”他评述:“让学生提高英文水平或有能力参加剑桥考试是一回事,将鈡灵中学从一间华校完全英文化或英校化是另一回事。”
于是,初中原本是注重英文,改为注重华文,特別是史地科,对学生的思想是影响深远。因此,这样的调整是著眼于在初中阶段优先提升学生自身的文化底蕴,维持自身的文化特征。在紮好根基后,到了高中时才来全力强化对英语的掌握。
双语教育理念
我们如果从教育学观点来看鈡灵模式,就会比较能把握其实质是什么。鈡灵模式也好,还是现今英化数理,从教育学观点来说,都是属于双语教育的范畴。
双语教育可以分成两大类:一是添加性双语教育;二是缩减性双语教育。前者采用第二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不是准备替代学生的第一语言,而是培养学生掌握两门语言;后者则是准备替代学生的第一语言。前者可以加拿大的沉浸式双语教育为代表,后者可以美国淹没式双语教育为代表。
那鈡灵模式是属于那一种双语教育?如果从上表中的具体措施来看,当然是属于添加性双语教育,而且从过往以来鈡灵校友的表现来看,也的确展现出同时掌握双语的能力,并没有因为学了英语而忘了华语。
那英殖民官员推行“改制”的意图又是什么呢?当然是缩减性双语教育,只是在做法上比较怀柔,看起来好像是添加性双语教育,但最终目标还是要过渡到以一种殖民者的语言来代替学生的母语。因此,“改制”的最关鍵的一步就是强行把殖民者的语言作为学校的教学媒介语,至于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华文教学,那只是一种减少阻力的过渡性手段而已。只是后来因马来民族主义的高胀,而打乱了英人的盘算。
据此,我们可以推论陈充恩是绝不会让鈡灵中学在当时英殖民官员的条件下改制。胡万铎最近一篇专栏《陈充恩死的谜团》引述程道中的看法:陈充恩是因拒与英殖民政权合作,而被人利用马共来个借刀杀人之计,以致死于非命。这也证明了陈充恩是不会接受改制,所以,借陈充恩来为汪永年辩护之言论,可以休矣。类似的言论一方面是过于抬举汪永年,一方面也是对教总第一届主席陈充恩不敬。
至于林连玉的评言,我们应该是其是,非其非,对汪永年接受英人的津贴让鈡灵改制的评价应是定论,对鈡灵中学“名为华校实为英校”的断言当然是不正确。
初中和高中应分开讨论
此外,关于陈闻察“相似”的看法也是有其道理的。的确,双语教育虽然分成添加性和缩减性两大类,但对于不熟悉者而言,两者不太容易区分。我虽在教育界服务了17年,但也是因为最近要因应有关课题的讨论,才对双语教育下了一番功夫。有了基本的认识后,回过头观察有关课题,才有一个较清晰的看法。总而言之,鈡灵模式不能简单描述成崇英路线,较正确的说法应是中英并重的双语教育。
由于鈡灵中学的确是培养出不少中英俱佳的人才,因此,鈡灵模式是否可以成为范例,普遍地推广到所有学校呢?正如前述,鈡灵模式本身是建立在精英教育的基础上,对于有教无类的全民教育是否可行,不论是全面或是部份,还是须要做进一步的探讨,这里就不敢妄加论断。
不过,我们还是可以从鈡灵模式中得到一些启示。从陈充恩对鈡灵模式的课程安排之最后重大调整来看,初中既然改为注重华文,那华小理所当然应采母语教学,这是无庸置疑。到了中学是否采用英语来教学非语言科,也不能泛泛之谈,应该分成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来讨论,才可能有具体可行的结论。
像现在很多有关英化数理的言论,不分中小学,全都混为一谈,只是让纠结越来越难解。当然,如果考虑到我国特有的“行政偏差”,那问题更是难上加难,这只有上升到政治层面,才有根本的解决之道。不过,这就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內了。

参考文献:
  1. 陈荣照编,《槟城鈡灵中学校史论集》,鈡灵(新)校友会。
  2. 黎整理,《华文中学改制专辑》,教总。
  3. 陈子鹦,硕士论文:《马来西亚华文中学改制》,(台)暨大东南亚研究所。
  4. 郑良树,《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教总。
黄集初毕业于台大历史系,取得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硕士,曾服务于独中17年。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