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帖子

2018年1月1日星期一

当代评论:禁止獎勵成績優異生合理嗎?

发表于:2017年11月29日

刊登于:http://contemporary-review.com.my/2017/11/29/1-18/

當學習的難度越來越高時,學習能力遠遠比考試能力更為重要。在變幻莫測的時代,終生自主學習能力與主動積極的態度是學生一輩子受用的素養,而學習動機又是學習的重要動力。因此,教育就應該在激勵學生的內在動機上下功夫,不應一再地用外在的獎勵去強化學生的外在動機,要不然其結果就是愛之適足以害之。諸位大人要明白一件事,辦教育的第一要務是為了學生,而非為了學校,千萬別為了提升學校名聲卻害了學生的一生。

馬來西亞教育部日前下達指示,今年小學六年級評估考試(UPSR)放榜時,校方不得對外公布成績,同時也不得獎勵成績優異學生。對於這項臨時宣布,綜觀媒體報導,校長們都認同有關措施,家長方面則呈兩極化,有人贊同也有人反對。
其實,教育部的禁令有其學理根據,這涉及教育心理學領域中一個重要的概念:學習動機。由於部份家長不能理解該措施,故本文有必要科普此重要概念。
所謂「學習動機」,簡單地說是指直接推動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一種內在動力。從理論來說,可定義為「引起學生學習活動,維持學習活動,並導使該學習活動趨向教師所設定目標的內在心理歷程」。學習動機若受到外在環境因素影響形成,則為外在動機;若因本身內在需求而產生的話,則為內在動機。這兩種動機都出現在學生身上,只是比例不同。
在教育心理學領域裡,一位大師級的人物就是認知心理學先驅布魯納(Jerome S. Bruner),他致力於把認知心理學原理落實於教育實踐中,其學習理論是所有受過正規師訓的教師必讀的理論。以下將簡介其觀點來說明為什麽內在動機比外在動機更重要。
布魯納主張,認識是一項過程,而非一種結果,因此,學習的主要目的不是要記住教師所講和教科書的內容,而是要學生參與建立該學科知識體系的過程;學生不應是被動的、消極的知識接受者,而應是主動的、積極的知識探究者。基於學習的過程比結果更為重要的觀點,他強調要更重視學生內在動機的形成,或把外在動機轉化為內在動機。教師最好的教學方式是激勵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在好奇心的驅使,對學習材料感到興趣。
事實上,內在動機強的學生和外在動機強的學生是有明顯的不同。前者更願意花心思深入探索知識的本質,追根究底究,而且不會止於課堂上老師傳授(以及只是應付考試)的那些知識,他們更樂意在課餘時間通過課外讀物豐富知識。這種學生重視的是提升本身的學習能力,以便能自主學習,獨立解決問題。
(來源:古來萬邦華小
反之,外在動機強的學生,他們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取佳績,從而得到家長和老師的表揚,或其他物質獎勵。對他們而言,只要在考試獲得好成績就滿足了,對考試以外的知識是沒有太大興趣或學習意願。這種學生重視的是增强自身的考試能力與技巧。
從學生長期發展來看,內在動機強的學生可以走得更遠,而外在動機強的學生往往會因外在驅力不在時,就會失去了學習動力。照理說,我們應該注重學生的內在動機,或偶爾用一些外在誘因去激勵學習動機,但最後的目的還是把外在動機轉化為內在動機。惟現實中,大部份學校及家長卻走上注重外在動機的這一條路上,為什麽呢?
這裡頭的關鍵是,內在動機只保證學生的學習能力,無法保證學生的考試成績。聽起來很奇怪,其實研究結果也確實如此。不過,在此不贅,只用本人的親身體驗來解釋何以至此。
十幾年前,我在某一獨中服務時,曾奉命到某華小去培訓他們的小學奧林匹克數學比賽(簡稱奧數)校隊。其中某位據說是超級絕頂聰明的數學天才,一直抗拒參加培訓,顧問老師多次催促後才勉強加入。從隊員解題過程中,發現這位學生果然非常聰明。熟識後漸漸打開心扉接受我的指導,問他當初為何抗拒參加。他說如果一道題目已懂得解答,同樣類似的題目還得做一百題,你會想參加嗎?後來,我向顧問老師了解情況,才搞懂是怎麽回事,也明白校長和顧問老師對我的擔憂,因為我的指導方法和他們熟悉的完全不同。
原來小學階段有好幾個數學比賽,其中一項比賽的題目基本上多到參賽者不可能做完,但難度不高,考驗的是學生又快又準的計算能力。但奧數卻不是這樣子,題目少,時間長,難度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不是那麽重要,思維能力才是關鍵。前者的培訓方式當然是大量解題,後者就不行,我是採用布魯納提倡的發現學習法,一個上午通常也只不過解四、五題左右,重點是培訓學生如何自主地想出解題方法。
(來源:Merdeka Online
我要說的重點是,內在動機強的學生是不願意為了考好成績,去做一百題同樣水平的題目,他們寧願把這個時間花在考試不會考的高水平題目,甚至去挑戰世界水平的難題。事實上,我也觀察到某些有能力考到更好成績的學生會故意考不好,因為他們發現考得太好,大人們的期望就更高,要求就更多,結果對他們帶來更多壓力,更不自主的空間,更不自由的時間。所以,就故意考不好,設法降低大人們的期望,讓自己有更多的自主空間,更多的自由時間。
外在動機強的學生就不一樣,因為大人們的期望就是他們的動力,大人們期望他們考7個A,他們就會盡心盡力往目標前進。所以,很多考試成績非常亮眼的優秀學生是屬於外在動機強的學生。
在小學階段,或許還看不出這兩類「優秀」學生的差距,但升上中學,特別是高中,學習的難度越來越高時,兩者的差距就會逐漸拉開。到大學以後,更是明顯。因為當學習的難度越來越高時,學習能力遠遠比考試能力更為重要。
如今在變幻莫測的時代,終生自主學習能力與主動積極的態度是學生一輩子受用的素養,而學習動機又是學習的重要動力。因此,教育就應該在激勵學生的內在動機上下功夫,不應一再地用外在的獎勵去強化學生的外在動機,要不然其結果就是愛之適足以害之。

諸位大人(董事、校長、家長)要明白一件事,辦教育的第一要務是為了學生,而非為了學校,千萬別為了提升學校名聲卻害了學生的一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