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3日星期日
中國網路封鎖和監控簡史
第一階段:封鎖少數揭露真相的網站
還記得我離開中國的前夜。當時正值某組織遭受全國性的清洗。明明幾天前還可以登錄的網站,忽然間都無法登陸了,有的頁面更為可疑,打開一半時突然出錯。和許多人一樣,這也是我平生第一次清楚體驗GFW的存在。只是當時並不瞭解它的工作原理,也對之束手無策。
第一次的親密接觸雖然短暫,但卻印象深刻。從那時起,中國正式對互聯網上的內容開始了審查。這應該是1999年前後。
在這一階段,被封鎖的多為國外網站,這些網站無非是民運人士活動的前沿陣地,對於國內大多數人影響不大。除此之外,這一時期被封閉的還包括Wikipedia、YouTube等智庫型的網站。這些網站提供的真實資訊使政府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慌。
由於當時GFW採取的方法是將主機列入黑名單和對頁面進行關鍵字過濾,所以有很多方法可以繞過。翻牆軟體隨之開始在國內興起,當時的方法也主要是基於HTTP代理。但很有意思的是,直到今日,這些翻牆軟體居然無一是牆內的中國人自己開發的。
誕生之初的GFW,從一開始起就暴露了行動遲緩的特徵。GFW運作無非是發現一個遮罩一個,這種守株待兔的被動做法使漏網之魚甚多。也正是由於這一時期的行動遲緩,才會有後面無法逆轉的發展。
第二階段:遏制國內不和諧聲音
隨著互聯網在中國的發展,民主自由的資訊“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地進入了中國普通知識份子的視野。隨之而來的是國內BBS、論壇、網站、博客上不和諧的聲音逐漸增多。
由於這些“有害”資訊都是在中國互聯網內部的,所以設置在國境線上的GFW審查設備根本無用武之地,新的方案呼之欲出,其中不乏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網路監控的主戰場也從國外轉向了國內。
對於這些越來越多的國內“有害”資訊,政府機構採取的主要方式是威脅國內的線民和互聯網服務提供者。這段時間頒佈了一系列的條例,如實名上網、網站備案,以及規定網站對於用戶發言負法律責任,逼迫網站實行自我審查。一時間,許多著名論壇、博客、網站人人自危,關閉和刪貼風起雲湧。其中不乏一些國際性的著名網站,如穀歌和微軟,他們在壓力下不得不對中國政府妥協。
同時政府又雇用一些“網路評論員”——五毛——對網路民意進行引導。最詭異的監控方案莫過於2009年5月工信部出臺的綠壩預裝方案。這一方案一出台便如過街老鼠般遭受各方強烈抨擊,最終不了了之。但是這一方案的提出從一個側面體現了政府對於互聯網正面臨全面失控,並極力爭取以簡單粗暴的手段奪回控制權。這一資訊使線民信心大增,同時也讓這場原本暗中的較量擺上了檯面。
這一時期的網路監控對許多人生活造成了影響,也引起了普通人的反感、好奇和關注。網路上一時間怨聲載道。同時,由於許多國內關閉的網站被迫流亡海外,一個適得其反的結果是,在這段時間內,翻牆在國內線民間迅速流行開來。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同一時間,一場封鎖和反封鎖的競爭在翻牆軟體和GFW之間展開,雙方都不斷以升級來抵消對方的升級。但是,GFW始終無法找到終極封鎖方案,卻始終有翻牆軟體可以找到它的破綻,GFW再一次在這場競賽中面臨尷尬境地。
第三階段:向資訊交流平臺開戰
經過這兩個階段一路伴隨中國互聯網成長起來的人,由於對於自由獲取資訊產生了依賴,同時對於傳統媒體習慣性的撒謊忍無可忍,翻牆已經成為許多人生活的一部分,更多人也開始加入翻牆的行列。這段時期另一個重要的現象就是許多互聯網專業人士加入了翻牆的行列。他們對於翻牆技術的傳播和革新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他們借助最新的互聯網技術給GFW出了一個接一個的難題。
這段時期又恰逢大事件發生的高峰期。民族事件、歷史紀念日、自然災害、慶典盛會、維權示威、黑惡事件、食品醫療事故等等層出不窮。這些事件的報導和揭露都借助最新的網路技術以不同形式得以實現,直至網路直播形式的出現,徹底擊毀了傳統媒體形成的資訊壟斷,引起政府的強烈恐慌,同時也促進了網路維權事業的蓬勃發展,為即將到來的更大規模的抗爭做好了準備。
大到社交網站,如Facebook,小到微型博客,如Twitter在這一時期紛紛落馬。基於P2P技術的資源分享平臺,如VeryCD、 BTChina也在這一時期淪陷。從2009年後半年開始,傳播資訊的平臺成為了這一輪爭鬥的主戰場。但是很快,政府將會意識到,真正的敵人不是這些平台,而是資訊傳播本身。
這一階段將是決定輸贏的一步,所以政府一定會不遺餘力地最後一搏。在可預見的將來,從文字到圖片、從音訊到視頻,所有形式的傳播都無法倖免。更多的網站將被關閉、網路審查設備的更新將會更快、更多的網監和五毛將被雇用。直至監視所有即時通訊、電子郵件、短信;監聽所有移動通話,當然也承受更多來自社會的責駡。這雖然無疑將耗盡社會資源,但似乎是唯一的出路,因為這一步如果不能一劍封侯,那麼雙方心裡都很明白,剩下的選擇只有繳械投降的方式了。
第四階段:切斷一切資訊交流
如果還有第四階段的話,這一階段將是短暫的。屆時中國將關閉互聯網、行動電話網,新疆的局面將會擴散到整個中華大地。和朝鮮一樣,中國將回歸飛鴿傳信的年代。屆時大量外資將撤離;股市將崩盤,改革開放活動將順利落下帷幕。
最近發生的一切,說明歷史已經走到了第三階段的後期。在經歷短暫的黑暗之後,光明最終將會到來,互聯網的到來加快了這一歷史進程。對於他們來說,真希望一切都可以重來。
作者:Alan 來源:Alan's Blog
張貼者: 流水行雲 位於 下午7:15
热门帖子
-
2004/04/18 公共論壇 我的野百合(三) 陳信行 1990年三月與五月學運廣場總指揮之一,現任教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 http://www.coolloud.org.tw/node/61541 「人民民主」路線的侷限 要解析民學聯「人...
-
宽中拆楼事件剖析 原文刊于《当今大马》: http://www.malaysiakini.com/columns/222346 黄集初 2013年2月26日 下午1点14分 【时政】天下未集 教育本应是一片神圣的净土,但在现实中,教...
-
发表于 2018年7月27日上午9点05分 | 更新于 2018年7月27日上午9点22分 刊登于: 《当今大马》 【天下未集】 延续 上篇 上篇提到三语文告和统考承认在本质上是语言地位的问题,那么要如何处理这个语言地位的问题呢? 在这里,我引用博...
-
THE TRUE HISTORY OF MALAYSIA HISTORY OF CHINESE & INDIANS IN MALAYS...
-
黃集初/統考是法令下的內部考試? January 5, 2015 - 回應 - Tagged: 教育法令 , 獨中統考 , 董總 , 黃集初 刊登于燧火评论: http://www.pfirereview.com/20150105/ ...
-
電腦鍵盤上你不知道的秘密: 1.很多時候,需要暫時離開座位去做別的事情,如果對自 己的電腦安全很重視,不妨按住windows鍵後,再按 L鍵,這樣電腦就直接鎖屏了,這樣就不用擔心電腦的資料 外泄啦 2.要找電腦上的文件時,一般人會先找到“我的電腦”, 然後點擊打開,而高手...
-
原文刊登于《独立新闻在线》: 丁能补选诉求的意义(上): 从《华团宣言》至《诉求》 Mar 02, 2011 12:19:18 pm 【有言不信/黄集初专栏】 丁能补选已过去了,針对补选成绩的分析及诠释,也有不少文章加以评论一番,但对于《丁能补选诉求》的意义,却...
-
原文刊登于《独立新闻在线》: 教育的集权与分权: 雪州拨地论争平议 2012年03月16日 01:52:04 pm 【有言不信/黄集初专栏】 最近,魏家祥声称雪州民联政府只给支持信,而实际上并没拨地给八打灵公教中学和蒲种益智华小建分校,引起双方一场论战...
-
刊登日期: 2018-12-21 刊登于: 《当代评论》 希盟政府日前提呈的財政預算案,首次對獨中撥款一千兩百萬令吉,金額雖少,算是本國華文教育史上的創舉。如何分配撥款?社會輿論歸納起來不外乎——按學生人數分配或各校均分。惟經過詳細分析、比較後發現,不管站在「華校一...
-
透視芬蘭教育 13-11-2009 報導:劉林李 因材施教屢創佳績 ----------------------- 十多年前,因為諾基亞( Nokia )奇蹟,全球開始注意到芬蘭這個北歐小國。 后來大家發現芬蘭不管競爭力、廉潔度、環保、人權等都遙遙領先全球,讓人刮目相...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