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帖子
-
我不会投他的候选人 读者来函──林平国 周三, 2010年 03月 24日 09:52 我是马华党员,尽管不是中央代表,我却关心马华重选。不讲高职,我讲中委候选人,有几个候选人,我打死不会投他。 哪一些人呢?我来数给你听吧!我心目中第一人是李伟杰,第二人是廖润强。 我不认识他们...
-
东方:美国中西部游记 龙门阵 2013年8月27日 作者: 巫程豪 , 栏名: 峻程豪情 http://www.orientaldaily.com.my/index.php?option=com_k2&view=item&id=7...
-
原文刊登于《独立新闻在线》: 第61所独中乎?——论关丹中华中学 2012年08月25日 08:46:29 pm 日前,隆中华手上的批文在林放的部落客全面公开,让我们对关丹“变种独中”的争议有一更清晰的了解。 【编按:根据《中国报》2012...
-
2012年5月22日 · 分享对象: Senarai Menteri Pelajaran Malaysia: 1 Tun Abdul Razak bin Haji Dato' Hussein 1955 - 1957 2 Mohamed Khir Johari...
-
2009年12月13日星期日 中國網路封鎖和監控簡史 第一階段:封鎖少數揭露真相的網站 還記得我離開中國的前夜。當時正值某組織遭受全國性的清洗。明明幾天前還可以登錄的網站,忽然間都無法登陸了,有的頁面更為可疑,打開一半時突然出錯。和許多人一樣,這也是我平生第一次清楚體驗GFW的存...
-
联合早报: 现代“草莓”不及20年前“野百合” (2010-03-29) ● 吴佳蓓 台湾内望 《远见》杂志最新民调显示,五成以上的台湾年轻世代丧失理想、缺乏典范,形成关心自身多过他人利益的共同特征,时值台湾野百合学运20周年纪念,凸显了两个世代青年追求理想与开创格局的巨大差...
-
评慕尤丁之大专国语教学 2013年10月22日 上午11点00分 【时政】天下未集 原文刊登于《当今大马》: http://www.malaysiakini.com/columns/244513 日前,副首相兼教育部长慕尤丁表示...
-
中国社会正在加速走向溃败 作者:孙立平 清华社会学教授 1.我们是不是焦虑错了问题?现在人们都在关心社会矛盾、社会冲突、群体性事件等问题。之所以有这样的关心,是担心发生大的社会动荡。但事实上,对中国社会最大的威胁可能不是社会动荡,而是社会溃败。 ...
-
1.问:何谓高思维能力? 答:布魯姆把人的认知能力分成 6 级: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鉴、创作。后四种就是所谓的高思维能力。 2.问:以前数学题一节可做 60 题,但现在老师 2 节单单解题只能解 6 题而已。 答:以前的题目只要记忆 + 理解就行了...
2010年7月28日星期三
2010年7月14日星期三
独立新闻在线:三论废除统一标准考试
原文刊登于《独立新闻在线》: http://www.merdekareview.com/news/n/14177.html
Jul 15, 2010 12:16:28 pm
其中一个典型的看法是:“现在的学生稍遇压力,就怨声四起,日后如何担当重任?在工商界,处处皆是压力,没有压力,很多事情就做不好。学校也一样,没有压力,大家就悠闲度日,校內的成绩依然可以非常亮丽,但高中文凭的含金量将会一降再降。”
上述的看法,可以细分成两个问题:一、学生将来如何适应社会的竞争压力;二、学校的管理与绩效。在这里只针对前者加以剖析,后者将另文详述。
首先,没有人会希望自已的孩子没有竞争力,问题是:要培养孩子的竞争力,统一标准考试的压力是唯一且最好的途径吗?如果是的话,那美国是全世界最没有考试压力的国家,依此推论,应该就是最没有竞争力的国家。这显然不通,所以,统一准标考试不是唯一的途径,而且事实上也不是最好的方法。
其次,就算统一标准考试可以培养孩子的竞争力,那是什么样的竞争力呢?简单说,那是单打独斗的竞争力。可是今天的社会上的竞争,不是个人与个人的竞争,是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竞争,只会单打独斗,不能团队合作,那是绝对不行的。请问考试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或许在作弊的时候吧。
体育激发冒险精神
竞争的本质是来自人的攻击性,而体力绝对是攻击性的根基,如果体力不行,不要讲攻击,连抗压都不行。人的攻击性是在对抗之中激发出来的,所以最佳培养的途径是体育活动。只要看看西方的国家,全民皆喜好运动,由喜好运动而使得社会鼓励冒险犯难,而这正是不受限定、突破陈规、不断创新的精神来源。
而我们的孩子恰恰就是因为为了考好成绩而牺牲了体育活动,以致孩子的抗压性和攻击性不能得到适当的发展。我就注意到身边很多事业有成的前辈及朋友,很多读书是不行的,可是毫不例外地,都喜欢课外活动或运动。
曾有个很优秀的学生,毕业时问他有什么打算,他说他想去哈佛,可是看到申请表格就放弃了。我就问原因,他说以他家的经济情况,必须申请到奖学金,可是申请表格上要他填三个领域的表现:学术、课外活动和体育。这个学生,理科第一名,又是学校的风云人物,辩论、演讲、戏剧等都有他份,就是死在体育这一项,因为不要讲校外,连校內运动会都没有拿过一个牌。最后,只好乖乖到新加坡读书。
上述反复论述,是要告诉大家几件事:一、教育除了考试之外,至少还有体育,而且体育对将来就业也好,升学也好,都非常重要;二、五育并重不是口号,可是常常沦为口号;三、不止考试有压力,课外活动和体育活动也是有压力,特別是竞赛性的活动,这些竞赛的成与败都会对孩子的心理带来极大的冲击。除此之外,还有校与校之间的各种竞赛呢,那就更激烈了。
非教育观点的筛选制
另一个典型的看法是考试可以筛分优劣,方便学校可以根据学生成绩,分“优良可劣”编班及收生,没有统一标准考试,如何公平分別优劣。最近华总与民政党交流后宣布的立场也与此相似:“认为小六检试应该保留,一旦交由各校自行评估的话,水平无法统一与一致,肯定将引起更大与更多的混淆。”
基本上,这种看法是站在管理的角度,而不是站在教育的角度。这里引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里的一段话:“几乎没有证据可以证明:选拔的程序能正确地预测一个人是否具有某种特殊职业所需要的才能。一般讲来,这种选拔程序所测验的东西只限于与等级制课程有关的一个狭小的活动范围。”这段话明确指出考试不能有效地选拔所需的人才,既然不能有效区分优劣,那讨论公平不公平还有什么意义可言。
我们再看看《学会生存》对考试的评价:“这种制度奖励强者、幸运者和顺从者,而责备和惩罚不幸者、迟鈍者、不能适应环境者以及那些与众不同的和感到与众不同的人们。.……(而且)这样的选拔方式很少考虑从社会和经济方面来的障碍,而往往把这种障碍说成是由于个人无能,作为拒绝使用的可靠理由。……呆板的、形式主义的和丧失个性的考试制度在教育过程的每一阶段上都造成了损害。”
总之,所谓公平的统一标准考试,只是让那些10%擅长考试的学生享受成功的嗞味,90%的学生则在陪太子读书,他们的价值就是以他们的失败来彰显別人的成功。
精英教育观
退一步的讲,就算考试可以测量学生过去学习的成就,可是考试可以评价一个人未来的成就吗?如果不能的话,那为什么要让学生因为在某一时段的落后,而终身被驱逐到失败的深渊之中呢?
因此没有统一考试的压抑,反而可以让这些“不幸学生”在自已擅长的领域里,去找到自已的舞台,去展现自已的特长,去获得人生中最重要的资本:自信心。这也让学校的生活多姿多采,充满生气。
我们还要进一步地的思考,为什么要在基础教育的阶段,就要把学生分成“优良可劣”?教育是为了培养少数的精英?还是“一个都不能少”?我们一层一层地进逼问题的本质,我们会发现很多人骨子里崇尚的是精英教育,而不是全民教育,及由此而来的上智下愚的社会,所以,常会听到一句话:“豬肉佬没有资格讨论法律课题。”
所谓的教育资源匮乏
理论上,国家的教育体系追求的是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每一间学校,简言之,公平与平等。统一标准考试很多时候是违背了这个理念,其存在的正当理由是当教育资源匮乏,以致不能让每一位应受教育者都得到应有的受教育机会时,而不得不采取一种让大家都认为是“公平”的考试制度,来决定谁可以继续受教育,谁不可以继续受教育,谁可以接受优质的教育,谁只能接受一般的教育。
这就是中国提倡素质教育多年,但应试教育还是盛行不衰的根本原因。由于教育经费严重不足,中国连中小学的义务教育都做不到百分之百免费。反观我国,已经实行11年的免费教育多年了,凭这一点,就让中国望尘莫及。
事实上,马来西亚的大学教育要像德国那样也是免费教育,也不是什么大问题的,只要国家的资源不要“被浪费”就行了。也就是说,就算要废掉马来西亚教育文凭(SPM)和马来西亚高级教育文凭(STPM),也不是太困难的事。最近,首相纳吉宣布,以后所有获九课特优(A+)的马来西亚教育文凭考生都一律获得奖学金,正好是有力的佐证。关于这一点,我会另文详述。
因此,我国的国家教育体系是绝对有能力做到公平与平等的对待每一学生、每一学校。为与不为,完全是政治上的考量。
为教育还是为利益?
除了上述針对一些典型的看法,提出一些剖析之外,我在此还要补充一个很关键的重点,因有友人提醒我,这是这次争议的深层原因。
2010年7月8日,《光华日报》的电子报有一则新闻:“UPSR、PMR若废除,补习印刷业损失最大”,其內文提到:“倘若政府废除小六评估考试(UPSR)与初中评估考试(PMR)考试制度,这将直接造成补习行业严重受创,这也令参考书印刷商面临估计百万令吉的损失。……间接地会砸破大多数教师的‘饭碗’,尤其是多数教师为提供学生补习,都靠此补习赚取额外收入补贴开销。”
因此,业者也希望:“有鉴于此,从事教育工作者敦促各方面能够出席教育部的圆桌会议,深入了解及研究各项事宜,方才决定。”
报导中还提供了一项数据:“慕尤丁表示,共有20万2327名学生在国內2487补习中心报读小六评估考试、初中评估考试、大马教育文凭(SPM)以及大马高级教育文凭(STPM)的补习班。”
到目前为止,纵观所有的反对意见,没有一个有提到上述的原因,让人不禁要怀疑现有的各种反对意见的背后,到底有多少是为了教育,有多少是为了利益?
各位如果还有印象,2005至2006年间,曾掀起董校风波和校长涉贪的争议,前后纷纷扰扰了七个月。寰宇电视(Astro)AEC频道的《就事论事》座谈节目,也一连四集讨论了相关课题。
我浏览了当时的资料,包括林武聪编的《掀开华小的地毯》及陈爱梅著的《大马华小走向何方》(这本著作值得大家详读),除了少数一两人有从教育专业角度来探讨有关的课题之外,几乎都把焦点放在人事与监管的问题上。董总过后还因此而推动华小董事醒觉运动,大力提倡董事会主权。
本末倒置的治学理念
从上述的资料中,有几点值得我们深思。
一、家长方面。假设家长都不出钱,这些利益那里来?那为什么家长会埋单呢?因为我们的家长都很关心的孩的教育,但大多数却不懂什么是教育。他们的教育观念就是考试,没有考试就没有教育。这些补习、参考书、作业簿,以及随之而来的书包过重的问题,统统都是为了应付统一标准考试而来的。没有了统一标准考试,这些问题还是问题吗?由此可见,家长的教育观念是很关键的,所以,我们应该推动的是家长对教育的醒觉运动。
二、校长和校长职工会方面。家长不了解教育,这是正常的现象,但校长呢?根据陈爱梅的概括,从1993年至2006年,华社与华文报章对华小的抨击是:书包过重、功课繁重、填鸭式教育。而校长的回应是呼吁政府废除小六评估考试(UPSR),校长职工会更宣称:小六评估考试不废除,华小难以推行素质教育。很明显的,校长是知道问题的症结所在。
但同样是在应试教育下,为什么华小盛行做作业文化,而国小却没有如此风气。一些校长的回应是家长怕输心理造成,可是据陈爱梅的分析是一些校长的本末倒置的治学理念,对家长的教育观念,发挥了潜移默化的误导影响。
也有华小校长是有良知,不受这些恶劣文化的摆布,但陈爱梅从访谈中得知,这些校长在开会时,常受到书商或同业的刻意冷落与孤立。而且传闻中,“华小校长的委任,似乎也与这些书商的安排有一定的联系”。显然,校长任命的程序是值得关注的议题,以免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有一点要特別提的是,在当时激烈的纷争中,及媒体的渲染下,使得大众有一印象,即大多数校长都涉嫌贪污。以我曾担任独中校长的经历,以及与一些华小校长的接触,我敢说这个印象对绝大多数华小校长是不公平的。家总在这方面是犯了过度推论的错误,不能以几个地方的案例,来推论全国的情况。总之,家总因为少数有问题的校长,而采取一种似乎全体校长都有问题的姿态,在策略上家总是如何考量,我不得而知,但长期而言,这种对抗的势态绝对不利于教改的推行。
三、董事会方面。这里只提一点个人的经历。在2006年爆发董校风波时,我正在砂拉越的某一独中当校长。有董事问我是怎么回事,我也不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因为一切资讯也是从报章获得。后来,董事在深入的了解后,就跟我说:“这是西马的问題,我们这里没有这些问题。”原来在砂拉越,华小的食堂是归董事会管,华小的作业簿虽由校方处理,但董事会有最后的决定权,所以也是受董事会监管。而且在砂拉越,只有极少数的华小有家协组织。简言之,砂拉越华小董事会不存在董事会主权的问题。这就很值得全国的董总和各州的董联会去深入地了解和取经。
四、教师方面。从资料显示,在整个董校风波中,几乎完全听不到教师的声音。陈爱梅在她的著作里对这方面有专节的讨论:“从听不到华小老师的声音看华小老师的专业水平”。这里就不详述了,请各位去参阅。不过,从她的论述中,显然我们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总而言之,我基本上是从理论上去主张废除统一标准考试,可是现在看来,特別是从现实的阴暗面来看,我的主张不止是正确,而且还应该急不容缓地马上实行,特別是小六评估考试的废除,更应该即刻执行。
后记:在完稿时,正好看到教总和校长职工会发表联合文告。细读其文,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绝对是大手笔,展现了作为专业组织应有的水平。所有关心教育者,应该好好地细读。基本上,文告的立场和我主张是一致的,唯一不同之处,他们是期望教育部能自上而下去推动教改,我则是强调由下而上。不过,总体而言,这篇文告将会是华教史上一篇重要的文献,不可忽略。
订阅:
博文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