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刊当今大马:http://www.malaysiakini.com/columns/240325
【时政】天下未集
自教育部于2012年9月11日公布了《2013-2025教育大蓝图》初步报告(以下简称《第3教育大蓝图》)至今,已将近一年了。本已冷淡下来来,可是大选过后,有关《第3教育大蓝图》的议题又开始热起来,特別是教总与董总关于华小国文课时的分歧更是闹得沸沸扬扬。
事实上,在《第3教育大蓝图》里与华教有关的议题,主要是在第1阶段里提出把各源流学校的国文课程纲要及评量标准统一,进而提出对国文程度弱的学生要每周课后补习5个小时的措施;然后,在国文课程标准统一的基础上,再于2017年废除中学预备班。现今热点议题:“华小国文课时议题”并没有在《教育大蓝图》里出现。
“华小国文课时”的议题是出现在教育部提出的《小学课程标准》(KSSR)第二阶段课时建议案里。不过,现在这个议题已和《第3教育大蓝图》混在一起了,所以,也列入本文讨论主题之一。
基本上,目前与华教有关的议题,具体来说一共有4个:1.学前教育;2.华小国文课时;3.学生交融团结计划;4.首选学校。以下就針对上述4个华教相关议题加以分析。
学前课程硬性语言规定
1.学前教育。坦白说,华教界一路来不是很重视学前教育这一领域。最近,却因反对《第3教育大蓝图》而关注起来,这也算是好事一件,希望下来也能继续关注。不过,我们对我国的学前教育状况还是要有准确及全面的认识,才能真正掌握问题的关鍵。
事实上,教育部在1994年提出的《教育部主要工作目标》里,就有一项工作目标是針对学前教育。当时,就提出要确保所有的儿童在5岁入学,并且要统一幼稚园课程纲要并确保被推行。到了《1996年教育法令》,就把学前教育纳入国家教育体系,有关的条文是从第20条到第26条。其中的第20条就规定所有的幼稚园必须注冊,否则将视为是犯下一项罪行。
最近,大家会很重视学前教育,就是因为《第3教育大蓝图》里提到要“强力鼓励私立幼稚园注冊”。本来,注冊也没什么,任何一个组织,包括公司在內,要合法地存在,当然要注冊。只是有人引用了《1996年教育法令》的第17条之1款的规定加以推论,如果幼稚园注冊了,就要一概用马来语为教学媒介语。此论一出,就挑动了许多人的神经,情绪激昂。
的确,第17条之1款是规定所有的教育机构必须以马来语为主要教学媒介语,而教育机构确实是涵蓋了幼稚园。但正如前述,《1996年教育法令》对幼稚园是有特別规定,即第20条至第26条,其中的第23条就是針对幼稚园的媒介语而制定的,其条文曰:“虽然有第17(1)条的规定,非国语的语文也可以作为幼稚园的教学媒介;惟当一所幼稚园使用非国语的语文时,它必须将国语列为必修科。”
因此,按照特別规定优先一般规定的法学原理,幼稚园就算注冊了,其教学媒介语的规定当然是以第23条为准,而不是以第17条之1款为准。
事实上,幼稚园的问题不在《第3教育大蓝图》,而是在2010年尾制定及2011 年执行的《国家学前标准课程》。在《国家学前标准课程》里把幼稚园分成两大类:一是以马来语为教学媒介语,另一是以非马来语为教学媒介语。对这两类的幼稚园又分別对语言使用时数做出规定,请见下表:
看了上表,就可以清楚地知道,问题不在《第3教育大蓝图》,而是在《国家学前标准课程》。目前,有好几份华团对《第3教育大蓝图》的备忘录或联合声明,惟只有以隆雪华堂为首的16华团联合声明,有明确地提出要修改《国家学前标准课程》有关对语言使用的硬性规定。这才是问题的关鍵所在。
国文课程标准是关键
2.华小国文课时。正如前述,《第3教育大蓝图》是没有提及华小国文课时议题,反而是提及国文课程标准的议题。在深入讨论之前,有三个基本概念要先厘清。
首先,华小国文课程是否比过去更难更深,和是否和国小一样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前者是和华小过去的国文课程做比较,而后者则是和国小的国文课程做比较,前者是纵向比较,后者是横向比较,不能混为一谈。因此,华小国文课程比过去更难更深,不能推论出华小的国文课程与国小一样。
其次,现行的UPSR制度,华小的国文试卷和国小的国文试卷是各別出题,难度不一样。再则,这里是讨论国文问题,所以,不能以整体成绩来衡量国文的成绩如何如何。因为,整体成绩是包括了所有的科目在內,就算整体成绩不錯,也不能推论出国文成绩不錯。
看回《第3教育大蓝图》,其所以要建议各源流学校的国文课程与考试标准要统一,最主要的理由是学生进入国民中学就读时,国民型小学的学生就要从以非马来语为媒介语的环境转换为以马来语为媒介语的环境。为了要让学生能顺利地适应这种语言转换,所以,就要从小学4年级开始提升国语的程度。
那华裔生从华小升到国中是否面临语言转换的问题呢?事实上,的确是有面临语言转换的问题,其具体的表现就是辍学问题。有论者以华裔生在教育文凭考试(SPM)上的成绩表现不錯,来推论华裔生没有面临语言转换的问题,那只是看教育的结果,没有看教育的过程,也就是说完全没有考虑辍学问题。
我们要怎么有理地回应这个问题呢?那就是保留并且强化中学预备班,以有效地在一年內提升学生的国语水平,以达到语言转换的目的。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中学预备班的关鍵处,它等于就是华小的防火墙。
那么华小的主要特征是什么?那就是除了语文科外,以华语为所有科目的教学媒介语,这才是华小的底线。所以,当年改制时,华小可以接受改制,而华文中学不接受的根本原因也在这里,那就是教学媒介语的问题。
那华小的底线是否有被“侵入”过?有,就是在数理英化时期。最后,我们得到是一个双语方案,即同时以华英双语教导数学和科学。
废数理英化多出四节课
回到“华小国文课时”这个议题,虽然不在《第3教育大蓝图》里,但却在争论中,和《第3教育大蓝图》紧紧地绑在一起,所以,又不得不讨论。
在数理英化时期,华小四至六年级,数学和科学各有2节是以英语教导。现在,数理英化措施是逐年废除,明年就到4年级,所以,这多出的4节课要如何安排,就是“华小国文课时”议题的关鍵所在。
在深入探讨各方案之前,先看看董总如何回应这个问题。笔者曾出席教总与隆雪华堂的数次汇报会与内部交流会,因此了解箇中情况。在7月15日,教总召开华团汇报会,汇报有关华小国文课时,董总代表就反对教总210分鈡的建议,而坚持180分鈡。王超群就反问回董总代表如何处理这4节课,当时,董总代表没有明确回应。
所以,每次董总或其支持者反对210分鈡的建议时,教总也好,华团也好,都会要求董总或其支持者提出一个替代方案,而董总在这方面的回应都一直不明确。最早是说可以考虑加到道德课,但显然不合理。过后不久又建议可以考虑减总课时,但这会牽涉到所有源流学校,不可能只减华小,不减国小和淡小。
到了8月20日,教总第二次召集华团汇报时,连董总代表在內,一共有22个华团出席,会议上除了教总和校长职工会发言外,主要就是董总代表发言。董总代表大部份的时间就是说明为何坚持180分鈡而反对210分鈡,只在间中提到可以考虑英语加2节,剩下2节就各別1节加到数学和科学上,可是语气又不很肯定。
国文课时的四个方案
直到8月26日,董总才在报章上正式公布其替代教总的方案,即英语加2节,数学加1节,科学加1节,而数学和科学各加1节的理由是要恢复数理英化之前的节数。
于是,到目前为止,关于国文课时问题一共有4个方案。为了公平起见,我们也要同时考虑三个源流小学的情况。所以,一些基本数据就整理如下:
(1)所有源流学校的主要语言都没有变化:
(2)所有源流学校的数学都比英化数理之前减少了1节,不止是华小而已:
(3)同样的,所有源流学校的科学都比英化数理之前减少1节:
下来,我们从华小及淡小的立场观察各方案的比较:
注:
1.时间单位为分鈡。
2.(华)指华语,(英)指英语。
方案1 是教育部在《小学课程标准》里的建议,其要点是国文增3节,英文增1节,加起来是4节。
方案2是教专、首相署淡小发展行动理事会和淡小校长协会的建议,其要点是国文增2节,英文增3节,道德课减1节。
方案3是教总、华总、校长职工会和淡小教师职工会的建议,其要点是国文增1节,英文增3节,加起来也是4节。
方案4是董总的建议,其要点是国文没动,英文增2节,数学加1节,科学加1节,加起来也是4节。
不管如何,这4个方案都不动总课时1500分鈡,而只是在4节课如何处理上下功夫。此外,不管教总的方案,还是董总的方案,都遵循一个限制,那就是英文节数不能超过国文节数。所以,董总由于坚持180分鈡的立场,英文科就只能增加2节至180分鈡。反之,教总在国文科上增1节,在英文科就能增加3节至210分鈡。
方案1至方案3都只在语文和道德课上做调整,因为,国小的语文课的安排是和华小及淡小不一样,加上国小是上伊斯兰课。所以,变动最小的方案就是在语文和道德课上做调整。
方案4动到数学和科学,那就变动很大,因为除了语文和道德课外,三个源流学校的其他科目的课程纲要是一样,只是教学媒介语不同而己,所以,节数一定是一样的。也就是说,要嘛一起增,要嘛一起减,不可能只是增加华小节数。如果因为说数理科是华小的强项,所以,就要各增一节,这种理由只是说给华社內部自己人听而己。上了法庭或投诉到联合国,那肯定不行。
由于,数理英化时期是有4节课是用英语教授数学和科学,现在这4节课改为教国文和英文,因此,对华小而言,不管方案1和方案3,都只是续继数理英化的状况。而方案3当然是比方案1好,因为,原来4节课是以英语授课,照道理应该加到英语,可是是如此一来,英文课变成240分鈡,国文课变成180分鈡,显然不合国情。所以,1节加国文,3节加到英文,就变成两边都是210分鈡,符合国情,这也就是方案3的由来。总之,不应简单推论增国语节,就会减华语授课节数。
不管怎么,从华教立场而言,最糟糕的情况是方案1,其次是方案2。方案3及方案4,基本上,是华社內部的争议,但这个议题本来就不在《第3教育大蓝图》里,还是有少许缓冲时间去处理,无限上纲上限,则于事无补。
扩大交融计划危及华校?
3.学生交融团结计划。从董总网页上的资料来看,这个议题其实是源自1985年教育部提出的综合学校计划。当时,董教总提出反对意见,过后和时任教育部长的阿都拉巴达威会谈。结果双方同意以“学生交融团结计划”代替“综合学校计划”,对于《学生交融团结计划指南》的内容也达至了共识。
该指南里有列明:“三种源流学校的媒介语可以在有关计划的一切会议、仪式、文告、说明、出版等之中使用”。不过,隨着教育部长换了新人,“学生交融团结计划”就没有继续推行。
可从董总网页上的资料来看,到了2004年,教育部又发出一份《完善学生交融团结计划一般指南》予各州教育局和学校,看起来“学生交融团结计划”又重新启动。查下资料,原来阿都拉巴达威在2003年9月上台,所以,应该和其上台有密切关系。
針对这份《一般指南》,邝其芳《“学生交融团结计划”新旧指南的比较》一文认为没有正确反映前一份指南的內容和基本精神,其中就没有提到“可以自由使用参与学校的媒介语”。所以,邝其芳认为:“为了令人民安心,学校教育学校组应该即刻收回《一般指南》,并完全按照原来的《学生交融计划指南》来真正地推行‘学生交融团结计划’。”
到了《2006—2010年教育大蓝图》(以下简称《第2教育大蓝图》),在其第4章:“建立民族国家”里,明确列入“学生交融团结计划”,并提到这是时任首相的阿都拉巴达威之倡议,且设定目标为到了2010年,地区上的各源流学校的参与率达100%。
到了《第3教育大蓝图》,在第7章有专节议论“学生交融结计划”,其标题为:“以联课活动促成交融”(RIMUP:Integration through co-curricular activity),里面检讨了“学生交融团结计划”,主要提出两点:一、以任务导向活动及团队活动有较好的效果;二、近年预算的削减,削弱了计划的成效。
在活动类別里,提出5大活动:(1)学术活动;(2)体育活动;(3)课外活动;(4)社区活动;(5)爱国活动。在预算上,提到在2007年的拨款有2,540万,但到了2011年却只有24万。拨款如此大幅度地下降,这可能是因为阿都拉巴达威己经下台的关系吧。
最近大家会很关注这个议题,主要是因《第3教育大蓝图》提到在第2阶段(即2016-2020年),会提升与扩大“学生交融团结计划”,有人推论这是华教一大危机,因为这项活动将推展到私立学校,这当然包括独中在內。那把活动提升及扩大,甚至推展到独中,是否真是华教一大危机呢?
我们先看下其较具体的目标,那就是希望每间学校每年能够参加2次校际活动。这其中极可能是上半年举办一场联合运动会,然后,下半年来一个社区服务活动,如大扫除之类。然后,有关经费是由教育部负责。这样子的形式,如何推论是华教一大危机呢?
况且,不要忘了,“学生交融团结计划”是要花錢的,要提升、要扩大、又要有“效果”,就意味差要拨更多的款项下来。显然,府政现在是没什么錢,那到了2016后是否就会有更多錢,而可以拨更多的款项到“学生交融团结计划”呢?大家不妨想一想。
首选学校的素质是关键
4.首选学校。这个议题又和阿都拉巴达威有关,他当了首相后,在2004年就提出政府将提升国小成为全民的“首选学校”。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就是在国小开设华文班及淡米尔文班,以吸引土著家长,达致种族交融的目的。而教育部也于是年成立了“强化国小委员会”。
到了《第2教育大蓝图》,里面有6大核心策略,其中一个就是“强化国民学校”,用了一章的篇幅来阐述,即第4章。在这一章里,详述了其政策、策略及具体计划,涵蓋了学前、小学及中学阶段,也提到要在国小加强华、淡语教学。还提到,为了配合建立“民族国家”的理念,强化国民学校应列为第9大马计划的一项核心任务。这意味着要拨更多的预算来强化国民学校。
当时,董教总写了一份厚厚的意见书:《董教总对<2006--2010>总体意见书2006--2010>》,其章节为:(一)前言;(二)《五年教育蓝图》內容大要;(三)《五年教育蓝图》的指导思想与教育理念;(四)我们的建议;(五)结语;(六)附录,全面且详实地回应《第2教育大蓝图》。这份总体意见书直到今天仍然是掷地有声。
到了《第3教育大蓝图》,则没有特別强调“首选学校”,只是在第7章中的一节:“在学校强化团结”里提到:“在第3阶段将会看到国小和国中成为所有家长的选择”。有人认为这也是华教一大危机,可是在《第2教育大蓝图》的阶段,都没有把“首选学校”视为一大危机,为何到了《第3教育大蓝图》时,却是一大危机?还是说教育部准备用强制手段,要求所有各族群的学生都进入国民学校呢?
事实上,国民学校要成为吸引家长,而不是强制的“首选学校”,其自身是面临3大挑战:
(1)非土著家长对母语水平的要求。国小的华文及淡米尔文是第二语言教学,且只有3节,如何能满足非土著家长的要求呢?
(2)国民学校长及教师对族群差异的敏感度。媒体上,时不时会出现“回中国”论或“回印度”论的争议,非土著家长怎么有信心把孩子送去国民学校呢?
(3)教育素质。现在很多马来家长把孩子送去华小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对国小的教育素质没有信心。而私立学校及国际学校现在越来越盛行,也是因为家长对国民教育系统没有信心,包括有錢的马来家长。如果,连对教育素质有要求的马来家长对国民学校都没有信心,国民学校要如何成为“首选学校”呢?
反之,如果在不强制的情况下,国民学校真的成为“首选学校”,那意味着华小的素质不如国小、独中的素不如国中,这的确是华教一大危机。但真的出现这种情况,我们是否应该先自我检讨呢?
忽略市场对华教挑战
综合上述,学前教育的问题不是出在《第3教育大蓝图》,而是在《国家学前标准课程》。华小的议题在《第3教育大蓝图》里,主要是三个:(1)国文课程标准统一;(2)课后额外补习;(3)中学预备班废除,其中最关鍵的是国文课程标准统一的问题。
课时问题则不在《第3教育大蓝图》里,所以,还有少许缓冲的时间去处理。学生交融团结计划是否是华教危机,还言之过早,必须了解其具体运作的情况,才能下论断。最后,如果在不强制的情况下,国民学校反而能成为“首选学校”,我们反而应该自我检讨自身教育系统的教育素质。
其实,我们一直以来都忽略了市场对华教的挑战,即私立学校及国际学校。可能很多人不晓得,在大量出现国际学校的情况下,已经出现了一些收费“便宜”的国际学校。总之,不能再用僵化的观念来看未来的的变化。如果,连政府都没法抵挡市场的力量时,难道华教可以幸免于外?
自教育部于2012年9月11日公布了《2013-2025教育大蓝图》初步报告(以下简称《第3教育大蓝图》)至今,已将近一年了。本已冷淡下来来,可是大选过后,有关《第3教育大蓝图》的议题又开始热起来,特別是教总与董总关于华小国文课时的分歧更是闹得沸沸扬扬。
事实上,在《第3教育大蓝图》里与华教有关的议题,主要是在第1阶段里提出把各源流学校的国文课程纲要及评量标准统一,进而提出对国文程度弱的学生要每周课后补习5个小时的措施;然后,在国文课程标准统一的基础上,再于2017年废除中学预备班。现今热点议题:“华小国文课时议题”并没有在《教育大蓝图》里出现。
“华小国文课时”的议题是出现在教育部提出的《小学课程标准》(KSSR)第二阶段课时建议案里。不过,现在这个议题已和《第3教育大蓝图》混在一起了,所以,也列入本文讨论主题之一。
基本上,目前与华教有关的议题,具体来说一共有4个:1.学前教育;2.华小国文课时;3.学生交融团结计划;4.首选学校。以下就針对上述4个华教相关议题加以分析。
学前课程硬性语言规定
1.学前教育。坦白说,华教界一路来不是很重视学前教育这一领域。最近,却因反对《第3教育大蓝图》而关注起来,这也算是好事一件,希望下来也能继续关注。不过,我们对我国的学前教育状况还是要有准确及全面的认识,才能真正掌握问题的关鍵。
事实上,教育部在1994年提出的《教育部主要工作目标》里,就有一项工作目标是針对学前教育。当时,就提出要确保所有的儿童在5岁入学,并且要统一幼稚园课程纲要并确保被推行。到了《1996年教育法令》,就把学前教育纳入国家教育体系,有关的条文是从第20条到第26条。其中的第20条就规定所有的幼稚园必须注冊,否则将视为是犯下一项罪行。
最近,大家会很重视学前教育,就是因为《第3教育大蓝图》里提到要“强力鼓励私立幼稚园注冊”。本来,注冊也没什么,任何一个组织,包括公司在內,要合法地存在,当然要注冊。只是有人引用了《1996年教育法令》的第17条之1款的规定加以推论,如果幼稚园注冊了,就要一概用马来语为教学媒介语。此论一出,就挑动了许多人的神经,情绪激昂。
的确,第17条之1款是规定所有的教育机构必须以马来语为主要教学媒介语,而教育机构确实是涵蓋了幼稚园。但正如前述,《1996年教育法令》对幼稚园是有特別规定,即第20条至第26条,其中的第23条就是針对幼稚园的媒介语而制定的,其条文曰:“虽然有第17(1)条的规定,非国语的语文也可以作为幼稚园的教学媒介;惟当一所幼稚园使用非国语的语文时,它必须将国语列为必修科。”
因此,按照特別规定优先一般规定的法学原理,幼稚园就算注冊了,其教学媒介语的规定当然是以第23条为准,而不是以第17条之1款为准。
事实上,幼稚园的问题不在《第3教育大蓝图》,而是在2010年尾制定及2011 年执行的《国家学前标准课程》。在《国家学前标准课程》里把幼稚园分成两大类:一是以马来语为教学媒介语,另一是以非马来语为教学媒介语。对这两类的幼稚园又分別对语言使用时数做出规定,请见下表:
类別 | 语言使用时数 | 合计 | ||
马来语 | 英语 | 华语/淡米尔语 | ||
马来语为教学媒介语 | 600分鈡 | 600分鈡 | - | 1200分鈡 |
非马来语为教学媒介语 | 400分鈡 | 400分鈡 | 400分鈡 | 1200分鈡 |
看了上表,就可以清楚地知道,问题不在《第3教育大蓝图》,而是在《国家学前标准课程》。目前,有好几份华团对《第3教育大蓝图》的备忘录或联合声明,惟只有以隆雪华堂为首的16华团联合声明,有明确地提出要修改《国家学前标准课程》有关对语言使用的硬性规定。这才是问题的关鍵所在。
国文课程标准是关键
2.华小国文课时。正如前述,《第3教育大蓝图》是没有提及华小国文课时议题,反而是提及国文课程标准的议题。在深入讨论之前,有三个基本概念要先厘清。
首先,华小国文课程是否比过去更难更深,和是否和国小一样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前者是和华小过去的国文课程做比较,而后者则是和国小的国文课程做比较,前者是纵向比较,后者是横向比较,不能混为一谈。因此,华小国文课程比过去更难更深,不能推论出华小的国文课程与国小一样。
其次,现行的UPSR制度,华小的国文试卷和国小的国文试卷是各別出题,难度不一样。再则,这里是讨论国文问题,所以,不能以整体成绩来衡量国文的成绩如何如何。因为,整体成绩是包括了所有的科目在內,就算整体成绩不錯,也不能推论出国文成绩不錯。
看回《第3教育大蓝图》,其所以要建议各源流学校的国文课程与考试标准要统一,最主要的理由是学生进入国民中学就读时,国民型小学的学生就要从以非马来语为媒介语的环境转换为以马来语为媒介语的环境。为了要让学生能顺利地适应这种语言转换,所以,就要从小学4年级开始提升国语的程度。
那华裔生从华小升到国中是否面临语言转换的问题呢?事实上,的确是有面临语言转换的问题,其具体的表现就是辍学问题。有论者以华裔生在教育文凭考试(SPM)上的成绩表现不錯,来推论华裔生没有面临语言转换的问题,那只是看教育的结果,没有看教育的过程,也就是说完全没有考虑辍学问题。
我们要怎么有理地回应这个问题呢?那就是保留并且强化中学预备班,以有效地在一年內提升学生的国语水平,以达到语言转换的目的。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中学预备班的关鍵处,它等于就是华小的防火墙。
那么华小的主要特征是什么?那就是除了语文科外,以华语为所有科目的教学媒介语,这才是华小的底线。所以,当年改制时,华小可以接受改制,而华文中学不接受的根本原因也在这里,那就是教学媒介语的问题。
那华小的底线是否有被“侵入”过?有,就是在数理英化时期。最后,我们得到是一个双语方案,即同时以华英双语教导数学和科学。
废数理英化多出四节课
回到“华小国文课时”这个议题,虽然不在《第3教育大蓝图》里,但却在争论中,和《第3教育大蓝图》紧紧地绑在一起,所以,又不得不讨论。
在数理英化时期,华小四至六年级,数学和科学各有2节是以英语教导。现在,数理英化措施是逐年废除,明年就到4年级,所以,这多出的4节课要如何安排,就是“华小国文课时”议题的关鍵所在。
在深入探讨各方案之前,先看看董总如何回应这个问题。笔者曾出席教总与隆雪华堂的数次汇报会与内部交流会,因此了解箇中情况。在7月15日,教总召开华团汇报会,汇报有关华小国文课时,董总代表就反对教总210分鈡的建议,而坚持180分鈡。王超群就反问回董总代表如何处理这4节课,当时,董总代表没有明确回应。
所以,每次董总或其支持者反对210分鈡的建议时,教总也好,华团也好,都会要求董总或其支持者提出一个替代方案,而董总在这方面的回应都一直不明确。最早是说可以考虑加到道德课,但显然不合理。过后不久又建议可以考虑减总课时,但这会牽涉到所有源流学校,不可能只减华小,不减国小和淡小。
到了8月20日,教总第二次召集华团汇报时,连董总代表在內,一共有22个华团出席,会议上除了教总和校长职工会发言外,主要就是董总代表发言。董总代表大部份的时间就是说明为何坚持180分鈡而反对210分鈡,只在间中提到可以考虑英语加2节,剩下2节就各別1节加到数学和科学上,可是语气又不很肯定。
国文课时的四个方案
直到8月26日,董总才在报章上正式公布其替代教总的方案,即英语加2节,数学加1节,科学加1节,而数学和科学各加1节的理由是要恢复数理英化之前的节数。
于是,到目前为止,关于国文课时问题一共有4个方案。为了公平起见,我们也要同时考虑三个源流小学的情况。所以,一些基本数据就整理如下:
(1)所有源流学校的主要语言都没有变化:
科目 | 英化数理之前 A | 英化数理时期 B | 小学课程标准 C | 节数增减 C-A | 节数增减 C-B |
国小的国文 | 300分鈡 | 300分鈡 | 300分鈡 | 无 | 无 |
华小的华文 | 300分鈡 | 300分鈡 | 300分鈡 | 无 | 无 |
淡小的淡米尔文 | 300分鈡 | 300分鈡 | 300分鈡 | 无 | 无 |
(2)所有源流学校的数学都比英化数理之前减少了1节,不止是华小而已:
科目 | 英化数理之前 A | 英化数理时期 B | 小学课程标准 C | 节数增减 C-A | 节数增减 C-B |
国小的数学 | 210分鈡 | 210分鈡 | 180分鈡 | 少1节 | 少1节 |
华小的数学 | 210分鈡 | 180分鈡(华) 60分鈡 (英) | 180分鈡 | 少1节 | 无(华) 少2节(英) |
淡小的数学 | 210分鈡 | 210分鈡 | 180分鈡 | 少1节 | 少1节 |
(3)同样的,所有源流学校的科学都比英化数理之前减少1节:
科目 | 英化数理之前 A | 英化数理时期 B | 小学课程标准 C | 节数增减 C-A | 节数增减 C-B |
国小的科学 | 150分鈡 | 150分鈡 | 120分鈡 | 少1节 | 少1节 |
华小的科学 | 150分鈡 | 90分鈡(华) 60分鈡(英) | 120分鈡 | 少1节 | 增1节(华) 少2节(英) |
淡小的科学 | 150分鈡 | 150分鈡 | 120分鈡 | 少1节 | 少1节 |
下来,我们从华小及淡小的立场观察各方案的比较:
项目 | 英化数理之前 | 英化数理时期 | 方案1 | 方案2 | 方案3 | 方案4 | |
华小 | 淡小 | ||||||
国文 | 150 | 180 | 270 | 240 | 210 | 180 | |
英文 | 90 | 120 | 150 | 210 | 210 | 180 | |
数学 | 210 | 180(华) 60(英) | 210(英) | 180 | 180 | 180 | 210 |
科学 | 150 | 90(华) 60(英) | 150(英) | 120 | 120 | 120 | 150 |
道德课 | 150 | 120 | 150 | 150 | 150 | 120 | 150 |
1.时间单位为分鈡。
2.(华)指华语,(英)指英语。
方案1 是教育部在《小学课程标准》里的建议,其要点是国文增3节,英文增1节,加起来是4节。
方案2是教专、首相署淡小发展行动理事会和淡小校长协会的建议,其要点是国文增2节,英文增3节,道德课减1节。
方案3是教总、华总、校长职工会和淡小教师职工会的建议,其要点是国文增1节,英文增3节,加起来也是4节。
方案4是董总的建议,其要点是国文没动,英文增2节,数学加1节,科学加1节,加起来也是4节。
不管如何,这4个方案都不动总课时1500分鈡,而只是在4节课如何处理上下功夫。此外,不管教总的方案,还是董总的方案,都遵循一个限制,那就是英文节数不能超过国文节数。所以,董总由于坚持180分鈡的立场,英文科就只能增加2节至180分鈡。反之,教总在国文科上增1节,在英文科就能增加3节至210分鈡。
方案1至方案3都只在语文和道德课上做调整,因为,国小的语文课的安排是和华小及淡小不一样,加上国小是上伊斯兰课。所以,变动最小的方案就是在语文和道德课上做调整。
方案4动到数学和科学,那就变动很大,因为除了语文和道德课外,三个源流学校的其他科目的课程纲要是一样,只是教学媒介语不同而己,所以,节数一定是一样的。也就是说,要嘛一起增,要嘛一起减,不可能只是增加华小节数。如果因为说数理科是华小的强项,所以,就要各增一节,这种理由只是说给华社內部自己人听而己。上了法庭或投诉到联合国,那肯定不行。
由于,数理英化时期是有4节课是用英语教授数学和科学,现在这4节课改为教国文和英文,因此,对华小而言,不管方案1和方案3,都只是续继数理英化的状况。而方案3当然是比方案1好,因为,原来4节课是以英语授课,照道理应该加到英语,可是是如此一来,英文课变成240分鈡,国文课变成180分鈡,显然不合国情。所以,1节加国文,3节加到英文,就变成两边都是210分鈡,符合国情,这也就是方案3的由来。总之,不应简单推论增国语节,就会减华语授课节数。
不管怎么,从华教立场而言,最糟糕的情况是方案1,其次是方案2。方案3及方案4,基本上,是华社內部的争议,但这个议题本来就不在《第3教育大蓝图》里,还是有少许缓冲时间去处理,无限上纲上限,则于事无补。
扩大交融计划危及华校?
3.学生交融团结计划。从董总网页上的资料来看,这个议题其实是源自1985年教育部提出的综合学校计划。当时,董教总提出反对意见,过后和时任教育部长的阿都拉巴达威会谈。结果双方同意以“学生交融团结计划”代替“综合学校计划”,对于《学生交融团结计划指南》的内容也达至了共识。
该指南里有列明:“三种源流学校的媒介语可以在有关计划的一切会议、仪式、文告、说明、出版等之中使用”。不过,隨着教育部长换了新人,“学生交融团结计划”就没有继续推行。
可从董总网页上的资料来看,到了2004年,教育部又发出一份《完善学生交融团结计划一般指南》予各州教育局和学校,看起来“学生交融团结计划”又重新启动。查下资料,原来阿都拉巴达威在2003年9月上台,所以,应该和其上台有密切关系。
針对这份《一般指南》,邝其芳《“学生交融团结计划”新旧指南的比较》一文认为没有正确反映前一份指南的內容和基本精神,其中就没有提到“可以自由使用参与学校的媒介语”。所以,邝其芳认为:“为了令人民安心,学校教育学校组应该即刻收回《一般指南》,并完全按照原来的《学生交融计划指南》来真正地推行‘学生交融团结计划’。”
到了《2006—2010年教育大蓝图》(以下简称《第2教育大蓝图》),在其第4章:“建立民族国家”里,明确列入“学生交融团结计划”,并提到这是时任首相的阿都拉巴达威之倡议,且设定目标为到了2010年,地区上的各源流学校的参与率达100%。
到了《第3教育大蓝图》,在第7章有专节议论“学生交融结计划”,其标题为:“以联课活动促成交融”(RIMUP:Integration through co-curricular activity),里面检讨了“学生交融团结计划”,主要提出两点:一、以任务导向活动及团队活动有较好的效果;二、近年预算的削减,削弱了计划的成效。
在活动类別里,提出5大活动:(1)学术活动;(2)体育活动;(3)课外活动;(4)社区活动;(5)爱国活动。在预算上,提到在2007年的拨款有2,540万,但到了2011年却只有24万。拨款如此大幅度地下降,这可能是因为阿都拉巴达威己经下台的关系吧。
最近大家会很关注这个议题,主要是因《第3教育大蓝图》提到在第2阶段(即2016-2020年),会提升与扩大“学生交融团结计划”,有人推论这是华教一大危机,因为这项活动将推展到私立学校,这当然包括独中在內。那把活动提升及扩大,甚至推展到独中,是否真是华教一大危机呢?
我们先看下其较具体的目标,那就是希望每间学校每年能够参加2次校际活动。这其中极可能是上半年举办一场联合运动会,然后,下半年来一个社区服务活动,如大扫除之类。然后,有关经费是由教育部负责。这样子的形式,如何推论是华教一大危机呢?
况且,不要忘了,“学生交融团结计划”是要花錢的,要提升、要扩大、又要有“效果”,就意味差要拨更多的款项下来。显然,府政现在是没什么錢,那到了2016后是否就会有更多錢,而可以拨更多的款项到“学生交融团结计划”呢?大家不妨想一想。
首选学校的素质是关键
4.首选学校。这个议题又和阿都拉巴达威有关,他当了首相后,在2004年就提出政府将提升国小成为全民的“首选学校”。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就是在国小开设华文班及淡米尔文班,以吸引土著家长,达致种族交融的目的。而教育部也于是年成立了“强化国小委员会”。
到了《第2教育大蓝图》,里面有6大核心策略,其中一个就是“强化国民学校”,用了一章的篇幅来阐述,即第4章。在这一章里,详述了其政策、策略及具体计划,涵蓋了学前、小学及中学阶段,也提到要在国小加强华、淡语教学。还提到,为了配合建立“民族国家”的理念,强化国民学校应列为第9大马计划的一项核心任务。这意味着要拨更多的预算来强化国民学校。
当时,董教总写了一份厚厚的意见书:《董教总对<2006--2010>总体意见书2006--2010>》,其章节为:(一)前言;(二)《五年教育蓝图》內容大要;(三)《五年教育蓝图》的指导思想与教育理念;(四)我们的建议;(五)结语;(六)附录,全面且详实地回应《第2教育大蓝图》。这份总体意见书直到今天仍然是掷地有声。
到了《第3教育大蓝图》,则没有特別强调“首选学校”,只是在第7章中的一节:“在学校强化团结”里提到:“在第3阶段将会看到国小和国中成为所有家长的选择”。有人认为这也是华教一大危机,可是在《第2教育大蓝图》的阶段,都没有把“首选学校”视为一大危机,为何到了《第3教育大蓝图》时,却是一大危机?还是说教育部准备用强制手段,要求所有各族群的学生都进入国民学校呢?
事实上,国民学校要成为吸引家长,而不是强制的“首选学校”,其自身是面临3大挑战:
(1)非土著家长对母语水平的要求。国小的华文及淡米尔文是第二语言教学,且只有3节,如何能满足非土著家长的要求呢?
(2)国民学校长及教师对族群差异的敏感度。媒体上,时不时会出现“回中国”论或“回印度”论的争议,非土著家长怎么有信心把孩子送去国民学校呢?
(3)教育素质。现在很多马来家长把孩子送去华小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对国小的教育素质没有信心。而私立学校及国际学校现在越来越盛行,也是因为家长对国民教育系统没有信心,包括有錢的马来家长。如果,连对教育素质有要求的马来家长对国民学校都没有信心,国民学校要如何成为“首选学校”呢?
反之,如果在不强制的情况下,国民学校真的成为“首选学校”,那意味着华小的素质不如国小、独中的素不如国中,这的确是华教一大危机。但真的出现这种情况,我们是否应该先自我检讨呢?
忽略市场对华教挑战
综合上述,学前教育的问题不是出在《第3教育大蓝图》,而是在《国家学前标准课程》。华小的议题在《第3教育大蓝图》里,主要是三个:(1)国文课程标准统一;(2)课后额外补习;(3)中学预备班废除,其中最关鍵的是国文课程标准统一的问题。
课时问题则不在《第3教育大蓝图》里,所以,还有少许缓冲的时间去处理。学生交融团结计划是否是华教危机,还言之过早,必须了解其具体运作的情况,才能下论断。最后,如果在不强制的情况下,国民学校反而能成为“首选学校”,我们反而应该自我检讨自身教育系统的教育素质。
其实,我们一直以来都忽略了市场对华教的挑战,即私立学校及国际学校。可能很多人不晓得,在大量出现国际学校的情况下,已经出现了一些收费“便宜”的国际学校。总之,不能再用僵化的观念来看未来的的变化。如果,连政府都没法抵挡市场的力量时,难道华教可以幸免于外?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