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帖子

2012年12月19日星期三

当今大马:《教育大蓝图》之教育素质严重低落

《教育大蓝图》之教育素质严重低落

原文刊登于《当今大马》:

黄集初
  • 2012年11月12日 上午11点26分
【时政】天下未集

教育部公布《教育大蓝图》初步报告后,迄今已有两个月了。公布之初,浏览了这份《大蓝图》,我把它概括为三个要点:单元思维、管理主义、精英导向。

隨著热潮过了,在比较不受外界干扰的情况下,细读其中的章节,发现《大蓝图》在字里行间,特別是数据和图表,透露出我国的教育素质其实是出了大问题,却没有引起舆论的重视。所以,特为文加以揭露。

公共考试的鉴別力奇低

《大蓝图》的描述:“学生在国內考试的表现每一年都一贯地进步。”的确,正如我们每年在报章所见到的报导,每年的及格率及得A率都一直在增长中,让人觉得我国的教育发展,形势一片大好。但在国际评估上,却表现奇差。以PISA 2009+为例,我国在74个参与国中的表现在后三份之一中,低于国际及OECD的平均之下。

NONE为什么会这样?首先,我们要了解好的公共考试之试卷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信度;2.效度;3.鉴別力。信度是指试卷的稳定性及可靠性,主要是指试卷结构是否合理、试题设计是否恰当、答案是否可信,及评分者的素质;效度是指试卷的有效性,主要是指出题范围与教学纲要是否成比例及有代表性;而鉴別力是指试卷是否能区分考生的实际水平,一般来说,鉴別力高的试卷,会让能力高的考生得分高,能力低的考生得分低。

《大蓝图》中表3-18是比较2007年TIMSS与2008年PMR数学与科学的成绩,从这张表来看,显然我国的公共考试的鉴別力很低。以数学为例,在2007年TIMSS上,只有2%的学生拿到A水平的成绩;但在2008年的PMR中,却有30%的学生拿到A水平成绩(注)。

也就是说我国的PMR,不止程度好的考生能考出好成绩,程度不太好的考生也能考出不錯的成绩。这意味著我国公共考试不能正确反映出我国教育的素质处于何种水平,也不能据此公平公正的选拔人才,这是极其严重的问题。这里面如不是主管单位的专业素养有问题,那就是长官的意志与政治需求凌驾于主管单位的专业素养之上。

教育实际水平落后国际水平一大截

《大蓝图》明确指出,我国的教育表现与其他竞争对手国的相比,有三年的差距,与上海相比,有四年的差距。似乎,我国教育部也充份认可这个结果,坦然地面对教育素质差的问题。
  
可是《教育大蓝图》却从解释上来粉饰太平。不管在TIMSS或是PISA,《教育大蓝图》的著眼点都是我国在高水平表现的比例。如在TIMSS的表现,我国只有2~3%学生有高水平的表现,而新加坡则有30%;在PISA的表现,我国只有0.1%的学生,而OECD国家则有8%。言外之意,我国只是在高水平层次的思维能力表现不如外国。所以,要提高测试高层次思维能力的试题比例云云。

但从《教育大蓝图》中表3-10及表3-13来看,我国不止是在高水平层次的思维能力不如人家,我国在低水平层次的知识掌握上,也同样不如其他国家。

思维能力不足,或许是课程编制、抑或考题设计上跟不上先进国的步伐,这也是《教育大蓝图》所强调的;但知识掌握上的低落,通常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教学上出了问题,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师素质出了问题。这个问题再追究下去,就要追问我国的师训体系是否是出了大问题。

TIMSS上表现下跌的解释轻描淡写

对于何以我国在TIMSS的表现,从1999年及2003年的平均水平之上,下跌到2007年的平均水平之下,《教育大蓝图》提出三个可能的原因:1.课程內容不一致;2.语言政策的改变;3.取样上的技术问题。

NONE但《教育大蓝图》却进一步说这3个原因似乎不可能(deemed to be unlikely)是主要原因。1.虽数学课程內容的覆蓋率从2003年的98%下降到2007年的75%,但科学的覆蓋率还是维持在90%以上。2.在试卷上提供国文与英文的版本,所以应该没有语言上的影响。3.学校的取样是涵蓋全国不同表现等级的学校,所以,是反映了全国学校的总体表现。所以,讲到最后,什么才是主要的原因呢?《教育大蓝图》就在这里打住,没有再进一步的分析。

事实上,第2点和第3点应该就是主要的原因。第2点其实就是指数理英化政策,而数理英化政策是从2003年实行到2009年。在时间点上,刚好吻合。而数理英化的问题不是语言的使用,而是用一种学生不熟悉的语言来教学以致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培养。因此,《教育大蓝图》的解释是风马牛不相及,完全两回事。实际上,2009年废除数理英化最大的理由是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教育部长慕尤丁也公开承认只有2~3%的成效。所以,数理英化政策怎么可能不是主要的原因呢。

第3点是如何取样的问题。取样是因不可能全面测试所有的学校,所以,在这里面就有如何取样的问题。TIMSS是评估各国的总体教育水平,所以,取样时必须涵蓋各种不同表现等级的学校,而且还必须成比例。举例来说,如学校的表现分成上、中、下,那取样就必须涵蓋这三个等级的学校;但还必须考虑不同等级学校的数量分布,如上、中、下的学校的数量为100、400、600,那取样时就要按照1:4:6的比例取样。

据了解內情的人士透露,过去我国在取样时,没有按照比例取样,2007年时受到有关国际单位的严格监控,所以,也造成是我国表现下跌主要原因之一。

对PISA表现的解释別有意图

在PISA表现的敘述上,反而特別地提到表现不好的比例,而且还特地例出在阅读这一项目上与其他国家的比较,但就没有例出科学与数学与其他国家的比较。这里面显然是为了后面强化华小国文程度措施而埋下伏笔。

在这里要稍为解释下,PISA的阅读测试是怎么一回事。很多人有一个錯误的观念,以为阅读测试是评估学生的英文程度,其实不然。实际上,PISA是提供英语和法语两种语言的原始版本,其他用英语或法语以外的语言进行测试的国家或地区就需要把测试题翻译成当地的语言。

chinese school inconvenience 190104 school children所以,在中国就用汉语,在日本就用日语,在马来西亚当然是用马来语。如果我国政府够开放,其实是可以提供四种语言的版本,即马来语、华语、淡米尔语及英语,让学生自行选择。

重要的是PISA评价的并不是中学生掌握了多少学科知识,而是他们是否掌握与他们将来生活有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测量的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创造性地运用这些知识技能的能力,以便在成年后在社会上发挥应有的功能。

因此,PISA所指的“阅读能力”,不是一般的读写能力,实际上是一种信息素养,即:获取信息、分析信息、评价信息、综合信息和表达信息的能力,以及个人独立思考的能力。简言之,阅读测试不是考语文的程度,而是评估一个人的头脑行不行。所以換言之,一位学生的语文知识不管多丰富,如果独立思考的能力很差,也是考不好。

这份《教育大蓝图》撰写者在后面的章节建议华小的国文应该与国小一样,以便能提升在PISA阅读素养的表现云云,如果本身不是外行,那就是把其他人当成是外行。

学校表现上粉饰太平

在TIMSS及PISA里,把测试的学校分成五级:卓越、优等、良好、持平、薄弱。《教育大蓝图》强调我国的表现虽然不尽人意,但却有表现优等及良好等级的学校值得就读及仿效。不客气地讲,这种写法只是在粉饰太平。任何一个总体表现不好的国家都可能会有表现良好的学校,这是一个基本常识,马来西亚当然也不例外,问题是比例上占多少。

在表3-16上的TIMSS 2007所提供的数据,没有学校列为卓越,有17所列为优等,有45所列为良好,共66所,占全部150所取样学校的41%。此外,还有22所学校列薄弱学校,占全数的18%。

同表的PISA2009+所提供的数据就严重得多,没有学校列为卓越及优等,只有11所学校列为良好,占全部152所取样学校的11%。列为薄弱组的学校则有121所,占了80%。但在《教育大蓝图》里,80%的学校落在薄弱组,竟然不成为一个问题。反而去大谈特谈马来西亚高表现学校的表现。简直是不知所云。

学生的完成率一笔带过

完成率是指从小学进来的学生到了中五时,有多少百分比的学生达标。这个数据本身可以反映教育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比如辍学的情况,所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数据,但《教育大蓝图》里只是一段再加上一个表总体带过,没有分门別类地详细解说。

虽然如此,在表3-20也显示了从2000年就读小一的学生,到了2010年考SPM时,有36%的学生不达最低标准,这显示了我国的教育过程中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可是,《教育大蓝图》没有进一步地去深掘其中的因原,以及提供有关这方面的数据让我们可以做进一步的分析。

公众的回馈秀一秀

《教育大蓝图》在正文里也有关于国家对话会的回馈要点,一共有三点,顺序为1.教师素质;2.学校品质;3.学生学习,但就略为带过,不置可否,僅说明在附录3有更详细的记载。

NONE事实上,公众的回馈是点出了我国现今最大的教育问题就是教师的素质问题。这个问题如果深入挖掘下去,肯定会指向我国的师资培训到底是出了什么问题。这绝对不只是录取标准的问题,还有培训过程的问题,包括课程的设置及讲师的素质。但《教育大蓝图》很明显是避而不谈这些问题。

而且提高录取标准只是解决新进教师的素质问题,对现有庞大数量的41万教师要如何提升其水平,除了英语科之外,完全见不到有何具体方案。

此外,这里面还隐藏著一个问題是教育官员的素质问题,因为大部份教育官员是从教师群里提升上来的,所以,教师素质出了大问题,官员素质怎么可能不出大问题。而且,在政治挂帅下,政治正确优先,以致能者常不得居其位,所以,官员的问题肯定是比教师的问题还大。《教育大蓝图》里完全不提这方面的问题。

转型计划只是包装

综合上述各点的分析,总括一句,我国的教育系统的的确确是出了大问题。虽然如此,只要肯老老实实地面对问题,问题还是可以逐步解决。但《教育大蓝图》所呈现出来的包装技巧,尤其是所谓的11项转型计划,还是能让一些评论者认为报告书写得很合情合理,只是执行的问题而已。

其实,不管方案看起来是如何的合理,可是如果不是針对真正的问题而规划出来,那如何能够对症下药?粉饰太平才是我国教育素质严重低落的根本问题。
  
注:TIMSS测试的对象是小四及中二的学生,马来西亚一路来只参与中二组。所以,2007年参与TIMSS的中二生,到了2008年就是中三生。

2012年10月14日星期日

转贴:黄业华:华教运动跨族群策略的探讨

原文:https://www.facebook.com/yaphwa/posts/10151284080785242


华教运动跨族群策略的探讨


整理进发与铭强的论点

2012年10月10日双十节,评论人黄进发在新闻网站当今大马发表了《华人怎样救华教?》一文,建议华教运动以两个策略反守为攻:(一)提出全面让地方分权,破除中央集权所实行的《拉萨报告书》,也满足不同教育群体的需要;(二)救华教不能只靠华语系华人,而是提出结合各方利益的新观点,特别是占一成强的非华裔华校毕业生。

进发的文章引来了评论人苏铭强(MKSow)在面子书质疑过于强调跨族群策略可能造成华教趋向同化的后果。他认可跨出去沟通和争取支持,可是指出即使沟通后也未必获得支持,就如一个国族主义(Nationalist)的支持者即使了解了华教的诉求也未必会支持。他说一个支持自由多元理念的人必然会尊重他人的差异,支持公民自由选择教育源流的权利,这不必然要经过沟通才能获得。他提醒论者不应本末倒置把沟通行动当成是争取支持差异的最主要工作,就像没有能力与大众沟通的原住民本南人不需要与他沟通,他也会尊重他们和我们之间的差异。

铭强进一步说,沟通是让对方了解我们,知道我们的问题,然后一起解决它。当跨族群沟通未必产生谅解,行动者寻找共同的语言,或者修改自己的语境的机制以便大家可以沟通,将会使弱势语言群体更趋同化,更向国族主义靠拢。铭强指出弱势者被要求跨出来向强势者沟通,无形中被逼使用强势者明白的语言、价值观和思考方式来说服,因此主导权永远在强势者,他质疑为何强势者从来不必主动,主动的永远是弱势者,上演的永远是祈求支持的戏码。

进发回应说,“每年整万个非华裔生进入华校,请问我们(华教运动与支持者)做了多少沟通的工作?比起那些否定华校存在的单一源流教育信徒,这些非华裔华校生及他们的家长,应该是对华校友善的吧?我们作了多少工作,让这些华校可以促进国民统合的活招牌,成为华校的护卫?”

进发表示他没有要求全民跨族群,也指出他和铭强的分歧,“我是功利主义者,所以我不只在意个人和群体的权利,也会问它对大局的影响,并且尝试比较周圆的处理问题。所以,我在乎华教运动如何回应有关国民统合的指责。你(铭强)当然可以不管。”

讨论的范围

两人与许多面子书有人交谈时,有些有对话,有些没有交锋,有些误解了意思。其实若把讨论的范围厘清了,就能比较有效针对特定的意见交流。让我把他们讨论的范围分为三块:(一)华教作为人权/自由选择权;(二)华教/语文教育的制度设计;(三)华教的策略、跨族群(对外)与国族塑造;(四)华教(对内)政策。

铭强由自由主义尊重个人自由选择权的第一点出发,批判第三点会使影响华教的本质而趋向国族。进发谈的比较多的是华教运动的策略和对内的政策,在第三点和第四点着墨比较多,他在回应铭强的批评重新阐明立场时,支持各源流教育的存在,但是笔者认为他的第二点语文教育论述,会影响第一点,母语教育作为人权/自由选择的教育权利,容后解释。

林志翰谈的多是第二点的跨族群策略,他强调跨出去沟通的重要性和华教缺乏跨族群的实际努力,与铭强没有交锋,因为铭强没有否定沟通的重要性,也没有触碰华教的实际情况。江伟俊纯粹从教育角度探讨华教政策,提出怎样的政策和教育原理对学生比较好。陈慧思晚近加入讨论,提出教育本是国族塑造的过程,也是爱国主义的一种,但通过教育实行国族建造是否维持能维持多源流教育?建兴说国族主义与爱国主义是不同的东西。

(一) 华教作为人权/自由选择权

先谈第一点,华教作为基本人权,抑或是自由主义者口中的尊重差异和自由选择权,多元文化主义者主张的每一种文化都有平等地位及应互相尊重,进发自认支持多源流教育,铭强却质疑进发的跨族群策略改变华语语境,已丧失自由主义尊重差异的精神。进发是否如此想,必须检验他的语文教育制度的概念和设计,请看第二部分的分析。

(二)华教/语文教育的制度设计

进发的华教/语文教育制度设计令人担忧: (一)华文教育需去族群化,(二)应以英语教育为榜样,用语文教育的概念取代母语教育,(三)华校内部多元族群化 。这个设计并没有回应铭强说的,“选择在任何语境中生活,是个人的自由选择权”。

实际上,在没有政治力量强制下,即使华小100巴仙都是华人,淡小100巴仙都是印度人,这又有什么问题呢?难道他们没有结社自由吗?如果玛拉大学不是政府强制的土著大学,所有土著学生以成绩考上玛拉大学,我们有什么好批评的?若有人觉得族群是肮脏词,一切与族群有关的都要去族群化,让我们换一个认同方式来说--- 男校与女校是否要“去性别化”,同性恋俱乐部成员是否不能100巴仙由同性恋组成?马来西亚的每个家庭成员都不能100巴仙是华人、马来人、印度人。

这个逻辑推演起来,就很荒谬了。因此进发对华校的族群单元化感到莫名的焦虑,这是令人感到奇怪的。认同的多元,结社目的的多元,本是社会的正常现象,“多元中追求多元”,把认同群体继续原子化,表面上多元,其实是否决了这些认同群体的自由结合。

所以,与其说进发是认同多源流教育而主张多元中的多元,不如说他要确保所有教育源流都能达成“国民团结”才支持它们的存在,因为“多元中的多元”基本上复制了国阵政府理想的单元教育模式 --- 国民学校内的多族群共存,进发不主张消灭华淡小,但是他却想把每个源流学校的族群特征弄得和国民学校一样。这如果是自然形成很好也没问题,但是何必强求多族群化呢?淡小100巴仙是印裔又有什么问题呢?

关于母语教育必须由语文教育取代之,我并不支持这观点。

第一,母语教育制度鼓励每个族群拥有自己的母语教育,政府有义务为所有少数族群提供母语教育,有语言的要发展成教育,没有语言的要创造出来。只有制度上维护少数族群的母语与文化,才能保存无形的人类文化遗产,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因此,政府应扶助更多种母语学校的出现,让所有族群的语言文化都能完整保留下来,这也是保留我国人类历史记忆的重要部分;

第二,从教育角度来看,非母语学生进入其他族群的母语学校会碰上语言障碍的问题,他们必须付出更多努力掌握该语言后才能跟上服务语言障碍,弱势的学生很可能就会被淘汰掉,不少华小生进入国中后丧失学习兴趣,也是同样的问题。所以,少数族群学生应用他们熟悉的母语来学习,才能比较有效的学习。前者是提倡“语言人权”者的论据,后者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提倡母语教育的主要理由。

根据母语教育的上述两个原则,其实不应鼓励非母语家庭送孩子进入非母语学校(如原住民孩子送入华小),无论如何却不会刻意阻止或歧视这些学生。因为最终还是必须尊重孩家长与子的自由选择权。

“母语教育”与“语文教育”的概念也并非是对立的,两个概念可以并存及承载公民的不同想象的。比如说来自华语家庭背景的孩子可以把华文教育视为母语教育,来自非华语背景的孩子,如原住民或者欧亚血统的孩子可以视华教为语文教育。就好象英国人可以认英语为母语教育,马来西亚人和印尼人要选择英文教育,把它当作语文教育即可,岂会因为这是英国人的母语教育而却步呢?几曾听闻华教如此排他了?进发批评华教应该关注非华裔学生在华校被忽视的问题,这部分将在第四点中谈及。

完全自由选择的语文教育很容易使弱势族群舍弃自己的语言,选择有经济价值的语言,使少数族群的语言文化灭绝。进发一直引以为鉴的英文教育,就被一些西方学者批评其强势性已导致数百种少数语言灭绝。仔细推敲,可知“被全民接受的语文教育”只会是覆盖率广及有社会经济价值的语言,放在马来西亚的语境不可能是淡米尔语、原住民语言或葡萄牙语。因此,语文教育的概念最终只会把全民焦点放在几种主导与强势的语言如英语、马来语和华语,服务的对象绝非语言少数群体。

倘若我们支持多元文化主义,就应该支持母语教育的概念,进而保障各种少数群体的语言和文化。在捍卫苏丹街运动中,我们支持保护有形的人类文化遗产,却为何不能支持人人享有母语教育权利的理念,保护人类的无形文化资产呢?

接着,在思考政策,提出制度建议时,我们必须考虑社会弱势群体,铺成社会安全网social safety net,制度地扶助弱势者。在这个问题上就是制度上如何完善照顾语言少数群体,公平对待边缘的语言和文化。如何扩张华语的影响力不是我们需要讨论的,我们只希望打破单元教育、单元语文的霸权,解除对华文教育的压制和公平对待华教即可,政府应该投入更多资源协助比华教更弱势的语言群体。

(三)华教的(对外)策略、跨族群与国族塑造

铭强与进发争论跨族群是否影响华语语境,既然两边都没有反对跨族群与沟通,那么问题就是“跨族群是否使自己/运动妥协立场”,这个命题就是策略是否反过来影响目标?甚至直到失去初始原则?

作为一个华教工作者,我可谈谈这几年跨族群工作的经验。无论是与马来组织文艺组织PAKSI、马来西亚行动方略联盟或其它非政府组织的合作,我本人 / 工作单位并不会因为要争取对方的支持而妥协自己的立场。在最近的一次政党教育咨询会议中,我表示政府应鼓励各校与各族学生的交流,这是在保障母语学校自主性不受侵犯的前提下提出的。

铭强批评进发“跨出去而改变自己的语境”,我觉得认真思考进发过去的言论,他并不是从英国回来积极参与跨族群工作后才有这样的想法。早在大学时代我就听过进发发表华文独中不需要存在的言论,然后他的评论常有“拥抱友族,大家一起”及强调公民的想法,近期更提出“在净选盟大集会中发现国家”,“马来西亚2.0”的论述。我要说的是,进发从很久以前就注视国家巨兽,并不断思考如何改造它。因此,进发有重造国族的想法,并不令人奇怪。他最近在净选盟演唱会告诉我,他常常面对英文精英关于国民统合的问题而思考如何应对,我想那还是次要的,真正的原因是他对马来西亚国族有自己的未来想象。

这几年我在母语教育课题上与进发有几次争论,我算是支持传统华教论述的“基本教义派”,进发每次提出的“多元教育内部的多元”的意见我都是反对党。几次来来往往,大家都坚持自己的立场,就和而不同了。铭强若在意自由主义者与国族主义者的定义,看了我的整理后,应该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无需继续问了。

在跨族群的工作上,我必须肯定进发在过去几年作为一个social activist,做了许多跨族群的串联和组织工作。在华教的跨族群策略方面也一直提出善意的批评和很好的建议。

回顾华教运动50年,确实我们做的跨族群努力太少,缺乏多语言的宣教与沟通工作。这方面亟待当今的华教运动领导正视及提出一个比较全面的方案。目前华教运动的主流还是基本教义派居多,要他们接受进发的争议性方案是不容易的。但是在华教领导基本教义派不变,社会上的华教基本教义派减少的情况下,华教运动应该如何处理这个落差?争取新新人类的支持?这是个挑战。

至于地方分权的建议,其实五个团体林连玉基金、隆雪华堂、校友联总、留华同学会及华研在最近的回应大蓝图记者会上有提出教育民主化和地方分权的要求,并指出目前地方上的教育官员多是由单元族群组成的隐忧。它实际操作上会有问题。

我的想法是,地方分权必须修改宪法和教育法令,调整税务架构,才有可能真正的把自主权下放到地方。目前的下方只是教育官员的分派去中央化,而非教育权力去集权化。

华教运动是否应该要与其它教育群体串联在地方分权上合作,争取共同的权益?这个值得探讨。

(四)华教(对内)政策

进发批评华教长期忽略在华校的6万非华裔生,我认为这个批评很好,值得现在的华教领导去思考及提出改革建议。但是进发认为这是因为提倡母语教育概念的缘故,华教工作者可以对非华裔生说“这又不是你的母语,我们都不鼓励你进来呀,遇到问题能怪谁”。我认为这个问题属于华教的“政策问题”,也就是当华校的学生“多族群化”后,如何制订新的华文教育源流的政策来解决问题,建立支援非华语背景学生的机制。种族歧视是完全不能容忍的。

这些都是在母语教育的大伞下可以解决的问题,我们不能因为一个弱点就完全舍弃理论,就如我们不能因为净选盟3.0大集会出现了骚扰而否定净选盟举办和平集会的自由,因为骚乱可能是滋事份子引发的,下次大集会应该施压警方取缔滋事份子就是了。

关于进发说救华教不能只靠华语系华人,我们需要动员一成强的非华裔华校毕业生,我认为这方面的工作可以做,但接触后他们会否站出来支持,我有相当大的保留。这个问题其实和进发批评华教的“否定接触论”的本质问题是一样的。

在一个高度种族化,族群权益不平等的社会,族群问题有那么容易解决吗?教育领域的种族两极化现象,真实的原因就是少数族群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渐了解不平等的现象及特权阶级的存在,马来族群则不断被国家机器灌输马来人至上的错误观念。因此净选盟大集会时大家发现了瞬间的“国民团结”,回到去真实的不平等社会结构中,他们能够假装看不到种种歧视措施吗?他们会因为那么一刻的感动而说“不平等就不平等吧,我们团结就好!”吗?我是高度怀疑的。

因此,非华裔华校生会不会为华教挺身而出,待华教运动做出这方面的的努力后,让大家再来检验成绩和分析吧。

作为华教工作者

作为一个华教“官僚”,我看到这么有意义的讨论后,应该如何?好的官僚应该会提议举办更多的政策讨论及激荡的。我会建议领导人办个座谈会集思广益,一起来为华教运动来建言的。我也相信这是破除“华教圣牛”这种错误印象的必要行动的。 

黄业华
2012.10.16

2012年10月8日星期一

转载:指马共被扣叛变帽子逼上梁山 论者吁重审12年抗英历史功过


原文刊登于《当今大马》:http://www.malaysiakini.com/news/211057
指马共被扣叛变帽子逼上梁山
论者吁重审12年抗英历史功过

  • 特约卓振宏
  • 2012年10月8日 上午11点58分
马来亚共产党抗英已成过去,1948年毅然宣布放弃宪制斗争,宣布转入地下抗英建立马来亚共和国,直至1960年偃旗息鼓。这12年的抗英,马共的决策、方针、如1948年抗英是否合时?还是遭逼上梁山?抗英时期的行动如小长征、骚扰破坏等是否正确,依然不明,还需由当时党员为人们解密,总结其经验,以便能续往开来。

马共研究专家陈剑10月8日为马来亚华社研究中心增订版《与陈平对话——马来亚共产党新解》举行推介,并开讲马来亚共产党抗英斗争史,且请来日本名古屋南山大学兼马大客座教授原不二雄点评,华研学术研究委员会副主任潘永强主持。

NONE出席者以年轻世代为主,约50人讲挤满了面积不大的华研图书馆。主办单位原本安排原不二雄教授首先点评书籍,但是原不二雄却谦虚的说,没有资格点评此书,因此直接让陈剑开讲,之后只是与陈剑核对事件几个年份,如马共转入地下日期等。

对于马共12年的抗英功过,陈剑说是非虽已成烟,但这场抗英战争是正义的。

“这是一个伟大的群体,千万理想者所投入的可歌可泣运动过程 。”

“是一段轰轰烈烈血的历史。”

这一部《新解》是1999年陈剑等马共研究学者与陈平在澳洲“与陈平对话工作营”的对话记录及文稿。

陈剑,原名陈松沾,是知名东南亚冷战、马共研究国际独立学者。陈剑毕业于南洋大学,曾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亚州研究所隶属研究员、中国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冷战史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受邀为澳洲国立大学、北京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访问学者。

编著有《马来亚华人抗日运动》、《与陈平对话-马来亚共产党新解》、《浪尖逐梦-余柱业口述历史档案》等书。

英国惨胜战争

陈剑说,马共抗英是1948年至1960年,直到1989年马共与马来西亚政府签署和平协定,其中达40年之久,是二战后世界最久之游击战。

NONE抗争的最后虽是以英国人所称之和平过渡联盟而告终,英军谓之胜利,但陈剑总结的数据却质疑了英国人,“你赢了这场战吗”?

“这12年,英国动员了139个军团、45万人、发射10万次火箭攻击、3万3000吨炸药、2万5000次的航班的轰炸,共耗费15亿英镑,只为消灭马共与民族解放军7000多名人员。”

陈剑认为,马共在抗日时期扩展与渗入民间,令英国人十分担忧马共迅速成长将会影响其在马来半岛的控制力,所以在1945年返回马来亚后,虽向马共伸出橄榄枝如承认其合法性、颁发抗日勋章,但同时期也开始堵截马共向工会、民间的深入。

“1948年6月20日宣布紧急状态前的局势,英殖民政府宣布工会财政要职必须由工人担任,有计划地逮捕3000余名党员、左翼人士,其中千名为马来人,举全国军警围剿马共,而若这一切若非事前规划、暗中调查,怎会如此迅速?”

“我们从很多解密档案中,知道了镇压是处心积虑的,所找到的资料就如我那么高。还没有解密的、收集到的,有5个我那么多。”

发第一枪要负道德责任

陈剑说,就英国人而言谁发起第一枪,就要负上道德的责任,所以需要将责任丢给对方,而从那么多的解密档案来看,英国政府是早有发起战争的计划,所以马共的抗英其实是被逼上梁山的,这一场抗英战争也是正义的!不过,陈剑也举出马共早已预见,战争是无法避免的。

“1948年3月、4月和5月的马共机关报《民声报》所刊登的会议报告,马共内部就已探讨了人民武装起来的迫切,如3月的《目前形势与党的路线》强调了人民武装是必要性,宣示人民武装与革命战争是无法避免的。”

惟英国人借和丰事件宣布紧急状态,将战争转为叛变,以冷战思维定调马共为国际共产阵营的代理人,抹掉马共的抗英是要解放民族,独立建国,以此丑化马共,也以此残酷、无人道的打压马共。

“说马共叛变,何叛之有?英国人将战争责任指向马共,这样也能合法化镇压马共,巧妙的扣上共产叛变帽子,在政治上能够绕过英国国会的批准,由殖民地大臣直接下令、又能避过联合国监督,不受国际条约制肘。”

“在经济上,避免了保险公司的战争不担保风险,园丘、矿场虽然生产力受影响,但仍继续生产,借马来亚胶锡纾解了英国二战后的财政困窘,外加当时韩战使得胶价大起,吸收了镇压马共的成本。”

“而在军事上, 英国可恣意妄为地以非正规战争手段对付殖民地人民,如强迫搬迁、焚烧民居、虐打胶工,不人道刑求、强奸妇女、曝尸示众等,无所不用其极。”

错误决策:小长征与骚扰破坏

谈及马共12年抗英期间的决策,陈剑指出应批判马共领导的一些错误论断,尤其是小长征与1949年6月议决的骚扰破坏。

马共的抗英斗争是以中共胜利为策略,运用毛泽东思想为政策,再以毛泽东游击战略为方针,所以在抗英时期,出现了杨果、陈平路线之争,前者认为必须化整为零,而后者偏重集结力量,最后马共选择了长征。

“1948年之时,马共打出集结兵力,建立抗英根据地的口号,这是学中国的长征,要搞一个根据地。

“南马部队调往彭亨州Tasek  Bera ,北马部队调往吉兰丹布劳。这个决定,切断了各州部队已有的民运、农村的支持。”

据陈剑说,他与陈平谈及此事时,按陈平说小长征最后只是在“大山里绕了几圈,最后一事无成”,这是非常大的战略性错误——森林并非农村,物资来源成了问题,结果牺牲了好多部队精锐。

“鱼离开了水就完了,你好不容易与乡村建立的联系(民运部队)就这样没了,再回来,人都没了,就算找回来,你也不知道是人是鬼(编按:奸细)。”

“民运部队遭解散后,就遭政治部搭上成了两头鬼,当马共再回来芭边重建联系,而找回的这些人就让马共上了当,牺牲了很多人”

陈剑总结这一小长征:只有6个月时间,就将精锐部队去掉了。

无差别破坏失人心



1949年6月,马共议决号召全党全军,积极开展战斗,进行骚扰爆破,打击敌人之时锻炼队伍、壮大队伍。

惟陈剑认为,马共“无差别”的骚乱、破坏,未清楚划分英国殖民地者与当地右翼势力、民族资产阶级,笼统地搞破坏,使得人心渐向英方靠拢。

“砍胶树、烧巴士、都是民族资本阶级受害,而若要让火车出轨,就应该瞄准运军需的铁甲火车吧,但不应该是运送民间物资的火车。”

其实,马共在十月的会议时,承认了过激的行为,并调转方针为与“不支持英国帝国主义的反人民战争的阶级合作”。

新村集中营,坚壁清野

陈剑指出,其实抗英初期,马共占优势,英国当时十分焦虑1950年至1951年的情况,马共节节胜利,一度使得英国以为大势已去。

但马共接下来的失策,加上英国人采取坚壁清野的新村政策,使得战情靠向了英方,而新村政策亦看出了英政府的不人道,叫人惊讶的是,陈剑说新村政策是出自马华创党元老陈祯禄。

“新村是变相的集中营,1950至52年,三年的移植建村费用达2000万美元,而这还是不足以建设新村的基建,村民只能打井取水、自建厕所等。”

“而当时马华发彩票称筹款,而抽出一二给新村建设。”

陈剑也说,新村的居住条件差强人意外,英国政府还实行了严苛的生活管制与物资配给,任何人携带食用生油一瓶或米糠一斤,就有接济马共之嫌,随之而来招惹军警的逮捕、扣押、严刑暴打等。

“居民从幅员广大的芭边搬来新村,所配给的耕地非常小,生产只能自给自足,所以村民被逼转行当胶工或矿工。”

“吉隆坡沙叻秀新村就是一列,村民三分二从务农转为胶工、矿工,为矿场胶园输送生产力。”

陈剑说,军方在逼迁村民之时,手段暴力,强硬搬迁村民资产等,甚至焚烧民居逼其搬迁。

“如吉兰丹浦莱(今话望生布赖)是前抗日军根据地,谷粮丰富,村民在二战前多同情马共,而英军为了切断马共的支援,强硬迁民,有的村民还遭分配到柔佛州的古来。”

“英军还不让村民带粮,竟毁村烧粮仓,现在还能在那里找到浩劫后的‘火烧米’。”

马共争独立,为土地而战

陈剑总结马共斗争六十年,说走过抗英、抗日、建国,虽然黯然结束,但无可否认的马共走在时代前沿。

“马共是第一个提出了建立理想国的政党,并且启蒙了群众,反侵略、反法西斯、抗日卫马、为土地而战。”

他说,这个历史不是一个英雄,一个领导的,而应该是人民的历史。该批判的必须面对,该更正的就必须纠正,以还历史一个完整面貌。

中共支援马共

提问环节时,有人问及陈平当年在北京时候的事,提出了陈平国外享乐之说,陈剑打趣说, 那是反对党的语言。其实,陈平当时在北京担任马共国外事务局书记,向中共讨教之后的抗争路线。

“在当时中印半岛赤化,印尼苏卡诺也与共产党合作,所以在中国眼里北边一片红,南边半边红,马共的窘境只是暂时的。”

“但陈平说,没资源要怎样打下去,邓小平就自60年开始每年百万元地接济马共。”



陈剑也说,马共当时由阿苏为代书记,惟阿苏并没将马共内部情况如实告诉陈平,百万元的支援过去了,但是回应却是无声无息,所以陈平那几年十分焦急。而阿苏所做的决定,也未知会陈平,因此不能将马共的失误完全丢给陈平。

公众问及当时国民党、殖民地政府、马共之间的关系,陈剑回复,基本上国民党是和殖民地政府同穿一条裤子。

“国民党是反共的,而当时殖民地政府的心里战术在(政治部心理战专家)杜志超以前是由国民党人筹划的。”

2012年9月30日星期日

当今大马:《教育大蓝图》之国民团结

《教育大蓝图》之国民团结

【时政】天下未集

教育部终于2012年9月11日公布了《教育大蓝图》初步报告,提出了教育体系的五大愿景,十一项教育转型计划,誓言要培育出具有六大特征的新生代。

浏览了这份《大蓝图》,我把它概括为三个要点:单元思维、管理主义、精英导向。

本文在这里只评议单元思维,其余两点再另文详述之。

华教对语言政策有异议

从1956年的《拉萨报告书》之最终目标起,接下来的几份教育报告书,乃至本世纪迄今的三份《教育大蓝图》,单元思维是贯彻始终。单元思维的本质就是同化,不过,我们的政府是美其名为“国民团结”。

NONE其实,在战后至独立前这一段时期,有关“国民团结”的争议已经开始了,当时用的字眼是“教育本土化”。战后,英国还想继续统治新马,所以全面推行英化教育,但隨著马来民族主义开始兴起,英国人只好改弦易辙,提倡教育本土化。

另一方面,一些华教人士看到战后局面的转变,也很早就思考“本土化”的课题。这些华教人士认为,如果要在这块土地生存,必须果敢的断绝政治上认同中国,落叶生根,为下一代展开新的心理建设。

何谓教育本土化?就是要培养认同及效忠马来亚的公民。方法有两点:一、采用适应马来亚的实际环境,并发扬全民性立国精神的课纲和课本;二、只采用统一的官方语文,即英文及马来文。

当时的华教人士是同意前者,但不接受后者。易言之,华教运动的根本问题就是对国家的语言政策有不同的看法。

语言统一就团结?

因此,从联盟到国阵政府,始终把“国民团结”的问题归因为语言的问题,认为只要语言统一了,国民就团结了。《1961年教育法令》的中学改制,就是一个改变教学媒介语的问题。

接下来制定《1967国语法令》时,华社发动争取华文为官方语文运动,也是希望让改制中学能以华文为教学媒介语,最后,沈慕羽以马青团长的身份被开除党藉,运动以失败告终,而且修改煽动法令,以致官方语文的问题从此以后不能再提了。

而且在那个时候,英文也视为是影响国民团结的因素,所以,英校也逐步被关闭。一直到马哈廸在2003年推动英化数理政策后,英语才不被视为是影响国民团结的因素。

数理英化同化华小

华小数十年来面临的种种问题,本质上就是国阵政府始终认为华语是问题,因此不断尝试削弱华语的传授,最理想的情况就是予以关闭,一了百了。就算一时之间不能关闭,也要想方设法地削弱华小的华文水平及校园的中华文化氛围。

1987年,教育部大量派遣不具华文资格的教师出任华小行政高职,引发了华社大规模的抗议行动,甚至罷课三天。最后,当时首相马哈廸动用內安法令,逮捕106人,吊銷三家报章的执照,是为茅草行动。

2003年的数理英化政策,本质上就是以英文来“同化”华小。因为,基本上华小在小六检定考试(UPSR)只是考五科而已,即三科语文,再加上数学和科学,所以如果数理全面英化,则除了多了一科华文外,华小和国小是没有太大的差別。加上教育部也可不受限于华文资格,名正言顺地派遣大量不具华文资格的老师教数学和科学,这将对华小校园里的中华文化色彩带来极大的冲击。

2009年数理英化政策被废除,代之以“巩固国语加强英语”(MBMMBI)的政策。结果,原本因为数理英化政策而被削减的三节华文课没有恢复,而国文反而多增一节。2012年5月29日,教总发表文告,对华小第二阶段(四至六年级)国文节数由六节悄悄增至九节表达不满。

以国语优等衡量团结

从上述的背景下,再看回现在这本《教育大蓝图》,是否正如首相纳吉所谓的“不是同化,而是融合”呢?

虽然《教育大蓝图》有阐明将维持多源流的国民型学校,并鼓励所有的学生学习包括华语在內的第三语言,但这些只是漂亮的门面话。因为,《教育大蓝图》还是很强调国语在“国民团结”上的重要性,而且与过去相比,是有过之而不及。

NONE正如前述,国阵政府一路来都认为国民团结的主要障碍是语言问题,一直以国语做为国民是否团结的衡量指标。现在更进一步,是以国语是否优等来衡量国民是否团结。

在报告里就强调,84%的土著在大马教育文凭考试(SPM)考获国文科优等,华裔和印裔则各別只有63%和57%,而报告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国民型学校比较少用国语的缘故,所以要在小学四年级强化国文,采用与国小同等程度的国文课程纲要,进而在2017年废除预备班。这就是荒谬的地方。

首先,语言程度可以大分为两大层次:一是交际层次,二是学术层次。讲得简单点就是口语和书面语之分。基本上,与人沟通只要语言程度到达交际层次就差不多够用了,至少在日常用语中。就算和人吵架,也不太需要到达学术层次。

所以就算语言是国民团结重要因素,对大多数人而言,其国语的语言程度只要到达交际层次就行了。可是,报告里却是以优等做为衡量的标准,換言之,就算你能以一口顺利的国语与马来同胞沟通,不论在工作上,抑或在生活上,甚至谈情说爱,可是你的国文在教育文凭考试没有考到优等,你还是不够“国民团结”。是不是很荒谬。

少用国语归因太草率

其次,报告的论证也是很粗糙。众所周知,华小一直面临师资不足,拨款更不用讲,淡小也好不到那里去。所以,国小和华小及淡小不是在平等的办学水平上。在这种情况下,根本就不具备做比较的基础。

如果大家都在平等的办学水平上,搞不好华小出身的华裔生表现会更突出。可是报告里完全没考虑这个因素,就简单地归因为“比较少用国语”。

NONE再进一步说,从其报告里所呈现的数据来分析,归因于“比较少用国语”根本就有问题。从报告书里,我们知道华裔就读华小的比例在2000年为92%,到2011年为96%;而印裔在2000年就读淡小的比例为47%,就读国小的比例为49%,到了2011年,分別为56%和38%。

也就是说,印裔与华裔相比,是有非常高的比例就读国小,那么印裔在国小应该是“常用国语”,因此,印裔考获教育文凭考试的国文优等的比例应该高过华裔才对。可是根据报告书,我们看到的是华裔考获教育文凭考试国文优等的比例为63%,高于印裔的57%。

其实,真正比较严谨的论证应该是比较各別在淡小就读和在国小就读的印裔生,看看这两类的印裔生在教育文凭考试国文程度上,是否有显著的差別。如果没有显著的差別,或者是淡小出身的印裔生表现更好,那“比较少用国语”的原因根本就不成立。

如是国小出身的印裔生表现得显著地好,也要进一步求证是否是因办学水平不一致所造成。事实上,一个真正学术意义上的实证研究,还有很多因素要考虑进来,包括学生的社经地位等。这里就不详述了,总之,虽然《教育大蓝图》请了许多国內外的专家学者来助阵,但报告书里的这个论证在学术上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废预备班紧缩母语发展

下来,我们看看另一个很重要的措施,那就是2017年废除预备班。这里不从实际的成效去讨论,而是从政策面去看这个问题。首先,我们思考下为什么会有预备班的出现。

这是因为我们的国民型学校,即华小和淡小,是母语教育,以华语和淡米尔语为教学媒介语,因此,到了中学阶段,要进入以国语为教学媒介语的国民中学,就需要有语言的转換。这就是预备班存在的意义。

今天,废除预备班的基础是建立在“巩固国文、强化英文”的政策上,所以,废除预备班是建立在国民团结的单元思维下。其意义是什么呢?那就是原本我们有六年不受干扰的时间,好好地发展孩子的母语,变成只有三年不受干扰的时间发展孩子的母语。下来的四年级至六年级是强化国文,但不保证维持及发展母语。请问这个问题严重不严重?

如果,我们不在乎孩子母语的水平,那坚持母语教育有何意义?今天,报告书是阐明维持多源流国民型学校,但没有保证维持及发展母语的水平,所以,在不消灭国民型学校的情况,有关当局还是可以把国民型学校“国民团结”化。

语文教师应具双语资格

我们看回年头关于华小的国文科及英文科教师资格的争议,董总的立场是都要具备华文资格,而教总的立场是一至三年级要有华文资格,四至六年级不需要,而內阁会议则以教总的立场为准作出决议。

我们综观现在的《教育大蓝图》,始终还是有浓厚的单元思维,只是包装的更好,沾上一点多元文化的气息,即所谓的第三语言。因此,回过头再看回当时语文科教师资格的争议,董总的立场才是对华小最有保障。

就算教总认为高年段的学生用单语教学会更有实效,也应该坚持语文科教师具备双语资格。因为,双语教师在教学上可以用双语,也可以用单语。由于教总只是基于教学实效的考量而让了一步,《教育大蓝图》就进一大步,直接废除预备班。

总括一句,《教育大蓝图》始终还是用单元思维来思考国民团结的问题,而且,还更进一步侵蚀华小的语文环境,绝对不是一些评论者认为报告书写得很合情合理,只是执行的问题而已。如果大家都有这样的看法,那我只能说这份《教育大蓝图》的确包装的很好。

2012年8月31日星期五

当今大马:第61所独中乎?(补编)--历史协议论

第61所独中乎?(补编)--历史协议论

原文刊于《独立新闻在线》http://www.merdekareview.com/news_v2.php?n=26520

作者/黄集初 2012年08月30日 05:56:35 pm


自上篇《第61间独乎?--论关丹中华中学》日前发表后,出乎意料引起读者的热烈回应及提问,也有朋友和华教界前辈给我提意见,更有人提供了一份相当“劲爆”的资料。这里就針对五个问题加以补充。

类名与校名混淆

第一个问题就是类名与校名的混淆。所谓类名,在这里是指学校的归类。在《1996年教育法令》的第16条里,是把教育机构分三种:1.政府教育机构;2.政府资助教育机构;3.私立教育机构。这是所谓的第一级分类。

每一种类別又可进行第二级的分类,简称二级分类。比如私立教育机构这一大类底下,又可分成私立幼稚园、私立中小学、私立宗教中小学、华文独立中学及其他小类。

问题出在私立中学和独立中学这两个二级分类的类名,我们常容易混淆,而这往往是因为翻译的问题。为了清楚起见,把与本课题有关的类名所对应的中文、马来文、英文整理成下表:
此外,有时问题是出在有些学校的校名和类名会有不一致的现象,请见下表:
这两所独立中学,马来文是用“Persendirian”,可是英文却用“Private”,这也是引起混淆的地方,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很多学校的历史比这个国家的历史还要久,所以,校名在法令规范之前就已存在了。因此,在批文里的校名不是重点,重点是学校的类名,这是在批文里完全没有提到的地方。

独中不同于私立教育机构

第二个问题就是关于“Institusi Pendidikan Swasta,IPS”这个名词的翻译。在黄士春译的《1961年教育法令》里,“Institusi Pendidikan”是翻译成“教育机构”。在董总出版的《1996年教育法令》中译本,“Institusi Pendidikan Swasta”是翻译成“私立教育机构”。在这两份有代表性的文本下,“Institusi Pendidikan Swasta”应统一译成“私立教育机构”。
可是对于批文,就出现不同的翻译。批文的主题,原文是为“Kelulusan Penubuhan Institusi Pendidikan Swasta: SEKOLAH MENENGAH CHONG HWA KUANTAN”,而《星洲日报》(电子版)8月21日所刊登的批文中译本,却把这句翻译成“批准成立私立学校:关丹中华中学”。

你们看出其中玄妙之处吗?在教育部的归类里,不管是“私立学校”,还是“华文独立中学”,都归属于“Institusi Pendidikan Swasta”。如果把“Institusi Pendidikan Swasta”翻译成“私立学校”,那独中就变成也是私立学校,在申请书(BPS-1)上勾选“私立中学”也变成是正确的选择。

所以,把“Institusi Pendidikan Swasta”翻译成“私立学校”肯定是有误导的成份在里面,致于是有心还是无意,那就交由诸位去判断。而且,你们稍为注意,马华公会诸公常把“私立学校”和“独立中学”混著交替使用,往往上一句是“私立学校”,下一句就变成“独立中学”。认识不清者,真的会给蒙过去。

以国际学校类别申办?

第三个问题是关于国际学校。有人感到疑惑,曰:“目前“国际学校”已能招收100%本地学生。那么我们是否能办一间关丹中华“国际”学校呢?这样在教授课程的拟定上是不是更有伸缩性和自主性?”

我们先从技术面看这个问题。申请表格附件中,私立学校是填写表格5A,而国际学校是填写表格5B。我们就这两份表格归纳整理成下表,做一个比较:
项目私立中学国际学校
1表格Borong 5ABorong 5B
2课程国家规定的课程自行填写
3科目核心课程及其他课程不用填写
4学制国中学制自行填写
5考试国家考试体制自行填写
6教学媒介语国语英语及其他

各位看了有何感觉?是不是想骂人呢?

从技术上来看,表格5B更适合用来申办华文独中,只是表格5B仅限两种学校使用:国际学校和外侨学校。那是否可以变通一下,借国际学校的名义来申请呢?反正现在也是借“私立学校”的名义来申请嘛。
这问题就不能只从技术面来考量了,必须从更高的层面来考虑了。从马华公会那一方来看,如以“国际学校”的名义来申办独中,就会面临华教同道的质问,为何不能用独中名义申请。这时,马华公会就会避不开这个紧箍咒:“历史协议”。

当初,就是为了从这个漩渦中脫身,而搞个“新型独中”出来,现在以“国际学校”的名义申办,豈不是又陷的更深。况且,正如前述,私立学校还可模糊说成是独中,国际学校要怎样诠释为独中呢。

从华教界一方来说,问题更大。其实,彭亨当地华教人士也考虑过这个方案的,但却面临一个理念的问题,那就是华文独中为什么不可以得到国家的认可呢?非要如此委曲去弄个像独中又不像独中的国际学校来。这个问题如果激化起来,会引起內部的分裂。

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我相信很多人都没有深入去思考这个问题,那就是统考是否受承认的问题,这个问题太大了,这里就不展开讨论了。

总之,“国际学校”的方案是技术上可行,理念上却是争议性极大,还是算了。

华文独中有特殊意涵

第四个问题是关于“华文独立中学”。在华教史的论述上,华文独立中学是在《1961年教育法令》下才出现的,可是翻完所有的条文,没有一条有明确提到“华文独立中学”,更遑论《1996年教育法令》的条文。可是,华文独立中学也不是我们自己命名的。那这个“独立中学”是那里跑出来的?
其实,“独立中学”是源自于《1960年达立报告书》。这份报告书的全称是:《1960年教育政策检讨委员会报告书》,由于委员会的主席是当时的教育部长达立,所以又称《达立报告书》。在报告书的第八章里,有一节专门讨论“独立中学”的地位。

而在第九章里的第186条,明确指出:“独立中学没有义务使其学生准备参加公共考试,但独立中学之学生,可自愿参加这些考试,独立学校可采用任何媒介语,但目前有关共同课程之条例,须遵守之。”
(There will be no obligation for independent secondary schools to prepare their pupils for pulic examinations but any such pupils may voluntarily sit for these examinations. Any language-medium may be used in independent schools, provided current regulations about common syllabuses and courses of studies are observed.)

这个第186条,其实可以视为“独立中学”的定义,而且还是官方的定义。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不叫私立学校(Private School),因为“独立中学”是有其特定的意思,不是“私立学校”这个名词所能涵蓋的。所以,用这个官方定义来衡量,现在批下来的“关丹中华中学”还能算是“独立中学”吗?

不能增设独中的官方“证据”

第五个问题是关于一份“官方文件”。有人提供了一份网页上的文件:《BUKU DASAR INSTITUSI PENDIDIKAN SWASTA》。我从网址上查回去,原来是来自彭亨教育局的私立教育单位的官方网站。各位请顺著下面方格的指示去下载有关文件:

UNIT PENDIDIKAN SWASTA, JABATAN PELAJARAN PAHANG
http://swastajpnpahang.webs.com/
网页左侧的目录,找“KATEGORI PEND. SWASTA” ,按入。
出现一个新网页,第二个标题:“Maklumat lengkap cara penubuhan setiap kategori
按 Dasar IPS:
http://swastajpnpahang.webs.com/1@Pernyataan%20Dasar%20IPS.pdf

找到有关文件了吗?如找到,请在同一网页,继续往下看,就会看有一段解释“独立中学”的文字:
Sekolah Menengah Persendirian Cina (SMPC)
Sesuatu institusi pendidikan yang menawarkan program pendidikan peringkat menengah yang menggunakan bahasa Mandarin sebagai bahasa pengantar untuk menjalankan program pendidikan yang dikawalselia oleh Malaysian Independent Chinese Secondary School (MICSS)Examination Board.

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归纳出独中的两个特点:一、以华语为教学媒介语;二、教育计划是受华文独中考试局监管。

所以,各位,什么是独中呢?

一向来,我们都习惯自称“独中”或“独立中学”,很少会加上“华文”这个字眼。只是跟国外朋友解说时,才会加上“华文”二字。现在是政府怕大家不知独中是用华文,所以特意加上“华文”(Cina)这个字眼。
在《达立报告书》里,也是不用“华文”,只是称呼“独立中学”或“独立学校”。其次,这段解说的文字避开了统考是否受承认的问题,而巧妙地代之以“华文独中考试局监管的教育计划”。这或许也算是一种折衷方案吧。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在教育部官员的思维里,课程和考试是一体的两面,上什么样的课程,就考什么样的考试;没有相应的课程,就没有相应的考试。而且还要注意,科目(Mata Pelajaran)和课程(Kurikulum)是不同等级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所以,批文的第8条是真的非常地模糊。如要明确点,第8条里的“科目”,最低限度也要改成“教育计划”(Program Pendidikan)或者解释成其他“教育计划”的科目。

好了,有关这段文字的解读就此打住,我们看回有关的文件。这份文件其实是对各类型学校加以详细的解说,而且还列成表格,对每一事项都列出政策说明、解释及法律依据,让人一目了然。请各位翻到华文独立中学(Sekolah Menengah Persendirian Cina)那一部份。找到了吗?那请看第一个事项的政策说明,原文如下:

“Bilangan SMPC yang sedia ada sebanyak 60 buah dikekalkan tanpa sebarang dasar untuk penambahan atau pengurungan bilangannya. ”

在这里,SMPC就是指华文独立中学。这段文字的翻译如下:“现有华文独立中学的数量保持60所,没有任何政策予以数量上的增加或减少。”

够清楚了吧?还须要解说吗?这算不算是“历史协议”的官方证明呢?

不过,如仔细的推敲,其实是有一些薄弱之处。一是这是彭亨的教育局的官方网页,不是联邦政府教育部的官方网页,那这份文件是否只能算是地方教育局的政策,而不是联邦教育部的政策呢?可是,我国宪法很明确的规定教育权力是归联邦事务,不属于地方政府的权力,所以,地方上的教育政策不可能违反联邦的教育政策,特別是白纸黑字的文件。

二是这份文件本身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没日期、没页数、没单位,很难说是一份正式的官方文件。但从一个官方网站下载的文件不能算是官方文件,也很难说得通。所以,这份文件算不算是一份官方文件,就交由各位自行判断。

过后,有点不放心,又花点时间查一下其他州的官方教育网页。结果,发现在霹雳州教育局的官方网页上,也出现同样的文字解说及得到同样的文件。各位请顺著下面方格的指示去寻找有关的资料:
JABATAN PELAJARAN PERAK
http://pelajaranperak.gov.my/v2/网页左侧的目录,
找“Sektor”
>“Sektor Pendidikan Swasta Dan Pendidikan Khas”
>“Unit Pendidikan Swasta”
>“Kategori Pendidikan Swasta”
然后,按入。
出现新网页,第二个小标题:“Maklumat lengkap cara penubuhan setiap kategori
按 Dasar IPS:
http://swastajpnpahang.webs.com/1@Pernyataan%20Dasar%20IPS.pdf
所以,我们现在至少可以从两个州教育局的官方网页上,找到同样的文字解说和同样的文件:《BUKU DASAR INSTITUSI PENDIDIKAN SWASTA》。各位,这算不算是证据充份呢?

走笔至此,要补充也补充完了。在《独立新闻在线》写了这么久的专栏,也到了曲终人散之时,在这里要感谢《独立新闻在线》给我机会,能刊登如此长篇大论的文章而不须刪减。
最后,在国庆前夕,预祝各位有一个快乐的假期。

注:请各位赶快把有关网页的资料下载及做截图,你懂的。

2012年8月25日星期六

当今大马:第61所独中乎?——论关丹中华中学

原文刊登于《独立新闻在线》:

 第61所独中乎?——论关丹中华中学

 2012年08月25日 08:46:29 pm


日前,隆中华手上的批文在林放的部落客全面公开,让我们对关丹“变种独中”的争议有一更清晰的了解。

【编按:根据《中国报》2012年8月22日报道,华总会长方天兴坦诚曝光的批文确实是正版批文。】

从批文中,我们可以了解所谓马华版的独中,其实就是私立中学,再加上允许上其他额外课程和考其他考试,而这里所谓的“其他”,据说是涵蓋“独中”云云。

教学媒介语与办学自主权

在深入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看什么是独中。首先,独中之出现是源自于《1961年教育法令》,即所谓改制的问题。

当时,小学改制后,还是是允许用母语作为教学和公共考试的媒介语,而中学却不行,中学一旦改制,就必须改用官方语文为教学媒介语,而且必须参加以官方语言作为考试媒介语的公共考试。所以,改制的本质不是一些论者所谓津贴不津贴的问题,而是教学和考试媒介语的问题。

而其背后是牽涉到华文是否应成为本国官方语言之一,因此,改制问题本质上就是一场各族群语言地位上的政治博弈问题。独中就是在这种力争华文在这个国家应有的法定地位的背景下出现。所以,教学媒介语是关鍵问题。

其次,独中的另一最大特色就是拥有办学自主权,而这一点正是与国民中学最大的差別。因为不接受改制,即政府的管制,所以,就保留了办学自主权。津贴和管制是一体的两面,有津贴就有管制,没津贴就没管制。所以,华社为什么要自行筹款去办一间受管制却没津贴的所谓“新型独中”呢。

马华挑起独中路线之争

那么,马华公会诸公何以会搞出这样子的“新型独中”出来呢?这要追溯回5月22日,副首相兼教育部长慕尤丁针对“520申办关丹独中和平大集会”的回应。当时,他说:“根据歷史,维持现有独中数量是先贤早前就已制定的协议,而在教育法令下,並没有阐明增建独中的条令,而是根据当年的协议,维持现有独中的协议。现阶段,我们受这些决定限制(政策、法令和歷史),如果没有更改政策和修改法令,我身为教育部部长不能作出任何决定。”

慕尤丁的“历史协议论”,使得马华公会被董总扣上“典当华教”的罪名。对马华公会来讲,不管有没有这份“协议”,就算有,马华公会也不能承认有这份协议,不然大选一来,就要死得很难看。但马华公会不管怎样撇清,在叶邹二人死咬不放的情况下,都无法脫身。唯一之途,就是办出一所“独中”出来给大家看。

于是6月16日媒体报导,內阁同意关丹设立“独中”。可是,细读当时的內文,慕尤丁的说词是:内阁会议原则上同意在关丹兴建校事宜,而该所学校要附合我国教育法令及政策,这所学校的性质及如何进行建设,则交给马华公会负责云云。

所以,到底是一所独中,还是一所中学,其实是没有说清楚,只知道这是一所交由马华公会负责处理的中学。从现在公开的批文来看,其实当初所谓“內阁同意设立独中”,只是马华公会诸公的说辞而已,慕尤丁的口风可是紧得很。

因此,这就是为何马华公会一直要强调以隆中华模式来进行有关的申请,这样子才能左右逢源,而且也把隆中华拉下水,用隆中华的名义来担保这所新的私立中学绝对是一所独中,顺便也挑起独中的路线之争,让董总陷入內部纷争之中。

董总一开始的“变种独中”之论,其实是很容易挑起自身內部的单轨与双轨的理念之争。不过,董总也不是省油之灯,马上把立论的基石调整为“维护董事会主权”。于是,焦点就转为教育部的批文是否限制了董事会的主权,避开路线之争所可能带来的內部矛盾。不过,“变种独中”是很有煽动性的说法,所以,董总也没有完全放弃这一标签。

在申办过程中,除了隆中华董事会之外,马华公会就只与华总、彭亨复办独中工委会以及彭亨董联会进行汇报与交流,完全撇开董总,明显是要借此削弱董总的影响力。后来,方天兴成为新中学的董事长,如这所中学被董总接受为是独中的话,那方天兴就有资格入主董总了。

彭亨董联会的立场是最尴尬。站在当地人的立场,他们是非常期望有一所独中,特別是身为父母者,孩子能在身边总比到远方受教育更理想。据估算,到外州就读独中的彭亨子弟有2300人之多。所以,就是算是一所“变种”独中,他们也是会接受。他们的心情与处境,应该得到谅解,绝不能因为没有和董总很好地配合,就把他们说成是“华教叛徒”。就算到现在,他们还是非常期望能在当地办成一所独中。要怪只能怪马华公会对当地人许下了一个美丽的承诺:“內阁现在同意设立一所新型独中,但要快快上马,否则大选过了,可能就会变卦了”云云,以致让马华得以乘虚而入。

华文独中不同于私立学校

到现在,批文已经公开了,蔡细历还是强拗这是一所“独中”。那我们就看看这是不是一所独中。
在教育部私立教育组(Bahagian Pendidikan Swasta)网页上,对私立教育机构(Institusi Pendidikan Swasta)的归类上,是分成八类,请见下表: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私立学校(Sekolah swasta)和独立中学(Sekolah persendirian)是并列的,意即私立学校是私立学校,独立中学是独立中学,两者不能混为一谈。虽然,在我们的日常用语中,独立中学可以归类为私立学校,但在理解教育部的文件上,必须采用教育部的定义,不能自行解释。此外,“Institusi Pendidikan Swasta”不能翻译成“私立学校”,因为“私立学校”在教育部的用语是“Sekolah Swasta”,所以,“Institusi Pendidikan Swasta”只能翻译成“私立教育机构”。

现在马华公会诸公说这所新中学不是国中,这我同意,因为它的确不是。可是,马华公会诸公说独立中学,这我就不同意了,因为它也可以是私立中学。而且,依据教育部私立教育组网页上的定义,如这所学校是私立学校,那它肯定不是独立中学。

难怪批文公布前,魏家祥会说所谓国民型学校体制,就是学生不会参与政府考试以外的考试。意即魏家祥眼中的独中就是有考独中统考的中学就叫独中。因此,一所中学,就算是完全依照教育部所有规定,包括课程及公共考试,只要额外有考统考,就算是独中。

即简单地说,就是一所允许考独中统考的私立中学。如此一来,对教育部而言这是一所私立中学,因为这所中学符合教育部规定;对华社而言这是一所独中,因为这所中学有考独中统考。

如果是这样,那我们何必这么辛苦去创办一所中学,直接允许现有的私立中学,去考统考就行了,华社也不用出錢出力这么辛苦。更直接点,干脆承认统考文凭就行了。(或许马华公会的袞袞诸公正有此打算也说不定。)

开始就申请为私立中学类别?

实际上,这所新中学的确是私立中学。我们看看表格BPS-1是怎么回事。这份表格的全名是:“私立教育机构申办表格”(Permahonan Penubuhan Institusi Pendidikan Swasta)。这份表格的第一页里有一张表格就是让我们勾选申办学校的类別,一共有17个选项。仔细一看,这里面没有独立中学(Sekolah persendirian Cina)的类別。因此,如果我们是要申请一所独中,就只有两个选择:一是第16项的“分校”(Cawangan);二是第17项的“其他”(Lain-lain IPS)。

可是根据8月19日,《星洲日报》的报导,申请书上是勾选第2项:“私立中学”(Sekolah Menengah Swasta)。也就是说,一开始就是申请一间私立中学,而不是独立中学。所以,现在讲把批文退回去,要求修改云云,其实是没得改,因为,你门申请的是私立中学,现在批回私立中学给你门,这有什么问题呢。

有些人可能还是搞不清楚国中、私立中学及独中有什么分別,这里再加以说明。简单地说,国中必须采用教育部规定的国家课程,包括核心科目及所规定的其他科目。私立中学只须有教导核心科目,就视为已经遵守国家课程的规定了,所以,批文中所谓的第8条文是多余的。而独中在《1996年教育法令》下,是没有任何规定,只有在私立教育组的网页上,才说明独中是要遵守教育部指南。不管这个指南是什么,肯定不是指国家课程(Kurikulum Kebangsaan)。还有一点是独中的学制是三三制,跟国中和私立中学都不一样。

因此,只要在学校类別上勾选“私立中学”,那么接下来自然要遵守设立“私立中学”的所有规定,包括课程、考试及教学媒介语。从现在公开了的批文来看,也的确是如此,所以,也没什么好大惊小怪。

可能有人觉得私立中学也不錯,可是你们知道全国有多少间私立中学吗?据私立教育组
的网页上的统计,至2009年6月30日为止,一共有73所私立中学,比独中还要多。这些私立中学在创办时,有没有来几场大集会,大家去搖旗吶喊,然后乘著大选要来时,死命施压,马华公会又在內阁争取,才终于拿到批文?

完全没有,静悄悄到没有什么人知道。換言之,申办一所私立中学其实是一件很简单、很平常的事情。大家耗费多少精力,在报纸上唇枪舌剑这么久,结果得来的是不须要花力气的私立中学,我们可以满意这样的结果吗?现在,马华公会诸公还要硬拗这是一所独中,能不生气吗?

不是独中学制

再看回批文,这里面也有很多玄妙的地方。首先是校名:SEKOLAH MENENGAN CHONG HWA KUANTAN。从这个校名,我们可以判断出其学校类別吗?不太容易,但肯定不是国中,因为如是国中一定会有“KEBANGSAAN”这个字眼,所以,马华公会诸公一直死咬这所中学不是国中。但它就能说是独中吗?如果有“PERSENDIRIAN”这个字眼,那肯定是独中,但反之却未必。基本上,只要是当年没有改制的华文中学,都不会有这个字眼,如宽柔中学。而从当年改制后的华文中学分出来的独中,就会有这个字眼,如鈡灵独立中学。这就是校名玄妙之处,让马华公会诸公有转身的余地。

其次是学制。独中是三三学制,一共六个年级。国中是三二二学制,有中六班就是七个年级,没有中六班就是五个年级,没有六个年级这回事,私立中学的学制跟国中一样。而在批文上的写法是:“Tingkatan 1 hingga Tingkatan 6”,从这里来看,我们可以判断出这是独中的学制,还是国中的学制吗?这就是玄妙之处。

一般上,所谓双轨制独中,只是考马来西亚教育文凭考试(SPM),没有考马来西亚高级教育文凭(STPM)。而隆中华则是有考高级教育文凭考试,也就是说隆中华有中六班。这就是马华公会何以非得拉住隆中华的最大原因,否则,如果批文上是写著:“Tingkatan 1 hingga Tingkatan 5”,那就大件事了。

其实,只要看回申请表格的原文,那就很清楚是怎么一回事了。在申请表格BPS-1上,有一份附件是表格5A(Borang 5A),是供填写课程之用,其中的第6格上,有三个选项如下:
  • Tahun 1 – Tahun 6 (Tempoh 6 tahun )
  • Tingkatan 1 hingga Tingkatan 5 (Tempoh 5 tahun )
  • Tingkatan 1 hingga Tingkatan 6 (Tempoh 7 tahun )
第一个选项是供申办私立小学用,所以,申办私立中学,就只有后两个选项。但不管是那一个选项,都不是独中的学制。分析到这里了,我们还能说这是一所独中吗?

马华拖隆中华下水

隆中华其实是可以置身事外的,因为现在是申办一间新的私立中学,而不是隆中华分校,完全可以交给彭亨董联会和复办独中工委会去处理。可是,马华公会诸公非得把隆中华拉进去,其实是要隆中华做担保人,借隆中华的名声来保证这所私立中学是一所独中,一所隆中华模式的独中。

所以,现在马华公会诸公都尽可能把责任推给隆中华,以致隆中华名声越来越响,连一些对独中有那些学校都搞不清楚的国中朋友,都知道有一所独中叫隆中华。所谓“保”者,人呆也。如果隆中华副董事长林耀仁不是开声说批文有问题,退回要求修改云云,那现在的隆中华就是摆在神台上的大肥豬了。

现在隆中华一直讲修改批文云云。但我不客气说一句话,批文不用指望改,因为在学校类別上已经是勾选了“私立中学”,那它就是私立中学。要改批文,就等于要改申请书。如此的话,那就重新申请算了,如果是重新申请,那就干脆交回彭亨董联会去处理好了。

根本没有申请独中选项

最后,我谈一谈问题的根本是什么。我们先看回申请BPS-1,其中F部分:管理(BAHAGIAN F: PENGURUSAN)的第5项,是要求填写学校课程,一共列了7种表格供选择,这7 种表格針对的填写对象如下:
表格針对的填写对象
1Borang 5ASekolah Rendah/Menengah/Rendah Agama Islam/Menengah Agama Islam
2Borang 5BSekolah Antarabangsa/Ekspatriat
3Borang 5CPusat Bahasa/Latihan Komputer/Kemahiran/Vokasional/Teknikal
4Borang 5DPusat Perkembangan Minda
5Borang 5EPusat Bimbingan
6Borang 5FTadika
7Borang 5GPusat Tuisyen

看了上表,有什么发现吗?你会发现什么样的教育机构都有表格可以填,包括补习中心,电脑中心,甚至什么“心智发育中心”,都有自己的专属表格来填,就是漏了独立中学(Sekolah menengah persendirian Cina)。

这意味著什么呢?这就要回到之前的“历史协议论”,我们没有直接证据证明这份协议的存在,但是在这里,我们却有间接的证据证明这个协议是存在的。

从私立教育组的网页上,我们可以知道独立中学是有自己明确的类別,和私立中小学校是并列;可是从申办表格里,却找不到独立中学这个类別,这反映了一件事,那就是允许现有独中继续存在,但不可以再增加了。这个就是问题的根本。

所以,到现在为止,依据私立教育组网页上的统计,独中还是维持60所,而宽柔中学古来校园只不过是“Bangunan Tambahan”,连“Cawangan”都不是,根本不用填任何表格。

总而言之,一句话,正如慕尤丁一早就说的,在现有的申办条例及表格下,独中不用想“增加”。要想增加,有两个办法,一是运用教育部长的权力,绕过所有的条例,以某种特殊方式(比如“Bangunan Tambahan”)给以“特批”;二是正正式式地制定一份供申办独中填写的“Borang 5H”。有没有第三个办法呢?我可想不出来了,就由马华公会诸公去伤脑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