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国小推广华淡语 应先解决师资的问题
2014年3月5日 傍晚5点54分
http://www.malaysiakini.com/bulletin/256155
马华联邦直辖区教育咨询委员会主任王鸿财认为,教育部若要重新在国民学校推广华淡语班,绝不能将原属华小的教师调派到国民学校去,以免进一步加剧华小师资短缺的问题。
他是针对第二教育部长依德里斯朱索表示教育部计划在国民学校推行华语及谈米尔语发表文告指出,将华语和淡米尔语纳入国民学校已不是新鲜的事情,教育部已在2007年开始在国小开办华语班,目前全国约有500所国小有开办华语班,约200所国小也有开办淡米尔语班。
王鸿财表示,根据过往的经验,一些原属华小的优秀华文教师已被派到国小去教华文。较后演变成教育部为培训国民学校华文教师,把原本申请进入师训华文组的学员私自转到国小华文组去受训,引起不少受影响的师训学员和华教人士抗议的声浪。尽管如此,事情最终也告不了了之,培训出来的教师,永远是属于国小华文教师,难以转到华小去执教。
他表示并不质疑教育部在国小推广华语和谈米尔文班的用意,并认同此举对促进民族团结,互相了解彼此的文化有其正面的效果。教育部的此项计划较后已告停顿,原因是需求已达饱和点,再没有国小申请开办华文班。
“教育部要再次在国小推广华淡语,应该先评估目前设在国民学校的华淡语班是否已达到预期的成效,以及是否还有继续开班的需要。根据资料显示,目前许多国小华文班,参与的学生并不多,许多华文班更面对有教师没学生的窘境。倘若教育部一厢情愿,即使一班只有数个学生,仍然继续开班,把教师往国民学校派送,将会形成一种资源浪费。”
王鸿财建议,教育部可以母语班的方式在国小开设华淡语班,聘用邻近学校的华淡小老师在课后教导,这样就可以根据真正的需要进行开班,避免浪费资源。
热门帖子
-
THE TRUE HISTORY OF MALAYSIA HISTORY OF CHINESE & INDIANS IN MALAYS...
-
原文刊登于《独立新闻在线》: http://www.merdekareview.com/news/n/13798.html Jun 17, 2010 12:00:37 pm 一向来,每个人对教育都会有各种的意见,但基本上都离不开以考试成绩来论断学生和老师以及学...
-
2012年5月22日 · 分享对象: Senarai Menteri Pelajaran Malaysia: 1 Tun Abdul Razak bin Haji Dato' Hussein 1955 - 1957 2 Mohamed Khir Johari...
-
原文刊登于《独立新闻在线》: 论五岁入学 2012年06月22日 12:20:59 pm 【有言不信/黄集初专栏】 本月4日,《星洲日报》报导教育部将修改1996年教育法令,以在2015年开始,把儿童入学年龄从七岁进一步提前到五岁。如此重大的变动,在报...
-
第三天的行程(28/09/2016) 早上 早上参访教育局课程发展处,由副秘书长陈嘉琪博士及其同僚接待我们。陈嘉琪博士,人称她为K K(嘉琪),主管的单位为“课程及素质保证科”。 见面时,在门口迎接并交換名片。交流会开始时,开场白几句就直接进入正题,没有废话,没有官样...
-
论“华人的母语是华语” 2014年3月13日 上午11点14分 【时政】天下未集 原文刊登于《当今大马》:http://www.malaysiakini.com/columns/256948 当年去台湾留学时,台湾学生问我在马来西亚讲什么话,我说:“讲华语”,他...
-
发表于 2018年7月27日上午9点05分 | 更新于 2018年7月27日上午9点22分 刊登于: 《当今大马》 【天下未集】 延续 上篇 上篇提到三语文告和统考承认在本质上是语言地位的问题,那么要如何处理这个语言地位的问题呢? 在这里,我引用博...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