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帖子

2011年10月18日星期二

独立新闻在线:独中对学生人数的迷思

原文刊登于《独立新闻在线》:

 独中对学生人数的迷思
Oct 18, 2011 06:11:57 pm

近来有某一狆中,为了要吸纳更多的学生人数,而提出了一个大型建设计划,其中包括把校內两棟超过50年历史的教学楼拆掉,重建为八层大楼。此项大型建设计划引起校友及当地华社议论纷纷。细读董事会的文字说明,其背后所反映出的思维,其实也普遍存在于独中之中,本文就針对其中引申出来的两点教育观念加以剖析:一、有教无类;二、学校规模。

有教无类,这是一句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教育理念,但对其中的內涵却不甚了了,往往人云亦云。在教育学上,所谓的有教无类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即教育制度能给予社会中所有成员充分发展其能力的机会。这个教育理念是从教育平等这个概念延伸出来再加以深化,其源头可追溯到杜威教育民主化的思想。

忽略教育机会均等
在1948年,联合国大会在《世界人权宣言》中特别提出两项原则:(1)废除种族歧视;(2)人人具有均等地受教育的权利,这两项原则构成了“教育机会均等”概念的核心。从此,教育机会均等问题遂成为许多国家教育研究和教育改革运动的热点问题之—。

美国学者柯尔曼(Coleman)在1964年,率领研究团队,針对美国种族和其他团体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状况进行调查,特別是黑人的教育机会。在1966年出版了研究结果--《教育机会均等》(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一书,也就是著名的柯尔曼报告书(Coleman Report),成为这一研究领域里的经典之作。

后来的学者麦克马洪(MacMahon)进一步的研究指出,教育机会均等和教育资源分配是息息相关的。在教育学里,所谓的教育资源是指四个方面:一、人力资源,包括教学人员和管理人员;二、物力资源,包括校舍及各种教学设施;三、空间资源,这里是指校地;四、财力资源,包括行政经费和发展经费。对一所学校而言,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就是教学人员,即师资。在实务上,就是如何公平地分配教学人员,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这里面充满著太多教育以外的因素,特別是,每一个孩子的老爸都不一样,这里就点到为止。

看回教育机会均等,其完整定义:“每个人皆有相同机会接受最基本的教育,在受教过程中获得充分发展个人潜能的机会,並公平地享有各项教育措施。最后,皆能学习到基本的知识与能力”。这个定义可以分成三个层面:一、入学机会的均等;二、教育过程的均等;三、教育结果的均等。

从这个完整的定义的三个层面,对照回我们一些华校董事的思维方式,可以发现很多是停留在第一个层面,即只考虑到让更多学生进来学校,而且往往美其名为让更多的华裔子弟接受华文教育,却没有考虑到学生收进来后,学生的教育过程及结果是否符合教育机会均等的要求。简言之,教育品质不是第一顺位的考量。因此,形成一种学生人数越多,就等于办学越成功的迷思。

老一辈有这种思维其实也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因在早年读书机会不多的年代,有入学读书和没有入学读书,的确是有很大的差別。可是,自1965年后,我国教育就废除了只有30%的小六毕业可以升中学的政策。到1990年代,时任首相的马哈廸也开放了本地学院的设立,华裔子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大门也打开了。加上,近年来许多国家的生育率都往下降,导致少子化现象的出现,以致这些国家的学额过剩,像台湾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所以,出国深造也比以前容易许多了,就算教育文凭考试(SPM)考得“七七八八”,也照样有读大学的机会,这在以前是不可想像的事情。

因此,时至今日,入学机会是否均等已不是什么问题,反而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才是主要的问题,即教育质量比教育数量更为重要。由此观之,建更多的校舍,收更多的学生的思维,其实是与现今教育环境脫节的迷思。而且,在这里面还有一个预设,那就是“国中一定比独中办得烂”,这其实也是一种迷思,不过,这里就不详谈了。

规模越大,越难顾及均等
顺著上述人数越多就越成功的迷思,谈谈另一个与之息息相关的教育概念:学校规模。学校规模指的是一所学校的班级个数和学生人数,是影响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是许多国家教育研究和教育改革运动的热点问题之—。 美国在这方面做了不少研究,中国也花了不少力气,也常常借鉴美国的研究。

这里归纳下学校规模对教育成效的影响,整理成下表:
项目
摘要
1
学业成绩
规模越小,对弱势群体有利;
2
学校氛围
规模越小,校园霸凌事件也越少,也越有安全感;
3
学生参与度
规模越小,学生参与校內外各种活动的机会就越多;
4
归属感
规模越小,对学校的归属感就越强;教师也越能照顾到学生的各种心理需求;
5
人际关系
规模越大,学校管理层就越官僚化;对学生的管理方式也越“军事化”或“封闭化”
6
平等性
规模越大,教育资源分配就越不平等;

这里針对第六点的平等性,再加以解说。教育资源里,最重要的是人力资源,而对任何一所学校而言,资深又优秀的骨干老师必然是稀少资源,而学校规模扩大时,这些资优老师就更为稀少,因此,班级占有优秀教师的比例必然会下降,就算公平地分配教师,这种现象还是不可避免。更何况,在考试至上的环境里,公平分配教师往往是一项不可能的任务。所以,学校规模越大,要做到教育过程及结果的均等,更是困难。

学校规模及教学质量
而影响学校规模的因素又有如下四个因素:

一、教学成本:规模越大,单位教学成本就越低,这种现象称为教育的规模经济。这往往是学校规模越来越大的主要动力。很多学校管理层从实务经验中,也很清楚地明瞭到这一点。相形之下,有教无类或者让更多的华裔子弟接受“纯正”的华文教育,很多时候只是一个漂亮的藉口而已。

二、管理成本:学校规模的扩大是靠人数增加来实现,而人数的增加必然导致管理难度的增加。如果要保持基本的教学质量,管理成本必然要增加。其次,如果管理不来,规模也很难上得去。可是,如果规模大过头了,肯定管理不来。但有时,管理不来或管理成本没有提高的情况下,规模也会上得去,这和市场需求有密切的关系。

三、市场需求:如果市场上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时,如很多人都想挤进独中,而学额不足时,这时教学质量往往不是家长的主要考量点。这意味著管理粗放的空间大,也就是说管理成本不用投入这么多。特別对名校而言,往往存在名校效应,即家长对“名气”的考量大于对实际教学质量的考量,简言之,名牌是一切。反之,当家长有其他选择时,或者比较懂教育时(不要小看现在的家长),那么对学校管理的考验就很严峻,因这时教学品质是家长的主要考量点,那学校的管理就要细致化,这也意味著学校管理层要投入更多的管理成本。

之前在写硕士论文时,就发现雪隆区的独中教育成本远高于全国独中的平均数,相形之下,南马的独中就没有那么高。这两个地区独中的平均学校规模都相差不远,可是教育成本却相差很多。

思考了很久,发觉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雪隆区的独中要面临各种类型学校的竞争,加上几间独中之间靠得也很近,彼此间的竞争也很激烈,反而导致他们要投入更多的经费以提升他们教学品质。因此,在独中教改这一领域里,雪隆区的独中其实是领先全国。

四、师资供应:这是制约学校规模及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当师资供应不上时,学校盲目扩大规模,必然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对全国独中来说,师资始终是一个大问题,而且会越来越严重。在过去,独中的师资是以南大和留台的为主,可是现在却是本地大学毕业的比例越来越高。

其实也不难理解,隨著年岁的增加,南大毕业必然是越来越少,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而留台的又为什么会减少呢?这是因为隨著华文的经济价值的提升,他们在外面的机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好。从2005年开始,新加坡政府就直接到台湾大事招揽留台的马来西亚华裔子弟到新加坡从事教育工作。待遇和福利不用谈,当然是不錯,据说还可以修读硕士学位。

本地大学不是不好,可是都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通常都会申请大学生师训课程(KPLI),一旦申请到,必然是走人,会留下来为华教“牺牲”,是少之又少。这也不能怪他们,毕竟在国家教育体系里,做为公务员一份子的教师的福利与待遇实在是太好了,令人难以抗拒。另外,看样子政府可能会全面承认统考,如果成真,这意味著独中与国中师资的“市场间隔”也全面打破了。因此,独中的师资必然会出现流动率高的现象,而流动率高必然影响教学品质的提升。

综合了教学成本、管理成本、教学质量及人口密度的考量,就引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学校适度规模,即指学校拥有恰好的适当学生人数,使学校的资源充份运用,而又不衍生人际关系疏离和管理僵化等弊端。

盲目扩张增收学生
針对中学而言,美国学者有各种建议,其变化的幅度是从300至900人之间,有的更是建议不超过600人;日本的规定是控制在1200人至1400人左右;中国的规定是在900至1500人之间;台湾方面的研究是1800人至2200人之间。这些数据,可以做为我们的参考。

在中国,还有一种现象,就是超大规模的学校。这里要特別提这一点,是因为很多独中董事到中国考察过后,往往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指导”校长要参考中国经验来办学。

所谓超大规模学校,在中国是有明确的定义,即指同一年级的班数达10个以上,班级总数在30个以上,学生人数达3000人以上。关于这种类型学校的成因,这里就不详谈,但这种类型的学校毫不例外,都是省级重点学校,因此它有其他学校没有的优势:一、政府重点投入,所以錢不是问题;二、集中当地的优秀教师,所以师资不是问题;三、择优录取学生,所以学校成绩也不是问题。我们的独中有具备这3个条件吗?

独中这几年的发展是非常顺畅,特別是数理英化政策大逆转后,更多家长把孩子送来独中。因此,许多独中就不停地增建校舍,以增收学生,以致有点迷失了方向,陷入一种盲目扩张的局面。特別是自从某独中把自家最优美的四合院拆掉,重建更高更大的教学楼后,似乎又带起一股拆楼重建的风潮。

有顺境,必然有逆境,我们是否应该放慢脚步,回到教育的根本,从正反面去思考独中的未来,而不是一味的注重硬体的建设、盲目地追求规模,以免形势逆转时,又再一次陷入困境中。在学校里的老师和学生始终是教育的主体,这才是办学者应关注的重点。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