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大中文毕业生捍卫学弟妹
反对派往技职寄宿学校执教
2014年7月3日 傍晚5点43分
原文:http://www.malaysiakini.com/news/267606/
教育部乱派具中文资格教师的事件继续面对民间的抗议声。苏丹依德里斯教育大学中文学程第一届毕业生今天发表文告,捍卫学弟妹的权益。
他们强调,坚决反对教育部将依大中文学程第二、第三届毕业生派往技职或寄宿中学教授对外汉语。
这些毕业生提醒,尽管依大中文学程第二、第三届毕业生人数众多,而之后的每一届毕业生仅有20位,当中未必每人都有执教意愿。
“如果第二、第三届毕业生不能派往一般中学,中学不只将继续面对华文师资荒的问题,而且之后也没有足够的合格师资供应。”
以下是他们的文告全文:
我们是苏丹依德里斯教育大学(依大)中文学程第一届毕业生。我们坚决反对教育部将依大中文学程第二、第三届毕业生派往技职或寄宿中学教授对外汉语。我们要求教育部把他们调派至国民中学与国民型中学(下文简称为“一般中学”),其中原因如下:
一、从学生的利益出发,依大中文学程毕业生派往一般中学才是正确与专业的安排;技职与寄宿学校需要的则是对外汉语专业的人才。
依大中文学程是大马培育中学华文师资的唯一科系,学员接受的是第一语文教学与中学教育学训练。这样的课程设计与训练预设学员将是一般中学的华文老师。他们调派至一般中学,才能发挥专业,而学生将是最大获益者。
对外汉语是另一门专业,并非“比较简单的华文课”。其课程设计与教学训练跟一般中文(教育)系不同。例如:对外汉语专业对语音学有极高的要求。在中国,对外汉语和中文系就分属两个不同的专业。从没有中文基础的学生之利益来看,他们真正需要的是对外汉语专业的人才。
我们认为,学弟妹不是不愿意到技术与寄宿学校任教,而是了解到,去一般中学任教才是对学生最好的选择。
二、国中与国民型中学缺乏华文师资,教育部应检讨手上的数据。
根据我们的观察,不少中学严重缺乏华文师资。有学校一月开课至今,学生还未上过华文课;也有学校全由外校的代课老师(一般称为“POL老师”)于课后授课。
虽然教育部表示华文老师是过剩的,但学校缺乏华文老师却是活生生的事实。有鉴于此,教育部应检讨手上的数据,而不是一直使用它。
三、“全国教职已满”不能作为不调派的理由。
教育总监于7月1日跟准教师们会面时表示,由于全国教职已满,所以依大中文学程毕业生不获调派至一般中学。我们质疑的是:
(一)如果全国教职已满,为何仍有那么多中学缺乏华文老师?
(二)如果全国教职已满是不调派之理由,为何还有其他教育系毕业生被派去一般中学?
我们认为,教育部应根据实际发生的问题采取行动,而不是根据与事实有出入的数据。
四、“华文不是主要科目”也不能作为不调派的理由。
学员们与官员见面也获悉,他们不被调派至一般中学,另一个原因是“华文不是主科”。我们认为,无论是不是主科,学生都有权利得到老师的教导。正如教育部也知道,技职和寄宿中学的对外汉语也不是主科,但也需要师资。何况,根据我们的了解,不少被派去一般中学的其他教育系毕业生也并非主修所谓的“主要科目”。因此,“华文不是主科”并非合理的理由。
中文学程第二、第三届毕业生人数众多,而之后的每一届毕业生仅有20位,当中未必每人都有执教意愿。如果第二、第三届毕业生不能派往一般中学,中学不只将继续面对华文师资荒的问题,而且之后也没有足够的合格师资供应。最后,我们吁请关切华教的团体与人士关注此事与支持我们的呼吁。
热门帖子
-
评慕尤丁之大专国语教学 2013年10月22日 上午11点00分 【时政】天下未集 原文刊登于《当今大马》: http://www.malaysiakini.com/columns/244513 日前,副首相兼教育部长慕尤丁表示...
-
原文刊登于《独立新闻在线》: http://www.merdekareview.com/news/n/15971.html Dec 02, 2010 12:09:09 pm 从古到今,专制者莫不以愚民政策来巩固自已的政权永垂不朽。愚民政策可大分为两类:一,不读...
-
原文刊登于《独立新闻在线》: http://www.merdekareview.com/news/n/14505.html Aug 12, 2010 12:28:55 pm 在2010年7月27日的圆桌会议上,潘俭伟代表民主行动党对公考存废事宜发表意见,根据报...
-
2015年7月21日 晚上11点00分 善用华小师资圆桌会议潜能 刊登于《当今大马》: http://www.malaysiakini.com/columns/305767 【时政】天下未集 马来西亚华小师资短缺,是一个历史性的问题,自独立前就已存在了。在独立前,...
-
1.问:何谓高思维能力? 答:布魯姆把人的认知能力分成 6 级: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鉴、创作。后四种就是所谓的高思维能力。 2.问:以前数学题一节可做 60 题,但现在老师 2 节单单解题只能解 6 题而已。 答:以前的题目只要记忆 + 理解就行了...
-
原文刊登于《独立新闻在线》: 从双语教育看英化数理 Dec 12, 2011 07:21:36 pm 最近,纷扰多年的数理英化政策,又因教育部一日三变的“软著陆”方案,而成为舆论界热议的课题。各种观点都有人提出,但真正从教育专业观点来深入讨论的,却为之不...
-
发表于 20 2月 2019, 11:50 中午 | 更新于 20 2月 2019, 12:05 中午 刊登于: 《当今大马》 【天下未集】 华教新论述建构的必要性有外在环境的因素,也其内在理路的因素。外在环境因素方面,自2008年之308大选后,在政治...
-
曾國藩成就大事的“三十六字訣” 發表時間: 2011-08-19 03:46 “培植根本之訣”-志、 恆、 專、 熟 01 志字訣:做人要做第一等人 02 恆字訣:有恆斷無不成之事 03 專字訣:力氣用到點子上 04 熟字訣:笨功夫也有大收穫“修鍊身心之訣”-裕、 靜、 淡、 暇...
-
刊载于 《东方日报》(27/11/2017) 教育简单来说,就是人的培养。但现在的教育体系,却往往忽略了人的存在,以致去人性化。 究其原因,有內部的因素,也有外部的因素。內部因素有很多,其中一个普遍的因素,我们称之为「目標错置」(Displacement of g...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