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大中文毕业生捍卫学弟妹
反对派往技职寄宿学校执教
2014年7月3日 傍晚5点43分
原文:http://www.malaysiakini.com/news/267606/
教育部乱派具中文资格教师的事件继续面对民间的抗议声。苏丹依德里斯教育大学中文学程第一届毕业生今天发表文告,捍卫学弟妹的权益。
他们强调,坚决反对教育部将依大中文学程第二、第三届毕业生派往技职或寄宿中学教授对外汉语。
这些毕业生提醒,尽管依大中文学程第二、第三届毕业生人数众多,而之后的每一届毕业生仅有20位,当中未必每人都有执教意愿。
“如果第二、第三届毕业生不能派往一般中学,中学不只将继续面对华文师资荒的问题,而且之后也没有足够的合格师资供应。”
以下是他们的文告全文:
我们是苏丹依德里斯教育大学(依大)中文学程第一届毕业生。我们坚决反对教育部将依大中文学程第二、第三届毕业生派往技职或寄宿中学教授对外汉语。我们要求教育部把他们调派至国民中学与国民型中学(下文简称为“一般中学”),其中原因如下:
一、从学生的利益出发,依大中文学程毕业生派往一般中学才是正确与专业的安排;技职与寄宿学校需要的则是对外汉语专业的人才。
依大中文学程是大马培育中学华文师资的唯一科系,学员接受的是第一语文教学与中学教育学训练。这样的课程设计与训练预设学员将是一般中学的华文老师。他们调派至一般中学,才能发挥专业,而学生将是最大获益者。
对外汉语是另一门专业,并非“比较简单的华文课”。其课程设计与教学训练跟一般中文(教育)系不同。例如:对外汉语专业对语音学有极高的要求。在中国,对外汉语和中文系就分属两个不同的专业。从没有中文基础的学生之利益来看,他们真正需要的是对外汉语专业的人才。
我们认为,学弟妹不是不愿意到技术与寄宿学校任教,而是了解到,去一般中学任教才是对学生最好的选择。
二、国中与国民型中学缺乏华文师资,教育部应检讨手上的数据。
根据我们的观察,不少中学严重缺乏华文师资。有学校一月开课至今,学生还未上过华文课;也有学校全由外校的代课老师(一般称为“POL老师”)于课后授课。
虽然教育部表示华文老师是过剩的,但学校缺乏华文老师却是活生生的事实。有鉴于此,教育部应检讨手上的数据,而不是一直使用它。
三、“全国教职已满”不能作为不调派的理由。
教育总监于7月1日跟准教师们会面时表示,由于全国教职已满,所以依大中文学程毕业生不获调派至一般中学。我们质疑的是:
(一)如果全国教职已满,为何仍有那么多中学缺乏华文老师?
(二)如果全国教职已满是不调派之理由,为何还有其他教育系毕业生被派去一般中学?
我们认为,教育部应根据实际发生的问题采取行动,而不是根据与事实有出入的数据。
四、“华文不是主要科目”也不能作为不调派的理由。
学员们与官员见面也获悉,他们不被调派至一般中学,另一个原因是“华文不是主科”。我们认为,无论是不是主科,学生都有权利得到老师的教导。正如教育部也知道,技职和寄宿中学的对外汉语也不是主科,但也需要师资。何况,根据我们的了解,不少被派去一般中学的其他教育系毕业生也并非主修所谓的“主要科目”。因此,“华文不是主科”并非合理的理由。
中文学程第二、第三届毕业生人数众多,而之后的每一届毕业生仅有20位,当中未必每人都有执教意愿。如果第二、第三届毕业生不能派往一般中学,中学不只将继续面对华文师资荒的问题,而且之后也没有足够的合格师资供应。最后,我们吁请关切华教的团体与人士关注此事与支持我们的呼吁。
热门帖子
-
原文刊登于《独立新闻在线》: 第61所独中乎?——论关丹中华中学 2012年08月25日 08:46:29 pm 日前,隆中华手上的批文在林放的部落客全面公开,让我们对关丹“变种独中”的争议有一更清晰的了解。 【编按:根据《中国报》2012...
-
资料来源:https://www.facebook.com/chsbp/posts/10203015302600241 马航事件专家分析:真相终于越来越近了 美国媒体在与其特派记者的直播连线中称:马来官方正式承认了之前军方的消息,即马航最终失联时间是3月8日凌晨2:...
-
第61所独中乎?(补编)--历史协议论 原文刊于《独立新闻在线》 http://www.merdekareview.com/news_v2.php?n=26520 作者/黄集初 2012年08月30日 05:56:35 pm 自上篇《 第61间独乎?--论...
-
原文刊登于《独立新闻在线》: 从“马天英史料展”看大马族群关系的转变 May 12, 2011 12:50:52 pm 华研为了配合成立26周年会庆,特于4月29日起至5月21日举办“马天英史料展”。马天英是何许人也?他原是中国的回教徒,全名为哈芝依布拉欣马天英...
-
(宽柔中学)董事会的建楼逻辑分析( 6 ) 流失率与收生人数 董事会说如在全日制的情况下,“每年招收 1,200 新生, 6 年就有 7 千多名”。显然,这种计算法是没有考虑在校生的流失率。 1. 流失率是每所学校都会面对的问题,只是严重与否,而从中可以...
-
原文刊登于《独立新闻在线》: 汪永年、陈充恩与华校改制:析政治认同辩护说 Feb 06, 2012 02:54:54 pm 在华教史上,鈡灵改制绝对是件大事,份量远超过白小事件,不可能不载之史冊之中,也不可能不让后人加以评论与检讨。在鈡灵改制事件上,其中...
-
(宽柔中学)董事会的建楼逻辑分析( 5 ) 班均人数与学校财务负担 《分析 4 》花了很大的力气去估算一班多少人,难道一班 45 人或者一班 50 人有很大的差別吗?这里面就牽涉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題,即学校的财务负担。 1. 首先,要有一个基本概念:从财务...
-
2010年3月16日 星期二 沉默马华党员的告白---(我们究竟为谁而战?) 很多认识我的网友, 皆问我为何会参与马华公会, 真的是不想多说, 只能说机缘巧合! 就以下面一段文,应从返乡创业后说起吧! 小镇自国家独立以来, 从来没有过一位马华代议士, 有的是巫统和国大党国州议员而...
-
原文刊登于《独立新闻在线》: 丁能补选诉求的意义(上): 从《华团宣言》至《诉求》 Mar 02, 2011 12:19:18 pm 【有言不信/黄集初专栏】 丁能补选已过去了,針对补选成绩的分析及诠释,也有不少文章加以评论一番,但对于《丁能补选诉求》的意义,却...
-
(宽柔中学)董事会的建楼逻辑分析( 1 ) 成本与效益 假设 校本部维持现有的半日制, 能否容纳 6400 人? 1. 2011 年教室分配图: http://www.foonyew.edu.my/about/index.php?tar=class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