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刊登于《独立新闻在线》: http://www.merdekareview.com/news/n/14951.html
Sep 22, 2010 04:28:24 pm
本文不是要讨论公考存废的议题,而是要厘清错误的观念,即考试可以公平地衡量教师与学校的绩效。
前文《废公考应先提出替代方案?》有提到:“今天最大的问题是考试不能衡量教育的全部,可是我们却把考试当成唯一衡量教育的全部的工具,包括学校及教师的教学绩效。”这里就详加解释为何不能简单粗糙地用考试来衡量学校的绩效,并进而讨论学校的办学取向。
首先,要介绍一份非常重要的报告,即美国的科尔曼报告(Coleman Report,1966),它的原名是《教育机会平等调查研究》(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Study,EEOS, 1966),是由科尔曼教授牽头的调查组,在美国国会委托下,于1964年开始进行的一项大规模的调查研究。
在1960年代,美国民权运动高胀,在酝酿全面废除南方种族隔离制度之际,这份报告就在这种背景下,针对公共教育制度各个层次进行专门调查,调查不同种族、肤色、宗教等人群的教育机会平等的问题。
调查组收集了美国各地4000个学校64万个学生的数据,其学校比例占了美国全国的5%左右。依据美国国会要求,有关学校的调查主要分为四大部份:种族隔离情况;学校设施、师资等情况;学生的学习成就;与成就相关的学校特征因素。调查对象分为学区管理者、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又依据学生种族类型,划分为六类对象,即黑人、美洲印第安人、亚裔、波多黎各人、墨西哥人、白人,分析这六类学生在上述调查內容方面的现状及差异情况。
评价学校应以帮助成长为据
由于当时民权运动的压力,美国国会实在等不及这份报告出炉,就即刻通过了新民权法案,所以,这份报告就成了学术性的研究。但因为这是当时教育领域所做的最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加上它的结论震惊当时的教育界,引起如潮的批评,也带动了一连串的后续研究去支持或反对这份报告。
科尔曼报告的结论可简述如下要点:
(一)影响学生学习成就的最重要的投入(Input)是学生的家庭环境和同学的特征;
(二)高收入家庭具有更优越的家庭环境,所以富裕家庭的孩子比贫困家庭的孩子学得多;
(三)富裕家庭的孩子作为同齡人对其他孩子有促进作用,所以拥有来自富裕家庭的同学的孩子比拥有来自贫困家庭的同学的孩子学得多;
(四)学校所有的投入(课程、教学设备、教师和班级规模)并不影响成绩。
这四点结论中,最令人难以接受的是第四点,因为这表示对学生的成绩而言,教师和学校是不重要的,这让那些为教育献出青春与心血的教师及校长情何以堪。
如用科尔曼报告的结论来预测,假如你是家长,你要如何为孩子挑一所学校?你只需要知道一个问题的答案,即有关学校学生家庭的平均收入是多少?你可能会说这个数据很难拿到,那也有简单的办法来判断,就是在上学或放学时,观察来接送的家长,用你的经验去判断一般家长的收入大概是在什么阶层,再简单点就是看家长驾的是什么车。
那么教师及学校真的是不重要吗?对科尔曼报告的各种批评中,其中一项是认为科尔曼是以标准化考试的分试来衡量学生的成就,而没有太多考虑学生的态度、行为以及其他更有价值的教育质量指标,因此没法真正彰显学校的功能。不过,这是难免的,因为科尔曼报告本身就是量化的研究,而考试是最容易量化的工具。这也是所有量化研究的局限。
总的来说,其他后续的研究基本上都支持前三个结论,而对第四点做出修正,即教师及学校还是有其影响,特別是对中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学校及教师最大的作用是在于帮助学生克服其出身不平等而带来的学习障碍,所以,评价学校的工作绩效应以帮助学生成长的努力程度为依据。这是现今统一标准考试制度完全没有衡量到的地方。
选择什么办学方针
由于对考试错误的观念,以为是绝对公平的衡量工具,使得我们只看结果,不看过程,也更加不会看教师帮助学生成长的努力程度。如此一来,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呢?这里就引用最近由隆雪华堂和林连玉基金等八个华团联署的《我们对UPSR和PMR存废的看法》中的两段话:
“但媒体的报导、社团的学优奖励金、部长亲临名校公布成绩、地方政府对优秀生的表扬、社会对考试的执迷,导致大量的教育资源都投入在表现优越学生的身上,而这些学生的家庭背景正如上述,多是属于中上收入阶层,造成最需要受到协助的中下阶层的孩子,却因为学业成绩表现平平,而得不到公平的对待。”
“另外,基于上述同样的理由,社会各界和教育行政官僚把考试当成是衡量教师教学及校长办学的绩效的唯一标准,是一件极其不公平的事。这种对考试的误用,导致教师不论对学生付出多少的心力及关爱,只要教不出优秀的成绩,都得不到肯定,反而会受到责备,以致教师争教精英班,不愿教后段班。就算分配到后段班,也提不起热诚教导学生,严重者干脆放牛吃草,得过且过。”
因此,作为校长或办学者,根据以上的结论,他应该如何办学呢?有三个选项:
(一)如是追求学校的成绩,那就是尽量收高收入家庭的孩子,对中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尽量不收或设法刷出去。它有两个办法,一是高收费;二是从严执行校规。要把中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刷出去其实是不难的事情,因为这些孩子有很大的比例是有行为问题的,如果从严执行校规,真的很容易刷出去。
(二)站在教育机会平等的立场,什么孩子都收,有教无类,然后对中低收入家庭的孩子给予更多的补偿性的协助,这就是美国所谓的“为了平等的反向歧视”。
(三)在上述两者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
校长或办学者会选择那一个选项主要是受三个因素的影响:一、教育良知;二、名利之心;三、考试(绩效)压力。因为名利而把良知放一边,那是自我堕落;因为压力而把良知暂时或永久搁一旁,那是无奈还是墮落,就说不清了。
私立学校一般是以营利为目的,他们选择第一个立场也是无可厚非;但国家的公共教育体系如选择第一个立场,那就是不应该,因为国家追求的是平等,不是绩效,所以绝对是应该选择第二个立场。由此引申,教育部那些选出最佳学校并给予特別奖励的措施,其实是违背了教育平等的原则,根本不可取。
最后,独中应该选什么立场?他们不是公共教育体系,可是又号称民族的教育;有绩效的压力,可是又号称有教育的使命。对很多独中而言,由于地处于经济欠发达的区域,只能在第二个立场和第三个立场之间做选择,其实也没差多少,争议也没那么大;可是对那些处于经济发达区域的独中,他们三个立场都可以做出选择,而我的观察,大部份是倾向第一个立场。这些倾向第一个立场的独中,还需要华社的支持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