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刊登于《独立新闻在线》: 从“马天英史料展”看大马族群关系的转变
华研为了配合成立26周年会庆,特于4月29日起至5月21日举办“马天英史料展”。马天英是何许人也?他原是中国的回教徒,全名为哈芝依布拉欣马天英。他曾于中华民国外交部任事,战后任驻怡保领事馆领事。1949年后,隨著英人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他也御下官职,入籍马来亚,致力于宣教工作。 “马天英史料展”的展出內容分两部份:一、1939年至1940年带领中国回教南洋访问团走访东西马的资料;二、1948年至1950年出任中华民国怡保领事舘领事的档案资料。从时间来看,前者是日据前的资料,后者则是在战后。从前后资料的对比中,可以看出华巫关系有鉅大的转变。 南洋访问团促进华巫亲善 先论中国回教南洋访问团(1939-1940)的背景。自1937年中国全面抗战后,当时的国民政府除了在军事上与日本全面对抗外,也希望在国际上孤立日本,因此就组织了中国回教访问团,向回教世界展开国民外交工作。其目的是要将日本人在中国的暴行曝光,藉此获得回教徒国家同情中国,进而影响其国民要求其政府与日本断交,还有不买不卖日本货,及救济中国难民。 国民政府前后一共组织了两个团:一、近东访问团,访问印度、埃及、土耳其、伊拉克等国;二、南洋访问团。而南洋访问团是由马天英任团长,吴建勋及马达五阿訇任副团长,整个团就是这三个人,但其成就不可小觑。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们巡行了东西马全境各地举行演讲,一面宣传抗日,一面宣传回教教义。 他们演讲的集会上,华巫共聚一处。演讲完毕,除了华侨纷纷解囊捐助外,很多马来人也共襄盛举。当时的捐款是交给两个单位:一、南洋筹赈会;二、中国回教救国协会。据中国回教救国协会的统计,该会共收到98万余款。所以,他们这个团虽仅三人,但却促进了当时华巫之间的亲善。另一方面,他们宣扬抵制日货的呼吁,也使得日本商人受到相当大的打击。 这次史料展中,南洋访问团的部份是以照片为主,精选约200张,分成四大塊:一、晋见皇室;二、各校参观与交流;三、各地演讲;四、民情及民生百态。这些照片颇有可观之处,比如其中有一张是和青年时期的国父东姑阿都拉曼的合照;还有一张是诗巫光华学校的校名,其珍贵之处是其校名是出自孙中山的手笔,题于民国九年,即1920年。这所学校现在还在,是一间华小,但就不知道这个匾额是否还在。 鼓励华侨申请公民权 史料展的另一主题是:中华民国驻怡保领事馆档案(1948-1950)。马天英出任驻怡保领事馆领事之前,是驻开罗公使馆二等秘书,转任领事其实是降级。他之所以愿意降级就任,是因他的任命是应各州马来王室及华侨的一致联名力邀。王室及华侨之所以会如此力邀,是因他之前在马访问时,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印象所致,这也是马天英终身引以为荣之事。 当时,全马一共有四个领事馆,即吉隆坡、槟榔屿、马六甲及怡保。而怡保领事馆的辖区是涵蓋了吡叻、吉兰丹及丁加奴(现为登嘉楼),受吉隆坡总领事馆的指挥及监督,但如要和英方交涉重大事件,则须交由新加坡总领事馆处理。 此次史料展约展出其中的30份原件,虽然如此,其內容已很丰富了。不少內容是涉及中华民国领事馆在战后与英殖民政府交涉处理华侨居留马来亚的政治身份与冲突事件,包括多宗英军粗暴对待甚至残害本地华侨的事件。此外,其中一份密件还显示在1948年时,国民政府已指示马天英鼓历本地华侨申请公民权。 从这些资料中,可以发觉当时与领事馆接洽的华团,几乎都是各州属的中华总商会。这与现今的商会只处理经济事务的印象,完全是两回事,似乎当时华社的领导机构是商会。 先进人士鼓励华巫交流 细读这些资料,我们会发现当时与现今的种族关系,似乎大同小异。举例而言,有一封由甘马挽公立华侨学校董事长致给马天英的函件,很能显示当时的种族关系,特此摘录如下,以饗读者: “……本坡……既有不幸事件发生,同人等乃急谋补救方法,立即与当地政警首长接洽善后办法,发给銀米及咸魚与……巫人。近日后乘巫人修理回教堂之时机,吾侨亦有捐助巨款,……以现在情形观之,紧张空气似已和和缓矣。惟最可顾虑而觉危险者,乃播音台巫语报告及报端所载,常有巫人若干人被杀,而称为被华人所杀,如此含糊,甚易引起巫人錯觉,而对于吾侨发生恶感。” 从此段文字中,当时的媒体与现今《马来西亚前鋒报》的所作所为,何其相似,简直是一脉相承。另一方面,从此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地方上的华巫有识之士是致力于谋求族群之间的和谐,且非常有成效。同函另一段文字显示,这种努力还走向建制化: “……最近本坡华巫领袖拟筹备组织华巫联合机关,遇事藉以调解纠纷,而增进两民族间之亲善和谐相处也。” 今天,我们对华团的刻板印象是只局限于华社內部的事务,所以大力地鼓吹华社要展开跨族群活动。可是,从这份函件显示,当时华团也不是只局限于华社內部事务,己有跨族群活动,其至还进一步建制化。何以今天的华团会演变成视跨群活动为一种禁忌,实在是须要加以深思及反省。 独立后只是換了主子 还有一份资料也很重要,那就是写于1948年1月19日的《马来西亚局势报告》,里面有提到何以华侨会对英人有所不满的原因,这里我只提其中的一点。 在当时,申请矿场是欧人优先,反而华人要处处受到局限,以致于华人要向欧人租赁,才能有矿场开采。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华人因租金过高而虧本,欧人在转手间却坐享厚利。 从这一敘述,我们从独立前看到独立后,这种经济关系似乎没有什么大改变,只是換了一个主子而已,华人仍是处于不平等的地位。 这批档案还有一个很重要价值,那就是展示了国民党的观点。现今大批有关当时历史的书籍,几乎都是左派的观点。可是,国民党在当时,对本土是甚具影响力,怎么会缺乏有关国民党观点的史料呢。这也是我常向那些研究本土历史友人询问的一个问题。这批档案正好补充了这一段的空白。 真正受过历史研究训練的人,不会因为某一观点的书籍多,就会加以采信,反而是要收集到多种不同观点的史料后,才会进一步加以比较,而做出自已的判断。只有单方的观点,不管量多还是人多,都不会做出任何结论的。只是有些人好像不明白这点。 重视本土历史经验 总之,从“马天英史料展”中,可以看出从战前到战后,马来西亚种族关系是有极大的转变,这种转变的过程和原因,马天英留下大量的记录及其看法,因此马天英所留下的资料是很值得我们加以研究及从中总结经验。 最后,在此呼吁社会大众,应把握良机来参观这批珍贵的史料,也希望各地华团组织能与华研接洽,看是否能在当地加以展出,让各地有兴趣者有此机缘,一睹为快。在今天本土的历史受到扭曲和遮掩之时,我们华社是应该要有所作为。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