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帖子

2014年8月21日星期四

燧火评论:舌尖上的歧視

黄集初/舌尖上的歧視

維護美食品質與管理客工問題,兩者不存在必然的因果關係。若把這它們簡化為「因為—所以」的命題,因而建議「禁止客工掌厨」,其背後的思維,無疑就是對客工的歧視。只要將林冠英及其支持者口中的「客工」,換成任何非華裔的本國公民,顯然就是不容否認的種族歧視言論。為何同樣言論,只針對客工就不被認為是歧視?

【文/黃集初】
本月12日,檳州首席部長林冠英提出為了避免檳城的街頭美食變質,所以考慮對付聘用客工掌厨的小販。此議一出,在我的臉書上就看到各種正反意見,多數贊成林冠英的建議,反對的是少數。大概輿論壓力太大,林冠英過後又表示,檳城人普遍上支持禁止客工掌厨的建議云云。
四天後,林氏的特別助理黄劍飛又有新的說法,他在《當今大馬》中文版的投書中强調「禁止小販聘用客工煮食,是針對違法的小販,不是歧視客工」【注1】,因為「執照申請也規定執照所有人必需是販賣的小販本身,但卻有人獲得執照之後,違法聘請客工掌厨,自己則當起提供食材備料的雇主」,原本「維持原汁原味」的論點不再强調了。不提「原汁原味」,强調法令如此,只是從嚴執法而已,黄劍飛這樣的說法可算是四平八穩,没有什麽好争議。
翌日,檳城州議员林秀琴又說,林冠英提出拒客工掌厨的建議,是為了保住檳城道地美食的味道云云。所以,說到最後,拒客工掌厨不是因為小販違法,而是因為客工不能保持檳城美食的「原汁原味」,這怎麽不算是一種對客工的歧視呢?
如果林首長一開始如同黄劍飛的說法,不要去强調「原汁原味」,更不要强調「捍衛檳城作為馬來西亞最頂尖美食目的地的品牌」,或許没那麽多争議。
美食變質全歸咎客工
要維持檳城美食原汁原味,這一點是没有什麽争議,我們也樂見其成。但追究為何無法保持原汁原味時,卻完全歸咎於客工,這就大有問題了。如果說有些客工掌厨無法確保原汁原味,這不會有什麽歧視的問題,就算說很多客工都不行,也問題不大。但成為禁令時,就要一視同仁,於是,就變成所有客工都做不到原汁原味,甚至進一步演變為之所以不能維持原汁原味,都是因為客工掌厨的關係,這怎麽不是一種歧視?
退一步說,是否禁止客工掌厨,檳城美食的原汁原味就回來了呢?萬一不是,檳州政府又有何政策來維持檳城美食的原汁原味?
在這裡,我們不妨把思路擴展開來,思考某一族群的美食由各類人掌厨的可能性,共列出8種情況,請見下表:
002
從上表對照林冠英及其支持者的言論,就明顯地看出他們的思維裡,只有情況1及情況8,其他6種情況並未考慮在內,特別是情況3至6。比如說,沙巴非穆斯林土著掌厨的情況;又比如說,中國客工掌厨的情況。這些例子在現實生活中也是存在,只是多跟少而已。
今天說要禁止客工掌厨,只是排除了情況5至情況8,還有情況1至情況4。事實上,真的實行禁止客工掌厨的措施,小販業者也不見得會亲自掌厨,反而極可能是轉聘東馬的非穆斯林土著。到時,請問檳州政府及其支持者是否接受這種做法?再進一步講,就算是亲自掌厨,但也無法保證業者不會為了降低成本,而偷工減料,到頭來還是難以維持原汁原味。這種狀況,檳州政府又要如何處理呢?如果没有再進一步的措施來保證原汁原味,而只是純粹禁止客工掌厨,這怎麽不是針對客工的一種歧視?
事實上,只要把林冠英及其支持者所提的「客工」,換成任何非華裔的本國公民,如馬來人、印度人、卡逹山人、伊班人、杜順人等,顯然就是不容否認的種族歧視言論。但為什麽同樣的言論,只是針對客工,就不被認為是歧視呢?檳州政府招致非議後澄清,僅是針對客工而非大馬人。這可能兩種情況,一是在認知上,對本國公民算是歧視,對客工則不算是歧視;二是凡非我族類都歧視,可是很「醒目」地知道對本國非我族類的公民要小心處理,而客工則是可以「欺負」的。至於實際上出自何種情況,只能留待「自由心證」了。
如何鑑定正宗美食?
再回到一個更根本的問題,什麽是「原汁原味」?所謂原汁原味,有時往往是相當主觀的認定。究竟是從口感判斷真的失去原味,還是心存成見下而「感覺」失去了原味?這裡也帶出一個問題,檳州政府到底有無鑑定「原汁原味」的機制?所謂「正宗」的檳城美食要如何定義?難道是以「不是客工掌厨」作為「正宗檳城美食」的判準?這样操作的話,何以不是歧視客工?
從以上剖析,針對「原汁原味」這一論點一直深究下去,我們不得不說其背後的思維就是立足於歧視。黄劍飛的投書,就明顯避開這一點,改稱「法令本來就不准客工掌厨,我們只是從嚴處理而已」,至於「原汁原味」的論點就隐藏在這一句中:「有人獲得執照之後,違法聘請客工,……消费者也在衛生及食物品貭上没法獲得保障」。
的確,單只是禁止客工掌厨這件事,不能說是歧視,問題是出在以什麽理由來禁止。若以「原汁原味」為理由,那自然具有歧視的成分,如以法令如此,則就避開這個問題。可是,為什麽林冠英一開始就不是這樣講,而是用「原汁原味」作為理由呢?
從政治角度來看就很清楚,「原汁原味」說是可以煽動起在地人的「區域/文化情結」,進可提升政治聲望、擴张權力,退可鞏固地位、消除異議。黄劍飛的事後補充,只是停損止跌,逹不到擴權的目的。
其實對政治或歷史有所認識者,都會看出這是一種民粹的手法。其基本模式如下:
一、有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這個問題會引起很多人關注或共鳴;
三、把這個歸因於某一大家刻板印象中會認同是「問題」的人群;
四、去解決這一「問題人群」;
五、於是原來問題就會得到解決。
民粹操作具慣常模式
看看希特勒如何「解決」猶太人,難道不是這個模式?看回馬來西亞華人的處境,難道不也是處於同一模式嗎?
再用上述模式分析回「原汁原味」。第一步,檳州美食失去了「原汁原味」,這是一個待解決的問題。第二步,這個問題確實引起眾人共鳴及關注。第三步,把問題歸因於客工掌厨。第四步,禁止客工掌厨。第五步,檳城美食的「原汁原味」就會回來了。
第一步,我没有意見。第二步,確實,對政治人物而言,引起關注才是問題,無人關注就不是問題,這无可厚非。第三步就是關鍵的所在。從邏輯上來說,客工不是充分條件,因為有的客工是可能做出「原汁原味」;客工也不是必要條件,因為没有客工也不保证會「原汁原味」。既不是充分,又不是必要,怎可以簡單把問題歸因於客工掌厨。就算「客工掌厨」是原因,那它是根本原因嗎?抑或「成本壓力」才是更根本的原因?
當然,「客工掌厨」是不是真正根本的原因,對政治人物來說,不是重點,重點是這個原因好不好解決。由此觀之,「客工掌厨」和「成本壓力」,哪個較易解決?可能有人會說還有第五步啊。但「原汁原味」本來就是很主觀的認定,而且也不需要「全部」解決,只要「感覺」有好轉就行了。在民主政治裡,只要贏對手一票,就算是贏了。同理,只要多數人認為問題有解決,就算是有解決了。這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證明「我們當政府,確實有執政能力」。但原來的問題有真正解決嗎?
002
此外,有人說客工人數太多,影響國人就業機會;也有人擔心客工帶來各種疾病,影響本國健康水平,所以支持林首長云云。的確,這些憂慮,必須適當處理,但若由此得出「支持林首長」的結論,則有所保留了,因為「禁止客工掌厨」是不可能解決相關問題的。
我們進一步分析好了,以客工太多為例,有人說馬來西亞客工太多了,有6百萬(官方統計是2百萬)影響了國人的就業機會。根據媒體引用檳島市政局的資料,檳島目前共有119名客工在100個市政局的小販中心工作【注2】。請問解決這119人,就可以解決客工太多的問題嗎?當然,可能有人說這些官方人數没有包括非法客工在裡面,那就假設不合法的有20倍之多,這估算下來約有2380人。那「處理」2380人,就能解決客工太多的問題嗎?
再來,為什麽只是針對小販中心,難道其他行業就没有這個問題?顯然不是。只有全面的對所有行業採取管制措施,才可能有效地解決客工太多的問題。但如此一來,顯然不好處理。針對小販中心就容易得多了,正如黄劍飛所言「小販已經是屬於國民最底層應有的基本謀生技能」。
從以上分析,我們會很清楚地發現,如何維護檳城美食固然是個問題,而引進及管理客工則是另一個更大的課題。這兩者是互有關聯,卻相互獨立,不存在必然的因果關係。如果把這兩者簡化為「因為—所以」的命題,建議「禁止客工掌厨」,其背後的思維,無疑就是對客工的歧視。
不過,這樣的批評,並非反對檳城美食維持「原汁原味」,反之,希望檳州政府採取適當且有效的配套措施來維護美食的美譽,真正地直指問題的症結。
注1:黃劍飛,〈禁止移工掌厨何來歧視?〉,當今大馬中文版,2014年7月16日。
注2:當今大馬中文版,〈爲保街頭美食原味不變質,檳州政府研究禁移工掌厨〉,2014年7月12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