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帖子

2015年3月26日星期四

当今大马:独中学生流失率的细部考察

2015年3月25日 上午11点37分
独中学生流失率的细部考察
刊登于《当今大马》:http://www.malaysiakini.com/columns/293137
【时政】天下未集
一直以来,独中都有学生人数流失 [注1] 的现象。之前有写了一篇小文章:《独中人数流失的初步考察》,依据的是董总公布的从1975年至2013年历届初中统考和高中统考的考生人数。由于数据只有两组,不可能做太深入的分析。最近,发现董总的网页上,所公布的《全国华文独立中学基本资料统计》,从2004年起就多了一项资料是:“全国60所独中各州各年级学生人数统计”。有了这份较详细的资料,就可对独中学生流失率做较深入的细部考察。

在做分析前,先回答为什么要关注流失率呢?那是因为流失率可以间接反映出一些教育和管理的问题。比如80年代,为了流失的问题,掀起一场是否要废除升留级制度的论战。到了90年代,由于独中盛行双轨制,也出现了大量学生在高二考完马来西亚教育文凭考试后,纷纷离校,直接到学院就读各种各样的课程。这也是流失的问题。只不过,由于缺乏数据的支撑,很多这些论争往往流为口水战,陷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落实到具体的补救措施时,就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以致决策的模糊空间往往是非常大。所以,如能有数据上的分析,那就可缩小决策时的模糊空间。

下来,在針对原始数据做分析前,先做一些方法论上的交代。

(一)粗流失率。真正流失率是指同一年次同时进来的学生的流失率,留级生和插班生不应计入在内。如没有把留级生及插班生排除在外,当流失人数少过流入人数时,就会出现总人数反而会增加的现象。不过,董总提供的数据只是每个年级的总人数,没有列出每个年级的留级生和插班生,而且真的要追踪留级生及插班生的流失情况,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所以,为了简化计算过程及数据的限制,就没法把留级生、插班生的情况排除在外,因此,这里所谓的流失率只能称之为“粗流失率”。事实上,如要把留级生和插班生考虑在内,应以学校为单位,才比较可行及有意义。

2.计算的公式如下:

(1)流失率 = (流失人数 / 初一学生人数)X 100%

3.数据处理。在处理原始数据时,有进行加工。首先,把特辅班/辅导班、预备班/基础班,及其他项的人数排除在外;其次,先修班一的人数併入高三人数,先修班二则排除在外;再则,技职班一、二、三年级分別併入高中一、二、三年级。另一麻烦处是缺了2008年 [注2] 的“各州各年级学生人数统计”,以致在追踪数据的变化时,中间出现空缺,只好以平均值为准,希望对计算结果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计算的结果如下:

表1:全国独中同年次学生人数变化一览表




表2:全国独中同年次学生粗流失率一览表






不算不知道,算了之后,流失率竟然是这么大。过去,在学校服务时,在校內也有计算流失率,以应付董事会及外界关心人士的询问。不过,不管怎么算,都没有这么大。当然,这可能是计算方法的问题,不同的计算法,会得出不同的答案,在面对“业绩压力”下,自然会选择流失率最小的计算法。我的计算法是始终以初一学生人数为基数,算出来的结果,当然会把流失率极大化,但这才是确实符合“流失”本意的计算法。

以下依据表2做一些分析。1.总的来说,高中阶段的流失率明显高于初中阶段的流失率,高中的流失率约占了6成5左右,不可谓不高。再深入的分析,显然是因高二到高三的流失率的关系,占总流失率的比重为45.33%,接近一半的比例。虽然没有确实的调查原因,但凭过往在独中服务的经验,应与独中实行双轨制有密切的关系。因为,当学生考了SPM之后,就可以选择到私立大学学院就读。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

(二)其次,是从高一到高二及从初二到初三的流失率也是相当高,约占了总流失人数比重的二成左右。教育部在2002年曾做过华裔生的流失率调查:“一个都不能少”调查报告,在中学阶段的华裔生流失率是24.8% [注3],而独中从初一到高二的平均总流失率是19.96% [注4],即国中每4人流失1人,而独中每5人流失1人。由于,教育部的算法和我的算法是一样,虽然年次不一致,但基本上还是可以做为比较的依据。国中与独中相比,彼此间会有不同的流失因素。国中的流失最大的因素应是语言转換的障碍,而独中主要因素应该是与留级制,其次,经验负担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家长在选择孩子到那一类型的中学就读时,就要伤脑筋,尤其是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他们往往不止是语文掌握不好,连其他科目也学习不好。

(三)如拿独中的前5年,即初一到高二,和国中华裔生的流失率做比较,其实是有共同的特征。据调查 [注5],国中在初中阶段的流失率比重是66%,而高中阶段是33%。与之对应的,独中在初中阶段的流失率比重是61%,而高中阶段是39% [注6]。我们可以推測这可能与“初二现象”有关。所谓的“初二现象”是指虽然有个体的差异,大部份学生都是在初二时进入叛逆期,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也确实是这样。因此,不管独中还是国中,彼此之间还是有共同的教育课题。

下来,我们看下各州的情况,请见表3。

表3:2004年至2008年各州独中同年次学生平均粗流失率(比重)一览表












总的来看,显然有区域性的差异。
1. 在总平均流失率来说,南马是偏低,然后往北就偏高,而吉打则高达-64.27%,这意味着100人初一进来,到了高三只有36人留下来。在这南北差异中,槟城又显得很奇特,在数据上反而不比南马高多少。不过,如细察各年段的流失率,槟城在初一至初二、初三至高一出现人数增加 [注7] 的现象,这意味着中途转进来的插班生是蛮多的,所以,可能就因此抵消了部份的流失率。如果把这个因素排除在外,那槟城的实际流失率应该是在35%以上。在东马方面,流失率也是偏高,特別是沙巴,高达-57.50%,仅次于吉打。所以,我们应该是要问何以南马,特別是柔佛的流失率是偏低?

2. 如以高二至高三的平均流失率为准,全马独中可以分成两组,一组是流失率偏低的州属,包括柔佛、马六甲、雪兰莪及吉兰丹,都不超过-10%;一组是流失率偏高的其他州属,都在-15%以上。两组之间是有明显的差距。据过去的接触与了解,这两组在政府公共考试的重视程度,是有明显的区別,所以,可以合理地推测是与学校对政府公共考试的政策有密切关系。也就是说,第一组的独中基本上还是非常符合董教总独中建议书的路线,第二组的独中则完全发挥了办学的自主性与弹性。但是否说完全遵照董教总路线的独中,就可降低流失率呢?如果只看高二到高三的流失率,确实是如此;但如看总流失率,好像不也尽然,比如雪兰莪,其总流失率也是蛮大的。所以,这里面应该还有一些重要的因素的存在,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地去挖掘,不宜轻率做出推论。

3. 在处理砂拉越和沙巴时,我们很习惯划为同一个区域,即东马。但从上述数据来看,其实是有很大的差距,不宜划为同一区域。从地理上来看,一个砂拉越的土地面积就差不多等同于马来半岛,一个沙巴的土地面积也约为半个马来半岛。一个马来半岛就有明显的南北差异,更不用说东马了。其实,我在处理国民型中学的课题时,也发觉这两地的差异是很大。当时,在调查问卷里,有一项是统计各校的各族群老师及学生人数,沙巴的代表就询问那些非巫裔的土著要归去巫裔,还是其他。这就是在设计问卷时,没有考虑到沙巴的特殊性。由于问卷已发出去,非巫裔土著就只好填在其他项 [注8]。结果,资料收集回来,得到如下的数据:

表4:2011年砂拉越和沙巴非巫裔土著教师及学生之百分比一览表


显然,沙巴的非巫裔土著教师与学生的比例是非常高。那沙巴独中是否也有这种现象呢?在《全国华文独立中学基本资料统计》中,从2009年起就多了一项资料是:“全国华文独中各族学生人数”之统计。整理之后得下表:

表5: 全国华文独中各族学生人数及百分比一览表




表6:沙巴独中非华裔学生人数及百分比一览表




依据表5与表6来推断,显然沙巴的独中是有相当高比例的非巫裔土著学生,所以,在做统计时,应独立成一项,而不是“其他”,而沙巴和砂拉越也确实应该分开处理。此外,也由于沙巴的独中是有相当高比例的非巫裔土著学生,或许解释了何以沙巴的高二到高三的流失率居全国之冠,为-40.63%,远高于第二位的-24.49%。

总之,原始数据要经过处理及分析,才能显示其意义,以及确认问题的所在,协助校方缩小决策的模糊空间。当然,董教总独中工委会所提供只是总体的数据,也不能据此做出太细的分析。所以,本文也仅是提供参考。


注释:
1. 流失不等于辍学,辍学只是原因之一,也可以是转校。
2. 这一年正好发生了新纪元风波;
3. 南洋商报,“1997年华小毕业生抽样调查,2万4千华小生辍学”,2003年6月13日;
4. 平均总流失率减去(S2-S3)的流失率 = 36.51% - 16.55 = 19.96%;
5. 东方日报,“跟不上进度,无心向学,出外工作;華裔中学生辍学高”,2005年10月27日;
6. 以19.96%为基数,初中流失率比重 = 初一至高一的流失率总和/基数,高中流失率比重 = 高一至高二的流失率/基数;
7. 流失率为正数时,表示人数增加。
8. 当然,“非巫裔土著”与“其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这里只好视为相同。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