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集初/解讀教總《華小學生人數現况》調查報告
生人數與人口總數並非直接相關,實與生育率直接相關。華裔生育率已低於更替水平,若干年後,若生育率仍持續且未有外來人口移入補充,華人總人口必出現負增長。華小學生人數減少不只是學術問題,同時也是嚴肅的現實問題。首先要正確地理解問題,不應該信口開海,只作大膽假設,卻不謹慎求證、解讀。無心之失,尚可糾正;有意之過,則往往積重難返。
【文/黃集初】
馬來西亞華校教師會總會(教總)在2015年1月9日公布了《2000年-2014年全國華小學生人數和學校數目的演變與現况》調查報告(以下簡稱《調查報告》),指出華小生在過去十五年裡减少了5萬2千人,引起社會大眾關注與討論。
瀏覧衆多報導與評論,發現某些記者及評論人可能缺乏背景知識,對《調查報告》的解讀不正確及理解上的歧義,以致出現謬誤。爲免以訛傳訛,特在此針對兩個主要概念與謬誤加以剖析,並加以引申。
一、生育率與學生人數。有論者認為人口總數持續增加,學生人數仍會增加,但這種觀念絶對錯誤,不過,卻是常見的謬誤。(請參閱拙作〈寛中拆樓事件剖析〉的相關部份,【註一】)。事實上﹐要深入探討學齡人口問題﹐首先要有一點人口學的基本概念。教育學科領域裡,有一門學科「教育人口學」,探討教育與人口之間的相互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人口的年齡結構(即人口金字塔)﹐見下圖。
一般上﹐人口按照年齡結構可分成三大群體:一、低齡人口:14歳以下(藍色);二、適齡人口:15歳至64歳(褐色);三、高齡人口:65歳以上(紅色)。在上圖裡,下層是低齡人口,中層是適齡人口,而上層是高齡人口。左一迅速增長型是高生育率的情況,左二緩慢增長型顯示是生育率開始下降,右二零增長型是生育率達到人口更替水平,右一負增長型是生育率低於更替水平。在此,要介紹有兩項重要的概念,一是總和生育率(total fertility rate),二是人口更替水平(replacement level,又譯生育更替水平)。總和生育率就是一位婦女終生平均生育的子女數,而人口更替水平,是指女性一生中平均生育一個女兒的生育率水平,即剛好取代本身。假設新生男嬰與女嬰數量相同,且新生代沒有在生育下一代前死亡,那人口更替水平的總和生育率應爲2.0。不過,現實情况顯然沒有這樣理想,所以發逹國家是以2.1為準,而馬來西亞雖不是發逹國家,但由於醫療水平比上不足,比下綽綽有餘,也是以2.1為準。
所謂「零增長型」及「負增長型」,並非目前人口總數已出現零增長及負增長現象,而是指若干年後,人口總數會零增長及負增長,如果現有生育率仍是等於或低於更替水平,且不考慮國際間人口的移入及移出。以日本爲例,在1975年的總和生育率就已低過2.1,但要到了三十年後的2005年才出現人口負增長現象,接下來就持續如此。當然,不是每個國家同樣都是三十年,各國具體情况需要針對性分析,不能一概而論,這裡舉日本爲例僅供參考。
回看馬來西亞,根據2010年全國人口普查得出的人口年齡結構,請看下圖:
總體而言,全國人口是增加了,但請注意看低齡人口的部份,顯然不論2000年或2010年都開始出現减少的趨勢,2010年更是明顯。須注意的是,本圖是不分族群,因爲各族群生育率基本上都出現下降跡象,只是華裔下降得最厲害。
學生人數與人口總數非直接相關
有了以上背景知識,就可知學生人數與人口總數並非直接相關,而是與生育率直接相關。《調查報告》指出,華裔的總和生育率已從2000年的2.6下降至2010年的1.5,這表示華裔的生育率已低於更替水平,屬於負增長型,換言之若干年後,如果生育率持續低於更替水平,且未有外來人口移入補充,華人總人口必將出現負增長的現象。千萬不要因爲看到短期內的未來,華人人口仍然持續增加,就以為只是在全國人口的比例下降而已,其實如以日本的情況來推算,大約三、五十年後,華裔人口不只在全國人口比例下降,自身的人口總數也會减少。問題嚴重得很。不然,何以在吉隆坡精武華小校地問題,旅游部會開出其中一項條件「精武董事部必須在第十五年時,需向旅遊部證明該校的入學率有增無減」云云,人家是政府,當然可以掌握到最詳盡的數據,開出對自身最有利的條件。
二、流失率與學生人數减少。某報標題:「轉讀私立學校移民國外,華小生15年減5.2萬人」,內文引述:「華小學生流失原因,包括家長把孩子轉送到國際學校或私立學校、原本在華小上課的非華裔學生,轉到國小或淡小就讀,以及移民國外」云云,這顯然是誤讀了《調查報告》。在網絡上,又有人進一步推論為是「幼兒園國小化」的結果。前者是無心之過,後者明顯有意炒作,這可參閱另一篇拙作〈幼兒園改國語教學,真的嗎?〉【註二】。
前者錯將《調查報告》中的「减少」與「流失」混爲一談。華小生十五年內減少5.萬2千人,這是一個統計上的結果。背後有三種可能:一、華裔低齡人口減少;二、父母把孩子送去其他源流的學校(包括國際學校及私立學校);三、父母把孩子送進華小,但中途流失了。所謂「流失」是指第三種可能,即「中途流失」。
學生人數减少的三項可能性
《調查報告》基本上都有探討這三個可能的原因,只是未像我這樣明確點出來。針對第一種原因,它引用2010全國人口普查數據,華裔的生育率確實明顯下降,所以,這個原因的確存在。針對第二種原因,則引用《2013-2025年馬來西亞教育發展藍圖》的數據,即進入華小就讀的華裔學生從2000年的92%,上升到2011年的96%。從這個數據來看,確實有華裔家長把孩子送去其他源流的學校的現象,但其趨勢卻無法解釋華小生减少的現象。第二個因素基本上可以排除在外。
針對第三種可能的原因,則比較復雜,《調查報告》特辟一節(「5.華小學生的流失概況」)來探討,以2008年的小一生來追踪其6年中的流失人數。第一個問題:是否有流失的現象?從數據上來看,確實是有流失的現象。那接下來才會有第二個問題:是什麼原因造成的?而這些原因,上文已提,在此略過。不過《調查報告》有不足之處,首先,各種原因的流失人數的細部數據沒有找出來,特別是非華裔生轉到國小或淡小就讀的人數。
從《調查報告》的數據來看,2014年華小的非華裔生有87,463人,佔學生總人數的15.31%,而2008年小一生到2013年的流失總人數是5,151人,占了2008年小一生總人數的5.2%。雖然,這兩組數據不具可比性,不過我們可以據此合理推測非華裔生流失是最主要原因,因爲華小的華文是第一語文教學,對母語不是華語的非華裔生而言,是很難適應的。
其次,沒有分析2000年至2007年的小一生中途流失情況,我們無從得知歷年的流失率的趨勢如何。如果,歷年的流失率都相當穩定地保持在某一百分比上下,那這個因素也可排除在外。只有流失率日趨增加,才應列入華小生人數减少的可能原因之一。如果真的有流失率日趨增加的現象,則還要一步估算這個因素影響華小生人數减少的比重是多少,以判斷是否是重要因素。
不過,綜上述三種可能的原因,當以第一項可能性最高,即華裔低齡人口的減少。低齡人口的減少也有兩種可能,一、生育率下降,二、移民。根據《調查報告》對流失率的粗略分析,縱使有移民因素,亦非主因,因此,剩下的就是生育率下降,而且確實是大幅度的下降。《調查報告》所提的「因爲華裔生育率降低,導致近幾年來華小學生人數减少的趨勢」才是最正確的說法。
華小學生人數減少不只是一個學術問題,也是很嚴肅的現實問題。解决問題的第一步是正確地理解問題,我們不應該信口開海,只作大膽假設,卻不謹慎求證、解讀。無心之失,尚可糾正;有意之過,則往往積重難返,我也是盡力而為之。
【參考資料】
陳錦慧,〈日本與台灣因應少子化現象之對策比較〉,臺灣: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63期,2007。
陳錦慧,〈日本與台灣因應少子化現象之對策比較〉,臺灣: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63期,2007。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