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言不信
热门帖子
独立新闻在线:独中对学生人数的迷思
原文刊登于《独立新闻在线》: 独中对学生人数的迷思 Oct 18, 2011 06:11:57 pm 近来有某一狆中,为了要吸纳更多的学生人数,而提出了一个大型建设计划,其中包括把校內两棟超过50年历史的教学楼拆掉,重建为八层大楼。此项大...
当今大马:从三语文告到统考承认--语言政策的视角(下)
发表于 2018年7月27日上午9点05分 | 更新于 2018年7月27日上午9点22分 刊登于: 《当今大马》 【天下未集】 延续 上篇 上篇提到三语文告和统考承认在本质上是语言地位的问题,那么要如何处理这个语言地位的问题呢? 在这里,我引用博...
独立新闻在线:丁能补选诉求的意义(上): 从《华团宣言》至《诉求》
原文刊登于《独立新闻在线》: 丁能补选诉求的意义(上): 从《华团宣言》至《诉求》 Mar 02, 2011 12:19:18 pm 【有言不信/黄集初专栏】 丁能补选已过去了,針对补选成绩的分析及诠释,也有不少文章加以评论一番,但对于《丁能补选诉求》的意义,却...
独立新闻在线:教育的集权与分权:雪州拨地论争平议
原文刊登于《独立新闻在线》: 教育的集权与分权: 雪州拨地论争平议 2012年03月16日 01:52:04 pm 【有言不信/黄集初专栏】 最近,魏家祥声称雪州民联政府只给支持信,而实际上并没拨地给八打灵公教中学和蒲种益智华小建分校,引起双方一场论战...
当今大马:论“非典型”双轨制:华教话语权的攻防
发表于 2017年9月29日 下午5点33分 更新于 2017年9月29日 晚上6点16分 刊登于: https://www.malaysiakini.com/columns/396774 【天下未集】 这个课题可分两个层面来剖析,表层...
独立新闻在线:《方略》大不同
原文刊登于《独立新闻在线》: http://www.merdekareview.com/news/n/16353.html Dec 30, 2010 12:43:19 pm 很多人可能不清楚,《20年行动方略》(以下简称《方略》)除了是华总发起之外,华研本身也是协办单位...
马华党争的一点思考
马华党争的一点思考 黄集初 有什么好谈 马华党争从去年8月27日开除蔡细历党籍起,纷纷扰扰了将近7个月了,中间可说是高潮迭起,令人叹为观止。而各媒体也非常合作,细鉅靡遗,吸引华社众多读者的眼球,沌忘世间大事。而网上网下的评论文章也多到目不睱给,电台时不时的评论也让塞车的...
独立新闻在线:从“马天英史料展”看大马族群关系的转变
原文刊登于《独立新闻在线》: 从“马天英史料展”看大马族群关系的转变 May 12, 2011 12:50:52 pm 华研为了配合成立26周年会庆,特于4月29日起至5月21日举办“马天英史料展”。马天英是何许人也?他原是中国的回教徒,全名为哈芝依布拉欣马天英...
转贴:当学生跟不上进度时(注:题目自订)
https://www.facebook.com/echok/posts/10152188612608195 许慧珊 : 一个朋友看了我上一个帖子,有感而发告诉我这件事情。我还在问着她的孩子是不是在国际学校或私立学校上课,因为一般情况下,这样的事情不会在华小发...
当今大马:第61所独中乎?——论关丹中华中学
原文刊登于《独立新闻在线》: 第61所独中乎?——论关丹中华中学 2012年08月25日 08:46:29 pm 日前,隆中华手上的批文在林放的部落客全面公开,让我们对关丹“变种独中”的争议有一更清晰的了解。 【编按:根据《中国报》2012...
2018年5月2日星期三
当今大马:“成绩好”就是精英吗?:论公共考试的功用与局限
发表于
2018年1月19日中午11点52分
| 更新于
2018年1月19日中午12点06分
刊登于:https://www.malaysiakini.com/columns/409242
【天下未集】
去年岁末,教育总监阿敏瑟宁(Amin Senin)表示,教育部已指示各校停止依据学生的成绩分班,2019年开始必须废除依据成绩分班方式。此外,还会进一步废除管制学校(Sekolah Kawalan)的制度。此则新闻一出,自然引起舆论一阵的喧然,支持者有之,反对者也不少。
从新闻报导可知,这样措施是配合小学评估报告(PPSR)的推行,因此,这是整体改革的一部份,必须掌握其中的脉络,才能得其用意。因此,本文特从评量的角度来阐述。
纸笔测验的局限
我们先理解什么是公共考试。一般上,教育评量可分成两类:课堂评量,及大规模评量。前者是微观层面的评量,其目的是协助教师改进教学及学生改善学习;后者则是宏观层面的评量,其目的通常是作为选拔人才之用。公共考试就是属于大规模评量,且由于具有选拔人才的功能,这要求了公共考试要有公平性。
过去几年,教育部一直倡议要废除UPSR,但都没法落实,除了既得利益者的阻扰及社会大众还无法接受外,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因为管制中学的存在,及绝大部份学校还是以成绩来编班,因此,还需要一个有选拔功能的公共考试来做为选才的标准。
那教育部为何要废除UPSR,或者说要降低其重要性呢?那就要谈到公共考试的局限。公共考试由于它要应付大量的考生(规模),以及公平性的要求,所以,必然是纸笔考试。而纸笔考试在理论上只能有效测量学生的知识及能力,且也只是部份而不是全部。
比如一些需要动手做的部份,像生活技能及科学实验的过程与方法要求等等,纸笔测验就不可能测量。如果,再考虑应试文化下的教学方式,所谓的题海战术及应付考试技巧,纸笔考试在实际上是否能有效测量学生的实际知识及能力,都是一大疑问。
至于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就几乎完全不能透过纸笔考试来测量。简言之,公共考试由于其特性,只能部分而不能全面测量学生的学习成效。
知识爆炸,学习方式改变
可能有人会问,就算公共考试有局限,但过去都没有问题,现在为什么是大问题呢?这就牽涉到两个种变化,一是教育改革日益深化,二是应试文化日趋恶化。后者可参阅本人的另一篇文章
《小六检定考试径废可也》
,这里就集中讨论教育改革。
我们要有一个基本概念,那就是这个世界没有所谓“纯教育”这回事。事实上,教育和社会的发展是息息相关,当社会变了,教育就要跟着改变,否则,一个与社会发展脫节的教育,只是在误人子弟。因此,教育必须不时地做出调整以适应社会的变革。
由于媒体上有大量的文章及资讯在描述及预测社会发展的趋势,所以,这里就不加以论说。但是,当社会变了,教育要有什么样的改变,多数人就不是那么清楚了然于心,这里就简单概述其中的变化。
早期的社会,学校所教导的知识大体足以应付学生未来的工作及生活之所需,所以,只以公共考试来判別那些学生是“精英”,问题不大。到了1990年代后,开始进入所谓的知识经济时代,为了应付未来的工作、生活及进一步的学习,学生所需的知识越来越多,且呈爆炸性的增长。但在数量上不断增加新知识及新课程,以满足这种无止境的需求,即不可能也不适合。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联合国在1996年就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及学会为人。其中,学会认知的最大的目的就是希望学生离开学校后,有能力在需要时,自主地去更新、深化和进一步充实最初获得知识,使自己能够适应不断变革的世界。
在这样情况下,考学生的能力比考学生的知识更为重要,所以,就出现了所谓的高思维考题,这是公共考试的考试方式不得不改革的原因。
但是,现今社会的发展及未来趋势,使得我们不能只注重学生的知识及能力,也要重视学生的态度、习惯及价值观等情意领域的发展。以联合国的教育四大支柱来讲,就是后面的三大支柱: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及学会为人。正如前述,对这后三者的评估,公共考试是无能为力。
对“精英”的刻板认知
于是,由于纸笔考试的局限,学生应学习的内容就分成两个部份:可测量的部份,及不可测量的部份。那不可测量的部分要怎么办?这就是为什么教育改革上要提倡多元评量,以及校本评估,就是要处理纸笔考试不可测量的部份。
在过去,我们对“精英”的想象是以学术成绩为标准,如果有学生在其他方面表现特出,可是如果成绩不是很优越,就不被视为精英,或者不是那么杰出的“精英”。而学术成绩又是以纸笔考试来测量,在应试文化日趋恶化的情况下,所谓的“精英”往往沦为死记硬背考试机器。这种观念在现今社会显然是脫节了,现今社会的发展,使得我们对“精英”的要求不止要有充实的学识,也要有全面的素养及健康的价值观,即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不过,在东方社会,如果要改变社会大众对精英的想象,就必须处理应试文化,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如何处理公共考试。基本上,有两个思路:一是减少干扰,二是改变方式。前者的思路就是不管教育如何改革,在实务上,还是避免不了考试指挥教学的现象,或多或少还是会干扰正常的教学,因此,就减少公共考试次数。后者的思路则是既然避免不了考试指挥教学,那就在评量的方式做出改革,以引导教育回到正轨。
教改促进全面发展
一般上,多数国家的做法都是两者并行,即废除基础教育阶段的公共考试,只保留高中升大学的公共考试,然后,集中火力在升大学的公共考试及大学招生方式上进行改革。
马来西亚教育部也是如此规划,一方面废除UPSR及PMR,只保留SPM,以降低公共考试对正常教学的干扰。不过,由于阻力过大,PMR就变成PT3;而UPSR还是保留,成为PPSR的一个成分。另一方面就是改变评量方式,这又分两种方式,一种是改变公共考试出题方式,如近几年提倡的高思维试题;一种是增加其他评量方式,如把课外活动的表现量化列入大学录取计分中。
顺着上述的思路,看回教育部指示各校停止依据学生的成绩分班的措施,我们就很清楚这是要减少应试文化对教育改革的干扰,让教育回到正轨,让教师正常教学,以落实教育改革的目标,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当然,这样的措施要发挥出最大的效用,关鍵是大人们(家长、教师、校长、董事、社会人士)的观念也要转变过来,其中对公共考试局限的认识及对精英的想象,更是关鍵中的关鍵,这就是本文的主旨。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
较新的博文
较早的博文
主页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