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为了撰写《独中教育蓝图》,一行18人特地到香港考察他们教改的机制与成果。
这其中要感谢程介明教授的大力协助、居中安排,让这次行程能与教改的关鍵单位及个人有密切的接触,深层了解香港教改的內在思路及运作的机制。
这里稍为介绍下程介明教授,让大家能更清楚了解他的作用与份量。
程教授是前港大副校长、港大教育学院前首席教授,是香港教育界执牛耳者。
香港为了推动教改,于1997年委任前财政司长梁錦松为教育统筹委员会主席,而程教授是其中一位委员,与梁錦松、戴希立等三人被港媒号称“三头马车”。
教统会是立法局底下的咨询单位,负责按照香港的需要向香港政府以报告书的形式提供改革建议。而推动现在香港教改的为《第七号报告书--优质学校改育》。
由于程教授的地位与份量,我们得以拜访了圣保罗男女中学(香港传统名校)、与梁錦松、戴希立共进午餐等。
感想:相比于同期的台湾教改以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李远哲领头,香港的教改就显得务实、贴地及尊重专业。而且,这次的拜访令我们发觉香港的教育生态,比台湾更接近我们华校的处境,更值得我们借鉴及参考。
(香港的问题是语言的使用不是英语就是广东话,所以,我们之间的沟通常常是三语两文,有点像Empat Sekawan)。
热门帖子
-
第一天的行程是参访培侨小学,而且一整天都在培侨小学。 或问为什么参访小学,且要花整天的时间? 起始是因程介明教授的大力推荐,而我的想法是香港教改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逐年推进,到今年(2016年)第一批教改下的大学生毕业了。所以,到小学看看,会更清楚明白香港教改理念及实践的...
-
1997年,董总对统考的看法: http://www.djz.edu.my/resource/index.php… 1997年6月28日:董教总在参考了法律顾问的意见后,针对郭洙镇、许子根及江真诚于6月18日的谈话,重申对《1996年教育法令》的看法。 ...
-
某位好友在他的“非思不可”上,提出一个命题:“ 如果掉进海里的不是优秀生,报章会怎么写呢?” 我写道:“人命有分优秀生不优秀生?” 他:“为何报章要特别强调这些学生是优秀生呢?” 我:“这是报章应该自我检讨的地方。” 他:“我看了很不爽。” 我:“ 以前,你是优秀生吗?^^...
-
第四天行程(29/09/2016) 早上 在港大,首先是程介明教授替我们为几天的行程做个小结(前三天的行程,程教授全程跟隨我们)。过后,听取罗陆慧英教授的报告,陆教授是资讯科技教育的专家。 1.程介明教授的谈话摘要: 香港的民间活力强,有各式各样的教育团体,协助推...
-
(宽柔中学)董事会的建楼逻辑分析( 5 ) 班均人数与学校财务负担 《分析 4 》花了很大的力气去估算一班多少人,难道一班 45 人或者一班 50 人有很大的差別吗?这里面就牽涉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題,即学校的财务负担。 1. 首先,要有一个基本概念:从财务...
-
转载:戴勝益告訴你 為什麼一定要當著客人的面倒水 撰文者:戴勝益 2014-04-24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BlogArticle.aspx?id=7551&utm_source=facebo...
-
发表于 2016年11月30日 上午11点22分 更新于 2016年11月30日 下午4点23分 Read more: https://www.malaysiakini.com/columns/364628#ixzz4TR0vTxuf 【天下未集】...
-
原文刊登于《独立新闻在线》: http://www.merdekareview.com/news/n/16181.html Dec 16, 2010 11:50:22 am 虽几经波折,多方责难,《国民型中学问题与挑战》全国研讨会总算于2010年12月4日在槟...
-
第三天的行程(28/09/2016) 早上 早上参访教育局课程发展处,由副秘书长陈嘉琪博士及其同僚接待我们。陈嘉琪博士,人称她为K K(嘉琪),主管的单位为“课程及素质保证科”。 见面时,在门口迎接并交換名片。交流会开始时,开场白几句就直接进入正题,没有废话,没有官样...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