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
早上参访教育局课程发展处,由副秘书长陈嘉琪博士及其同僚接待我们。陈嘉琪博士,人称她为K K(嘉琪),主管的单位为“课程及素质保证科”。
见面时,在门口迎接并交換名片。交流会开始时,开场白几句就直接进入正题,没有废话,没有官样仪式。
在去之前,他们有询问我们要看什么,好让他们有所准备,所以,我们就准备及传了参访的主题:
1.了解香港的课程改革理念;
2.校本课程的支援服务;
3.了解德育和公民教育的实施状况(四项关鍵项目之一);
4.了解专题研习(四项关鍵项目之一);
5.种籽计划;
6.学与教范畴:表现指标。
他们就針对我们的要求,一一做介绍。基本上,主要容內都在《學會學習--課程發展路向》咨询文件內。(上面都附上教育局相关网页的资讯,按入就行了)
以下,提下个人的感想及心得。
- 1.教改理念。
“课程发展由学生的学习经历出发(起点),而不是从大学之要求倒推回来”,“以人为本:按照学生每个阶段发展的特性”。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在小学及初中还能做到,但到了高中应该不容易处理,毕竟还是面对升大学的问题,即公共考试所带来的压力及约束。
对于考试的压力,有两种思路,一是减少考试;二是改变考试的方式。香港基本上是以第一种做法为主,第二种做法为辅。所以,配合学制的改变(从英制的3223改为美制的334),只剩下高中升大学的公共考试。
所以,下一阶段的教改就是要針对升大学的考试做出改革(因为不可能废掉),不过,这不是容易的工作,因为大专有自已的自主权,不见得要配合教育局的政策。
- 2.校本支援服务。
简单讲就是教育局提供资源协助学校进行校本课程的改革,而学校要針对发展需要提出申请个別的支援项目(某一科目、课程领导、学习社群、非华语学生等),重点工作是协助教师的专业成长。
马来西亚教育部的《教育蓝图》也有类似的建议(SISC+及SIPartners+)。不过,具体情况就不得而知。反而看了香港考育局的资料后,就清楚是什么概念了。
- 3.德育和公民教育。
德育和公民教育包含了国民教育的元素,培养学生的国民身份认同。德育和公民教育不独立成科,而是渗透到其他科目、学校活动等各方面,例如早会、周会、升旗礼、班主任课、专题研习、参观、义工等等。其中一个特別的活动是內地交流计划,希望每一位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最少一次到內地交流(这个根本就是政治考量)。
在学校发展德育校本课程时,大部份都以“学生支援”作为重点。“学生支援”是針对有特殊教育需要(残障、视障、听障,也扩展包含所有个別差异在內)的学生提供支援的措施。
香港是推行“融合教育”政策,除了重度残疾的学生会进入特殊教育学校,一般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会入读普通学校,让这些学生与普通儿童相处。一个目的是让这些特殊需要的孩子能早点融入普通社会中,另一个目的也是让普通的孩子、教师、家长认识、接受及尊重个別差异。
教育是来自生活,德育更应来自生活。
- 4.专题研习。
专题研习就是我们这里的作业报告,不是什么新概念。就是因为不是什么新概念,教师学生都已熟悉了,在这个基础上加以深化改革,成功的机率就高,这是为什么教育局列入教改的四项关鍵项目之一。
我们搞教改总是觉得要有新意,就想着如何标新立异,或者推倒动一切,重新来过;或者旧酒装新瓶,再加上一个难以理解的新名词。最后的结果,就是让教师疲以奔命,无所适从。
- 5.种籽计划。
全名为协作研究及发展(种籽)计划,是为配合课程改革,改善及提升学校的学与教。基本概念就是培侨小学的“研究课”(听吴校长说,教育局就是借鉴她们的经验发展出来的计划)。
这个计划中一个重要部份是借调教师,提供前线经验,协助发展创新的学与教策略。在借调期间,教育局会为学校提供代课教师。
此外,计划目的之一是让前线教师、课程发展者及其他教育专家可以交流砌蹉,建立起一个能不断优化课程发展的专业社群。
- 6.表现指标。
这个与我们当初想的有点不一样,原本想了解学生的能力指标之类的。不过,对方提供的是学校表现指标。翻查了香港教育局网页上的资料,香港教改并没有在“学生能力指标”这个议题下什么功夫(有提出学生应具备什么能力,但没有指标化),反而是在学校表现指标上下很大的功夫。
前面提到的KK,她主管的单位叫“课程及素质保证科”,其中的“素质保证”就是要保证学校有素质。
原始概念是来自教统会的《第七号报告书》中的第二章:教育目标及素质指标。教育局就此发展出一套“学校发展与问责架构”,而学校表现指标就是配合这个架构而发展出来的一套工具。
“学校发展与问责架构”由于以校本管理为精神,所以,以自评为主,外评为辅。目的是要学校持续发展及改善,体现问责精神(这个部份是最有争议性,因为和奖励挂勾了)。
自评有一重要的部份是持分者(Stakeholder)问卷,持分者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等。在外评时,视察者是要看这些持分者问卷的数据。
外评的主要工作是核实学校的自评,简单讲就是看学校是否诚实面对自己的问题。教育局会在12星期前通知有关的学校,6星期前正式发函。外评队伍在驻校3至5天,全面视察学校,也会和校董、家长、中层管理人员、教师及学生会谈。学生会隨机挑选,校方协助通知学生及其家长。
外评报告初稿写好后,会交给校方,校方要針对报告写一份书面回应,然后教育局就会把这份书面回应附在报告后,然后就定稿。校方需向各持分者发布外评结果,教育局是鼓励学校放上网,以体现问责精神。但工作还没完成,下来是針对报告的建议,跟进改善。教育局也会提供这方面的支援。
总体来讲,其做法是体现了“持续发展”的精神,而不是一个终结性的评估就了事。
我们询问评估是否会造成学校的极大压力及紧张关系。他们的回答是会经常和校长及行政人员打好关系。
这里附上一篇批判的文章:《学校发展计划的解读》,从另一面向来看学校的评估。
下午
参访中文大学教育学院政策研究所。
交流主题有二:1.了解优质学校改进计划(QSIP);2.家庭/社区参学校的实践与推广。
1.汤才伟博士为我们主讲:《中大QSIP支援学校的经验》。
- QSIP简介:
这个计划是由中大香港教育研究所开展,是一项“整合”、“互动”、“有机”的全面学校改进计划。
在这个计划之前,中大香港教育研究所就有一系列的全面学校改进计划,最早一个是1998-2001年之间的“香港躍進學校計劃”(ASQE),获得“优质教育基金”超过6千万港币的拨款支持,开本地大学与学校夥伴协作的先河。主要成果是参考外国经验,并加以本土化,确立了核心价值及工作模式,为下来的系列计划奠下基础。
这里附上一篇文章,当时计划的协调主任赵志成所写的:《夢那不可能的夢:香港躍進學校計劃》。
- 现在旳QSIP是从2004年开始,在这个计划下又有3个计划项目:2010-2016年的“优质学校改进计划:学习差异支援”(QSIP-SLD),2012-2015年的“优质学校改进计划:特殊学校支援”(QSIP-SISS),2014-2017年的“优质学校改进计划:透过全校式自主学习照顾学习差异”。
此外,还有一个“学校起动计划”(Project WeCan),对像是学校里的弱势学生。这个计划不一样的地方是与商业机构合作,由九龙仓集团拨捐将近2亿港币支持这项长达6年的学校改进支援计划,参与的学校是13所欠缺资源,但进取及具有发展潜能的学校。(之前的计划是大学、政府机构及学校的三方合作)
还有一个计划是“优质学校在香港”(QSHK),是四方协作的模式,包括了大学、学校、、慈善基金会,及NGO,而政府则资助学生的活动。
- 汤博士强调学校改进(大齒轮)与教师专业发展(小齒轮)是息息相关,是一种互应、互补的关系,所以教师专业发展应是“学校改进中的教师发展”。
QSIP的理念与信念:
i. 专业自主;
ii. 学校为本:每所学校都是个案,要量身订制具体的改进策略及方案;
iii. 三信(信任、信心、信念)及平等。
- 【席上有人询问,有没有什么药方可以拿来分享,或者为马来西亚学校做个诊断云云。】
汤博士解说:
过去的观念是一种机械观,认为所有问题都可以通过科学方法(探索因子法),把问题拆解开来,找到关鍵因素,然后就可以通用到一切类似的问题上。
可是现在的观念却是采取生态观,个別因素的个別作用的总和,不等于所有的因素放在一起的总体作用。
所以,必须針对每个学校量身订制(又强调一次)。
針对马来西亚的部份,汤博士表示他们只能协助培训本土的专业支援人才,学校支援还是要当地的专业人员来处理,只有当地人才能深切了解当地学校的特殊性。(如果当地没有这一方面的人材及准备,那就不必浪费时间和金錢)。
- 学校支援工作,要从学校最好的教师开始,建立起信心,建立起品牌。汤博士强调千万不要倒过来做。
汤博士再次强调“要迁就学校的【准备度】”,所谓的“大扣大鸣、小扣小鸣、不扣不鸣”。
- 教育局的学挍支援工作,是取法于他们的计划。不过,官员有其局限性:1.自由度不足;2.形象问题。
整个计划成败衡量标准,是放在“学生的表现”上,不是考试成绩,而是“自我效能感”(注)。
(注:计划的信念:“我们相信学校改进是持读而且挑战性的,需要一群同行共進的教育有心人共同努力,不放弃任何一位学生,并燃点学生的心火与学习动机,让他们学得有效、发挥所长,满怀自信地踏上人生路”。)
- 我有询问实际的工作是如何进行,以及成本是多少。
一位学校发展主任(School Development Officer,SDO)(注)访校次平均是30次/年,高者有60-80次/年,一位SDO只能看3所学校。
成本主要是人力成本,请一位SDO大约年薪要1百万港币(参照一位资优教师的年薪)。
(注:整个计划是有一团队,分两大群体,一是研究人员,二是学校发展主任。学校发展主任都是前线教育工作者,包括前校长、学校中层行政人员、各科资优教师等等,他们各有专长,到校进行支援工作。如某一SDO专长中文教学,那他就到校提升学校中文科的学与教。如果学校有很多问题想要解决,就要有很多SDO到校支援。总之,没有一脚踢这回事。)
此外,中大也有提供董事培训课程,汤博士也印了一份《校董手冊》给每一位与会者。
最后,在提供的资料中,有一份是COTAP的报告书。上网寻找有关资料,果然有可观之处。
原来是COPTAP是“教师及校长专业发展委员会”的英文缩写,有兴趣者请按入此鏈接。
---------------------------------
2.何瑞珠教授为我们主讲:《从香港教育改革及国际视域看家校合作的成就与挑战》。
(注:何教授是PISA香港中心总监,所以,讲解中大量引用PISA 的研究成果。)
- 简单回顾:
1982年:国际顾问团报告书:“甚少机会给家长参与”;
1990年:第四号报告书:“强调家庭和学校联系,协助解决青少年问题”;
1991年:学校管理新措施:“建议成立家长教师会,让家长在学校管理有更大的权力”;
--许多学校就开始成立家长教师会;
1992年:第五号报告书:“成立委员会去研究如何发动和统筹家庭和学校合作”;
1994年:成立家庭与学校合作委员会;(1994年提呈研究报告);
1999年:校本管理改革:要求家长积极参与校政;
2005年:推动学校的校董会改组为法团校董会,要有家长校董。
- 香港教育政策中家长的角色:
a.服务对象;
b.评估者;
c.决策者;
d.家庭教师;
e.教育夥伴;
f.消费者;
反思:家长那些角色最能帮助个別或整体学生?
- 成才的关鍵能力:
OECD的意见:
a. 掌握基础能力;
b. 自主自律自信;
c. 与人沟通合作;
- PISA的重心:学生在真实环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 与本港学生表现有关的因素
a. 阅读投入感;(讲题的重点之一)
b. 家长因素;(讲题的重点之一)
c. 学习策略;
d. 课堂观感;
- 家校合作怎样培养孩子的基础能力、自主自律自信及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
主要有 3点:
a. 阅读习惯;
b. 家庭资源;
c. 家长参与;
- 阅读习惯:(PISA研究的成果)
a. 每日阅读时间与成绩:成绩最理想的组別是每天阅读30分鈡至2小时的组別;
b. 学生的阅读兴趣愈高,成绩愈好;
c. 阅读小说、非小说和报纸的学生成绩明显高;反之,阅读杂志和漫画的学生比无阅读者低;
- 家长参与
a. 家长积极参与子女在家里的学习(如:与子女谈论时事、电影、电视节目、书刊或学校生活等),子女的阅读能力越强;
b. 常与子女一起吃晚餐,成绩最好(机制及原因不明);
- 家庭资源的影响
a.除了物质资源外,教育资源(安静学习地方、书桌等)、文化财产(文学、艺术品等)及阅读资源(属于子女的书刊等)与子女阅读能力有正相关的关系;
- 总结:给孩子成长的空间
a. 还给孩子自主学习的空间;
b. 给老师“备好每一课、教好每一节”的空间;
c. 为家长创造参与的空间;
d. 教育孩子就是陪着孩子以他/她的步伐成长吧!
最后,何教授推荐大家可以上网阅览《教育学报》,有很多文章可供参考。
Q&A
- 何教授:“马来西亚多元种族的脉络下,更应注重学生在不同社群中与人沟通合作的素养”。
- 針对马来西亚培养高思维能力的做法:何认为在考题上下功夫是走捷径,应在学与教上下功夫,更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这才是正途。
- 何曾代表PISA到马来西亚教育部培训PISA 的专才,我询问多少人?30人;种族比例?只有1至2位华人。(看来干脆直接请何教授来替我们华小校长及教师上课好了!不过,要听得懂广东话,不然就要用英语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