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帖子

2013年11月13日星期三

转载:黄润岳在(后)大分裂时代的家国想象

转载:黄润岳在(后)大分裂时代的家国想象

原文刊登于《当今大马》:http://www.malaysiakini.com/columns/246566


  • 庄华兴
  • 2013年11月14日 中午12点26分
【艺文】前夕乍晓
抗战时期,不少中国文人为了宣扬抗战或逃避国民政府的白色恐怖而选择南渡,他们之中主要是左翼文人。抗战结束后,国共内战爆发,在陪都重庆、中国西南部以及南京地区的文人、报人开始大量向海外飘移。一部分经香港、新加坡而至马来亚。

另一部分由中国西南边境入缅甸,辗转由曼谷南下新马。此次南下的文人以亲国民党者居多,一部分为国府旧部,他们在大分裂最炙热阶段的写作散见于中国大后方报章如《中央日报》、《和平日报》等。然而,这批文人在1949年以后十几年间在新马留下的作品,仍无法脱离因祖国政治分裂而产生特殊的心理折射。

我把这些滞后的书写或延宕的创伤视为1949年以后离散南来文人的特殊表达形式,这跟当时微妙的新马环境不无关系。英殖民政府一方面强力打压、查封马共,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抑制国民党势力在新马华人社会的传播。

然而,亲国民党文人的创作在题材、氛围、笔调上,仍无法脱离大分裂时期动荡的年代及其自身的离散情境。

滞留马来亚任华校校长
本文将谈黄润岳在后大分裂时期的写作现象。国共大分裂末期,黄润岳已被派驻吉隆坡中华民国总领事馆,未几获英殖民允许居留马来亚,此时虽已脱离大分裂时代,然而,它对文人造成的创伤,尤其面对国破家亡的祖国,作为离散/流亡文人,他们如何想象家国,都蕴藏在他的作品中,需要仔细的推敲。

作为大分裂时期的离散中国文人,他们的言行或隐或显,都和当时剧烈的意识形态斗争脱离不了关系。1949年大陆政权易帜后,英国首先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党驻马领事馆不得不关闭。

黄润岳不选择追随国民党政府迁往台湾,而滞留马来亚,辗转担任多所华校的校长。因着祖籍地的差异、语言的隔阂、客观因素的猜疑,这些文人在南洋即便产生了落地生根之感,也不得不继续在南洋离散,并对祖国产生了复杂幽微的感情。

领事馆人员被遣散之后,黄润岳首先在芙蓉担任高等师范班主任,1950年下半年前往霹雳州和丰兴中中学长校。因马共在当地的反英活动异常活跃,殃及学校,他在兴中逗留约半年,断然选择离开,转到柔佛龙引(Rengit)中华中学长校。

双重的离散状态往往夹缠交叠,他在南洋的离散,隐隐透露他不得不选择告别故土之原因,以及他怀想故土的方式。笔者姑且把他归为拥护国民党的南来文人,以别于左翼文人。

NONE1961年:与教师总会同仁摄于吉隆坡树胶公会。中立者是主席林连玉。前排右一是黄润岳。取自《恩雨润岳:黄润岳校长纪念文集》。

故园回忆与世界公民
中国离散文人,对祖国最深刻的印象,似乎只有童年。战乱与流离给他们留下的选择性的怀念——尤其特殊的人事,往往成为他的写作中心,而且俨然成为他那一代文人(如姚拓、黄崖)共同的、集体的怀念。

黄润岳大学毕业后,被派往南京外交部工作,1948年受其政大学长李琴的邀请赴马,大陆政权易帜后,他获得英殖民政府的批准,留在马来亚。根据他的自述,当时选择派驻国外的最主要原因,是南京的生活捉襟见肘,不得不选择出走。这跟南方沿海移民南渡的原因竟不谋而合,在那个关键时刻,黄润岳冥冥中已在自己的生命道路上做出了选择。

他首先在芙蓉教导高中师范班约半年,1950年下半年以降,先后在霹雳州兴中中学、柔、柔佛龙引中华中学、马六甲培风中学,1974年退休,服务于大马华文教育凡25年,退休后移居加拿大与儿女团聚。他在大马的身份,以他自己的话概述:

“我的工作地址,便是我的家园,我没有老家,我没有故园,连湖南省籍的人都没有组织一个同乡会,到了我没有工作时便变成没有根了。我几乎像是从天而降在大马似的,上一辈没有人,平一辈不在,无亲无戚,无依无靠,除了我们夫妻两人,近两年连下一代也分散在天涯海角。……于是,我再写诗就不免表现出这一点苍凉。”(按:加粗字体为笔者强调)
退休后与加拿大儿女同住,大马友人时不时招他回马再做几年事,他的感怀就更深了。

他写道:
“如今,我不是食无鱼,也不是出无车,而是无以为家。......即令我欲乘风归去,也没有琼楼玉宇。……加上几十年的老牛破车,身心都已经很疲乏了。在那里居住都是一样。我倒是一个地道的世界公民了。”(按:加粗字体为笔者强调)

这种无根无家,从天而降之感不仅黄润岳所独有,对大分裂时期南来的文人尤其普遍,由此衍生的所谓世界公民意识或许是一种复杂的心绪,的确不容易为时人所理解。

NONE
1973年11月:黄润岳与林连玉、陆庭瑜在吉隆坡合影。取自木马网站

回忆录记叙不同人生阶段
阅读黄润岳的作品,不能纯作文本封闭式阅读,必须留意三个方面。其一是他的回忆录,提供了阅读的参照与线索。

NONE黄润岳是马华作家与文化界当中,撰写最多部回忆录的作家,他的不同人生阶段有不同的回忆录,如《黄金时代》分四个部分,分别回忆儿时与上学堂、中学、上大学与恋爱结婚的人生阶段。

他继续在《蕉风》杂志写续篇《熬煎》,此部分着重写他初至马来亚,他由领事馆人员转入华校服务的生活与心事。第三部《龙引十四年》则记录了他在柔佛龙引中华中学长校的回忆,并以之纪念与他关系极为密切的华教工作伙伴,即该校董事长郑振中先生。

第四部为《此生此旅》以他儿时在湖南乡下的故事为骨干,一直写到他南渡马来亚,到1961年临危受命,领导教总的过程。第五部《丰盛之旅》则结合了他一生的点滴与他重归圣灵的记录。

甚至,他的某些小说如《后湖的黄昏》,也以重庆为背景,记述两个各有眷属的男女的爱恋和幽微的感情。其回忆录,屡次回到他儿时至成长的故乡,书写他的父亲、母亲,恰恰因为如此,更难以掩饰一个离散者的现实处境与家国失落的怅惘。

和左翼文人写作旨趣不同
黄润岳的毕生写作(包括自传),文字简洁流畅,豪放幽默,颠沛流离的生活,在他心理上似乎没有留下痕迹。这一类自传性散文,对离散者而言具有特殊的意义。

自传《龙引十四年》是黄润岳侧身马来亚教育界的第一篇自传,写他与龙引中华中学董事长郑振中的深笃情谊与结谊经过,他俩除了主雇关系,也体现为父子、兄弟关系。

郑振中不仅在生活上、学习上给他无私的关照,在马来亚华校发展陷入低潮的时候,黄润岳填补了林连玉被当局褫夺公民权和撤销教师注册证而留下的华校教总的空缺,这时候他随时准备被逮捕入狱、被褫夺公民权,被驱逐出境,但郑振中在背后给于他很大的支持。

隔年(1962年),黄润岳与郑振中合作,坚决抗拒中华中学改制。马来半岛南部柔佛州几间华校能够挺住六十年代初改制风潮的冲击,黄润岳和郑振中董(事)校(长)之间的合作是一个令人敬仰的风范。

NONE黄润岳《振中亭记》碑。取自马来西亚中华人文碑林网站

其二是他作品中营造的氛围与趣味,颇为一致,大略都是富有阶级或华人公务文员的故事、视角与品味,譬如在重庆时就打桥牌、泡茶楼、喝酒、跳舞,在左翼观点看来,无非是小资情调。旅美深造期间,他也在游记中谈过调酒品酒。

作为华校校长,他和殖民地官员的交往颇为密切,这是华校校长之间所少见者,吊诡的是,他同时是教总(一个反主流教育体制的组织)的领导人。他和英籍教育官员钟士曾共游马来亚,钟士超爱华人餐食,两人由南至北沿途吃尽马来亚华人餐馆的美食,后来钟士还约他合撰一本马来亚华人民间料理的研究著作,但没有成事。

上述情况与他30岁以前在重庆上大学以及后来在南京的外交官生涯,对他以后在马来亚的生活习尚大有关系,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国民党治下公务文员的一般状况。这跟较早前或同时期的左翼文人的写作,无论就个人品味或写作趣味都很不同。

NONE1954年:与柔佛州华校总视学官墨甘霖先生及其父母合影。取自《恩雨润岳::黄润岳校长纪念文集》。

小说潜伏着离散意识
其三,他的作品意义隐藏在片段/碎片之中,从整体上来看可能看不出作者的真正用意。鉴于此,黄润岳小说的细节反而更值得注意。《逆流》是最佳的例子。

NONE《逆流》于1959年由蕉风出版社出版,列为蕉风文丛中篇小说,随《蕉风》附送,全文36页。故事大概发生于战后若干年的和平时刻,讲述一个来自东京的华裔商人张文卿,因业务关系,常常到吉隆坡来。

有一次,在吉隆坡的一间酒吧巧遇大学同学的妹妹胡清凤。她嫁给吉隆坡一个华人富商的儿子陈克佳,张文卿到该酒吧用餐那天,不巧撞上胡清凤在该酒吧开生日会,“你算是不速之客,从天而降.......”,于是胡把张“拖着我加入到他们的阵容”。

故事中的巧合或无以逆料(从天而降)若跟黄润岳现实中的命运与自况并列,其吻合程度令人难以置信。显然,小说蕴含着黄润岳个人生命际遇,离散意识潜伏其中。

故事的中心在于叙述胡清凤嫁到南洋以后,与家婆发生芥蒂,她对家翁、家婆的牢骚、抱怨与怨愤,以及对丈夫的颐指气使、好使性子等,皆因远离故乡与娘家而起。况且,夫家的节省让她拿来和娘家的体面相比:

“克佳讲得马来亚像天堂一般。哼!全部是那么回事。我要回香港去,恨不得立刻就走。还是住自己的家里好,我的爸爸妈妈才不想他家的。你从前常到我们家玩,你看,我的爸妈多好!我们在上海南京时有的是钱,我们不要省这省那。如今在香港,已经没有什么钱了,我家还是和从前一样,一个家有一个家的体面,体面总是要维持的。要省那么多钱干嘛?”
祖国的坎坷与颠沛,使得离散者更如弃儿,也更迫切希望获得祖国母亲的关怀与探问。胡清凤母亲急切从张文卿口中了解女儿的情况正可以反衬作者本人的内心真实。

作者借“我”的口说:“母亲对于女儿的怀念与担心,只想从我这第三者来获得解答与安慰。她每天要问一些清凤的生活,好像听不怨似的。”以后每次“我”到吉隆坡,清凤总是首先赶到旅馆,这回“论到他来问我关于她妈妈的生活了。”

起初是清凤母亲对女儿的关心,后来进一步发展成“我”太太对于清凤的关怀与眷恋,“清凤将我太太看成母亲一般的亲热,坐下来便一直不停的在小声的谈。”

作者在文中透露的何尝不是离散者的处境,他们在一个陌生环境中的出现,是巧合,是“从天而降”,正如小说主角胡清凤和陈克佳的相识。而胡清凤“意外”嫁往南洋,不正点出了黄润岳本人流落新马的写照?用黄自己的语言,是“从天而降”新马。

马来亚新国家观
经历了动荡的年代,作为离散文人之黄润岳也并非全然没有家国乃至国家想象。1957年,他获美国新闻处安排在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研修半年。期间,获国民党外交前辈高宗武引荐,与胡适之见面。

早前,胡适之在旧金山的演讲,“主张华侨子弟要注重当地语文,因为中文的学习要花费很多时间,太不经济。”胡适之在言语间对南洋华人对母语的坚持而造成融入当地的障碍似有微词,黄借机向胡适之解释华侨在马来亚的人口比率、华文教育体系的完整性、华侨子弟的中英双语能力以及彼等必须坚持学习国语(母语中文)的原由。他这样说:

“事实上,马来亚只有华巫两大民族,而其语言文字完全是两个不同的系统,既不能融合。所以,华巫两大民族,应以不同的语言文字,共同建立新的马来亚文化。英文虽为世界通用语言,只能作为工具,便利通商或科学研究,不能要华巫两大民族用英语来建立。用法律强迫中国人学巫文,或巫人学中文,都是拔苗助长。不同语言文字的数种民族,共同建立一个单一国家的例子甚多,挪威、卢森堡、比利时、瑞士等皆是。世界上也绝无一个国家的民族和语言是单纯的。今日的美国,才不用法文或西班牙文讲书。因此,马来亚华人也要维护和发扬中华文化,才能把新的马来亚文化建立起来。”

这些事迹,黄润岳都写在《我的朋友胡适之会见记》一文中,从中初次具体突出了他的国家想象以及对马来亚立国的新国家观。这是经历后大分裂时代的离散者的自剖,那时候他也还未取得马来亚公民身份。显然,他所念兹在兹的马来亚文化既追求融合、统一,政治上属于民族-国家形式,却是是开放、包容的。

这样的表白,他很少在他个人的其他作品中谈起,对一名大分裂时代的离散者而言,他的想象不仅符合马来亚华人的愿望,也可说是离散者的家国想象的转移。

黄的新国家观,可以说是大分裂以后的裂变。如果建立马来亚文化(Malayan culture)——相对于目前的马来人主权(Ketuanan Melayu/Malay dominance)的主从观念,黄润岳从湖南故园(相对于已败走而不得不迁移的国府)的回忆过渡到马来亚国家的想象,此无疑揭示了一个离散文人的心理转折,一个后分裂时期的胚变。


庄华兴,博特拉大学外文系中文组讲师。习惯于风云卷荡,见不惯优雅的沉默。

2013年11月6日星期三

当今大马:评慕尤丁之大专国语教学

评慕尤丁之大专国语教学



  • 2013年10月22日 上午11点00分
【时政】天下未集

原文刊登于《当今大马》:http://www.malaysiakini.com/columns/244513



日前,副首相兼教育部长慕尤丁表示,“以母语为主要媒介语的中国、日本及韩国都能把国家发展推向高峰,既然如此,为何我国不能呢?”,因此,他就认为大专学府应逐年修改教学媒介语,从英语改为马来语。

隔天,前首相马哈迪就批评慕尤丁的看法,他的观点是学生是到学校吸取新知识,而不是学习语文,而只掌握马来文者,相对于通晓英文者,能掌握的知识是有限的。

事实上,这两种看法代表了现在马来精英内部对语言政策的分歧,不过,不管慕尤丁抑或马哈迪的看法有何差异,对华文教育都是采取不开放的态度,因此,如以过去华教单元对多元的论述,实在不能准确地描绘他们之间的争议。

本土策略与全球策略

从一个更广阔的视野来看他们两者之间的争议,其实也是全世界非英语国家在面对全球英语强势下的两种策略,前者可视为“本土策略”,后者则为“全球策略”。

选择“本土策略”的理由,通常是因为本身的语言是小语种,在强势语言竞争下,前景堪忧,如不坚守,可能会出现“语言死亡”的现象。而语言死亡或衰退,依附在语言上的文化活动与文化遗产也自然会消失,进而侵蚀个人的身份感及集体的认同感。与此同时,也会更进一步增加强势语言的优势,加剧语言帝国主义及全球文化霸权。

选择“全球策略”的理由,是因为学习一种更广泛使用的语言,能够有更强的竞争力,及更大的发展空间。

前者在吸收外来知识上,就要靠翻译,但翻译需要付出成本的。后者懂外语则不需要靠翻译,但同样也是有成本的,学习外语毕竟是要花时间和精力,甚至学费也免不了。

在上个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之间,在马来民族主义高涨的时代下,马来西亚政府是采取本土策略。结果,英语不但失去了官方语文的法律地位,也受到全面的压制,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英校被彻底地关闭、公共考试的媒介语全面改用马来文等等,还有国大(UKM)的设立,就是要实践百分之百用马来文教学,影响所及,所有的大专都要逐步改用马来文教学。

这个时期用“单元”来形容政府的语言政策是准确的,但进入90年代后,为了应付全球化的挑战,特别是97经济风暴后,马来精英惊觉单语政策是行不通的,因此,就开始强调英语的重要性,改采全球策略。于是《1996年私立高等教育法令》规定,私立大学和学院在部长的批准下,可以用英语授课。到了2003年,更是全面推行英化数理政策。可是这种政策的急转弯,肯定会在内部引起极大的争议。

列马来文为知识语文

以本世纪的三个教育大蓝图为例,第一个教育大蓝图,即《2001-2010年教育大蓝图》,就强调“为了面对全球化和资讯工艺的发展,将在小学阶段加强学生的英语能力”,可是也同时强调“为了达到全民团结的目标,马来语为主要教学媒介语”。到了第二个教育大蓝图,即《2006-2010年教育大蓝图》,这时,正好是政府执行英化数理的时期。可是在大蓝图里却说:“为了建立马来西亚民族国家,必须强化国家语文作为团结基础和知识语文”。

这里的关键字是“知识语文”,即透过某种语文去掌握知识。如此说法,其实是与英化数理政策精神是背道而驰。到了第三个教育大蓝图,即《2013-2025年教育大蓝图》,一方面强调英语的重要,甚至准备在2016年把英语列为教育文凭(SPM)公共考试必须及格的科目,可是另一方面还是强调要发展马来文成为知识语文,而其重要措施就是加强马来西亚编译馆(Institut Terjemahan dan Buku Malaysia)的功能。

上网查了下马来西亚编译馆的资料,原来是成立于1993年,成立的目的是为了配合2020宏愿。这个编译馆是官联公司,由财政部注资拥有,但是由教育部来管理。简单地说,其任务是为了克服知识传播的障碍,翻译和出版图书,丰富马来语的知识储量,包括文化、科学与技术。

的确,马来文要成为知识语文,使得大专能以国语教学,翻译是非常重要的手段,但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慕尤丁以中国、日本及韩国为例,认为马来文也可以成为知识语文,似乎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

日本翻译学习西方知识

以日本来讲,古代日本原本是没有自己的文字,因此,从中国借用了汉字。后来,又因汉字笔画繁多,书写费时,于是又创了平假名和片假名。除了文字外,在隋唐时代,日本在三百多年里先后派出了18次的遣唐使,致力于输入唐朝的典章制度和思想文化。直到近代以前,日本的知识份子还是用汉语吟诗作文,连政府的公文也多以汉文撰写。

直到江户时代(1600-1867),传统贵族社会解体,新市民阶级兴起,教育逐渐普及,开始把中国明清文学翻译成日语。不过,真正促使日本翻译事业大兴是与西方文化接触之后。最早是透过荷兰人以及荷兰语书籍,大量吸收西方的学问和知语,这就是所谓的“兰学”,兰学就是翻译的学问。当时,兰学最主要的学科就是医学,下来是天文学、物理学、化学、数学和地理学。

随著清朝在鸦片战争中惨败,及美国大炮的威逼下,日本被迫开国,于是不仅兰学,英、法、德、美诸国的学术和思想也大量涌入日本,当时总称为“洋学”。这时,洋学不限于自然科学,也包括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社会科学和西方近代哲学。日本就是通过翻译欧美科学技术书籍,移植及研究西方思想和先进技术,从而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总之,日本学习中国千多年,扎下自己的文化根基,再用二三百年,大量翻译西方文化,才奠定了日文成为知识语文的地位。

以前,在台大读书时,教授就说只要掌握好日语,就几乎可以掌握全世界的知识,鼓励我们同学好好学习日语。可是,我一直都没有去学日语,一是因为一种虚妄的“粪青”思维,一是要七早八早排好长好长的队伍去报名登记。

的确,日本在大量吸收外来文化的深厚基础上,获得不少诺贝尔奖,计有物理奖7人、化学奖4人、文学奖2人、医学奖1人及和平奖1人。其中最典型的是2008年物理奖得主益川敏英,他英语就不太好,所以,从不到国外演讲或出席国际会议,得奖感言也是以日语发言。当时,有人就以此为证,认为英文不是那么重要,但却忽略了日语作为知识语文的深厚根基。

中日文化交流的前鉴

所以,慕尤丁看法不能说他是错的,毕竟这也符合国家的教育政策,但其实际的翻译工作做得如何呢?坦白讲,一个成立于1993年的官联公司,对其成效,我实在没有什么信心。

果然,与熟悉内情的友人了解后,这方面的工作真的是做得非常不理想,反而印尼就做得非学好,而印尼的学术工作也比马来西亚做得扎实。那为何不借印尼之力,再把这些印尼文版的译作翻成马来文版的译作,省时省力,最多是版权费的问题。据闻,原来我们的马来精英自认为自己的国家比印尼先进,不屑这么做。其实,这是很不必要的面子问题。

这可以中国为例,自1895年甲午战争败给日本后,朝野上下痛感变法图强之要,认为引进西方知识是必要条件。为了能在短时间见效,其具体的做法就是大量派遣留日学生和广译日文书。结果,留日学生大约有10万人,而翻译日文的西方译作则成为吸收西方文明的重要手段,甚于聘请日本专家为中国翻译相关书籍。

可以说,近代中文世界的新知识大部份是通到日本书籍得到,以致在现代汉语里有大量由日本人翻译的词汇。今天如果排斥这些日译的词汇,根本就不能说话和写文章。比如,“民主”、“科学”、“组织”、“舞台”、“代表”、“权利”、“教育”、“革命”等等,族繁不及备载。

中国也有自己的翻译,代表性人物为严复,但在与日译词汇的竞争中,还是失败了。举例来讲,“拓都”和“么匿”,有谁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其实这是“total”和“unit”的音译,日译是“团体”(或社会)与“个人”(或单位)。又比如“涅伏”,乍然一看,还以为是与佛经有关,其实是“nerve”的音译,日译为“神经”。严复胜出的大概是一个字“逻辑”,日译为“论理学”。

不过,这段历史在中国近代史里是很少提及,以致许多人都不知道有这回事,以为一切原来就是中国自己翻译。这可能一方面是心理上还是看不起日本,一方面也是日本侵略中国后的结果。但不管如何,日语新词仍然还是不断被吸收到汉语来,比如“人气”、“便当”、“寿司”、“民宿”、“便利店”等,甚至“XXX族”、“XXX屋”这样的构词也吸收进来,比如“追星族”、“精品屋”等。

不管怎样,文字的借用可以是单向,也可以是双向。总体来看,中日是双向,如果细分,前期是日本向中国单向吸收,后期反是中国大量吸收日译词汇,而其背后则是决定于综合国力的强大与否。在这个过程中,如何保持自身的主体性固然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但如果只是纯粹的面子问题,那就很无谓。

中国自诩为文化大国,但在现代化的过程,也不得不借日本之力。马来西亚如此小国,如不和印尼联手,像70年代那样,马来文要想成为知识语文终归是空想,那倒不如依马哈迪的意见,采取全球策略,借英语来掌握知识。

不过,我相信这种马来精英的内部争议还是会持续存在,结果极可能造成政策左右摇摆,最后,就是一批一批的学生成为白老鼠。

2013年10月20日星期日

东方:国民型中学的前瞻(下)

国民型中学的前瞻(下)



名家



2013年10月20日






综合上述来看,国民型中学的前路有曙光吗?从外在的政治歷史、教育法令角度来看,国民型似乎毫无地位。从內在来看,许多国民型中学也自我矮化或变质,再加上內部问题重重,真是內忧外患。

大马华教一路来就是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灵活应变策略来生存至今。加上全球局势转变,时代更迭,中国崛起,华文有价,政府顺应潮流,领袖时有开明言论出现,如「多元化教育是国家资產」的言论,「无形」中使到华教「柳暗花明又一村」。

国民型中学,何去何从?笔者的浅见是对內,要自强自救。对外董事部要醒觉,爭取友族的认同和支持。

至今教育部尚给予一些空间,如允许每週200分钟教授华文、校门外有中文名、可以双语进行活动、承认董事部的存在、默许校方强制学生报考华文等。

因此,国民型中学要自强自救,要珍惜和把握,並灵活的善用这些有限的空间,例如如果华文师资足够的话,可以倣傚檳城的国民型中学编排六至七节的华文。校门外没有中文名的尽快补上去。尽量利用双语来进行活动或校务,如佈告、標语、校刊、致家长函等都尽量用双语。同时也多主办中华文化的活动,加强校园的中华色彩。在这方面,当地华社有必要在经济和行动上给予支持。对于不愿报考华文的学生,就要尽量说服他们,不然就建议他们转校。

于此同时,国民型学生也不能忽略对其他文化的认识。除了华人佳节时有进行庆典外,其他种族的佳节也应该进行庆典。如开斋节、大宝森节等。也许庆典比较简单,但至少通过庆典使学生认识其他文化,同时也能够贏取友族的好感和认同。

此外,笔者还有两项针对性的建议,那就是在校內推行「认识国民型中学」活动和建立校史馆。

普遍上国民型中学的师生都不瞭解国民型的歷史,因此校方每年应主办有关认识国民型中学的活动,例如「国民型中学的歷史」讲座会、徵文比赛、演讲比赛等。期盼学生经过5年的熏陶下,能对国民型有所认识。毕业后將来会本著热爱华教的心回馈母校。国民型中学校长理事会已主办7届的全国国民型中学领袖培训营,其中一项讲座「马来西亚华教发展史」是合时宜的。只是可惜参加人数有限。因此希望把同样的讲座內容推广到学校。

对教师也有必要推行此活动,包括友族教师,晓以大义,期盼加强全体老师的献身精神。

至于建立校史馆是为了能更完整地保存学校的歷史文物及档案,因为每一所国民型中学都有不同,而且悠久的建校歷史。通过参观校史馆,可以加强师生对母校先贤创校的坚毅精神及歷史的认识。这和「认识国民型中学」是异曲同工的。

上述的建议只是在政府所赋予的有限內部空间加以发挥。对外方面,则有赖于学校董事部、家教协会、校友会以及华社了。现有的国民型中学有关组织,国民型中学校长理事会、国民型中学发展理事会、大马行动方略联盟改制中学发展委员会最具带领作用。首先上述三机构要多推行醒觉运动,唤醒冬眠的学校董事部。其次各校董事部必须振作,联合上述三机构的力量,积极爭取应有的权益,不要自我矮化或放弃。兄弟爬山,各自努力,胜利果实,指日可待。

至于要爭取应有的权益方面,由国民型中学发展理事会及大马行动方略联盟改制中学发展委员会所列出的10大诉求是华社普遍上认同的。诸如要求建校拨款,提供足够华文师资,委派具华文资格的掌校者等,应是毫无爭议。不过爭取保留三分一的上课时间教导华文及华文文学的权益则尚需加倍努力且有待商榷。

在爭取权益方面,主要的障碍来自政治。因此爭取友族的认同及支持是非常关键,也是一大考验。上述的华社组织在向有关当局爭取权益之余,同时有必要和友族多沟通及交流,使友族多瞭解国民型中学,也许能带来事半功倍之效。

晋入21世纪,我国政局波涛汹涌,前景难卜。国民型中学前景也一样未卜,其实並不乐观,也不在华社的掌控中。惟有积极行动,自强自救,灵活应变,积力爭取应有的权益,期盼「柳暗花明又一村」。

易经里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国民型中学今后爭取权益的座右铭。

(完)







2013年10月19日星期六

东方:国民型中学的前瞻(上)

【东方文薈】国民型中学的前瞻(上)

名家2013年10月19日
作者: 庄庭亮 , 栏名: 八方论见

2013年9月6日星期五

当今大马:《教育大蓝图》之华教议题

《教育大蓝图》之华教议题

原文刊当今大马:http://www.malaysiakini.com/columns/240325



  • 2013年9月5日 中午12点54分
【时政】天下未集
自教育部于2012年9月11日公布了《2013-2025教育大蓝图》初步报告(以下简称《第3教育大蓝图》)至今,已将近一年了。本已冷淡下来来,可是大选过后,有关《第3教育大蓝图》的议题又开始热起来,特別是教总与董总关于华小国文课时的分歧更是闹得沸沸扬扬。

事实上,在《第3教育大蓝图》里与华教有关的议题,主要是在第1阶段里提出把各源流学校的国文课程纲要及评量标准统一,进而提出对国文程度弱的学生要每周课后补习5个小时的措施;然后,在国文课程标准统一的基础上,再于2017年废除中学预备班。现今热点议题:“华小国文课时议题”并没有在《教育大蓝图》里出现。

“华小国文课时”的议题是出现在教育部提出的《小学课程标准》(KSSR)第二阶段课时建议案里。不过,现在这个议题已和《第3教育大蓝图》混在一起了,所以,也列入本文讨论主题之一。

基本上,目前与华教有关的议题,具体来说一共有4个:1.学前教育;2.华小国文课时;3.学生交融团结计划;4.首选学校。以下就針对上述4个华教相关议题加以分析。

学前课程硬性语言规定

1.学前教育。坦白说,华教界一路来不是很重视学前教育这一领域。最近,却因反对《第3教育大蓝图》而关注起来,这也算是好事一件,希望下来也能继续关注。不过,我们对我国的学前教育状况还是要有准确及全面的认识,才能真正掌握问题的关鍵。

事实上,教育部在1994年提出的《教育部主要工作目标》里,就有一项工作目标是針对学前教育。当时,就提出要确保所有的儿童在5岁入学,并且要统一幼稚园课程纲要并确保被推行。到了《1996年教育法令》,就把学前教育纳入国家教育体系,有关的条文是从第20条到第26条。其中的第20条就规定所有的幼稚园必须注冊,否则将视为是犯下一项罪行。

最近,大家会很重视学前教育,就是因为《第3教育大蓝图》里提到要“强力鼓励私立幼稚园注冊”。本来,注冊也没什么,任何一个组织,包括公司在內,要合法地存在,当然要注冊。只是有人引用了《1996年教育法令》的第17条之1款的规定加以推论,如果幼稚园注冊了,就要一概用马来语为教学媒介语。此论一出,就挑动了许多人的神经,情绪激昂。

的确,第17条之1款是规定所有的教育机构必须以马来语为主要教学媒介语,而教育机构确实是涵蓋了幼稚园。但正如前述,《1996年教育法令》对幼稚园是有特別规定,即第20条至第26条,其中的第23条就是針对幼稚园的媒介语而制定的,其条文曰:“虽然有第17(1)条的规定,非国语的语文也可以作为幼稚园的教学媒介;惟当一所幼稚园使用非国语的语文时,它必须将国语列为必修科。”

因此,按照特別规定优先一般规定的法学原理,幼稚园就算注冊了,其教学媒介语的规定当然是以第23条为准,而不是以第17条之1款为准。

事实上,幼稚园的问题不在《第3教育大蓝图》,而是在2010年尾制定及2011 年执行的《国家学前标准课程》。在《国家学前标准课程》里把幼稚园分成两大类:一是以马来语为教学媒介语,另一是以非马来语为教学媒介语。对这两类的幼稚园又分別对语言使用时数做出规定,请见下表:

类別语言使用时数合计
马来语英语华语/淡米尔语
马来语为教学媒介语600分鈡600分鈡-1200分鈡
非马来语为教学媒介语400分鈡400分鈡400分鈡1200分鈡

看了上表,就可以清楚地知道,问题不在《第3教育大蓝图》,而是在《国家学前标准课程》。目前,有好几份华团对《第3教育大蓝图》的备忘录或联合声明,惟只有以隆雪华堂为首的16华团联合声明,有明确地提出要修改《国家学前标准课程》有关对语言使用的硬性规定。这才是问题的关鍵所在。

国文课程标准是关键

2.华小国文课时。正如前述,《第3教育大蓝图》是没有提及华小国文课时议题,反而是提及国文课程标准的议题。在深入讨论之前,有三个基本概念要先厘清。

首先,华小国文课程是否比过去更难更深,和是否和国小一样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前者是和华小过去的国文课程做比较,而后者则是和国小的国文课程做比较,前者是纵向比较,后者是横向比较,不能混为一谈。因此,华小国文课程比过去更难更深,不能推论出华小的国文课程与国小一样。

其次,现行的UPSR制度,华小的国文试卷和国小的国文试卷是各別出题,难度不一样。再则,这里是讨论国文问题,所以,不能以整体成绩来衡量国文的成绩如何如何。因为,整体成绩是包括了所有的科目在內,就算整体成绩不錯,也不能推论出国文成绩不錯。

看回《第3教育大蓝图》,其所以要建议各源流学校的国文课程与考试标准要统一,最主要的理由是学生进入国民中学就读时,国民型小学的学生就要从以非马来语为媒介语的环境转换为以马来语为媒介语的环境。为了要让学生能顺利地适应这种语言转换,所以,就要从小学4年级开始提升国语的程度。

那华裔生从华小升到国中是否面临语言转换的问题呢?事实上,的确是有面临语言转换的问题,其具体的表现就是辍学问题。有论者以华裔生在教育文凭考试(SPM)上的成绩表现不錯,来推论华裔生没有面临语言转换的问题,那只是看教育的结果,没有看教育的过程,也就是说完全没有考虑辍学问题。

我们要怎么有理地回应这个问题呢?那就是保留并且强化中学预备班,以有效地在一年內提升学生的国语水平,以达到语言转换的目的。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中学预备班的关鍵处,它等于就是华小的防火墙。

那么华小的主要特征是什么?那就是除了语文科外,以华语为所有科目的教学媒介语,这才是华小的底线。所以,当年改制时,华小可以接受改制,而华文中学不接受的根本原因也在这里,那就是教学媒介语的问题。

那华小的底线是否有被“侵入”过?有,就是在数理英化时期。最后,我们得到是一个双语方案,即同时以华英双语教导数学和科学。

废数理英化多出四节课

回到“华小国文课时”这个议题,虽然不在《第3教育大蓝图》里,但却在争论中,和《第3教育大蓝图》紧紧地绑在一起,所以,又不得不讨论。

在数理英化时期,华小四至六年级,数学和科学各有2节是以英语教导。现在,数理英化措施是逐年废除,明年就到4年级,所以,这多出的4节课要如何安排,就是“华小国文课时”议题的关鍵所在。

在深入探讨各方案之前,先看看董总如何回应这个问题。笔者曾出席教总与隆雪华堂的数次汇报会与内部交流会,因此了解箇中情况。在7月15日,教总召开华团汇报会,汇报有关华小国文课时,董总代表就反对教总210分鈡的建议,而坚持180分鈡。王超群就反问回董总代表如何处理这4节课,当时,董总代表没有明确回应。

所以,每次董总或其支持者反对210分鈡的建议时,教总也好,华团也好,都会要求董总或其支持者提出一个替代方案,而董总在这方面的回应都一直不明确。最早是说可以考虑加到道德课,但显然不合理。过后不久又建议可以考虑减总课时,但这会牽涉到所有源流学校,不可能只减华小,不减国小和淡小。

到了8月20日,教总第二次召集华团汇报时,连董总代表在內,一共有22个华团出席,会议上除了教总和校长职工会发言外,主要就是董总代表发言。董总代表大部份的时间就是说明为何坚持180分鈡而反对210分鈡,只在间中提到可以考虑英语加2节,剩下2节就各別1节加到数学和科学上,可是语气又不很肯定。

国文课时的四个方案

直到8月26日,董总才在报章上正式公布其替代教总的方案,即英语加2节,数学加1节,科学加1节,而数学和科学各加1节的理由是要恢复数理英化之前的节数。

于是,到目前为止,关于国文课时问题一共有4个方案。为了公平起见,我们也要同时考虑三个源流小学的情况。所以,一些基本数据就整理如下:

(1)所有源流学校的主要语言都没有变化:

科目英化数理之前
A
英化数理时期
B
小学课程标准
C
节数增减
C-A
节数增减
C-B
国小的国文300分鈡300分鈡300分鈡
华小的华文300分鈡300分鈡300分鈡
淡小的淡米尔文300分鈡300分鈡300分鈡


(2)所有源流学校的数学都比英化数理之前减少了1节,不止是华小而已:

科目英化数理之前
A
英化数理时期
B
小学课程标准
C
节数增减
C-A
节数增减
C-B
国小的数学210分鈡210分鈡180分鈡少1节少1节
华小的数学210分鈡180分鈡(华)
60分鈡
(英)
180分鈡少1节无(华)
少2节(英)
淡小的数学210分鈡210分鈡180分鈡少1节少1节


(3)同样的,所有源流学校的科学都比英化数理之前减少1节:

科目英化数理之前
A
英化数理时期
B
小学课程标准
C
节数增减
C-A
节数增减
C-B
国小的科学150分鈡150分鈡120分鈡少1节少1节
华小的科学150分鈡90分鈡(华)
60分鈡(英)
120分鈡少1节增1节(华)
少2节(英)
淡小的科学150分鈡150分鈡120分鈡少1节少1节



下来,我们从华小及淡小的立场观察各方案的比较:

项目英化数理之前英化数理时期方案1方案2方案3方案4
华小淡小
国文150180270240210180
英文90120150210210180
数学210180(华)
60(英)
210(英)180180180210
科学15090(华)
60(英)
150(英)120120120150
道德课150120150150150120150
注:
1.时间单位为分鈡。
2.(华)指华语,(英)指英语。


方案1 是教育部在《小学课程标准》里的建议,其要点是国文增3节,英文增1节,加起来是4节。

方案2是教专、首相署淡小发展行动理事会和淡小校长协会的建议,其要点是国文增2节,英文增3节,道德课减1节。

方案3是教总、华总、校长职工会和淡小教师职工会的建议,其要点是国文增1节,英文增3节,加起来也是4节。

方案4是董总的建议,其要点是国文没动,英文增2节,数学加1节,科学加1节,加起来也是4节。

不管如何,这4个方案都不动总课时1500分鈡,而只是在4节课如何处理上下功夫。此外,不管教总的方案,还是董总的方案,都遵循一个限制,那就是英文节数不能超过国文节数。所以,董总由于坚持180分鈡的立场,英文科就只能增加2节至180分鈡。反之,教总在国文科上增1节,在英文科就能增加3节至210分鈡。

方案1至方案3都只在语文和道德课上做调整,因为,国小的语文课的安排是和华小及淡小不一样,加上国小是上伊斯兰课。所以,变动最小的方案就是在语文和道德课上做调整。

方案4动到数学和科学,那就变动很大,因为除了语文和道德课外,三个源流学校的其他科目的课程纲要是一样,只是教学媒介语不同而己,所以,节数一定是一样的。也就是说,要嘛一起增,要嘛一起减,不可能只是增加华小节数。如果因为说数理科是华小的强项,所以,就要各增一节,这种理由只是说给华社內部自己人听而己。上了法庭或投诉到联合国,那肯定不行。

由于,数理英化时期是有4节课是用英语教授数学和科学,现在这4节课改为教国文和英文,因此,对华小而言,不管方案1和方案3,都只是续继数理英化的状况。而方案3当然是比方案1好,因为,原来4节课是以英语授课,照道理应该加到英语,可是是如此一来,英文课变成240分鈡,国文课变成180分鈡,显然不合国情。所以,1节加国文,3节加到英文,就变成两边都是210分鈡,符合国情,这也就是方案3的由来。总之,不应简单推论增国语节,就会减华语授课节数。

不管怎么,从华教立场而言,最糟糕的情况是方案1,其次是方案2。方案3及方案4,基本上,是华社內部的争议,但这个议题本来就不在《第3教育大蓝图》里,还是有少许缓冲时间去处理,无限上纲上限,则于事无补。

扩大交融计划危及华校?

3.学生交融团结计划。从董总网页上的资料来看,这个议题其实是源自1985年教育部提出的综合学校计划。当时,董教总提出反对意见,过后和时任教育部长的阿都拉巴达威会谈。结果双方同意以“学生交融团结计划”代替“综合学校计划”,对于《学生交融团结计划指南》的内容也达至了共识。
该指南里有列明:“三种源流学校的媒介语可以在有关计划的一切会议、仪式、文告、说明、出版等之中使用”。不过,隨着教育部长换了新人,“学生交融团结计划”就没有继续推行。

可从董总网页上的资料来看,到了2004年,教育部又发出一份《完善学生交融团结计划一般指南》予各州教育局和学校,看起来“学生交融团结计划”又重新启动。查下资料,原来阿都拉巴达威在2003年9月上台,所以,应该和其上台有密切关系。

針对这份《一般指南》,邝其芳《“学生交融团结计划”新旧指南的比较》一文认为没有正确反映前一份指南的內容和基本精神,其中就没有提到“可以自由使用参与学校的媒介语”。所以,邝其芳认为:“为了令人民安心,学校教育学校组应该即刻收回《一般指南》,并完全按照原来的《学生交融计划指南》来真正地推行‘学生交融团结计划’。”

到了《2006—2010年教育大蓝图》(以下简称《第2教育大蓝图》),在其第4章:“建立民族国家”里,明确列入“学生交融团结计划”,并提到这是时任首相的阿都拉巴达威之倡议,且设定目标为到了2010年,地区上的各源流学校的参与率达100%。

到了《第3教育大蓝图》,在第7章有专节议论“学生交融结计划”,其标题为:“以联课活动促成交融”(RIMUP:Integration through co-curricular activity),里面检讨了“学生交融团结计划”,主要提出两点:一、以任务导向活动及团队活动有较好的效果;二、近年预算的削减,削弱了计划的成效。

在活动类別里,提出5大活动:(1)学术活动;(2)体育活动;(3)课外活动;(4)社区活动;(5)爱国活动。在预算上,提到在2007年的拨款有2,540万,但到了2011年却只有24万。拨款如此大幅度地下降,这可能是因为阿都拉巴达威己经下台的关系吧。

最近大家会很关注这个议题,主要是因《第3教育大蓝图》提到在第2阶段(即2016-2020年),会提升与扩大“学生交融团结计划”,有人推论这是华教一大危机,因为这项活动将推展到私立学校,这当然包括独中在內。那把活动提升及扩大,甚至推展到独中,是否真是华教一大危机呢?

我们先看下其较具体的目标,那就是希望每间学校每年能够参加2次校际活动。这其中极可能是上半年举办一场联合运动会,然后,下半年来一个社区服务活动,如大扫除之类。然后,有关经费是由教育部负责。这样子的形式,如何推论是华教一大危机呢?

况且,不要忘了,“学生交融团结计划”是要花錢的,要提升、要扩大、又要有“效果”,就意味差要拨更多的款项下来。显然,府政现在是没什么錢,那到了2016后是否就会有更多錢,而可以拨更多的款项到“学生交融团结计划”呢?大家不妨想一想。

首选学校的素质是关键

4.首选学校。这个议题又和阿都拉巴达威有关,他当了首相后,在2004年就提出政府将提升国小成为全民的“首选学校”。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就是在国小开设华文班及淡米尔文班,以吸引土著家长,达致种族交融的目的。而教育部也于是年成立了“强化国小委员会”。

到了《第2教育大蓝图》,里面有6大核心策略,其中一个就是“强化国民学校”,用了一章的篇幅来阐述,即第4章。在这一章里,详述了其政策、策略及具体计划,涵蓋了学前、小学及中学阶段,也提到要在国小加强华、淡语教学。还提到,为了配合建立“民族国家”的理念,强化国民学校应列为第9大马计划的一项核心任务。这意味着要拨更多的预算来强化国民学校。

当时,董教总写了一份厚厚的意见书:《董教总对<2006--2010>总体意见书》,其章节为:(一)前言;(二)《五年教育蓝图》內容大要;(三)《五年教育蓝图》的指导思想与教育理念;(四)我们的建议;(五)结语;(六)附录,全面且详实地回应《第2教育大蓝图》。这份总体意见书直到今天仍然是掷地有声。

到了《第3教育大蓝图》,则没有特別强调“首选学校”,只是在第7章中的一节:“在学校强化团结”里提到:“在第3阶段将会看到国小和国中成为所有家长的选择”。有人认为这也是华教一大危机,可是在《第2教育大蓝图》的阶段,都没有把“首选学校”视为一大危机,为何到了《第3教育大蓝图》时,却是一大危机?还是说教育部准备用强制手段,要求所有各族群的学生都进入国民学校呢?

事实上,国民学校要成为吸引家长,而不是强制的“首选学校”,其自身是面临3大挑战:

(1)非土著家长对母语水平的要求。国小的华文及淡米尔文是第二语言教学,且只有3节,如何能满足非土著家长的要求呢?

(2)国民学校长及教师对族群差异的敏感度。媒体上,时不时会出现“回中国”论或“回印度”论的争议,非土著家长怎么有信心把孩子送去国民学校呢?

(3)教育素质。现在很多马来家长把孩子送去华小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对国小的教育素质没有信心。而私立学校及国际学校现在越来越盛行,也是因为家长对国民教育系统没有信心,包括有錢的马来家长。如果,连对教育素质有要求的马来家长对国民学校都没有信心,国民学校要如何成为“首选学校”呢?

反之,如果在不强制的情况下,国民学校真的成为“首选学校”,那意味着华小的素质不如国小、独中的素不如国中,这的确是华教一大危机。但真的出现这种情况,我们是否应该先自我检讨呢?

忽略市场对华教挑战

综合上述,学前教育的问题不是出在《第3教育大蓝图》,而是在《国家学前标准课程》。华小的议题在《第3教育大蓝图》里,主要是三个:(1)国文课程标准统一;(2)课后额外补习;(3)中学预备班废除,其中最关鍵的是国文课程标准统一的问题。

课时问题则不在《第3教育大蓝图》里,所以,还有少许缓冲的时间去处理。学生交融团结计划是否是华教危机,还言之过早,必须了解其具体运作的情况,才能下论断。最后,如果在不强制的情况下,国民学校反而能成为“首选学校”,我们反而应该自我检讨自身教育系统的教育素质。

其实,我们一直以来都忽略了市场对华教的挑战,即私立学校及国际学校。可能很多人不晓得,在大量出现国际学校的情况下,已经出现了一些收费“便宜”的国际学校。总之,不能再用僵化的观念来看未来的的变化。如果,连政府都没法抵挡市场的力量时,难道华教可以幸免于外?

2013年8月27日星期二

东方:美国中西部游记


东方:美国中西部游记

龙门阵2013年8月27日
作者: 巫程豪 , 栏名: 峻程豪情


http://www.orientaldaily.com.my/index.php?option=com_k2&view=item&id=71094:&Itemid=202

(略)..................................
美国人坚持走在科技前端,和其强调全面通才大学教育很有关係。许多人误解了英语是美国「国语」,以及美国实行单一语文教育制度。前首相马哈迪在《马来人的困境》一书中,也错误引述英语是美国国语的说法。

在1980年代后,许多拉丁美洲和亚洲移民涌入美国,加上亚州和拉丁经济体的崛起,美国各州政府以非常敏锐的步伐,论称美国宪法不限制英文为教学媒介语,各州政府抢办非英语教学学校,包括使用中文、西班牙文、日文等语言为媒介语的学校。

笔者一名美国友人的两名13岁女儿,就刚上完了6年纯西班牙语小学,各数理和副科都用西班牙语教学,两女都已会流利地说作为第二语文的西班牙语,並为此感到骄傲。这是在30年前的美国社会很少见的现象,美国的高度伸缩性的教育制度所使然。

要如何说服佔我国人口绝大部分的马来领袖和群眾,多语文和多元化教育政策能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竞爭力。许多留学英美的马来知识分子都认同,华裔学生多语文的能力促成他们的適应能力。

在30年前笔者曾在大学求学时,写了一份有关美国推行双语教学的运动,目的主要是提高美国人和新移民的融合,而美教育家认为种族融合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美国政治人物都已意识到多元语文和文化是美国作为科技强国的根基,何时作为大部分民族的马来政治家,能够体会到多元主义是马来西亚另一建国的里程碑?

星洲:國中教師盡心教學生積極學‧攜手搞好華文班

星洲:國中教師盡心教學生積極學‧攜手搞好華文班

http://mykampung.sinchew.com.my/node/248589

國中華文班的前景,充滿著各種未知數。然而,在新山一帶,仍有許多華文老師盡心盡力推動國中華文班,也有許多學生仍積极地學習華文。
  • 在有特別需要時,國中的華文老師也會另開課程給同學做加強。圖為新山蘇丹依斯邁國中的華文班老師,為中三的學生進行初中評估考試集訓營。(圖:星洲日報)
受訪的國中華文老師說,他們的教學,面對諸多壓力,如報考華文的學生人數下降、繁重的教務及華文成績未能達標等,這些因素所產生的挫折感,導致身心俱疲。
然而,有很多華文老師為國中華文班而默默地付出,並不辭勞苦地教導有心向學的學生。儘管國中華文班的命運叵測,師生卻樂觀面對,同舟共濟一起攜手度過難關,相信能夠為國中華文班帶來曙光。
成績難達標包辦多班級
國中華文老師壓力大
星洲日報走訪了新山一帶的數所國中,並得知,縣內絕大部份國中的華文科報考人數都出現逐年下降的趨勢,讓老師倍感擔心。
另外,由於師資短缺,導致國中華文班的老師都必須包辦多個年級的華文班,教務非常繁重,再加上華文科考試的成績標准甚高,考試範圍過於廣泛,加重了老師在教學上的負擔。
此外,由於新山一帶的大部份國中的華文課,被安排在課外的時間上課,因此,這也影響了學生上課的興致,使到一些學生經常無故缺課。
受訪的老師也透露,由於就讀新山普通國中的學生多數都已經過“過濾”,成績較卓越的學生都會選擇到新加坡、特選國中去升學,而重視華文教育的學生也會以獨中作為首選。因此,一些就讀於普通國中的學生,較不熱衷於學習,對華文也缺乏興趣。
教學方式用盡心思
縱使前方道路充滿荊棘,老師們未萌生放棄的念頭,反而在教學方式上用盡心思,投其所好以科技化教學方式,採用液晶顯示屏器、電腦,改善學生對華文的刻板印象。
另外,受訪的老師們表示,為了提昇學生的華文水平,也會額外复印課外的教材給學生,並經常讓學生分析和鑑賞篇章,再各自發表意見,以促進他們的思考能力。
一些國中華文班的老師雖然已經退休,但他們仍然樂意為國中華文班付出,也義不容辭地到由新山中華公會所主辦的國中華文進修班教課,幫助學生們提昇華文水平。
此外,老師們也希望家長能給予配合和支持,應多鼓勵孩子學習華文,並讓他們瞭解學習母語的重要性,而不是縱容孩子放棄學習報考華文。
蕭萍:鼓勵學生報考華文
大馬國中的華文班老師蕭萍(39歲)表示,近年來該校在大馬教育文憑中報考華文的學生人數出現了逐年減少的趨勢,她為此感到擔心,但仍然有學生不放棄選讀及報考華文,並積极地上華文課及學習華文。
“學校的華文老師仍然盡力地搞好華文班,也會經常鼓勵學生一定要報考華文。”
她透露,由於華文課在正課內的節數不足,因此,她也會在放學後安排額外的華文課讓學生們上課。
她認為,除了老師和學生的努力之外,家長也應該多鼓勵和支持孩子學習和報考華文,因捍衛國中華文班需獲得各方的支持。
許淑音:灌輸學華文重要性
蘇丹娜恩姑敦阿米娜國中的華文班老師許淑音(54歲)表示,許多优秀生因擔憂華文科的成績不能達標,影響總成績而放棄報考華文,這讓她感到非常遺憾,無形中也增加了老師的壓力。
她透露,該校的華文課自去年開始,便已被校方批准編排在正課內,因此學習華文的環境和氣氛已有所改善,不僅解決了學生逃課問題,老師也更容易督促學生的上課進度。
她說,華文科考試比其他科目更難應考,不只考試題目困難,而且也沒有考試範圍,加劇了老師和學生們備考的壓力,而老師們在教學時也只能以不變應萬變。
她表示,由於華文科並不是主科,因此,有的學生雖然選擇報考華文,但仍然不太注重華文科,也不會把太多心思放在華文科上,有鑑於此,老師便必須盡力鼓勵並吸引學生上華文科,也要經常向學生們灌輸學習華文的重要性。
吳世薇:互動教學添學習熱誠
新山蘇丹依斯邁國中的華文班教師吳世薇表示,她並非本科出身,所以接下華文班的棒子是份不簡單的任務。
慶幸的是,她說,學生很有自覺性,也意識到華文的重要性,所以學生都很積極上課。
她說,在課堂上會使用液晶顯示屏器來教學,不止能夠吸引學生,也能讓教學不會過於沉悶,另外,她也會讓學生在課堂上各自發表意見,以一個活潑及雙向互動式的教學法來增加學生對華文的熱誠。
她披露,校方在推廣中華文化活動上也不遺餘力,時常舉辦辯論會、常識比賽及中國三語(諺語、成語、歇後語)比賽。
喜見報考人數增加
不願具名的拿督嘉化國中華文教師表示,該校在大馬教育文憑考試中報考華文的學生人數有增加的趨勢,雖然上升幅度小,不過,這是身為華文教師的她樂於見到的現象。
她透露,自己並非中文系出身,可是當她獲悉學校缺乏華文教師,把學生視如己出的她不願見到這些“孩子”在沒有老師教導下而放棄華文,於是決定挑起擔子,為華文教育貢獻力量。
她說,自從接下華文班的棒子後,節數便增加至逾30節,除了教華文班外,她還須教導中六班的經濟學,教務工作頗為吃力,但她並不會放棄。
劉欽宓:盡責教導不求佳績
退休的國中華文老師劉欽宓(65歲)表示,校內的國中華文班環境欠佳,華文班的節數也不足,許多課程內的內容都教不完,老師們也因為必須赶著教完指定的課程而倍感壓力。
他指出,雖然華文科很難考獲A+的成績,但他也不會計較這些成績,只求盡力把學生教好。
“我不會要求學生一定要考獲佳績,只要他們有心向學,我都會盡我的責任教導他們。”
他透露,在2004年退休之後,他便以退休老師的身份在國中擔任華文老師,以填補該國中華文老師的空缺。
“我已把華文課的教學當作是我生活的一部份,只要我的健康狀況尚好,我就會繼續執教國中華文班。”
傅國偉:堅持才能走得更遠
新山國中華文進修班的導師傅國偉表示,是華教的使命感讓他重返教育界,雖然已退休多年,但獲悉國中華文班面臨師荒問題更是義不容辭地挺身而出。
“雖然最初教導國中華文班時常碰釘子,也曾因學生成績不理想,開始質疑自己的教學能力,還一度萌生放棄的念頭,之後,靠著自我提昇、摸索還有華文教師聯誼會的協助下才走過低潮。”
他希望學生明白,華文是一門資產,掌握多一種語言就能比別人更占優勢,在職業上也更勝一籌,所以,他會在課堂上不斷地灌輸學生華文的價值觀,希望學生能夠在耳濡目染之下,意識到華文的重要性。
他說,“石在,火種是不會滅的”,只有堅持下去,華教才能走得更遠。
“是華人就應考華文”
不少學生捍衛母語
儘管國中華文班的前景讓人擔憂,但是,在新山,仍有一群熱愛華文的莘莘學子秉<774>“是華人就要報考華文”的心態積極地學習華文。雖然,有者得拖著疲憊的身軀留校參加華文課,星洲日報走訪新山幾所國中的學生時發現,不少的中學生其實都熱愛華文,紛紛表示他們都有報考華文。
受訪的同學也認為,學習華文是捍衛母語的最有力方式,而且益處良多,不僅比別人占盡語言的優勢,還可為自己開拓新的出路。
不為考試而考試
受訪者坦言,成績的優劣是其次,相比之下他們更享受學習華文的過程,摒棄為考試而考試的功利主義心態,就算華文成績不理想也不會打擊他們報考華文的決心。
一些受訪學生指出,國中華文班的上課情況尚算理想,所以他們沒有參與校外補習班,持有相反意見的學生則認為,就算情況不理想,他們還是會通過其他方式,如閱讀報章、小說、購買課外作業來提昇自己的華文水平。
另外,有部份受訪者表示,他們會到新山中華公會開辦的國中華文進修班去補習。
胡佩瑩:享受學習過程
胡佩瑩(16歲)表示,學習華文為她開拓新的出路,對有意到台灣深造的她而言非常有幫助,並表示,自己享受學習華文的過程,也愛閱讀小說來提高華文造詣。
“學校老師生動有趣的教學方式更增加了我學習華文的熱誠,尤其老師在講解課文時,常常引用真人真事的故事來加強學生對課文的掌握能力,讓華文課不再沉悶。”
溫詩穎:華文有趣好玩
溫詩穎(16歲)表示,她已下定決心要報考華文,絕不會因華文科目很難獲得A等而棄考,而且掌握華文還能夠為自己開拓新的出路。
“華文是有趣好玩的科目,所以並不會因為多拿一科而覺得有負擔。”
她說,學校提供一個很好的學習華文環境,對學習華文很有幫助,身邊的朋友多數都有報考華文。
她透露,在母親的穿針引線下到國中華文進修班補習以提昇華文水平。
黃紫穎:盡力學習沒負擔
黃紫穎(17歲)表示,自己會堅持學習並報考華文,因為她非常熱愛華文,也對華文很感興趣。
她表示,華文是一個很有趣的語文,而且華文課對她來並不會太乏味,當中的課程都相當吸引她。
她透露,選讀並報考華文科並不會為她帶來任何的負擔,並且也會盡力學好華文。
顏星伊:堅持修讀華文
顏星伊(17歲)表示,雖然有些同學已放棄選讀及報考華文,但自己不會受到他們的影響,仍然會堅持報考華文,雖然在華文考試中考獲优异的成績很重要,但自己更重視學習華文的過程。
“自小都有學習華文,因此我堅持繼續修讀華文,不會因擔心考試成績不理想而選擇放棄學習華文的機會。”
她透露,為了增進自己的華文能力,她經常都會閱讀報紙和网絡上有益的文章,也會勤做課外作業。
“學習華文益處良多,而且多學一种語言也比別人佔優勢,對我未來的發展肯定有幫助。”
提供學生學習機會
中華公會開辦華文課
另一方面,部份受訪者表示,除了學校華文班,他們也會到新山中華公會開辦的國中華文進修班去補習。
新山中華公會教育委員會主席莫澤浩受訪時透露,國中華文進修班為學校沒有開辦華文班的學生提供學習華文的機會,學生於每週六中午2時,在新山寬柔一小上課,目前有9名導師在該班執教,大多是在職的華文老師,學生人數也一直維持在200名左右。
他也不忘稱讚國中華文進修班的老師,並表示,他們不計較酬勞,犧牲週末的時間來華文班教導學生,所以,他希望學生可以把握學習華文的機會,因為它是一門資產,對未來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星洲日報/大柔佛)

2013年8月19日星期一

2013年8月3日星期六

转贴:论丹中财政问题

论丹中财政问题

呂子肇


注:标题是我加的

最近去了丹中一趟,當然,還是很快地又接觸到所謂的財政問題。丹中每次談起財政平衡,我心裡總是有種開講“永動機”的感覺——不可能。

丹中收支不平衡,每年的缺口大概是160萬。而正如大家所知,任何機構的最大支出,往往就是人事支出,丹中每年收入230萬,支出390萬,其中人事支出就占了78%,304萬。這個人事支出,表面上的禍因是2009年時,我們學校行政層向董事會提出將教員自1998年以來未調整的基本薪資從1500元調整至2000元所致——由於吉蘭丹從人口、財力到生活娛樂上的貧瘠,丹中的工作人員流動率較高,當時無法以這種薪資與外地爭才,而且當我們因為教師素質不達所以就不調薪資,又因為不調薪資所以無法招攬人物時,陷入了一種永遠出不去的惡性循環——我一直很擔憂丹中這種沒有吸引力的薪資結果——你永遠只能找到更加劣等的人才,然後永遠只能用更多的冗員來替代沒有能力的人,進一步加劇財政危機。我當時力主調整薪金,是因為我自己就不太好意思動員別人來丹中,我想大家都能體會到,這種行為總是有種陷害他人,遺禍他人家族,致他人於不義、不孝的感覺,正如我離職前打電話打到紐西蘭去拜託同屆畢業的彭玉麗君、范立信君賢伉儷回來執教一樣,總是有種將人家推入火坑的愧疚,激烈一點來說,就是自己死在丹中就算了,還要陷害別人來丹中當老師的感覺。

回想當年我初到丹中初當孩子王(班主任),學生從冷漠地抗拒,到要好地勸我離開丹中另謀他就,那種五味雜陳的感受,真的歷歷在目,連學生也替你不值的工作,偏偏卻是你希望大家應當一起從事的行業,在一片瓦礫當中,企圖建築永遠建立不起來的城堡,看著時代的波浪,將所有建設鯨吞蠶食——獨中"或許"沒有永遠存在的意義,但是就其成為吸引我國政府主要炮火的對象,成為積蓄與之周旋的人才庫,成為國民型中學、華小的保護盾的貢獻來說,在這場註定bad end的生存冒險遊戲中,任何苟延殘喘的掙扎的每一秒都是珍貴的一口氧氣,為那群註定要遭到同化、犧牲,無法自由地決定自己歸屬的數百萬貧困華人,爭取或許多一代人的文化緩衝脉衝,為我國的多元、寬容社會,甚至為自由派的馬來中產階級爭取多一點時間。

我說的遠了。丹中的支出幾乎永遠無法平衡,如果將收入目標轉向將學生人口上衝1000人,調整原本低廉的學雜費,在2018年之前,讓家長每個月為每個孩子負擔每個月1000元強的學雜、住宿、膳食費用,紙面上自然看起來可行,可是誰能夠為孩子每個月承擔1000元的費用呢?獨中由於當初只能簡單地仰賴民族主義熱情而生存,是以時至今日,支持者逐漸局限於中下草根階層,華人上層階級坐擁天下,對自己所以還能是自己的社群基礎,抱著的,是不屑一顧以及政治不正確的姿態——我的確無法責怪他們,他們也不過就是一群較為幸運的普通人,而整個華社的確在整個教育經營方式的思維上,還是沒有辦法脫離過去的模式,沒有辦法重新思考為何要辦獨中,以及獨中要如何轉型的問題,結合當代人的新要求——沒有理解獨中乃是以私立學校的現實形態辦公立學校,獨中的募款權力起源於群眾,乃是應該屬於群眾的;董事會乃是間接民主的代言者,避免多數暴政;另外延續過去的鄉紳形態,自然地繼承歷史性的權威,上對政府,中對社會,下對校長,成為一所學校的patron,並為自己的中產階級地位增加一筆社會公共貢獻經歷。

我還是離題了。丹中的財政問題,環繞在收入已經不可能仰賴在地方募款維持的層次,由於傳統社會瓦解,人口的大量流動,現有新一代的鄉紳的後代,即使願意繼承家族的董事空缺,他們交遊的對象也已經從地方性的,轉換為跨州、跨國的模式,他們再也無法像父執輩一樣,以繼承性的權威來動員地方,沒有這種網絡,就不可能在人情上動員募款,更何況,丹中校友稀少,人脈更薄,由於與復興前的丹中的歷史出現切斷,目前最大的校友估計也不過42歲,財富累積、或是繼承到管理或都還是學步階段;丹中每年的財政赤字,一直仰賴著一年三次以上的募款維持,雖然沒有看到萎縮的跡象,但是從根基的萎縮來推斷,財政懸崖不是不可能的。

目前吳校長打算推動的,估計是以國際學校來看齊,用一般水準的國際學校的學費做為基準,用其每月學費的1/2甚至1/4為目標做調整,努力在2018年,他退休前或更可能是死在任上前,從學校的基本面(學生人數)上達致財政平衡——但是我真的憂心,即使每年留下5%的空缺給貧困學生,丹中依然要失去奮鬥多年的特色——那種貼近草根的,以讓中下階級的孩子受教育翻身為目的的夢想;平等的,允許用各種能力升班的超時代設想,最後還是只能走上抗拒了20多年的老路——精英教育政策。但是,實踐理想的困難,人才的流動及其素質參差的現實及財政的永恆困頓的三重混沌,所帶來的校園的混亂讓我們因此招致的怨恨如此之多,不只家長、學生、老師不理解,董事、校友也沒有辦法理解。其中我個人覺得最為困難的莫過於財政,我之所以如此瘋狂地收集發票以及決定每星期購買彩券,乃是在於想看看到底幾率上,丹中到底有沒有這種希望——即使我一直堅信著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必然性,但自己眼見丹中課題來到這種地步,我也不得不寄盼於偶然的幾率,來賭一賭一所學校、一個社群和一個國家的未來。

散漫地亂談,散發式的無法收回,大體上也是因為最近半年我都很困擾、混亂,因為我這一次真的已經來到我人生的十字路口了。即使任何很正確的一步,我都無法將棋子放下去——有時候真的希望——其實現在也就是這樣——甚麼都不想,也沒有辦法想,只要能夠像一座小鎮邊的青山永恆地守望著天空,偶爾看看下面的人類就好了。歷史長流洪洪,如果我遲生500年就好了,到時候今天要解決的問題大體上已經完結,而我可以將我的精力投注在人類的宇宙拓展、地球聯邦協調,而不是在目前微妙的未來前進間,加入其中一方來促進較好的進步步驟,避免社會發展失衡產生的終極毀滅。即使我如此地相信我不加入任何一方,人類終究將更美好,但依然希望能夠加速那種時代降臨,延長目前的黃金時代——即使我的畢生努力,也不過就是延長或加速一微秒。

2013年7月30日星期二

当今大马:平等的全民教育


平等的全民教育

原文刊登于《当今大马》:https://www.malaysiakini.com/columns/236571

2013年7月24日 上午11点26分


【时政】有言不信
自教育部于2012年9月11日公布了《2013-2025教育大蓝图》(以下简称《大蓝图》)初步报告,隆雪华堂、林连玉基金与华社研究中心就召开一次內部的交流会,会上议决成立专案小组,針对《大蓝图》进行分析及提出反建议。

交流会上,众人认为应该从教育的大方向,以全民的观点来探讨《大蓝图》,否则无法取得其他族群开明人士认同我们的要求。而专案小组就依此精神,经过研议后,决定以教育专业的模式来撰写分析报告,初步构思是分成8个章节:1.检讨现在教育状况;2.教育理念与目标;3.教育行政;4.课程与教学;5.师资;6.考试评量;7.学前教育;8.技职教育等,下来就按照章节的要求找专人协助撰稿。后来,因为一些技术问题,就取消了学前教育这一章。

随后该报告以《改革国民教育——2013—2025年教育大蓝图(初版)的评析与建议》为名付梓出版,报告是集合众人之力而成,而各章节协助撰稿者则如下表:
章节题目撰写者
1第一部分对《教育大蓝图》教育表现与问题的评估黄集初、江伟俊

第二部分国民教育的革新方案
2   一国家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需要改变詹缘端
3   二教育行政与管理黄集初、江伟俊
4   三教师专业黄祯玉
5   四课程设置与教学陈逸飞、姚丽芳、
李彦亭、江伟俊
6   五考试与评量杨泉、郭荣錦
7   六技职教育张运华、江伟俊


重新解读整体教育状况

本分析报告的初稿在去年尾已完成,拖到今年7月才正式推介,主要是花了不少时间在统稿和翻译。由于限于经费,只翻译成英文版,马来文版只好从缺。

NONE在推介礼后,各报章都作了一些报导,但大都着眼于一些与热门议题相关的章节,而不能全面彰显本分析报告的重点及特色,故在此为文加以补充。

1.这是一份独立的“小蓝图”。本分析报告不是简单地对《大蓝图》的建议提出意见及反建议,而是充份利用《大蓝图》里的数据及图表对我国的整体教育状况重新解读,并探讨问题的根源。

在我国,所有的教育数据和报告都是受到《官方机密法令》的管制,包括联合国的报告和各大学的研究报告。所以,要对我国的教育课题有更入的分析及研究不是易事,而这本《大蓝图》就提供了相当多的宝贵数据和资料。

因此,我们就依据这些数据与资料,对我国的教育状况进行独立的分析,这就是本分析报告的第一部分:“对《教育大蓝图》教育表现与问题的评估”。而本专案小组也在这一紮实的基础上,发现《大蓝图》本身存有太多的严重缺失,其所提的革新措施也避重就轻,没有正视我国教育的病根。因此,如果針对《大蓝图》的各项建议及转型计划提出建言,就显得格格不入。

于是,本专案小组最后决定,依据我们的分析及理念,对我国教育有系统地提出整体的看法和建议,并付梓成书,供政府、朝野各政党及关心国民教育素质的各界人士参考。

教育平等重视多元差异


2.核心理念。教育部《大蓝图》的核心理念始终离不开“国民团结”,始终把教育当成国家达成其目标的工具,由此形成教育政策上的单元主义和精英主义。

NONE这次《大蓝图》虽比过往更强调教育素质和教育平等,但核心思想始终不变的情况下,就只是沦为《大蓝图》的装饰而已。下来纵使教育部会做任何修正,其核心理念仍将是一样,因为这是国阵政府一路来的思维。

本分析报告则以教育平等为核心理念,而教育平等是建立在民权的基础上,特別是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中的两项原则:(1)人人生而平等;(2)人人具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教育平等注重的是让每一个人都有发挥其天赋及特质的机会,因此,主张教育平等也意味着尊重与接受多元与差异,由此而主张在教育政策上要多元开放、重视及发展母语教育,进而引申多语是国家的资产,而不是问题。

在教师专业上,我们依据教育平等的理念,提出要全盘检讨师范教育,提升教师对多元文化的认识,让教师在思想上和心态上接纳这是一个多元族群的社会,尊重各族群的文化差异,进而能够針对不同族群及文化背景的学生因材施教。

在课程设置上,我们也重点探讨了课程设置上的不平等的问题,这包括了母语及双语政策教育的平等问题、课程资源分配的平等问题、教学媒介语的平等问题、课程相关性的平等问题等。只是教育部一路来都不愿正视这方面的问题,所以,对我国多元族群对教育的不同需求是视而不见,进而自然也不愿意承认母语教育的重要性。

检视教育行政权力结构

3.教育行政。过去所有針对政府教育大蓝图的反建议,多是著眼于教育理念、目标、课程及师资等方面,很少从教育行政的角度提出任何建言。本分析报告最大的特点就是在这一方面提出我们的看法及建议。

我们认为我国整体的教育素质落后国际水平3年以上,是因为我国的教育是高度的政治化,而其根本原因是权力结构过于中央集权,导致长官的政治意志常常凌驾于专业守则上,英化数理政策就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虽然在《大蓝图》里有提出权力下放至州、县教育局的转型计划,但仍是在中央集权制下的权力下放,因此,还是免除不了中央集权的弊病。

此外,我国教育也缺乏独立的督导、监察与申诉的机制。事实上,这些机制对教育质量的控制及提升是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可是在《大蓝图》里,对教育督导稍有讨论,也不列为优先处理的事项,而监察与申诉的机制则只字未提。

另外,在《大蓝图》里是完全没有讨论官员的多元性的问题,只有一段是讨论教师的多元性。事实上,我国的教育部官僚体系的族群构成是高度单元,这往往造成对不同源流教育的不了解及不敏感,其至漠视,导致在讯息传递与师资培训层面造成重重的阻碍。

針对上述的弊病,我们就提出了四大建议:1.落实地方分权制;2.增进官员的多元性;3.提升联邦督学团(JNJK)为独立机构;4.成立教育监督委员会(Education Ombudsman)。

此外,我们也讨论过是否把考试局(LP)提升为独立机构,以加强其专业自主性。后来,又考虑到如此一来可能会造成课程标准与考试标准完全脫节,不能协调,会让教师无所适从。所以,就只在第五章:“考试与评量”中,提出要强化考试局的专业自主性。

总之,我们认为如果不能在权力结构上有实质的变更,所有的教育改革建议都只能在支节上修修补补,而难有根本性的改进。可是,综观各媒体的报导,有些只是略为提及地方分权,有些则是完全忽略。只好在这里多加解说,以彰显其重要性。

不平等的层次讨论华教

4.华教议题。做为华团成立的专案小组,当然不能避免华教的议题。在向16联办华团汇报时,就有人提问专案小组是否忽略了华教议题,其实这是一个误会。
chinese school inconvenience 190104 school children事实上,在第一次交流会时,大家就有一个共识,那就是要以全民的观点及立场来回应《大蓝图》。所以,专案小组就秉持这一个观点及立场去撰写本分析报告。于是,华教议題就是在这样的框架下分散到各个章节去,并没有独立成章。

华教当前最重要的两个议题是:华小国文课时及中学预备班,我们是放在第四章:“课程设置与教学”之“课程设置上的不平等问题”里讨论。
此外,我们也独立一小节专门讨论中学预备班的议题。所以,不是没有讨论华教议题,而是把华教议题放在一个更大的框架里讨论,把华教议题提升为教育不平等的课题。

而且,本分析报告也不是要取代其他民间组织的报告,比如教总关于《大蓝图》对华小的冲击及影响的分析报告,就做得很札实,我们不可能在这一方面做得比教总更好,所以,要更深入地了解有关华小国文课时问题,我们反而应该参考教总有关方面的分析报告。

应关注教育私营化议题

5.不足之处。不论形式上或內容上,本分析报告自然有诸多不足之处。在形式上,本分析报告成于众人之手,在行文用字上,自然有很多不一致之处,虽然,有经过统稿,但也是勉强加以修饰。这也造成翻译者的不少困忧及工作量。

在內容上,除了前述的学前教育被割舍外,初步构思时,曾考虑增设多一章讨论教育私营化的课题,不过,限于人力及时间,就只好放弃。事实上,这两个课题是非常重要,但我们却了解不多。比如,以学前教育来说,我们有教总处理华小,董总处理独中,国民型中学发展理事会处理国民型中学,就算国民中学的华文班也有人关注,可是学前教育这一大塊,实在看不出华社之中,有那一单位有持续及系统性的给予关注。

而教育私营化方面,除了私立学院外,私立中小学越来越多。自从国际学校可以一百巴仙是本地的学生后,国际学校其实就是另一种形式的私立学校。其中差別是私立学校的课程与考试受《1996年教育法令》的管制,而国际学校不受管制,如此而已。所以,国际学校也越来越多。

从国家教育的高度来看,这反映了什么问题?对华教而言,又会带来什么影响及冲击?这些其实都值得我们去探讨。

还有一个不足之处,就是我们没有提出路线图、明确的教育规划。不过,问题是我们不是政府,资源有限,能力有限,权力更是没有。所以,也只好从缺,以待更有领导地位的机构来处理。

不论如何,纵使有种种不足之处,本专案小组也算是完成了阶段性的工作。不过,我们还是期待这一本分析报告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希望下来会有更多的后续行动,在本分析报告的基础上,深入且全面地探讨我国教育问题的方方面面,进而形成共识,产生具体的方案,推动实质的教育改革,以提升国民教育的素质和水平。

2013年7月16日星期二

新闻评述:董總:國英文科增授課時間建議‧匯報會沒達共識



http://news.sinchew.com.my/node/311162?tid=1


董總:國英文科增授課時間建議‧匯報會沒達共識



评述:


董总这篇文告没有把事情的原委讲清楚:


1.教育部已在2011年在小一推行新的“小学课程标准”(KSSR);


2.2014年,新课程标准就要落实至小学第二阶段,即小四至小六;


3.在数理英化措施下, 小学第二阶段有120分鈡是用来教导英文数学及科学;


4.在新课程标准下,这多出来的120分鈡,即4节课要如何安排?这就是问题的关鍵。

5.教育部建议3节加到国文,1节加到英文,即国文由180分鈡增加至270分鈡,英文则由120分鈡增加至150分鈡;


6.教总的反建议是1节加到国文,3节加到英文,即国文由180分鈡增加至210分鈡,英文则由120分鈡增加至210分鈡;


7.董总的建议是国文1分鈡都不增加,那多出来的120分鈡要如何安排呢?在这一点上,董总没有任何具体可行的反建议。


8.更重要的的是,下星期一,7月22日,是教育部召开的圆桌会议,就要对这个课时做最后的定案。


9.所以,教总召开汇报会是希望得到各华团的支持,加强谈判的筹码;


10.汇报会上没有马上达成共识是因董总坚持自己的看法,其看法就是文告的看法,即国文课1分鈡都不能增加,換言之,董总不但反对教育部的方案,也不支持教总的方案;


11.总之,7月22日的圆桌会议,只有2个方案,一是教育部的方案,一是教总的方案。董总没出席,所以不可能会考虑董总的方案


12.董总现在能做的是在7月28日反对《教育大蓝图》时,教育部会接受董总的方案,即国文课1分鈡都不增加。